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艺理论研究》与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建设新动向

2021-03-07王海龙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艺理论文论栏目

李 松 王海龙

作为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刊的《文艺理论研究》受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资助, 从2018年起设立“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栏目①2018 年第1 期开始, 该专栏名为“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 从2020 年第2 期开始, 改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研究”。, 搭建了国内第一个围绕该主题刊发论文的常态化学术平台。②本文即以2018 年、 2019 年和2020 年这三年的“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栏目文章为基础展开分析。 该栏目近期获评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 所刊文章具有较高转载率和引用率, 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栏目设立至今, 已有近三十篇论文陆续发表。 这些研究成果各异, 却共同呈现了中国文论话语研究的新动向。 对此, 学界除了应当给予足够关注, 还应该从当代中国学术史的视角出发, 对其学术组织方式予以及时总结和反思。 值得注意的是, 2018 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1978—2018 年)的历史节点, 很多学者在这一年发表了多篇反思性文章, 阐述改革开放40 年来中国文论话语研究的进步与局限。③详见曹顺庆: 《改革开放40 年中国文论话语研究之我见》,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8 年第6 期, 第57~62页; 还有其他学者的反思性文章, 如谭好哲: 《内容结构、 建构机制与身份认同——40 年来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的反思》, 《湖北大学学报》2018 年第 6 期, 第 35~43 页。2018 年的确是中国文论话语学术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

关于《文艺理论研究》与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建设的新动向, 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问题值得思考: 第一, 《文艺理论研究》设立“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栏目有着怎样的思想动因? 第二, 该栏目业已贡献了怎样的学术成果? 第三, 着眼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研究的未来, 该栏目还有怎样的完善空间? 将上述问题“擘肌分理”, 不仅有助于学界更好地把握中国文论话语研究新动向, 更有助于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建构本身行稳致远。

一、 思想动因: 顺应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使命

设立“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栏目的思想动因, 一方面是外部的时代要求, 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5 月17 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是一个直接动因①华东师范大学王峰教授负责《文艺理论研究》“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栏目的策划与编辑工作, 关于该栏目创办的缘起、学术理念、 发展规划等问题, 他为笔者的写作提供了一手的信息。, 学界在学术会议、专业教材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建设。 另一方面是学界内部的思想探索, 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论话语从重建走向复兴的发展进程。 这两方面共同表明《文艺理论研究》常设“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栏目并非偶然, 而是恰逢其时的水到渠成, 是学术研究发展的历史机遇与内在逻辑的统一。

(一)外部驱动

党的十八大后, 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2014 年10 月15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展现中华审美风范”②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 年 10 月 15 日)》, 《人民日报》2015 年 10 月 15 日第 002 版, 第 8 页。,形成了重视中国特色思想理论的指导思想。 2015 年10 月3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 凝聚中国力量”的号召③中共中央政治局: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2015 年10 月3 日)》, 《人民日报》2015 年10 月20 日第002版, 第 1 页。, 成为“建设文艺研究中国话语的基本遵循”④张江、 王杰、 丁国旗、 段吉方、 高建平: 《建设文艺研究的中国话语》, 《人民日报》2016 年 1 月 8 日第 024 版, 第 3 页。。

2016 年5 月17 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具有远见卓识的重要讲话。 首先, 他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与“四个自信”的关系: “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 风格、 气派, 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成熟的标志, 是实力的象征, 也是自信的体现。”然后他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 显示了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现实紧迫性: “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 研究队伍、 论文数量、 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 但目前在学术命题、 学术思想、 学术观点、 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和建设目标: “要按照立足中国、 借鉴国外, 挖掘历史、 把握当代, 关怀人类、 面向未来的思路, 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在指导思想、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⑤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 年5 月17 日)》, 《人民日报》2016 年5 月19 日第002 版。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尤其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标志和实践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重要指示得到了学术界的热烈响应, 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界学者的时代命题, 也成为促使《文艺理论研究》开设“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栏目的重要动因。

