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孝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热点探究
2021-03-08任慧
任 慧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孝道观念作为中华伦理道德的根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孝道观念不管是作为家庭家族的私德,还是作为社会公德,都展现了极为强大的文化力量,对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维系家庭和社会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等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①《习近平在北大考察: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华网,2014-05-04。。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工作,孝道作为传统美德亦包含其中。习近平同志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首次对于孝道观念表达明确的肯定态度。同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自觉传承中华孝道”作为明确的要求列入其中,亦是首次在中央文件中给予孝道的正面表达。
如何培育青年群体具备“感念父母养育之恩、感念长辈关爱之情,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②《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华网,2019-10-27。,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和谐社会氛围,对于中华孝道的传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
一、中华孝道的双重内涵
孝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道德观念,最初诞生于家庭内部,属于私德范畴。推己及人,逐渐成为社会普遍伦理范畴。古人结合敬天畏地之观念,以感恩之心对待赐予生命的天地父母,孝道由此成为超越血缘和种族的共同体意识。
(一)孝敬父母,家之私德
“孝”字在《说文解字》中归于“老”部:“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可知自古以来孝首先是家庭内部的观念和行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人的基本活动首先在家庭内部展开。中国作为最早进入农业社会的国家,农耕文明安土重迁,需要一代又一代农民的辛勤耕作,随着年龄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就成为家庭的宝贵财富,由此在亲情感恩的基础上,老年人亦成为权威的象征,从而获得尊重之“善事”。
尊老之上,还需敬老。子由曾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今之孝,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孔子强调对父母不仅要做到物质上的“能养”,还要在精神上充分给予“敬”,这才是孝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更具绵延纵深的历史感。
中华文明的早期语境建立在父系血缘基础之上,家庭内部代际延续、现实尽孝已经不足以表达人们对于家庭稳定发展的感恩和期许,于是开始“追孝先祖”,通过铸造祭器、建立祖庙等方式,缅怀和歌颂祖考功德,表达继承先祖之志的决心,并求先祖保佑后代福禄寿考以及家族发展壮大。
(二)敬天法祖,家国同构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周易》)。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天是神一般的存在,是万物之源。人本乎祖,故应敬祖;“万物本乎天”(《礼记》),天亦为祖,故全社会应该敬天法祖,由此孝从家庭内部的私德逐渐走向社会大众。
最早推动孝之公共性变革的是五帝之颛顼。颛顼之前,不同氏族部落相对独立,祖先崇拜亦停留在血缘谱系的范围之内。随着颛顼带领各部落建立了地域性的联合体并担任首领,他以协调和控制公共秩序为目的,开始建构超越血缘谱系的祖先崇拜制度。
天下之大,五伦容之。五伦之基,在于血缘。中国社会以血缘为坚实的构成基础,又在“天下一家”这个观念的强势指引下,将九族和万邦有机结合在一起,“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尧典》)。家国同构,孝这个传统家庭道德观念,逐渐带有了更多的社会公共色彩。《左传》更将这一观念推向共同体视野:“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包括孝在内的五常之教,不仅是华夏民族尊奉的社会伦理,亦为周边民族所认同,超越血缘种族,融聚成为一个内成外平的文化共同体。
二、高校开展孝道教育的重要意义
孝作为源发于中国的首要价值观念与美德,于家于国皆成为中国文化的鲜明特征,历经了中国千余年的发展进程。近百年来,在中西文化和新旧文化的碰撞过程中,孝道观念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突与碰撞。传统孝道观念中,与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不相适合,与基本的平等自由的人性观念有所违和,以及被误解和歪曲的部分经历思想上的大浪淘沙,对于当今社会大有裨益的内容基本形成普遍共识:孝道作为“天伦”的基本伦理,不因时代变化而变化;孝道不是农耕社会特有的道德,与现代化事业并无冲突;弘扬孝道有利于治疗后现代社会的疾病;孝道并非单向度情感,而应该孝慈兼备,这也是原始儒家孝道的基本教义。①《孝的成长性:中国孝文化研究报告2019》,中华书局2020年版,第107~10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多次强调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特别重视家风家教,尤其关注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养成,为此,高校对青年群体展开孝道教育,意义重大。
(一)孝道是传统思想道德观念的根本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形成了“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一整套传统美德规范。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都是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大雅》曰:“有孝有德”。孝和德相伴相生,自周代起就成为基本的伦理规范,正所谓“孝以对祖,德以对天”是也。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孝成为一切德行教化的根本,因此在《孝经》中出现“夫孝,德之本也”的论断,在民间也形成了“百善孝为先”的伦理习惯。虽然随着时代的转变,孝的表现形式出现了很多变化,“父母在不远游”等传统观念有所调整,但孝作为道德根本的逻辑并未改变。欲求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就得从自我做起,就得从传承孝道做起,唯此方能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孝道是家风家教的基础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亦是个人德行培养的基本土壤。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风貌,首先决定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品性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我们家庭建设的目的都是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从而将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发展壮大。而这其中,无不需要传承和发展孝道思想。
