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技术工作方法在金矿找矿中综合应用的分析
2021-03-08孙发魁
张 展,王 富,孙发魁
(海南省地质综合勘察院,海南 海口 570100)
1 工作布置
该项目物探野外工作分为2个年度。2014年度选择在糜棱岩型代表性金矿床土外山和红甫门岭(如图1-2),石英脉型(如图3)代表性金矿床不磨和抱板(如图)开展激电中梯测量,大致确定构造带或矿化带的发育范围;在激电中梯圈定的异常基础上,开展激电测深和CSAMT测深工作,并结合地质和化探资料,进行异常解释和特征研究,进而了解深部构造和含矿地质体的延伸情况,从而探讨矿(化)体与地质构造作用的相互关系,建立不同地质目标体的解译标志;同时,通过地质资料和多种地球物理资料的结合,使解释成果更加完善,各类型矿体特征总结更加全面清晰,为建立完善的找矿模型和研究本区的成矿规律提供可靠的物探依据。2015年度,本次工作分别在温村、风水山2个工作区各布置了6条(1km/条)的物探综合剖面,物探工作包括激电中梯剖面、CSAMT剖面,其目的是研究物化探多指标对已知矿体的响应程度,总结形成一套适合本地区金矿勘查的大比例尺物化探技术方法组合。
图1 海南昌江-东方金矿整装勘查区红甫门岭重点工作区激电中梯视电阻率等值线图
图2 海南昌江-东方金矿整装勘查区红甫门岭重点工作区HFM02线综合成果图
图3 海南昌江-东方金矿整装勘查区不磨工作区激电中梯视电阻率等值线图
图4 海南昌江-东方金矿整装勘查区抱板重点工作区激电中梯视电阻率等值线图
2 物探技术工作方法在金矿找矿中综合应用
2.1 测地工作
测地工作采用手持GPS控制测网及测点位置[1],野外用图为1:10000地形图,总体测距的精度小于5米,在水沟等难以跨越的地方,采平行移动的方法进行偏点。
(1)按照工作部署的测线方位、测点距和测线距,计算出各测线、测点在相应坐标系下的坐标值[2]。
(2)利用GPS进行定位测点,通过标识物(本次采用红布旗)对测点予以标记,在通行条件不便的地方用红薄膜袋作为路标。
(3)在少数树木茂密的位置,GPS信号可能时好时坏,甚至无信号,此时,用罗盘定位方向,用测绳量距的方法进行定位,高程需从1:10000地形图上读取。
(4)测点高程直接从GPS读取,将GPS测得的高程值与地形图上相应点位的高程值进行校对,两者误差较大时,以地形图高程为准,GPS无信号时,直接从1:10000地形图上读取。
2.2 激电中梯测量
野外工作的方法需要严格按照《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DZ/T0070-93)执行。
(1)工作网度为100×20米。采用中间梯度装置,AB为1200m,MN为40m,供电脉冲宽度8s,延迟时间200ms,由现场试验获得。
(2)旁侧测量距离应小于AB/5,符合《规定》的要求。
(3)每天开工和收工时,工作人员均对供电导线、测量导线进行漏电检查,测得供电导线绝缘电阻大于2MΩ/km,测量导线绝缘电阻大于5MΩ/km,符合《规定》的要求。
(4)为了改善接地条件,保证供电电流,每个供电点均挖坑、浇水,同时,每个供电点选用多根电极,且电极间距大于电极入土深度2倍,布成单排或双排。工作最小供电电流和最大供电电流应满足设计供电电流要求。
(5)在实地某些供电点无法布设电极(比如房屋等),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移动,因此造成K值的改变在±2%以内时,不改算K值。
(6)变换排列时,相邻排列有2~3个接头点。
(7)为防止电磁耦合影响勘查,供电导线与测量导线敷设时,两者相距50m以上,必须跨越的地段,两者垂直布设,并且全部放出供电导线的余线(如图5)。
图5 风水山激电中梯视电阻率平剖图
2.3 激电测深测量
激电测深方法采用对称四极装置(AM=NB),供电电极A、B和接收电极M、N位于同一直线上,记录点在MN的中点,根据地质和测量状况设置供电极距AB,接收极距MN与相应的供电极距之比值应不大于1/3,并且测深点距为20m。在同一个测深点,变换不同极距进行测量获得该点地表以下不同深度的视电阻率值。野外工作严格执行野外工作方法严格按照《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DZ/T0070-93)执行。
(1)采用对称四极测深装置,供电极最大极距AB=2000m。电极距选择按式:(AB)/(MN)=20取值,以减小体积效应影响。
(2)每天开工和收工时,均需对供电导线、测量导线进行漏电检查, 要求供电导线的绝缘电阻大于2MΩ/km,测量导线的绝缘电阻大于5MΩ/km,潮湿天气需要增加检查次数,保证工作质量。
(3)为了改善接地条件,保证供电电流,每个供电点均需挖坑、浇水,每个供电点电极数不少于12根,且电极间距应大于电极入土深度2倍,布成单排、多排或圆形。
(4)如果预定供电点无法布设电极,可作适当移动,并及时报告测站, 因此,造成K值的改变在±2%以内时,可不改算K值。
(5)供电时的安全性,供电极负责人员应注意不要让行人和牲畜靠近供电点。搬站或收工时,要确认已停止供电后,才可收线。
(6)测量导线不应悬空架设,在横穿河沟、水塘必须架空地段,需将导线拉紧。导线通过公路、河流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防止其受损,并便于人、畜、车通行。
(7)为防止电磁耦合影响勘查,供电导线与测量导线敷设时应相距20m以上,如果必须跨越,两者应垂直布设。此外,供电线线圈内的余线须全部放出。
(8)不极化电极极差应稳定,内阻不大于2KΩ,工作过程中应保养好,及时补充硫酸铜溶液。
(9)测量电极埋设时要保证接地条件,接地电阻应小于15kΩ,电极坑内不得留有碎石、杂物,如果地表过于干燥,可通过浇水、垫湿土改善接地条件。同时,电极不应埋设在流水、污水及土堆上。野外测量过程中,发现极化率突变时,首先应检查测量电极接地电阻。
3 结论
国内各个行业对于黄金资源的需求量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在我国浅层地表金矿资源开采基本已经完成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创新金矿找矿的勘查技术,针对地表深处的金矿资源做出有效的勘查以及开发。因此,金矿勘查单位需要重视金矿勘查技术的进一步研发以及创新,且要通过薪资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善吸引专业勘查人才,组建一支优秀的金矿勘查队伍,严格组织落实金矿勘查工作,以此提高金矿勘查工作的效率以及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