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根与笛卡尔方法论之比较

2021-03-07孟月伟

文化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笛卡尔归纳法培根

孟月伟

中世纪过去的神学和经院哲学不再具有稳固地位,不再是知识的基础,单纯的逻辑和推演不能有效地陈述事实。笛卡尔和培根的方法论是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真正哲学基础,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给人们带来了幸福。

一、方法论比较的前提分析

从地位上来看,笛卡尔和培根都是中世纪著名且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家。笛卡尔是大陆唯物主义奠基者,曾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开创了现代经验主义思想哲学,被罗素称为“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

从认识来源来看,笛卡尔的认识是来源于理性直觉和演绎。“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科学方法论系统的真理标准,可理解为“因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这里将“我思”和“我在”看成了实体,“我”可以怀疑上帝、怀疑其他人,但不可以怀疑自己。“我思故我在”引申了“唯理论”的真理。理性演绎这一概念可以如此解释:用一些直接可信的公理,推理出自己想要推出的命题,只要确保公理是正确的,那么最后推出的命题也一定有正确的必然性。培根的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感觉经验”即人们在对外界事物有认识的时候,首先来自自己的感觉,接着让自己的感觉和外界的事物有了直接联系,进而联系自己以往的经验,更进一步对外界事物作出判断。

从代表作来看,笛卡尔的代表作、“近代哲学的宣言书”—— 《谈谈方法》,是笛卡尔的处女哲学作品,全名为《谈谈正确引导理性在各门科学上寻找真理的方法》,主要内容即以理性的分析方法探索新的哲学科学的方法论与其形成过程,树起了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大旗。《新工具》是培根最主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书中提出的新逻辑即“新工具”,推动了当时科学的发展,与当时亚里士多德的旧逻辑相对立。

二、笛卡尔方法论与培根方法论的比较

(一)笛卡尔的方法论

普遍怀疑是笛卡尔科学方法论的起点,也是形而上学的起点。笛卡尔使用了两个有趣的比喻,他把“普遍怀疑”比喻为挑苹果和使大楼坍塌。在这里,他把真理比作苹果,而非真理即腐烂苹果,为区分真理与非真理,就把一篮子苹果全倒出来,逐一检查,真理留下。同理,大楼基础是真理,其余砖块是非真理,真理起决定作用,要使得大楼不倒下,那么基础必须稳固。然而,在“普遍怀疑”过程中离不开理性参与。笛卡尔崇尚理性主义,基于良知的基础建构理性实践,通过实践探索出新真理。因此,对待事物的认识,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探求真理。

数学是笛卡尔科学方法论的内在本质,对此,他把数学作为获得真理、探索世界、解释自然的方法。他认为,几何学或抽象数学原理可以解释自然界所有现象,数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不仅如此,他只承认几何学或抽象数学中的原理,用来解释并证明自然界的现象。由此可见,他用数学的形式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探索自然的奥秘,并且将数学的形式应用到哲学和自然科学的认识与实践当中,这些过程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思想模式的转变。

直观和演绎是探求事物真理的基本方法。在探求事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得到真理:“一是通过经验(拉丁文experientia),二是通过演绎。”[1]这里的经验也就是确保正确无误,演绎是通过既然已经知道的命题推出人们探求的真理。在《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中,笛卡尔认为的直观不易改变、真实、毋庸置疑,是纯粹专注理智的心所构想出的独特事物。而且,他认为起始原理本身通过直观而得知,较远推论是通过演绎而获得。生活中,人们看到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有四条边,这是人的直观的感受,确定无疑、不易改变的,知道三角形的定义和一些定理之后,就可以通过演绎推出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两直角之和。由此可见,直观是演绎的基础,根据直观认识,理智参与演绎出新认识。

严格遵守四条原则是笛卡尔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准则:其一,对不真实的事物持怀疑的态度,对真实的事物持肯定态度;其二,对待问题,需运用逐步分析的处理办法,系统地解决;其三,对待问题,分出简单和复杂,依次由简到繁保持理智思考;其四,复查所做事物,不遗漏任何细节,做到万无一失。在笛卡尔看来,人们探求科学方法论的过程中应该明确自己的态度,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系统地解决问题,最终保证真理的明晰和必然。

(二)培根的方法论

培根的归纳法与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法不同且对立。他指出了亚里士多德所指向的经院哲学中影响人们进步、阻碍人们探索真理的和认识自然的四种假象:“第一类叫作族类的假象,第二类叫作洞穴的假象,第三类叫作市场的假象,第四类叫作剧场的假象。”[2]第一类族类假象使人们对事物的观点和事物本质混杂在一起,从而歪曲了事物原有性质;第二类洞穴假象局限了人们对真理和自然认识的探求,使人们在小范围内认识科学,探求真知,目光和格局受到局限;第三类市场假使人们的想法处在幻想当中,人们持各自不成熟的想法经验去交流,得出了不成熟、不科学、不正确的结论;第四类剧场假象使人们相信错误的教条和权威,这些教条和权威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却依旧信奉这些并当作权威。