从家庭内部而言,孝亲敬老,本质上是责任。为人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子女成年后则相应需要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要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强化家庭成员赡养、扶养老年人的责任意识,促进家庭老少和顺”。②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7-08-31。
从社会层面而言,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传》)。良好的家风对于家庭发展方向和道路至关重要。中国自古就有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倡导良好家风的典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建设。“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礼记·大学》)
高校学生从年龄上来说基本上已成年,且离开家庭独自求学,正式开启感受责任和承担责任的人生历程。对于自身而言,高校不同于中学,不再有严苛管理的老师,也远离悉心照料的父母家长,代之以自主和自觉地学习,需要强大的个体责任感,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负责。另一方面,达到18岁的成年人同时肩负了对于家庭和社会的一份责任。战争时期保家卫国,和平年代建设祖国,所需要的都是个体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和力量,而这一切源于家教家风,又能通过传承为祖国的一代又一代新生力量持之以恒地贡献道德精神财富。
“家”是“国”的基石,“国”是“家”的聚合。大学阶段作为青年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与时俱进开展孝道教育,强调“在家尽孝,为国尽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无旁贷。
三、高校开展孝道教育工作的方法建议
(一)纳入高校思政课体系
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课建设,强调中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意义。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高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曾经的孝道观念存在一些愚昧的成分,但新时代的中华孝道观念早已将与时代发展相抵牾的过时思想剔除出去。作为个人私德,新时代中华孝道观念以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和长辈关爱之情为主要内容;作为社会公德,则是为国尽忠的基础所在。如果一个人在面对亲人的时候毫无感恩之心,那么他是根本不可能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更不会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应该与时俱进,从老师群体做起,深刻领会弘扬中华孝道的思想内涵,及时将新时代中华孝道的新内涵更新进教学内容,进而向学生强调为家尽孝和为国尽忠的相互关系,以及二者背后的责任担当,为广大高校青年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武装思想。
(二)开设孝文化选修课
孝文化是最早诞生在中国的道德伦理观念,绵延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呈现出封建、僵化、守旧等制约其良性发展的不合理内容,在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进程中,很多人认为孝文化是阻碍个体独立自主发展的主要桎梏,甚至成为愚昧的代名词。
近四十年改革开放形成的经济繁荣,为以孝文化为代表的传统道德伦理提供了复兴的物质基础。党和国家不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不断强调家风家教良好的家庭关系于家于国的重要意义,不断强调尊老敬老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因此可以将孝文化的专业研究成果纳入高校选修课体系。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高校在专业教学为主的情况下,开设门类繁多的选修课程,有助于学子完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层面,延展知识体系,培养跨学科思维模式,增强创新和适应能力。聚焦孝文化的选修课程,可以在中华孝文化的发展历程与核心观念、以《孝经》为代表的重要典籍、儒家文化圈的孝观念发展交流、东西方孝思想对比等方面为高校学生提供深入了解传统伦理道德的机会与可能,增加对传统孝观念的辩证认知,明确新时代“自觉传承中华孝道”的责任与价值。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首先,以新生开学和毕业典礼为代表,积极营造感恩父母家长的情感氛围。步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大多是第一次离开家庭,而且刚刚经历过18岁的成人仪式,内心和实际生活都需要重新建立与家庭和父母的关联。高校应该紧紧抓住学生与家长同时出现在学校的重要场合,正确引导个人与家庭、独立与责任等方面的价值关系,强化感恩父母、家国同构的文化观念。在校期间,各个学生社团也可以围绕重阳节和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诸如“一封家书”“我的家乡”等主题鲜明的文化活动。
其次,扎实推动实践育人,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时间,探寻中华孝道新内涵。一方面,倡导在家尽孝:号召学生回到家乡后,深入家庭实践,陪伴家中老人,了解家族故事,总结家教家风,书写新时代敬老爱老的新风尚。另一方面,为国尽忠: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将学校中的理论教育落实到实践养成中去,在亲身参与中逐步树立家国情怀,体会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担当。
结 语
传统孝道诞生在传统农业社会,数千年来与君族、父夫等制度结合在一起,其中束缚个性、妨害平等自由的内容与近现代社会扞隔明显,在社会发展中已经受到批判和剥离。但事实也证明,中华民族自古重视家庭,注重亲情,如果完全抛开孝道伦理观念,势必导致家不为家的惨痛局面,最终影响的可能是和谐美丽社会的建设。值得庆幸的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传统孝道的现代价值,以“感念父母养育之恩、感念长辈关爱之情,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作为基本内容,赋予中华孝道“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时代内涵。
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应该与时俱进,将新时代孝道观念尽快融入思政课的教育内容,开设专题选修课,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强调“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价值观,注重青年群体的人格塑造,培育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为实现社会主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勇敢担当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