近些年, 文艺理论界召开多场学术会议, 探讨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问题。 例如, 规模最大的莫过于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于2014 年10 月17—19 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二届年会, 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两百多名学者围绕会议中心议题“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①会议具体情况详见阿丽: 《反思与展望: 如何建构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艺理论研究》2015 年第3 期, 第105~107 页。其后的2016 年4 月8—10 日, “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构建”高端论坛在湖南师范大学召开,讨论作为一项宏大工程的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问题。②该论坛由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和湖南师范大学主办,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中国文学研究》杂志社承办。 论坛具体情况详见赵炎秋、 王欢欢整理: 《批评的理论, 理论的批评——“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构建”高端论坛会议综述》, 《文学评论》2016 年第 4 期, 第 222~224 页。2018 年11 月23—25 日, 深圳召开了“新时代文艺理论的创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五届年会, 并以“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路径及前瞻”的主旨贯穿始终。③该研讨会是为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 促进中国特色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建设, 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 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和深圳大学主办。 会议具体情况详见朱海坤: 《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路径及前瞻——“新时代文艺理论的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文学批评》2019 年第 2 期, 第 152~156 页。2019 年12 月4 日召开的第六届“当代中国文论: 反思与重建”高端学术论坛更是提出了“以文学阐释学促进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主张。④该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主办, 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 《中国文学批评》编辑部承办。论坛具体情况详见马涛: 《以文学阐释学促进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的建构——第六届“当代中国文论: 反思与重建”高端学术论坛综述》, 《中国文学批评》2020 年第 2 期, 第 153~156 页。一个又一个大型学术会议, 集中讨论了中国文论话语建设这一前沿的学术话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学科体系同教材体系密不可分。 学科体系建设上不去, 教材体系就上不去; 反过来, 教材体系上不去, 学科体系就没有后劲。”他认为, 好的教材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方法论, 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具体的思路与发展目标: “经过努力, 我们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过程中, 教材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 但总体看这方面还是一个短板。 要抓好教材体系建设, 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 立足国际学术前沿、 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 在教材编写、 推广、 使用上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调动学者、 学校、 出版机构等方面积极性, 大家共同来做好这项工作。”⑤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 年5 月17 日)》, 《人民日报》2016 年5 月19 日第002 版。国内学术界这一时期基础的专业教材十分重视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建设,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马工程”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此项目的主导者黄霖对这本书的定位正是“为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铺路”⑥黄霖: 《“马工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出版: 革新中国文论史的编写模式, 为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铺路》, 《中国文学研究》2016 年第 1 期, 第 2 页。, 认为其“助推了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建设”⑦黄霖: 《“马工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守正出新》, 《中国文学研究》2017 年第1 期, 第9 页。。 该教材以文论关键词结撰全书, 每章之内的节和小节之标题全部用文论关键词命名。 李建中对此评价很高, 认为该书形成了“‘元关键词—核心关键词—重点关键词’三大序列, 构成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彝伦攸叙’”。⑧李建中: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理论特色和方法论价值》, 《中国文学研究》2017 年第1 期, 第14 页。袁济喜同样认为它“创建出富有特色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话语体系”。⑨袁济喜: 《骋无穷之路, 饮不竭之源: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编写创新》, 《中国文学研究》2017 年第1 期, 第22 页。将中国文论话语如此用心地贯彻至学生的专业教材, 成为文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该学术话题在文论领域的基础性地位。

