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武汉地区红色文化引入高校国防教育的思考

2021-03-08张磊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文化产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旧址国防武汉

张磊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武汉地方红色资源是指:1840年以来,武汉群众在探索民族独立、国家主权、谋求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并承袭下来的以物质和精神形式存在的文化资源。其中,以实体物质形式存在的红色资源有遗址、纪念碑、博物馆、故居、陵园等;精神形式的有口耳相传的革命故事、名人传记及各类精神(如武昌首义精神、武汉抗战精神、武汉城市精神)、以人名而命名的道路或者公园等。红色资源是“我党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独特的政治优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增强爱国意识,传承优良的革命作风,开展高校国防教育的典型载体[1]。为此,挖掘武汉地方红色资源,并尝试与高校国防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大学生群体中。

一、武汉地方红色资源概况

江城武汉,“九省通衢”之地。它既是一座现代化城市,又是一座具有悠久革命斗争历史的城市,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底蕴浓厚。它作为武汉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武汉城市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以物质形式存在的红色资源

1、1840—1919年期间

产生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坐落于东湖西北岸的九女墩公园;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汉阳兵工厂、汉阳铁厂、汉阳铁厂博物馆及后人建造的张之洞博物馆;诞生于辛亥革命时期的30余处历史遗址,如首义红色文化片区。武昌起义后,留下了许多的历史遗迹、旧址。这些历史遗迹、旧址大多集中在长江的南岸。被学者称之为武昌首义文化片区。如:坐落于蛇山之上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炮台旧址;辛亥首义人物群雕;工程第八营旧址;起义门旧址;楚望台军械库遗址;湖北军政府旧址等。

2、1919—1949年期间

这段时间历史遗迹非常多,各种旧址、遗址、故居、纪念碑等达到了100多处。如位于武昌的“中国第一街”——都府堤,此街由北向南依次坐落着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毛泽东旧居和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三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每一幢老建筑的历史都为中国的民主革命抹上了浓重的一笔。像武汉这种红色资源分布如次紧密的格局在全国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2]。

另外,位于汉口江汉路和沿江大道一带的租界区旧址也是一块非常重要的红色文化区。这里原先是近代各国列强设立的租界区,由于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租界拥有政治经济上种种特权而成为中国内地的“国中之国”,这就为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活动提供的便利条件,因此这些地方也留下了众多的红色革命遗迹。如:“俄租界里的湖北共进会总机会旧址、八七会议旧址、中共中央机关旧址;英租界里的一三惨案旧址、早期中共中央领导人的秘密住地——德林公寓;日租界里的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新四军军部旧址;法租界里的向警予旧居,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等。”

(二)以精神形式存在的红色资源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武汉作为中国革命运动中心之一的城市,口口相传着大量的重要革命事迹,武汉人民就用命名地名和街道的方式传承革命优良传统,缅怀英雄人物,如纪念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的张公堤和张之洞路;纪念辛亥革命时期的起义门、民主路、民权路、民生路、首义路、黎黄陂路、黄兴路;纪念工人运动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二七路;纪念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的有陈怀民路、张自忠路、郝梦龄路;纪念在抗日战争中收复失地而命名的山海关路、卢沟桥路等。武汉人民的这种纪念方式将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这些都是武汉发展的精神源泉。

二、武汉地区红色资源与当地高校国防教育结合的可能性

我国的国防建设,既包括国防武装力量建设,又包括国防精神建设。只注重国防武装力量,而忽略国防精神力量,再好的武器装备也不能抵挡得住外敌的入侵。精神层面上的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目前我国依旧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注重国防精神力量的建设,有助于加强我国的国防软实力。而高校国防教育又是国防精神建设的重要部分,处理好高校国防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加强国防军队建设。

将高校国防教育与武汉红色资源相结合,不仅可以传承革命斗争的红色精神,更可以增强国防精神力量,构筑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红色文化“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价值观念和道德诉求,凸显了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武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将真实生动的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国防教育实践中,拓宽国防教育内容的范围,既有利于提高高校国防教育的质量,又可以有效地发挥红色资源的各种价值功能[3]。

三、武汉地区红色资源和高校国防教育结合的尝试

尝试着把武汉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国防教育中,实际上本身就是对武汉本地的红色资源价值的肯定和实现。发掘红色资源中一切能够进入高校国防教育课堂的内容,并在高校国防教育实践活动中加以利用,从而实现红色资源励志育人价值功能的过程。

(一)整合武汉红色资源,使其内容与高校国防教育内容相切合,做到对高校国防教育内容的丰富和补充

积极挖掘武汉红色文化资源,深刻把握其中包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把红色资源写进高校国防教育教材中,为开展高校国防教育提供生动教材,并尝试登上高校国防教育课堂,通过讲述直观而又典型的历史事件(如武昌起义、八七会议),让大学生充分了解武汉地区的革命历史,激励大学生将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

(二)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文化建设相融合

校园文化是高校的软实力,它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它对学生的影响有着悄无声息的特点。因此,可以将红色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让红色文化资源焕发生机。如利用大学生征兵宣传契机制作主题海报,利用大学生学生会、团委、协会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红歌赛、国防演讲比赛等。利用微博、公众号、微信等社交网络,宣传普及国防知识,讨论国防教育相关主题,让高校国防教育平民化、生活化。

(三)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国防教育社会实践相结合

中国古人讲究知行合一,要把认知和行动结合起来才能算作完全意义上的实践。高校国防教育一般偏向理论教学,也就是所谓的“知”,而想了解武汉红色文化资源则更多的需要亲身实践,即所谓的“行”,通过亲身体验红色文化,激发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怀,自觉的践行高校国防教育中所弘扬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的理论,外化于行,内化于心。“这种体验是一种情感的唤醒,一种个体的心灵的冲击和震撼,一种对意义的深刻体悟。”

要利用好武汉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比如武昌起义旧址、汉口江滩、汉正街博物馆、武汉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武汉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江夏革命烈士纪念馆等,这些红色资源,都可以写进高校国防教育的教材里。它们身上所积淀下来的特有的历史信息,是普通教材所不能比拟的。充分利用武汉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传承革命先辈们优良的作风,激励青年人一代传一代,永葆生机。

猜你喜欢

旧址国防武汉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东方县旧址修复一期工程已完工
知国防 爱国防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