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生化指标表达水平及近期预后危险因素研究
2021-03-08陈伟周浩泉
陈伟 周浩泉
腺病毒是儿童肺炎的重要病原,多见于5岁以下幼儿,其中引起重症肺炎占20%以上[1]。重症腺病毒肺炎热程长,病情重,易累及机体其他系统,并发症多,是儿童肺炎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且据文献报道:重症腺病毒肺炎病死率可高至10%~25%,14%~60%腺病毒肺炎患儿遗留不同程度肺疾病等后遗症[2-3]。因此,分析影响重症肺炎患儿预后的因素,为临床加强防控与治疗干预提供导向,对该类患儿预后改善尤为关键。《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也指出应进一步加强临床防控,尤其提高对重症儿童病例的全面救治[4]。本研究则分析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生化特征,探究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监测及防治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儿科诊治的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55例(研究组)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个月~12岁;②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肺炎的患儿,入院后通过血液或肺泡灌洗液高通量基因检测确诊为腺病毒感染。③重症腺病毒肺炎符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5]中诊断标准:拒食或脱水征,紫绀,胸腔积液,意识障碍,呼吸频率增快(年长儿>50次/min,婴幼儿>70次/min),肺外并发症,脉搏血氧饱和度≤0.92,多肺叶受累(或肺浸润范围≥2/3的肺),一般状况差,呼吸困难(三凹征、呻吟等)。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②原发肝、肾等功能障碍;③合并其他病毒。研究组男33例,女22例;年龄<2岁32例,2~5岁14例,>5岁9例。选取同期受检的健康儿童5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2岁25例,2~5岁21例,>5岁9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比较:χ2=0.149,P=0.699;年龄比较:χ2=2.260,P=0.323),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大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二、方法
病原检测:收集患儿血液或肺泡灌洗液,采用MiSeq高性能测序仪(美国ILLUMINA公司),应用高通量基因检测(mNGS)法进行病原体检测,以明确是否为腺病毒感染。
实验室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均采集静脉血,常规离心提取血清备测;通过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生化指标水平[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白蛋白(albumin,AL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等];并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水平。两组实验室指标均于入院6 h内进行检测,以排除常规治疗及其他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
重症腺病毒肺炎治疗方法:依据《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4],对患儿给予丙种球蛋白抗病毒治疗,同时辅助排痰、降温、平喘、吸氧、并发症防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必要情况给予肝肾保护、辅助中药治疗,对继发感染者辅以相应抗菌药物;重症儿童治疗关键:适当氧疗、确保气道通畅、保护脏器、抑制炎症等。
重症腺病毒肺炎预后评估[6]:根据患儿出院时病情,以症状(发热、咳嗽、腹泻、喘等)及体征(肺部啰音、哮鸣音等)消失、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病灶完全吸收为治愈,症状明显减轻及体征明显减少、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病灶明显吸收为临床好转,治愈、好转提示预后良好;症状体征及胸部影像学无明显变化为未愈,未愈及死亡患儿提示预后不良。
三、观察指标
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生化指标水平(HGB、ALB、AST、ALT、LDH)。收集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以下资料:肺部实变、胸膜炎、肺不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电解质紊乱、CRP、PCT、神经系统并发症(热性惊厥、病毒性脑炎等)、消化系统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腹泻病等)、循环系统并发症(心肌损害、心力衰竭等)等,比较不同预后患儿的上述资料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因素。
四、统计学分析
结 果
一、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
研究组HGB、ALB水平低于对照组,AST、ALT、LD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
二、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治疗转归
55例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经住院治疗,出院时临床治愈24例(43.64%),好转14例(25.45%),未愈、无明显好转14例(25.45%),死亡3例(5.45%)。预后良好38例,预后不良17例。
三、重症腺病毒肺炎不同预后患儿临床指标比较