(二)内部探索

西方文论话语移植阶段始于改革开放, 四十多年来呈现出“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为主, 其他西方文论流派话语为辅”的特点。 就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而言, 这一阶段调整乃至扬弃苏联文论话语, 侧重引进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并提出“为建立和发展有自己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而奋斗”①详见荒煤: 《为建立和发展有自己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而奋斗》, 《文艺理论研究》1980 年第1 期, 第2~4 页。的主张。 就其他西方文论流派话语而言, 这一阶段译介了大量西方学术著作, 出现“萨特热”“形式主义热”等时代现象, 形成了“以西人之话语, 议中国之问题的基本路径”②刘康: 《西方理论在中国的命运——詹姆逊与詹姆逊主义》, 《文艺理论研究》2018 年第1 期, 第186 页。。 移植西方文论话语固然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 却也导致国内学者过于依赖西方话语的问题, 曹顺庆在1988 年提出“别人的丰富, 自己的贫乏”③曹顺庆: 《中国文学理论的断裂与延续》, 《当代文坛》1988 年第6 期, 第19 页。的判断。 及至1995 年, 曹顺庆提出“失语症”④曹顺庆: 《21 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东方丛刊》1995 年第3 期, 第225 页。的批判, 并在另外的文章中断言“当今文艺理论研究, 最严峻的问题就是文论失语症”⑤曹顺庆: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 年第1 期, 第20~22 页。, 希望学界“认识到‘文论失语症’这一文化病态”⑥曹顺庆: 《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 《文艺争鸣》1996 年第 2 期, 第 57~58 页。。 围绕曹顺庆的观点, 支持者有季羡林、 张少康和蔡钟翔等人, 批判对西方话语的过度依赖;质疑者则有蒋寅、 郭英德和朱立元等人, 强调学习西方文论的重要性。⑦支 持者的代表性论述详见季羡林: 《门外中国文论絮语》, 《文学评论》1996 年第6 期, 第5-13 页。 张少康: 《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艺学的建设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 年第1 期, 第51~53 页。 蔡钟翔: 《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艺学建设》, 《文学评论》1997 年第5 期, 第35~41 页。 质疑者的代表性论述详见蒋寅: 《文学医学: “失语症”诊断》 , 《粤海风》1998 年第 5 期,第3~5 页。 郭英德、 过常宝: 《困境和出路: 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历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 年第2 期, 第3~5 页。朱立元: 《走自己的路——对于迈向21 世纪的中国文论建设问题的思考》, 《文学评论》2000 年第3 期, 第5~14 页。由此, 在2000 年前后形成了关于“失语”问题的论争。 正是这番争论, 使“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⑧高 建平认为中国文论有三次转向, 并指出第三次转向是“新时代”, 要“在‘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的基础上, 建立中国文论的话语体系”。 详见高建平: 《新时期, 新世纪, 新时代——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中国文论的三次转向》, 《中国文艺评论》2018 年第 11 期, 第 32 页。的学术理念在学界广泛传播,开启了中国文论话语的探索阶段。

中国文论话语的探索在21 世纪渐趋兴盛, 并形成了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两大进路。 就古为今用而言, 最初的探索是由钱中文等学者于1996 年正式提出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⑨该 主张由钱中文等学者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于1996 年10 月17—21日联合召开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上提出, 详见钱中文: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 年第1 期, 第48~49 页。 研讨会具体内容详见屈雅君: 《变则通,通则久——“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研讨会综述》, 《文学评论》1997 第1 期, 第46~50 页。。 该主张提出后的十年里, “在理论探讨和具体实践方面, 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⑩“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所取得的具体成果详见王泽庆: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十年巡礼》, 《东方丛刊》2007 年第1期, 第 141~155 页。, 但曹顺庆认为“这个口号与路径误导了学术界”⑪曹顺庆认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路径的前提就错了, 转换即意味着否定, 意味着我们否定了古代文论在当代文学与文学研究领域存在的合理性与适用性, 错在我们依附于西方话语用西方的话语体系来丈量、 评判、 规定中国文论话语”。 详见曹顺庆: 《对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反思》, 《华夏文化论坛》2018 年第2 期, 第89~97 页。, “自90 年代文论界所提倡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尝试, 其实是自我否定、 自我取消, 是对自身古代文论的传统文化价值的不自信”⑫曹顺庆: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与转换的反思》, 《文艺争鸣》2019 年第1 期, 第85 页。。 换言之, 孙绍振认为所谓“现代转换”实际是以西方话语评判中国话语的“以西律中”①孙绍振: 《医治学术“哑巴”病, 创造中国文论新话语》, 《光明日报》2017 年 7 月 3 日, 第 12 版。, 依然没有改变“失语症”的问题。 由此可见, 真正做到古为今用首先要思考如何洋为中用。 就洋为中用而言, 国内学者在最近十年逐渐摆脱“西化焦虑”, 开始“平视西方理论话语”。②杨俊蕾: 《中国当代文论话语的西化焦虑与进阶分析》, 《南京社会科学》2013 年第1 期, 第107~112 页。张江直指西方文论具有“强制阐释”③“强制阐释”是指“背离文本话语, 消解文学指征, 以前在立场和模式, 对文本和文学作符合论者主观意图和结论的阐释”。 详见张江: 《强制阐释论》, 《文学评论》2014 年第6 期, 第5~18 页。 “强制阐释论”被认为是“对当代西方文论最彻底、 最全面的理论反思与批判”(该说法见于《学术研究》2016 年第1 期, 第7 页)。的根本缺陷, 掀起学界大讨论, 扭转了国内盲目崇拜西方文论的文化态势。 在此背景下, 学者们愈发客观地看待中西文论, 并呼吁要“超越中西之别, 构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④曾军的论述在其中较有代表性。 详见曾军: 《超越中西之别, 构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 《社会科学报》2016 年6 月16 日003 版, 第 1~2 页。。 曹顺庆除了也主张“建立起超越西方、 符合本土语境的新话语”⑤曹顺庆: 《当代西方文论话语反思与中国文论话语建设》,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 年第22 期, 第92~97 页。, 还借用比较文学中“变异学”⑥具体主张详见曹顺庆: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与转换的反思》, 《文艺争鸣》2019 年第1 期, 第86~88 页。 关于“变异学”理论, 详见曹顺庆、 刘诗诗: 《变异学: 中国本土话语的世界性意义》,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年第1 期,第13~22 页。 亦可详见曹顺庆、 李甡: 《变异学: 探究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规律》,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年第3期, 第 1~10 页。理论, 试图统合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两大进路, 探索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新路径。 沿着这样的发展脉络, 《文艺理论研究》开设了“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栏目, 推进中国文论话语研究。

