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角下的社区治理现代化

2021-03-08朱晓红李洋王成龙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文化产业 2021年14期
关键词:现代化肺炎新冠

朱晓红 李洋 王成龙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3

一、社区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逻辑

1.社区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社区在整个社会治理体系构成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离人民群众最近,能够直接与群众联系,了解群众的诉求,是沟通政府与群众、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环节。“社区治理”的概念正式提出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社区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2.社区治理现代化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全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诉求,尊重人民群众的需要,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通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模式,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同时,不断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这是社会治理的根本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

不可否认,现阶段我国的社区治理现代化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社区的个体差异、传统的行政化管理路径和居民素质的差异,因此在社区治理的科学化、现代化程度上仍然参差不齐,现实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必须直面新时代主要矛盾发生转变这一现实,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社区治理中现存的问题,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够得到满足,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中国人民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

3.社区治理现代化是践行“以人民为 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中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020年,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城乡社区党组织在应对这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充分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是在一些社区目前还存在治理主体之间权限边界模糊的问题,广大人民在社会保障、人文环境、硬件设施等方面的需要还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社区治理需要进一步去行政化,从根本上补齐这些短板,明确不同治理主体的权限及职责,建设好、维护好社区环境与文化,提高居民素质,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区治理的现状分析—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1.新冠肺炎疫情下社区治理的成功经验。第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2020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发挥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这次抗疫行动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党员干部下沉到社区一线。党组织对“干部下沉”进行全方位统筹,把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工作中,把党中央的精神带入基层工作中,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探索,发挥“合力”,共同应对复杂紧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打赢新冠疫情社区防控狙击战的定海神针。第二,实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这次防疫以社区为基本单元,基层政府的工作重心下移,基层政府第一时间“吹哨”来通知召集各相关部门来“报到,”一起解决问题,把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力量集中在社区,为打赢这场防疫总体战提供了组织资源。第三,发展“微服务”,打造智慧社区。防疫期间,小区实行封闭管理,社区管理中的头等大事就是保证居民正常采购食品和生活用品。很多社区完善和创新“微服务”,通过微信群等方式,为居民团购蔬菜和日用品;或是联系商户,直供小区居民;或是与在线购物客户端合作,满足居民疫情期间购物需求。针对特殊人群,小区居委会和物业提供义务买菜、购药送上门服务……疫情期间,为了安全,一些社区出现电子出入证、“云封条”,浙江、上海、江苏的一些社区率先采用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无人机、健康码和智能门禁等多种智能化防控形式开展安全有效的防疫服务。

2.新冠肺炎疫情下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从整体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来看,社区防疫治理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短板。第一,社区队伍建设滞后导致社区治理能力不足。大多数社区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社区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能力不足、创新不够,不擅长利用智能化科技手段来开展工作是当前社区队伍建设的短板。第二,社区治理法治化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一整套规范、完善的社区制度体系;二是社区工作者法律素养参差不齐,少部分社区工作者缺乏法治精神和法治思维。在防疫过程中,个别地方、个别人员甚至出现了“去隐私化”“方法极端化”“行为暴力化”“扩大化”等违法治理现象。第三,社区资源统筹不够,社会化水平不高。多元主体在共建共享共治中,未能形成各类资源准确投向社区,内部关系协调、各治理主体步调一致的互联互动机制,造成各利益关系主体之间失调,问题频现,防控措施落不到实处。

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

我们在大量的前期调研基础上,对疫情防控过程中社区治理方面的问题加以分析,明确了要从六个方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第一,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基层党组织是社区治理中的核心权威主体。在疫情防控斗争中,要以“战时”状态和“战时”思维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全力以赴高标准全面做好防控工作。一是以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为统领,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二是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灵魂工程,提高思想引领力;三是以提升组织覆盖力为前提,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覆盖;四是以提升群众凝聚力为基础,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五是以提升社会号召力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强大的组织优势,以提升发展推动力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各项工作;六是以提升自我革新力为保证,把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建设成为带动社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第二,构建“多元共治”的治理范式,凝聚社区治理力。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借助“多元共治”这一新型治理形式,构建起一个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实现了社区的善治、良治。

第三,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社区精准治理。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暴露出疫情信息难以精细精准的问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等,以实现精准治理。努力提高疫情信息的透明度和传播水平,使公共信息服务到达社区疫情控制的“最后一公里”。

第四,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提升社区治理效力。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在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许多社区充分发挥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优势,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第五,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化解社区治理矛盾。用法治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使整个国家治理有序进行,保障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稳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社区治理要树立法治思维,依法进行疫情防控。开展防疫宣传,普及法律,引导广大群众增强法治意识。加强疫情防控法律服务,解决疫情期间的矛盾纠纷。

第六,构建常态与应急相结合的综合型治理体系,保障社区健康发展。后疫情时期,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社区治理要实现由“战时”模式向“平时”模式的转化。需要将治理体系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分门别类运用到日常管理、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当中,建立风险管理、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循环往复、持续改进的“治理环”,并通过健全和完善现行的社区应急预案管理体系,构建常态与应急相结合的综合型治理体系。

猜你喜欢

现代化肺炎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边疆治理现代化
新冠疫苗怎么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聚焦新冠肺炎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