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硫氧嘧啶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对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

2021-03-08李庆丽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2期
关键词:咪唑甲亢肝功能

李庆丽

(洛阳东方医院 老年内分泌科, 河南 洛阳471003)

甲状腺功能亢进也称甲亢, 属内分泌科常见疾病之一。 甲亢患者自身T 细胞对甲状腺抗原产生反应, 遗传、 感染、 精神因素均可诱导甲亢[1]。 目前, 临床多采用药物对甲亢患者进行治疗, 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属临床常用药物[2-3], 但关于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研究较为少见。 基于此,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甲亢患者102 例, 旨在探讨丙硫氧嘧啶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对其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3 月至2019 年5 月我院收治的甲亢患者102 例, 均符合甲亢诊断标准[4], 甲状腺触诊为Ⅱ度肿大。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1例。 对照组中男20 例, 女31 例; 年龄55 ~70 岁, 平均年龄(62.72 ± 8.14) 岁; 病程6 个月~3 年, 平均病程 (1.75 ±0.52) 年。 观察组中男25 例, 女26 例; 年龄56 ~71 岁, 平均年龄 (62.73 ± 7.57) 岁; 病程6 个月~3 年, 平均 病程(1.54 ± 0.91) 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丙硫氧嘧啶片 (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13331) 口服治疗, 开始服用剂量为100 mg/次, tid; 治疗1 个月后调整为100 mg/次, bid; 再治疗15 d 后调整为50 mg/次, tid, 维持治疗3 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巯咪唑片 (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773) 口服治疗, 初始剂量为10 mg/次, tid;治疗1 个月后调整为10 mg/次, bid; 再治疗15 d 后调整为15 mg/次, qd, 维持治疗3 个月。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 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静脉血标本, 分离血清, 将血清标本与酶充分混合后置于37 ℃下保存45 min, 后将发光物添加于混合物中在18 ℃保存10 min 后, 使用化学发光检测仪测定发光强度, 检测促甲状腺激素 (TSH)、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 游离甲状腺素 (FT4) 水平; 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谷丙转氨酶 (ALT)、 谷草转氨酶(AST)、 碱性磷酸酶 (ALP)、 总胆红素(TBil)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 采用t 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甲状腺功能治疗3 个月后, 两组的TSH 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 且观察组的TSH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治疗3 个月后, 两组的TT3、 FT3、 FT4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 且观察组的TT3、 FT3、 FT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 时间 TSH(mU/L)TT3(nmol/L)FT3(pmol/L)FT4(pmol/L)观察组 治疗前 0.02±0.01 3.56±0.35 13.90±8.24 24.43±1.15(n=51) 治疗后 4.25±1.81 2.32±0.14 9.54±1.02 15.06±0.34 t 16.689 23.491 3.750 55.800 P 0.000 0.000 0.000 0.000对照组 治疗前 0.19±0.06 3.57±0.32 13.92±7.98 24.38±1.26(n=51) 治疗后 1.79±1.15 2.89±0.18 10.33±1.72 15.88±0.39 t 9.922 13.227 3.141 46.022 P 0.000 0.000 0.002 0.000 t 治疗后组间 8.192 17.851 2.821 11.318 P 治疗后组间 0.000 0.000 0.006 0.000

2.2 肝功能治疗3 个月后, 两组的ALT、 AST、 ALP、 TBil 水平均较治疗前略有上升, 观察组的ALT、 AST、 ALP、 TBil 水平略高于对照组, 但组内不同时间及组间同一时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 时间 ALT(U/L)AST(U/L)ALP(U/L)TBil(μmol/L)观察组 治疗前 36.22±24.24 36.24±25.10 108.25±70.72 13.11±8.23(n=51) 治疗后 47.28±30.07 46.27±33.08 120.45±50.73 15.35±11.24 t 1.860 1.725 1.001 1.148 P 0.066 0.088 0.319 0.254对照组 治疗前 36.87±27.63 36.04±23.97 105.77±69.19 13.26±8.54(n=51) 治疗后 46.74±24.31 40.50±13.17 113.55±20.79 12.28±7.66 t 1.915 1.165 0.769 0.610 P 0.058 0.247 0.444 0.543 t 治疗后组间 0.100 1.157 0.899 1.612 P 治疗后组间 0.921 0.250 0.371 0.110

3 讨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造成的机体代谢亢进, 可同时影响全身多个系统, 导致心悸、 眼病等继发疾病, 病理上表现为甲状腺呈弥漫性、 结节性或混合性肿大[5]。 为防止甲亢加重引起多种并发症, 应及时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 甲状腺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导致离子碘氧化为活性碘障碍, 络氨酸不能碘化, 从而中断与甲状腺素、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结合, 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常用药物, 均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氢酶活性起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6-7]。 甲巯咪唑又名他巴唑, 通过肝脏代谢, 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泄, 具有起效快、 代谢慢和维持时间长的优点。 甲巯咪唑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能够影响B 细胞合成抗体的过程, 降低血清中甲状腺抗体含量, 恢复T 细胞正常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3 个月后, 两组患者的TSH 水平均上升, TT3、 FT3、 FT4均下降, 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 表明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联合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功能, 这可能是因为两药合用使人体内药物浓度更高, 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更为有利。

相关研究[8-9]证实, 甲亢与肝损害伴发率较高, 由于甲状腺激素代谢与肝脏密切相关, 当甲状腺功能亢进时, 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刺激肝脏缺氧和分解代谢, 导致肝脏合成蛋白障碍,出现负氮平衡, 对肝功能保护不利。 本研究结果亦显示, 治疗3 个月后, 两组的肝功能较治疗前均轻微下降, 但组间差异不显著, 表明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联合治疗可对甲亢患者肝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究其原因在于: 长期甲亢可导致患者发生甲亢性肝病, 导致患者肝功能下降, 丙硫氧嘧啶及甲巯咪唑虽可纠正患者甲亢症状, 缓解甲亢疾病导致的肝功能下降, 但由于药物肝毒性副作用的存在, 仍对正常肝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 丙硫氧嘧啶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可明显改善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功能, 但对患者肝脏有一定损害, 临床用药时需密切关注患者的肝功能情况。

猜你喜欢

咪唑甲亢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咪唑啉类缓蚀剂合成及改性研究进展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咪唑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展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选择离子气质联用法同时测定食醋中2-甲基咪唑和4-甲基咪唑
镝氨基酸(Tyr,Trp)咪唑配合物的合成与抗菌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