二、 学术贡献: 探索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 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 从某种意义上说, 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 筛选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⑦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 年5 月17 日)》, 《人民日报》2016 年5 月19 日第002 版。之所以将《文艺理论研究》开设的“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栏目视为中国文论话语研究的新动向, 是因为它在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学术贡献。 研究理念的贡献体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将新近提出的“变异学”思路纳入中国文论话语的研究实践; 其二, 将异于中国本土学者和西方汉学家的“第三类”学者纳入中国特色文论话语的研究群体; 其三, 将做出重要学术贡献的学者纳入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的研究范围。 研究方法的贡献则体现为该栏目为学界提供了以关键词研究、 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探讨中国文论话语的范例, 为中国文论话语的学术研究奠定了扎实的方法论基础。

(一)学术理念的创新

1.“变异学”思路

变异学不是误读, 而“是《周易》变异思想的衍生与发挥, 是中国文论话语在当代古今通变的创新, 是西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融汇发展基础上的创新”⑧曹顺庆: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与转换的反思》, 《文艺争鸣》2019 年第1 期, 第86 页。。 作为近来探讨中国文论话语研究发展的最新思路, “变异学”在“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栏目中得以充分实践。 就中西变异而言, 李松和余慕怡在《海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中西比较和思想建构》中指出, 参照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可以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纳入当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体系。①李松、 余慕怡: 《海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中西比较和思想建构》, 《文艺理论研究》2018 年第1 期, 第212~216+201 页。吴娱玉则反思了西方左派理论经由求学西方的中国学者进入中国语境后所发生的结构变化, 阐明了西方理论在中国的“变异”过程。②吴 娱玉: 《“反现代的现代性”之考辩——兼论理论在双向旅行中的结构变化》, 《文艺理论研究》2018 年第1 期, 第202~211页。就古今变异而言, 较为典型的是管宁的《中华造物文化的传承与创新》③管宁: 《中华造物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艺理论研究》2019 年第2 期, 第1~12 页。以及陈剑晖的《论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④陈剑晖: 《论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 《文艺理论研究》2019 年第4 期, 第1~9 页。、 赵强的《“中国美学”的现代出场及蝉蜕轨迹——一个问题史的考察》⑤赵强: 《“中国美学”的现代出场及蝉蜕轨迹——一个问题史的考察》, 《文艺理论研究》2019 年第4 期, 第10~22 页。。 这三篇文章论述了“中华造物文化”“中国散文抒情传统”“中国美学”的古今通变, 对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乃至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都有所助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 学界对中国现当代的文论和文学实践也很重视。在《文艺理论研究》2020 年刊发的专栏论文中, 赖大仁反思了“当代文论变革发展的演进逻辑”⑥赖大仁: 《当代文论变革发展的演进逻辑及其理论反思》, 《文艺理论研究》2020 年第6 期, 第1~9 页。,曾繁仁和叶祝弟则分别分析了丰子恺和李叔同的《护生画集》以及阎连科的《她们》这样的现当代经典作品。⑦详 见曾繁仁、 黄若愚: 《护生即护心, 常怀悲悯情——〈护生画集〉的“生生美学”解读》, 《文艺理论研究》2020 年第2 期,第1~8 页; 叶祝弟、 王磊光: 《生生之道: “第三性”与再造“文学乡土”的方法——以阎连科〈她们〉为中心》, 《文艺理论研究》2020 年第 6 期, 第 34~43 页。这些研究凸显了中国现当代文论话语的独特价值, 对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大有裨益。

