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文化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
2021-03-08徐婉莹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266000
徐婉莹 青岛农业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00
一、引言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它是对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新模式的探索,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1]。近年来再度兴起的汉服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当今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代名词之一。因此,汉服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的关系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二、研究背景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许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通交融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许多研究者都对此展开了相关的调查研究以及现状分析,相关课题,如徐嘉锋的《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的互动建构》(2018),邱天来的《“一带一路”视角下茶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探索》(2018),孙发友的《“一带一路”话语的媒介生产与国家形象建构》(2016)等。
但有关“一带一路”下中国传统服饰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较少。因此,本篇文章基于汉服文化在“一带一路”下的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的视角展开,剖析了以汉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服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传播现状,并在此基上提出了多维视野下纵向横向结合的、多元的、“刺激性传播”的新型传播方案,以期能为这一方面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汉服文化底蕴与国家形象建构
(一)汉服文化的“软”实力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所体现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和国家战略的重要参照系。表面上看,文化的确很“软”,但它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巨大力量。
以汉服为代表的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在诉说并见证着各民族的过去和未来。
汉服中的许多细节体现了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例如,汉服中宽大的袖口象征着天人合一。汉服中的深衣体现了公平、正直、包容的东方美德。正是“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赋予了汉服独特的内涵。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发生了一件让人感动甚至震惊的事情,中国百名学者联合倡议北京奥组委,建议用我们传统的汉服——深衣作为礼仪服饰,在开幕式上进行“深衣方阵”的组合,向世界展示中国悠久美丽的服饰文化。汉服似乎正在渐渐离开我们,被世人遗忘。百余位学者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礼仪服饰的提案,唤醒了我们沉寂已久的汉服情结。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期待象征中国汉族的核心服饰回归历史舞台。同时,我们的汉服文化也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她的悠久历史和民族精神将再次被世人深刻理解、重新审视和关注。汉服热将在唐代之后再上一个高峰,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服在多元文化领域展现出新的魅力和光芒。
(二)国家形象的内涵
国家形象建设作为主权国家展示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竞争力、扩大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当今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2]。对民族形象的理解有多种解读。从形象认知的角度看,美国学者马丁和埃格古卢认为,国家形象是一种“多维”的建构,即“一个特定国家的描述性、推理和信息概念的总和”。王家福等人在讨论民族形象时指出,“所谓的‘民族形象’是指当代世界空间中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特征脉动的外部民族结构形式和形象张力。它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历史文化传承中形成的民族素质和声誉的一般衡量标准”。每个人都对“国家形象”有着不同的解读,国家形象是一个抽象化的概念,需要借助一定的具象化的事物来使其具象化。
(三)汉服的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的关系
以汉服为代表的传统服饰在悠久的历史中,向世界人民传播了中国文化的独特底蕴。21世纪,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再度兴起,特别是汉服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受到了国内广大群众的喜爱。汉服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汉服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互通”,向沿线国家展示着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多元化的国家形象。“一带一路”建设联通了沿线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同时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各国各方面的互动往来。在这种大环境下,为以汉服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平台。与此同时,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汉服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使得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有了载体,从而使其由抽象转向具体化,让汉服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有了具体的路径。
