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1-03-08杜媛媛
杜 媛 媛
(池州学院 艺术与教育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一、 问题提出
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而留守儿童是人口大规模流动所衍生的社会问题[1]。外出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受生活成本、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大多将孩子留在农村,造成数量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而教育问题是留守儿童成长中最为迫切,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以教育振兴为根本,优化留守儿童教育。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均面临着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这除了和农村留守儿童先天缺乏优良的教育环境有关外,也和社会、家庭未能有效参与到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中紧密相关。因此,本文将从教育资源开发的角度出发,构建留守儿童的联合教育机制。
留守儿童的概念首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国内刊物中,直至21世纪初叶才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与关注。目前,国内外学者基于留守儿童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的学术成果很少,零星成果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教育、心理因素、安全等方面,同时涉及社会学、教育学、人口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卫生学等领域。主要为以下四类:一是基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研究。此类研究成果主要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发展为主开展研讨。盛星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展开研讨[2];匡凤等以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其健康成长中遭遇的学习思想、学习行为、学习滞后等为研究内容,具体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失学、失管、失业的教育问题,提出创新管理模式、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措施[3];葛爱荣等基于留守儿童社会支持问题,探索了留守儿童心理韧性与学习成绩的关系[4]。二是基于留守儿童的心理路径研究。这一方面的成果较多,侧重于心理健康、心理行为、心理关爱、心理分析等多个领域。姚晓华以留守儿童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具体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不利影响,提出从政府决策、教育制度、人文关怀等方面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不足的问题[5];杨冬青以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人格发展特征为研究内容,认为应该在对留守儿童知信行及心理弹性进行分层干预的同时,也要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留守儿童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予以关注,从而有效干预青春期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6]。三是基于留守儿童资源配置研究。雷万鹏认为在社会转型期,留守儿童在城市要“有学上”“上好学”“多上学”,解决教育公平问题[7];宋占美等指出,配置问题影响教育公平达成进程,应多角度关注研究视角、内容、方法以及措施等[8];张一楠指出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失衡,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建立城乡学前教育资源统筹机制[9]。四是关于留守儿童联合或联动教育机制建设研究,在联动主体的选择上则有一定的差别。比较典型的有家庭、学校、政府、社区四主体所构建的多元化教育体系。[10]佟延春等提出将高校纳入留守儿童教育联动机制中[11];孙德超等指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教育资源共生以实现资源共享互惠[12]。
综上所述,针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大多在教育成长、心理障碍、内涵外延等方面,很少综合分析留守儿童的教育资源开发问题,特别是基于家庭、学校、社会等相关利益主体有机结合,将现有资源优化整合来综合分析留守儿童教育成长成才问题,使之形成一个合理研究的体系。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具体探究留守儿童的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当然这是复杂且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相关主体协同育人,在充分优化各类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帮助留守儿童公平接受教育。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现状
(一)教育资源缺乏针对性
教育资源是教育对象发展与提升的基础,即服务于教学活动开展的资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以课程资源为主,即教师是课程教学活动中所采用资源的主体,教材资源多为国家统一编纂的教材,是针对所有学生的通用性教材,具有系统性强、适用范围广的特点。除此以外,还包括教案、课件、微课等大量结构性、半结构性的教学资源。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而言,教育资源缺乏针对性和专门性,仅围绕一般学生的共性状况而设计,并没有考虑留守儿童成长的特殊性,也未能结合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形进行定向突破,无疑限制了教育资源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的价值。
(二)教育资源缺乏多样性
教育资源围绕学生的发展目标来开发和应用。但从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来看,教育资源存在多样性缺乏的问题。首先,学校教育资源以学科教材为主,教师的教学重点完全集中在留守儿童的文化知识学习中,教育资源的开发也以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为主,其他课程的教育资源处于严重欠缺的状态。比如,教育部明确要求不得占用音体美等素质教育课程的时间,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音体美课被占用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学校无法借助音乐、体育、美术等具有德育与思想教育价值的课程来改善留守儿童的身心状况,严重制约了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其次,社会、家庭缺乏正确的育人观念。学校教育中存在教育资源多样性欠缺的问题,既和应试教育机制有关,也和社会、家庭的错误教育观念相关。社会整体氛围仍然偏重于知识教育,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育效果的唯一标准,这种现象在农村更为严重。不少监护人都有“只要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的想法,对孩子其他层面的发展缺乏关注,限制了教育资源的多样性。
(三)教育主体存在单一性
教育是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关键手段,而多主体共同参与则是确保教育质量的根本要求。从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来看,教育主体的单一性是非常显著的问题。学校几乎承担了留守儿童教育的全部职责,社会、家庭一定程度上游离于留守儿童教育之外。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承担留守儿童的教育任务是学校的职责,然而学校的教育力量是有限的,仅仅依靠学校,根本无法达到留守儿童教育的目标。但不少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过分依赖学校。教育主体的单一性具有客观因素,教养任务主要由祖父母辈完成。祖父母辈年龄大,缺乏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根本无法肩负起现代教育主体的职责。
(四)教育环境存在薄弱性
农村留守儿童是留守儿童的主体,也是留守儿童中问题多发的群体。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而言,教育环境不佳,基础非常薄弱。首先,农村学校是留守儿童的主要教育机构,而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学校的校园环境以及师资力量存在很大的不足。一方面,农村学校的校园建设资金有限,难以为留守儿童打造良好的学习空间,无论是教室环境,还是其他辅助设施,都存在很大不足,严重制约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师资队伍短缺、教师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不少教师根本不具备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给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其次,农村社会力量有限,社会主体介入留守儿童教育的条件存在先天不足。我国农村存在严重的空心化现象,除留守儿童外,老年人占主体地位,他们无法作为教育主体参与到留守儿童的教育中。
