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庚子事变后中国社会的精神文化变迁

2021-03-08赵晓宇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文化产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庚子民族传统

赵晓宇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绪 论:

1840年的鸦片战争并不单纯意味一场对外民族战争的失败,此后国门洞开,除了更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带来的压迫导致自然经济解体外,中国社会的文化形态也开始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中重塑。而这个发生冲突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开始逐渐学习和接纳西方的过程。旧时代的人们由此开始重新去认识、了解这个世界。由艺而政,虽然近代中国认识、学习地对象在不断深入,但由于这种学习只停留在了“中体西用”的范围内,因此实际收效甚微,并没有改变晚清王朝被动挨打的局面。所以即使清王朝也在学习、在变革,但是多次的对外民族战争依然很难取胜,外来势力得以堂而皇之地再三使用武力摧毁着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不断重建的却早已千疮百孔的民族藩篱。《辛丑条约》的签订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它彻底压碎了中国地主阶级早已不堪重负的心理防线。于是,传统意识支撑下的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民族心理防线开始彻底崩溃。民族藩篱既失,再难遮蔽外来的形形色色的各类事物,只能任其不断深入。目前学界对于庚子年间的社会巨变所引发的社会心态研究还较为不足,因此在这里着重对这一时期的社会精神活动进行简要分析。

一、哲 学

在晚清内忧外患的局势下,救亡图存开始成为国人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与西方接触、认识、学习的不断深入,一部分开明的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要想挽救社稷危亡,彻底改变国家命运,就不能单纯执着于所谓的“坚船利炮”,开始探寻西方得以富强的更深层次的原因。于是,由西方的形上之学到形下之学,文艺复兴时代以来的大量西方哲学思想开始陆续传入中国。数千年来只知道孔孟程朱之学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还有狄德罗、拉帕特、笛卡尔、卢梭、康德、叔本华等人。一种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同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在中华文明已经延续数千年的近代中国,由于传统的惯性,以精致思辨为特点的西方哲学在传入后很难落地。中国社会更需要的是可以用于为民族寻找出路的哲学。因此切近事功是这一时期传入中国的西方哲学的一大特色,它与救亡图存紧密关联。但是此前艰辛的探索历程也在说明着:只仿效西方文化的器物层面无法挽救民族危亡,深溯原因,在于学习不得其法。而西方得以富强,除了工业革命后技术上的领先外,还因为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化解放运动奠定了强大的思想基础。所以西方哲学在传入后除了本来的教化初衷,还使自己贴近社会现实,融入时兴的政治学说,有了新的含义,并逐渐形成一种风气,对晚清以来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文化艺术

与深沉厚重的哲学不同,文化艺术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近代中国活跃在各行各业的普通大众。首先便是电影,在其发明的次年即传入上海。相较于夸张、抽象的中国传统戏曲,电影显得更为真实,更能刺激人的感官。所以“此项新兴的艺术,实能引起极多数人的爱好与欣赏”[1]。其次是最早于19世纪出现在上海的新式戏剧。在中日甲午战后,日本开始以一种新的改革成功案例的身份进入了国人视野,再加上毗邻中国东部沿海的优越地理位置,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外出留学的首选之地,大批学生前往日本探寻国家富强之路。当时日本国内新剧人才辈出,中国留学生深受其影响,回到国内后成立了大量表演新式戏剧的社团,借以宣传进步思想。这些剧团的表演内容不仅有日本和西方的新剧,还大量创作并公演了反映社会现实的题材话剧。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新剧更显通俗易懂、贴近百姓生活,因此被有识之士视为社会教育的最佳媒介。而引入新剧的人最初目的也并不是因为艺术,是希冀借戏剧以警悟世人。

庚子事变同时也意味着着清王朝从“康乾盛世”的鼎盛之势到彻底衰落沦为列强间接统治中国的工具,传统的封建社会恍惚间似已走到了尽头。在这场巨变后,小说也与过去变得不再相同。谴责类小说一时成井喷状,笔墨极尽社会百态之现状。文学时风也开始转为以谴责社会为能事,这也体现了时代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除此之外,诗歌、绘画等都发生了变化。正如陈旭麓先生曾说过的“艺术形势的变化是社会变化的一面,它以特定的视角体现着民族心理的变化和民间情趣的变化”[2]。

三、复杂的社会心态

庚子乃至辛丑年间发生的巨变,使得那个时代的的人们面对欧风美雨等外来事物时存有一种复杂且矛盾的心理。对这种心理可以大体分析为如下几种:其一表现为一部分具有革命思想的人们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持续了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终究是没能挽救晚清危局,于甲午一役后彻底沦为了笑谈。被蕞尔小国击溃败的不只是李鸿章苦心经营半生的北洋舰队,还有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观”。梁启超曾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3]。至此,中国人自春秋以来面对四夷因文化先进而形成的民族优越感开始崩溃。甲午之役所带来的影响还不止于割地赔款与梦醒,到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不再是某一单个国家的侵略,而是来自整个西方列强贪婪欲望。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曾痛心道:“俄北瞰,英西晱,法南瞵,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4]到庚子事变后,这种危亡意识不再只是康有为等少数知识分子所有,同样也在普通下层民众中蔓延着。义和团事件后,在欧风美雨的强压下产生的不再仅是“仇教”等排外情绪,还有革命的反满意识,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清王朝的统治地位已岌岌可危。其二表现为一部分人面临神州陆沉、国将不国时的痛苦与恐惧。清王朝此时已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一些地方官吏、民众畏之洋人如虎,在处理涉外事务时处处忍让,使得教民借助洋势愈加横行,任意欺压地方百姓。由畏惧而失望而自卑,接连的战败使得广大民众对国家衰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于西方的进步与强大也有了更深的了解[5-7],部分民众不由对自身民族和传统文化开始失望和否定,媚外心态也就随之而生了。第三则是逆时而上的信心。一部分知识分子对西方先进文化表现出欢迎的心态,并把民族的振兴寄希望于中国的近代化与积极融入世界大势中。这种心理情感真挚,表现着那一代人适逢国家社会巨变而表现出的真情实意,体现着个人与国家民族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忧国情怀。近代百年在古老中国艰难坎坷的前行道路上,正是这种心态为主流,并付诸于行动,方能一路披荆斩棘、不断进取,最终得以焕发新生[8-10]。

结 语:

在庚子事变后,知识分子群体出于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自发地掀起了一场规模庞大的学习西方浪潮。这个时候其中一些激进分子开始发现长久以来束缚在身上名为“传统”的枷锁。于是开始质疑、否定传统,无形中对千百年孔子的权威形成了挑战,而这同时也意味着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发端。从此,后来陆续有学者们开始跳出传统框架外去自省, 并且不再像他们的前辈一样用旧有的文化观念去作为评价标准,而是自觉地将这一时期传来的西方思潮作为判断依据。这就直接使得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依赖逐渐消逝,这个过程随着封建统治者对传统伦理纲常愈来愈紧的约束而不断加快。换句话说,一场伦理观念上的革命已经悄然展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后来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便是这场革命的延续和扩大。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由于这场“切近事功”的伦理观念革命的目标直指救亡图存,所以在向西方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肤浅性。

猜你喜欢

庚子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庚子春节感怀
战“疫”庚子春 担当看人大
庚子迎新名家作品邀请选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庚子吟絮(六则)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