四、汉服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现状
(一)汉服文化符号的解读性障碍
符号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任何文化都必须通过某种符号来表达,无论是语言符号还是非语言符号。在解读不同符号的过程中,公众会了解不同的文化[3]。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汉服文化与传统定义相比它获得了新的内涵,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因此,汉服文化需要在新的时代起点上重新编码,使其适应“一带一路”下追求更具民族化特色的需要。但由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经验、文化认知以及信仰,所以汉服文化的解码必然会面临一系列的障碍,极易导致汉服文化陷入“失语”的境界。
(二)传统传播模式的缺点
目前,纪录片成为了国家形象建构的“有力武器”。纪录片的性质决定了它更容易建立一个真实的文本结构,更容易获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理解和认同,是塑造国家形象的“有力武器”[4]。但我们必须看到早年传统纪录片的短板,传统记录片注重说教传播内容的讲解模式,记录角度局限于重点阐述国家思想理念和技术发展成果,偏好于站在一个制高点从宏观上解读中国国家形象。这种机械说教的叙述模式收效甚微,在国内外形象建构的过程中造成了认知偏差。“中国崛起”“强国战略”充斥媒体,“中国威胁论”随之产生,世界稳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五、汉服的跨文化传播下的国家形象建构方案
(一)“纵向”和“横向”传播结合
文化传播有多种类型,只有从文化传播的方向上才能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纵向传播,表现为知识、观念和价值观在同一文化中的传承,这与我们常说的文化传播基本相同。另一种是横向交流,表现为不同文化的接触和借用,类似于文化的输入和借用[5]。汉服文化的跨文化交际要秉承这两个原则,一方面要在本国充分发扬其文化内涵,从上到下使汉服文化的历史价值为国人欣赏;另一方面,面对不同国家的文化碰撞与交融,文化传播的过程取决于文化的实用价值、难易程度、文明的美誉度、时代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等因素。从受众国家角度出发,研究受众国家的文化认同感和思想认知模式,将汉服文化传播与受众国家的民族文化特点,文化需求以及利益诉求结合形成最直接的对接逻辑与方式。并利用大数据统计受众国家对汉服文化的针对性传播接收情况,从而进一步制定相关策略点对点改善传播路径及传播形式,最终达到汉服文化的最优化传播。
(二)多维视野下的国家形象建构
李庆本教授在新著《聚焦文学美学,重思中西关系》中探讨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以及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文化身份建构问题。作者指出全球化的趋势并不必然会导致民族文化特征的缺失,在某些情况下,全球化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建构。传统本身是变化的,并且在现代的诠释下能够产生新的意义并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样,汉服文化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新的内涵,即便与传统的服饰文化有所差别,也能够实现有效传播。在作者看来,我们应当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这些变化,而不是持僵化静止的态度,把某一阶段的文化固化,然后以之为中心来贬低甚至否定与之不同的文化现象。我们要适应这种多维视角下的跨文化解读,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良性互动,促进文化交融,构建多维视野下的国家形象。
(三)从单一记录角度向多元化转变的国家形象建构
国家形象建构是需要多方联动的系统性工程,这一属性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以往单向主动的国家形象传播方式,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带一路”多方面互联互通平台,形成汉服文化与国家形象建构的双向互动格局。互联网在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最主要而又最快收效的媒介。而纪录片仍旧有可取之处,以《大国工匠》为例,在这部纪录片片中,改变了传统纪录片的模式,摒弃了传统纪录片的缺点,而是以基层劳动人民的工作事迹为出发点,以最朴素的视角彰显着匠心筑梦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也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纪录片的模式也可应用于汉服文化的传播,联合传统服饰制作手艺人将汉服布料的选择、衣服的制作、饰品的搭配等制作步骤做成高质量的视频发布在互联网上以及各受众国家社交媒体。以最真实的视角向世界展示传统手艺的精华部分,这种历经历史的洗礼仍留存在世界上并散发着日久弥新的活力,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精神,本就是国家形象的一部分。
(四)“刺激性传播”与“包容互通”的国家形象建构
文化传播,又名文化扩散,是指文化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个区域传到另个一区域以及从一个群体到另一个群体的互动现象。文化传播的方式与媒介文化传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采借,把外来的文化元素或文化集丛直接接纳过来。另一种是间接传播,即一种文化元素或文化丛传入一个地区,引起那里人们的思考,由此引发传入地的人创造一种新的文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刺激性传播”。由于文化源地、文化传播方式和路径以及影响扩散因素的复杂性,当一种文化元素传播到另一个地区以后,它已不是原来的形态和含义,在传播和采纳过程中已被修改过。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刺激性传播”比直接的采借更有意义。以汉服的跨文化传播为例,汉服文化的“刺激性传播”让传入地在外来文化和自身文化背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新的”服饰文化,这种有着其自身文化内涵的外来创新文化更容易在传入地留存和发展。而这种带有传统汉服文化而又被赋予新内涵的“刺激性传播”也向传入地乃至全世界传达了中国“包容互通”的新时代国家形象。
六、结语
以汉服为代表的传统服饰所折射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来就是中国形象的组成元素,是中国国家形象的具象化体现。因此以汉服为代表的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就是国家形象的部分体现。在汉服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系列提升和改善对应了中国国家形象的丰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