2.“第三者”视角

研究中国文论话语的学者大多扎根国内, 深受传统文化熏陶而具有中国古典的研究背景。 但在“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栏目中, 一批如刘康、 段炼和顾明栋等兼具国内与国际背景的学者陆续涌现。⑧刘 康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讲席教授, 也是美国杜克大学教授; 段炼曾任教于四川大学与纽约州立大学等校, 现执教于加拿大的康科迪亚大学; 顾明栋是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 也是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比较文学教授。他们既熟悉中国思想, 又通晓西方理论, 为中国文论话语研究提供了异于中国本土学者(我者)和西方汉学家(他者)的“第三者”视角。 以刘康为例, 他通过研判中国詹姆逊主义与詹姆逊学术思想的多重错位, 揭示出西方理论在中国被误读的命运。⑨详见刘康: 《西方理论在中国的命运——詹姆逊与詹姆逊主义》, 《文艺理论研究》2018 年第1 期, 第184~201 页。这种“第三者”视角在一定程度上监督着西方理论引进中国后发生的变化, 有助于使关键概念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变异融入中国文论话语,使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更加细致准确地吸纳外来文化。 这突破了之前可能存在的关起门来搞研究,甚至“自说自话”式的学术风气, 对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域外的参照。

3.“先行人”述评

除了就文论话语本身展开研究, 《文艺理论研究》开设的“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栏目还拓展了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的内涵, 即体系中不只有话语本身, 还有作为中国文论话语研究“先行人”的学者。 2019 年的“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栏目刊登了两篇述评徐中玉的文章, 分别是周锡山的《论徐中玉文艺理论的研究风格和首创性成就》⑩周锡山: 《论徐中玉文艺理论的研究风格和首创性成就》, 《文艺理论研究》2019 年第3 期, 第1~10 页。和童庆炳的《徐中玉先生的“三个高台”》⑪童庆炳: 《徐中玉先生的“三个高台”》, 《文艺理论研究》2019 年第 6 期, 第 1~2 页。。前一篇文章介绍了徐中玉全面收集和分类汇编古代文论资料的研究方法以及提倡文艺理论研究跨学科并跨古今中外的研究主张等一系列学术伟业, 后一篇文章则介绍了徐中玉的生命、 为人与治学。次年, 吴俊高度评价了钱谷融的学术品格①吴俊: 《德性融汇文学, 垂范践行致远——钱谷融先生的审美人格发微》, 《文艺理论研究》2020 年第6 期, 第26~33 页。, 丁尔苏则通过《〈悲剧心理学〉的成就与启示》展现了朱光潜的学术风采。②丁尔苏: 《〈悲剧心理学〉的成就与启示》, 《文艺理论研究》2020 年第 6 期, 第 10~25 页。这些关于本土学者的研究有助于激发学界研究热情, 并使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二)研究方法的探索

