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肢主动运动干预在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2021-03-08冯爽郁蕾马邑芳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2期
关键词:患侧上肢脑梗死

冯爽, 郁蕾, 马邑芳

(许昌市中心医院 介入手术室, 河南 许昌461000)

0 前言

脑梗死属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 具有致残、 致死率高的特点, 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极大[1]。 目前, 介入治疗是临床治疗脑梗死最有效的手段。 相关研究[2-3]显示, 在脑梗死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给予其必要的护理干预, 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促进恢复。 但该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群, 对术后功能锻炼认知不足, 术后会因惧怕跌倒而抵触下床行走, 影响肢体功能恢复[4]。 基于此, 本研究探讨健肢主动运动干预在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9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32 例脑梗死患者纳入对照组, 2019 年7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32 例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 对照组男20 例, 女12 例; 年龄50 ~75 岁, 平均 (60.23 ± 6.49)岁; 发病时间1 ~6 h, 平均 (3.34 ± 0.82) h。 观察组男19例, 女13 例; 年龄50 ~75 岁, 平均 (61.17 ± 6.24) 岁; 发病时间2 ~6 h, 平均 (3.41 ± 0.73) h。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①符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5]; ②发病时间≤6 h。 排除标准: ①伴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患者; ②并发脑出血患者;③伴精神疾病患者。

1.3 护理方法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护理干预: 于患者清醒后评估患者的负性情绪, 分析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 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定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 有突发情况立即通知主治医生处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肢主动运动干预, 患者清醒后开始指导其进行健肢主动运动训练: ①翻身训练。 患者取仰卧位, 健侧下肢屈膝, 斜放于患侧下肢下方, 之后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向上举, 并进行左右重复摇摆, 借助惯性, 将身体翻向患侧。 ②坐位训练。 指导患者向健侧翻身,将头弯曲至患侧, 通过健侧上肢支撑后缓慢坐起。 ③站立训练。指导患者坐在病床上, 双脚着地, 利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向前伸展, 上半身前倾, 伸展膝关节缓慢站起。 ④行走训练。健侧上肢手扶病床, 下肢负重站立, 之后缓慢抬起患侧下肢向前迈步, 向前行走。 出院当天为两组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并叮嘱其清淡饮食, 适当增加日常活动, 以散步、 太极为宜。

1.4 评价指标随访3 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跌倒恐惧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①采用国际版跌倒效能感量表(FES-I)[6]评估两组患者的跌倒恐惧程度, 共16 个条目, 每个条目1 ~4 分, 总分16 ~64 分, 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的跌倒恐惧程度越低, 越不易跌倒。 ②采用Barthel 指数[7]评估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该表共10 个项目, 总分范围0 ~100 分, 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能力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表示, 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 组内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组间采用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跌倒恐惧程度干预前, 两组的FES-I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干预后, 两组的FES-I 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的FES-I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FES-I 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患者的FES-I 评分比较 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观察组 32 25.26±5.47 52.62±7.63 16.486 0.000对照组 32 25.33±5.52 46.58±6.94 13.556 0.000 t 0.051 3.313 P 0.960 0.002

2.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干预前, 两组的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干预后, 两组的Barthel 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的Barthel 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的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观察组 32 43.25±4.27 71.84±8.79 16.550 0.000对照组 32 43.62±4.02 64.22±7.38 13.866 0.000 t 0.357 3.756 P 0.722 0.000

3 讨论

脑梗死以神经功能缺失为主要表现, 临床以手术介入治疗为主, 可有效恢复脑部组织血流供应, 降低病死率[8]。 但因脑梗死的发生会损伤脑神经功能, 导致患者术后部分肢体感觉出现障碍, 跌倒恐惧感强烈, 抵触行走和锻炼, 进而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9-10]。 因此, 在护理干预的同时还应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健肢主动运动是利用健肢带动患肢活动, 可促进患肢尽快恢复肌力平衡。 本研究中, 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肢主动运动干预, 结果显示, 观察组干预后的FES-I 评分及Barthel 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健肢主动运动干预在降低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跌倒恐惧程度、 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效果显著。 分析原因如下:健肢主动运动是以增强患者肌力平衡为主的锻炼方式, 与患肢单独被动运动相比, 健肢带动患肢进行被动运功更能增强运动中枢的兴奋性, 从而促进肌力更好恢复[11]; 同时, 健肢主动运动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实施翻身训练、 坐位训练、 站立训练及行走训练, 患者更易于接受, 从而逐渐恢复肌力平衡, 降低跌倒恐惧感, 尽早下床行走, 进而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综上所述, 健肢主动运动干预可有效降低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的跌倒恐惧程度, 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患侧上肢脑梗死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更 正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