单因素分析显示:重症腺病毒肺炎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组患儿的ARDS、PCT>10 ng/mL、电解质紊乱、CRP>30 mg/L、HGB<90 g/L、AST>100 U/L、ALB<30 g/L、ALT>100 U/L、循环系统并发症、并发症>2种占比以及LD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季节、肺部实变、胸膜炎、肺不张、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四、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预后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05的变量做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以“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预后”为因变量,以“ARDS、PCT>10 ng/mL、CRP>30 mg/L、电解质紊乱、HGB<90 g/L、AST>100 U/L、ALB<30 g/L、ALT>100 U/L、循环系统并发症、并发症>2种、LDH”为自变量(见表3),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T>10 ng/mL、循环系统并发症、HGB<90 g/L、CRP>30 mg/L、ALB<30 g/L、AST>100 U/L是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2 重症腺病毒肺炎不同预后患儿临床指标比较
表3 变量赋值
讨 论
腺病毒是双链DNA病毒,自1953年发现至今已分离出>90个基因型,类属A~G亚属;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腺病毒主要为3型、7型、14型、55型等B亚属以及E亚属(4型)和2型、6型、57型等C亚属,重症肺炎多见于3型、7型。目前腺病毒肺炎的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但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与炎症、免疫等密切相关[7]。婴幼儿机体脏器及免疫等系统发育尚不成熟,缺乏特异抗体,感染腺病毒的危险性相对高。Li 等[8]研究马来西亚12岁以下儿童腺病毒肺炎情况发现:2岁以下患儿占80%,且20%存在严重疾病,病死率5.4%。本研究中重症腺病毒肺炎<2岁患儿32例(58.18%),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死亡3例(5.45%)。提示该病多发于<2岁幼儿,具有致死性,与上述报道相似,说明临床应加强全面救治。
表4 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预后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患儿HGB、ALB水平低于对照组,AST、ALT、LDH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了重症肺炎患儿的生化表达特征。幼儿LDH水平高于成人,重症腺病毒肺炎时LDH活性增强与缺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9],特别是伴肺部间质损害时会出现LDH水平异常。重症腺病毒肺炎免疫反应更加强烈,HGB降低提示机体免疫下降,可加重病情;腺病毒感染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ALB外渗可进入血管外间隙,同时白蛋白代谢加快,故血清ALB下降[10]。AST、ALT主要源自组织细胞,在肝细胞膜通透性明显增强情况下,AST、ALT血清表达上调。国内外研究发现:腺病毒肺炎患者ALT尤其AST升高明显,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11-12]。说明腺病毒肺炎尤其重症患儿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害。以往研究也表明:除肺内并发症(ARDS、肺不张、呼吸衰竭、胸腔积液等)外,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还会产生心肌损害、腹腔积液、肝功能损伤、休克、电解质紊乱等[13]。这为本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说明临床应加强生化监测,及时防治。
本次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PCT>10 ng/mL、循环系统并发症、HGB<90 g/L、CRP>30 mg/L、ALB<30 g/L、AST>100 U/L是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在于:①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机体炎症反应相对强烈,常伴随PCT、CRP表达异常增高,二者水平上调时均可介导机体炎性反应相关的病理生理过程,造成免疫反应增强、脏器受损、消化及循环等系统损害[14]。这将危及患儿预后。②AST在肝细胞中主要存在于线粒体,AST水平增高提示合并肝损害可能,增加病情负担,危及患儿预后。余莉等[15]分析37例重症腺病毒肺炎儿童临床资料表明:死亡组AST表达显著高于生存组,肺内外并发症亦多于生存组患儿。本研究进一步提示AST>100 U/L对患儿预后不利。③当合并循环系统并发症时,机体整体抵抗力明显下降,不利于正常细胞生长与机体功能的恢复,亦会影响预后。黄崇刚等[16]分析发现:血红蛋白<90 g/L、循环系统并发症是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HGB下降可引起免疫力降低,易引起感染扩散,细胞因子活跃度增高,形成恶性循环,危及预后。④ALB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具有运输物质、保持血容量稳定、维持胶体渗透压、营养等多方面功能。既往资料[17]显示ALB能够调节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相互作用,减轻肺部损害,且临床研究[18-19]表明血清ALB水平与多种危重症疾病、感染疾病的预后有关。此外,重症腺病毒肺炎本身存在炎症介质的释放,患儿机体状态出现高代谢,可增加ALB的消耗分解,使得御炎能力下降,进而间接影响预后。另有资料[20]显示合并多种并发症会危及腺病毒肺炎预后。但本研究中并发症>2种未提示是预后的危险因素,考虑与个体差异、各因素相互影响等有关。而单因素分析提示预后不良组并发症>2种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说明临床在关注PCT、HGB、CRP、AST等指标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并发症的防治。
综上所述,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生化特征明显;且PCT>10 ng/mL、有循环系统并发症、HGB<90 g/L、CRP>30 mg/L、ALB<30 g/L、AST>100 U/L的患儿更易发生不良预后,临床应予以重视。由于重症腺病毒肺炎儿童在后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后遗症,因此对于长期预后有待随访观察。此外,由于本院收治的重症腺病毒肺炎病例有限,使得本次研究样本量不大,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普遍性,故日后将收集更多病例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量的研究予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