1. 比较研究法

《文艺理论研究》2018 年第2 期的“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 中外文论比较研究”栏目包括吴炫的《文学穿越论视角下的中国文学创造史观》③吴炫: 《文学穿越论视角下的中国文学创造史观》, 《文艺理论研究》2018 年第2 期, 第131~143+160 页。、 段炼的《符号延异与图像缺失: 明代山水画中的寻道者意象与艺术主流的终结》④段炼: 《符号延异与图像缺失: 明代山水画中的寻道者意象与艺术主流的终结》, 《文艺理论研究》2018 年第2 期, 第144~160页。和胡素情的《从动物视角看“物化”中的道家情感论》⑤胡素情: 《从动物视角看“物化”中的道家情感论》, 《文艺理论研究》2018 年第2 期, 第161~167+181 页。。 这三篇文章共同体现出以比较研究法研究中国文论话语的三个特征: 其一, 研究初始阶段, 选取一个经典理论,以其核心概念为视角切入研究, 比如上述三篇文章分别选择了“文学穿越论”、 德里达关于“意指延异”的概念, 以及德勒兹等人的“生成—动物”和“情状”概念; 其二, 研究过程中, 以中国文论话语的实际情况为准绳运用理论进行分析, 比如胡素情从情状、 身体和语言三方面探究“物化”中的动物书写及道家情感论; 其三, 在得出结论时应摆脱理论束缚, 得出中国文论话语的研究成果, 而非用中国文论话语证明理论本身的合理, 比如段炼的文章结论并非与德里达相关, 而是直接给出一个关于中国文论的判断, 即“当文人山水画发展到明末, 寻道者意象的缺失, 使中国山水画的意指系统被解构, 艺术史的主流遂于明末消散”。 概括而言, 以比较研究法研究中国文论话语是以话语为主体,以理论为工具, 不是为比较而比较, 而是以比较作为方法, 即便使用西方的概念和理论, 也不再是“以西律中”, 而是“洋为中用”。 这在吴炫对中国创造性文化的研究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其2020 年发表的《中国创造性文化的特性及其存在形态》与2018 年发表的《文学穿越论视角下的中国文学创造史观》前后呼应, 指出了“中国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可以打通的创造性”⑥吴炫: 《中国创造性文化的特性及其存在形态》, 《文艺理论研究》2020 年第3 期, 第1~14 页。。

2. 关键词研究法

关键词研究法是中国文论话语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 例如, 王宏超的《中国现代“美育”概念的形成及其学制基础》⑦王宏超: 《中国现代“美育”概念的形成及其学制基础》, 《文艺理论研究》2018 年第4 期, 第16~28 页。和妥建清的《晚明戏仿审美风格论》⑧妥建清: 《晚明戏仿审美风格论》, 《文艺理论研究》2019 年第5 期, 第11~21 页。分别围绕“美育”“戏仿”展开关键词考察。 这里值得关注的是2018 年第6 期的“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 言象意研究”栏目。 这期的专题是关于“言”“象”“意”三个中国文论话语关键词的研究, 包括张法的《言·象·意: 中国文化与美学中的独特话语》①张法: 《言·象·意: 中国文化与美学中的独特话语》, 《文艺理论研究》2018 年第6 期, 第6~13 页。、 马大康的《“立象尽意”与中华审美文化》②马大康: 《“立象尽意”与中华审美文化》, 《文艺理论研究》2018 年第 6 期, 第 14~24 页。和李瑞卿的《杨万里诗学中的意、 象、 言关系》③李瑞卿: 《杨万里诗学中的意、 象、 言关系》, 《文艺理论研究》2018 年第 6 期, 第 25~33 页。。 这三篇文章指出了文论话语关键词研究法的三种应用形态: 其一是纵向研究文论关键词的历史流变并在此过程中说明文论话语的含义, 比如张法在文章中指出“美学的言象意理论从魏晋的基本形成到唐代在与佛教的境理论的互动中, 演进为境论, 完成了言象意理论的美学转型”; 其二是横向研究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比如马大康在文章中通过分析“言不尽意”“立象尽意”与“得意忘象”重新阐释了“意象”“意境”等中国文论话语; 其三是将关键词置于具体时空乃至具体人物进行研究, 比如李瑞卿专门就杨万里诗学探讨了“万象毕来”和“意在句中”等说法。 总体来说, 对同一个关键词开展三种形态的研究, 可以较为全面且透彻地揭示出该文论话语的内涵。