培根的归纳法是排除和肃清假象的对症良药,是根据自己的感觉经验,对自己所研究的事物进行经验的总结。归纳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收集资料。对于以往到现在想要研究探索的事物,搜集相关资料,这是整个归纳法过程的基础。第二步,运用“三表法”整理资料。“三表法”:首先是具有表,又叫作同一表,在所要研究事物里面,将所有例证拿出来进行参考,罗列所有涉及情况;其次是缺乏表,又叫作差异表,对于所要研究事物中,整理不涉及的例证和没有的例证;最后是程度表,又叫作比较表,对于自己前两步的资料搜集情况进行整理。第三步,比较和归纳。根据自己的收集整理,最后得出最普遍真理。培根也将这个过程比作蜜蜂制作蜜的过程,蜜蜂先收集花粉,也就是收集资料,然后收集回来后进行整理,最后酿出来蜂蜜。

实验法,是将归纳法建立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对事物真理进行归纳与总结。培根认为,做实验要做到与众不同,不仅在数量上要求更多,种类上要求新颖独特,方法上更是注意经验和规则。而且,他的原则是,要想获得真理,必须立足实践,并恰当地组织实验。由此可见,培根重视实验的科学性,重视观察和分析实验,倡导一种丰富经验的方法,遵守有规则的秩序,并且在探索真理的途中没有阻截,那么得到新知识、真理是很有希望的。然而,若想探索真理、得到新知识,首先应该立足于感性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对世界的认识是从感官开始的,感官的认知来源于感觉经验。因此,他在《新工具》中说道,全部解释自然的工作是首先从理解力和感官的认知开始,其次通过径直的、有秩序的、有经验的方法,得到真的概念和原理。

三、培根方法论和笛卡尔方法论的相同点

笛卡尔和培根提出的方法论虽然存在差异,但也未跳出近代“共势”的潮流,这主要表现在崇尚理性主义、重视实验和归纳、重视感觉经验三方面。

(一)崇尚理性主义

笛卡尔和培根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强调理性演绎在方法论中的地位和作用。18世纪常被称为“理性的时代”或“启蒙的时代”,他们肯定这个时代所散发的人文主义者的“理性之光”,并根据理性原则树立了人类理性思维的权威。在他们看来,理性演绎是科学方法论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方法,只有理性参与演绎,才能探索出新认识。理性与演绎相统一,才能共同为人类探求真理提供可靠的科学方法论指导。笛卡尔在提出“普遍怀疑”和“直观演绎”的方法论中,强调运用理性主义去探求真理。培根理性地批判了经院哲学,指出了阻碍社会进步的“四种假象”。同时他指出,在实验中,归纳法离不开理性的指导。

(二)重视实验和归纳

笛卡尔和培根科学方法论的相同之处还体现在重视实验归纳。在他们看来,实验和归纳是探索真理的新道路,介于“理性”和“经验”之间,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培根重视实验法和归纳法的相互统一,主要表现在实验法实行“三步走”。笛卡尔继承和发展了培根的实验和归纳法。在笛卡尔看来,在重视观察实验的过程中,不忽视归纳的重要作用,同时应在“四项原则”之中运用归纳法。由此可见,他们在探求真理的路径中同样重视实验和归纳。

(三)重视感觉和经验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笛卡尔和培根格外强调感觉经验。在他们看来,感觉经验在探求事物真理方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在培根看来,经验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同时感觉经验是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他希望感性认识都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发挥作用。在笛卡尔看来,在“直观演绎”中,直观与经验相互作用,获得起始原理,为演绎奠定了基础,理智与演绎相互作用,真理立即浮出水面。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根和笛卡尔的方法论在中世纪是一个新发展,应该进一步发掘在他们方法论中存在的更合理、更深刻的,对人们探索真理道路上起推动作用的科学方法论,与新科学探究相结合,顺应新时代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笛卡尔归纳法培根
物理方法之归纳法
笛卡尔的解释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数学归纳法学习直通车
笛卡尔浮沉子
用“不完全归纳法”解两道物理高考题
谢林与黑格尔论笛卡尔——以《近代哲学史》和《哲学史讲演录》为例
数学归纳法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火腿培根,吃还是不吃?
从广义笛卡尔积解关系代数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