三、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一)实施“双减”政策,凸显学校教育资源的主体作用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实施“双减”政策,客观上要求学校扮演主导角色,采取一系列举措,其目的是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缓解教育焦虑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双减”政策无疑是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福音,首先,校外培训机构的减少能够使得本来无法上培训机构学习的留守儿童有了平等学习和公平竞争的机会。其次,校外培训机构的减少促使所在学校提供课后延时服务、开展素质教育等一系列措施来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更多来自教师的学习辅导机会和身心关爱。这就要求留守儿童所在学校主导教育资源的开发,须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来优化和完善因“双减”政策而导致的学习教育资源的欠缺与不足。再者,学校是留守儿童教育资源最为重要的开发主体,也肩负着最为重要的教育使命。因而留守儿童教育资源开发应以学校为主体中心,以家庭、社区、社会为辅助,三者联合为机制进行开发。一要加强学校信息化资源建设。信息化资源作为基础性教育设施,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教书育人中显得非常重要[13]。为此,学校应围绕留守儿童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加大投资以提升信息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信息化资源为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创造便捷的条件。二要加强校本资源建设。校本课程资源围绕学校的学情与学生实情而开发,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也更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而学校要加强校本资源的建设,结合留守儿童教育的客观需要,将国家、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本土化改革,使其契合留守儿童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从而推动新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
无论是单亲留守儿童,还是双亲留守儿童,都存在家庭教育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学龄前留守儿童,无论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其所在学校的教育资源虽然有差异[14],但都能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够在自己所在学校周边观察到自然的不同之处以陶冶情操。一方面,大自然的气候和四季更替也给留守儿童提供了外界课堂学习中的不同素材;另一方面,自然资源能为留守儿童提供思维训练。到大自然中去是学龄前留守儿童开发大脑启迪思维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促使他们进行思维训练,觉察自然界各种自然现象。通过亲身体验向大自然学习,关注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相互联系,并探寻其前因后果,将具体形象化思维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15],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开发学龄前留守儿童对大自然的情感体验。
(三)引入校外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社会教育的育人价值
留守儿童是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而形成的社会问题,因而在留守儿童教育资源的开发中,必须重视社会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在留守儿童教育资源开发中的价值。首先,学校应积极引入社会教育资源,丰富留守儿童教育形态。学校教育以课程教育为主要形式,教育多围绕知识学习开展,素质教育水平较低,尤其是在乡村中小学,素质教育更是停留在口号上,未能深入。学校要以多种形式来丰富、创新社会教育的渠道,充分发挥留守儿童教育中的潜在价值。[16]如邀请劳动模范开展讲座。劳动模范是社会中天然的德育资源,为此,邀请劳动模范为留守儿童开展人生成才讲座,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是课程教育所无法实现的目标。其次,加强与校外机构合作,构建社会教育资源开发体系。如建立乡村文化站,丰富留守儿童教育资源;建立图书室、活动中心等,发挥社会教育的育人价值,丰富留守儿童教育资源,保障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学校要与此类单位构建密切的合作关系,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发挥社会机构在留守儿童教育资源开发中的意义与作用。最后,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当前留守儿童成长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沉迷游戏、打架斗殴、喝酒抽烟等,这些均与不良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的浸染有关。因此,充分利用优良环境的育人价值,是最大限度降低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前提条件。
(四)充分利用社会空间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丰富的社会认知
乡村振兴战略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城乡差异,教育资源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一定程度提升了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应充分发挥社会空间资源的价值和作用。[17]社会空间资源主要是指社区公共场地、公共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和各种公共文化旅游场所等国家和政府公共财政提供的公共社会资源。这些公共社会空间资源为留守儿童运动提供健身和与社会交流的场所和机会。开放、优质、安全、无障碍的社会公共场地能够让留守儿童自由活动,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运动健身、陶冶情操、交流沟通、增强留守儿童们之间的友谊和友情[18],使得他们在尽情交流互动中获取社会性发展。首先,留守儿童可充分利用社会公共资源的开放性和专门性来强化其社会认知,例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社会文化场所能够强化留守儿童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社会认知;幼儿园、中小学校、高等院校等教育场所能够强化其对其教育功能和文化育人作用的社会认知;商场、超市、大卖场等公共场地能够促进其对商业经营的社会认知;医院、红十字会、诊所等公共医疗机构能够促进其对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社会认知;飞机场、汽车站、高铁站等公共交通场地能够促进其对公共交通和速度效率的社会的认知等。其次,这些社会公共服务机构通过安排专业人士对留守儿童进行专门指导和专业演示,能为每个留守儿童家庭提供必要的社会公共服务,使得留守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对国家、政府和社会的认知。再者,留守儿童获取公共服务部门人员社会行为和社会角色的具体感知,为他们理解社会、熟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了经验基础[19],最终通过公共社会空间资源的利用,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社会认知,在学习中认知,在认知中学习,借助公共社会资源进行社会体验,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
四、结语
教育资源是教育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是教育活动对学生成长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支撑,将避免乡村贫困家庭的代际传递问题,也才能够构建和谐富裕美丽新农村。随着国家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日益重视,留守儿童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留守儿童教育需求与发展需要相比,仍存在很大的欠缺与不足。因此,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紧扣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加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家庭、学校、社会要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在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开发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各自的协调与配合,形成联动开发机制,提升教育资源的开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