3. 跨学科研究法

“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栏目的多篇文章运用了跨学科研究法。 这种研究法对中国文论话语而言发挥了以下两点作用: 其一, 提供了研究新方向, 比如邹广胜和刘云飞的《文图中的竹林七贤》④邹广胜、 刘云飞: 《文图中的竹林七贤》, 《文艺理论研究》2018 年第 4 期, 第 6~15 页。以及张玉勤的《图像对语言的僭越与图像批评的生成——从竹林七贤故事的语图互文关系谈起》⑤张玉勤: 《图像对语言的僭越与图像批评的生成——从竹林七贤故事的语图互文关系谈起》, 《文艺理论研究》2019 年第5 期,第1~10 页。, 这是文艺学与图像学的跨学科研究, 它们引入图像学使“图像进入话语中心, 真正成为意义存在”; 其二, 提供了研究新视角, 比如顾明栋在《何为“道之文”? ——古代美学核心范畴的概念性考察》⑥顾明栋: 《何为“道之文”? ——古代美学核心范畴的概念性考察》, 《文艺理论研究》2019 年第6 期, 第13~22 页。中“从历史、 哲学、 美学、 符号学等多元视角重估作为艺术哲学的‘文’论的意义”, 使中国文论话语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现代学科体制的藩篱。 总体来看, 跨学科研究法有助于发掘中国文论话语内容与含义的丰富性, 在中国文论话语研究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三、 未来发展: 完善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路径

“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栏目已经取得一系列学术成果, 但为更好助力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研究的未来发展, 有必要对栏目在研究力量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加以改进。 《文艺理论研究》为该栏目汇聚了本土和海外研究文艺理论的学者, 接下来还需要再吸纳研究中国文论的域外汉学家和跨学科的其他专业研究者, 积极发挥编辑约稿和组稿的主观能动性, 与学者合力推动学术事业的进步。 至于该栏目的表现形式, 如果以“唱歌”为喻, 单篇论文的发表为“独唱”, 一组相同主题论文的面世为“合唱”, 针对同一研究对象提出不同主张的数篇论文为“争鸣”, 那么《文艺理论研究》应进一步完善栏目的这三种表现形式, 使中国文论话语研究保持生机与活力。

(一)充实研究力量

目前该栏目的供稿者主要是本土学者和海外任教学者, 研究群体都具有中国教育背景, 但随着中国文论话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需要纳入包括美国、 日本等国家在内的域外汉学家对中国文论话语的研究①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参与和设立国际性学术组织, 支持和鼓励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 支持国外学会、 基金会研究中国问题, 加强国内外智库交流, 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 年5 月17日)》, 《人民日报》2016 年 5 月 19 日第 002 版。)。 以宇文所安的《中国文论: 英译与评论》②宇文所安: 《中国文论: 英译与评论》,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年版。为例, 域外汉学家从他者的视角完全可以对中国文论当今的阐释提出新颖的见解。 特别是在一些中国文论话语的英译上, 这也是中国文论话语研究应该补足的一个领域。 无论“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栏目目前已有的本土学者和在域外的中国学者, 还是未来可能容纳的海外汉学家, 其实都属于文艺理论学者。 既然这些文艺理论学者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方法研究中国文论话语, 那么其他学科的学者应该同样可以跨学科研究中国文论。 哲学、 史学与文艺理论的关联自不必提, 这里主要举例谈法学学者对中国文论话语研究做出贡献的可能。 早在20 世纪70 年代, 西方法学界掀起了一场“法律与文学”运动。③美国法学家詹姆斯·怀特(James Boyd White)于1973 年出版的《法律的想象》(The Legal Imagination)标志着“法律与文学”运动正式起步。 之后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 Allen Posner)出版《法律与文学:一场误会》(Law and Literature: A Misunderstood Relation)将这一运动推向高潮。这场运动在新世纪传入中国, 以苏力等学者为代表, 开启了以中国传统资源探究法治的路径。④代表性著作如苏力: 《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6 年版; 论文如沈明: 《法律与文学——可能性及其限度》, 《中外法学》2006 年第 3 期, 第 310~322 页。这种以非文学学科视角观照中国文论话语的研究应适当纳入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

作为一项话语建设工程, 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研究不仅需要各学科研究者的努力, 还需要期刊编辑人发挥主观能动性。 作为“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栏目相关专题的制订者和该专题之下论文编排的筛选者, 编辑需要较高的学术眼光。 “独唱”的是学者, “合唱”的是诸多学者与期刊编辑。 学者与编辑合力的新模式使“合唱”从本质上区别于“独唱”的简单叠加, 在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研究中发生化学反应, 蕴含了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研究的新可能。 因此, 应当注意进一步发挥期刊编辑在学术工程中的作用, 使该学术事业的推进具有明确的分工与专业的设计。

(二)丰富表现形式

大多数文学类学术期刊有关于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研究的“独唱”, 而少有关于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研究的“合唱”。 《文艺理论研究》先声夺人, 创新设置“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专栏, 或确定主题, 或不定主题在其中安排“合唱”, 在学术期刊中形成了从“独唱”转变为“合唱”的中国文论话语研究新局面。 但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 即该栏目有时仅包含一篇论文, 有时该栏目甚至会被其他栏目取代。⑤以《文艺理论研究》2018 年、 2019 年和 2020 年为例, 在 2018 年的第 3 期和第 5 期, 2019 年的第 1 期以及 2020 年的第 1 期、 第4 期和第5 期, 没有“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栏目。这样做可能是由于组稿的困难, 或者难以维持稿件的高质量, 而不得不在部分期卷中略去该栏目。 但在中国文论话语体系仍有大量研究空白的背景下, 这也正反映了研究力量的不足。 此时,应该发挥期刊编辑的作用, 积极与学者约稿, 有规划地推进中国文论话语研究, 将“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专栏稳定地坚持下去, 使这种“合唱”局面不再以刊发个人学术成果为核心, 而是更多地强调为作为一番学术事业的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添砖加瓦。

有了“合唱”的形式不意味着要完全舍弃“独唱”。 在组稿难度的确很大的情况下, 适当地以“独唱”形式展现“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专栏既可以保证刊文质量, 也可以维持该专栏存续的稳定性, 打造读者每次拿到《文艺理论研究》都会去重点关注的特色品牌。 另外, 对于学术史上已有较多探讨的中国文论话语, 选取其中一个词进行文献综述, 可以以小见大地呈现文论话语研究的发展历程。 这样的“独唱”不仅有研究厚度, 还有历史纵深, 具有不同于其他“独唱”的学术价值。

无论“独唱”还是“合唱”, 都属于“唱和”。 但在一项学术工程中, 不能仅有“唱和”, 还应该有“争鸣”。 其实“争鸣”在国内已有实践, 常能看到有学者发表“与……商榷”之类的论文。 但这类论文往往不在同一期甚至不在同一刊发表, 在争鸣的时间上缺乏即时性, 在争鸣的空间上欠缺针对性。在“学者与编辑合力”的新模式中, 这些问题有可能得到解决。 编辑可以通过约稿等形式, 联系对同一问题持有不同观点的学者进行约稿, 在同一期栏目中形成争鸣的局面。 比如《文献雕龙》中的“惟务折衷”, 学界有多种不兼容的解释, 类似这样的中国文论话语完全可以在“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专栏加以讨论。 以“争鸣”形式设立的“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专栏应当可以激发中国文论话语研究的活力, 产生一定的学术成果和学术影响。

结 语

作为新时代一项重要的学术工程, 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对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和软实力提升具有深远意义。 所谓“中国特色”, 指中国文论的研究不应套用西方理论, 不能成为西方思想的附庸, 而应立足中国经验和问题, 破除非此即彼的西方与中国二元对立的思想框架, 在本土论点与经验证据之间寻找实证依据, 围绕中国研究这一主题来塑造我们的问题意识。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 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 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 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 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 发现新问题、 提出新观点、 构建新理论, 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 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民主政治、 先进文化、 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 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 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 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 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 着重点。”①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 年5 月17 日)》, 《人民日报》2016 年5 月19 日第002 版。所谓“话语体系”, 指中国文论的思想与观点具有明确的主体性、 一定的原创性水平、 相对的理论自洽性。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须知“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 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 而“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 提出具有主体性、 原创性的理论观点, 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②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 年5 月17 日)》, 《人民日报》2016 年5 月19 日第002 版。《文艺理论研究》开设的“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栏目在时代呼唤理论创新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文论话语研究当代学术史发展的内在必然性。 对其业已取得的成果, 学者应及时关注; 对其有待完善的地方, 期刊应适时调整, 而学者与期刊群策群力、 相互协作则是这一栏目得以保持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可靠基础。 从顺应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趋势, 到探索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方向, 再到完善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路径,“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栏目任重道远, 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学术事业也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文艺理论文论栏目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视角下《幻灭》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探析
关于文论“失语症”的争论、悬疑和前瞻
关于栏目的要求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从隐匿到重现:中国新时期西方文论知识资源的流变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