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探讨

2021-03-07王彩虹

文化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考核

王彩虹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要将跨文化交际当作教学重点内容。可见,培养大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与他人友好交流的能力,是大学英语教育重要目标。与此同时,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到来,国家对跨文化交际人才也越来越重视。党的十九大指出,人才是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必要资源,要构建一支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在这种新教育环境发展趋势下,高校也应紧跟国家政策和国际化形势,将国家关于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加快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速度,为实现民族振兴添砖加瓦。为此,本文以全球化为研究背景,探究大学生利用语言知识进行交流的能力及培养策略。

二、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足

当前,部分大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意识比较欠缺;没有认识到跨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不理想。据相关调查显示,42%的学生表示学习跨文化知识主要目的是修学分,25%的学生表示学习跨文化知识主要目的是为完成学校要求的学习目标,而表示学习跨文化知识主要目的是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生仅占13%。多数大学生对跨文化知识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足;近80%的学生表示不愿学习跨文化知识主要原因是觉得这些知识用处不大,没必要学。可见,大学生对跨文化知识学习兴趣不高,也没有认识到不同文化知识学习对提升自身交流能力的重要作用。

(二)缺乏跨文化学习的环境和实践

在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过程中,构建相应学习环境可以让大学生更好融入进去,潜移默化地进行跨文化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1]。就目前实际情况来讲,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欠缺相应的学习环境。学生平时与外教交流仅限于课堂,课外用英语交流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在缺乏跨文化知识和语言环境下,学生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无法得到更多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很难得到有效提升。

(三)缺少多样化的文化知识考核方式

文化知识考核是检验大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方式和手段[2]。现阶段,大学生跨文化知识考核仍以考试为主,教师评价为辅,学生并没有参与到评价中,而且大多数考试并不涉及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核。在实际当中,虽然教师能够意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重要性,但是由于学校和课程大纲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往往会忽视跨文化知识传播必要性。久而久之,大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认识也会产生一定偏差,认为其不重要,没必要学,由此使得更多大学生对跨文化知识学习缺乏兴趣。

(四)侧重知识教学,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当前,部分英语教师仍旧侧重英语知识教学,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使得大学生缺少课堂实践机会,最终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缓慢。从相关调查中了解到,有些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仍旧沿用着传统教学模式,翻译课文、做习题等,课堂教学氛围枯燥、单一,长此以往,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容易降低,更谈不上学习跨文化知识。教师虽然知道跨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但如何进行跨文化知识教学以及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不足。可以看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学生跨学科学习积极性不足,缺乏跨文化交流意识;其二,教师自身跨文化知识教学实践能力不足与实际教学需求不匹配。

三、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提高大学生对跨文化学习积极性

要想更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教师要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之外,提升大学生学习跨文化知识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为重要[3]。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为了让大学生能够与他人实现交流和互动。只有让大学生更清晰地掌握语言交互技能,才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跨文化交流,理解并接受自己国家的文化[4]。一方面,教师要让大学生意识到跨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强调跨文化学习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大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的时事政策,在拓展大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跨文化交际人才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学校要将跨文化学习这项教学任务落到实处,通过现代化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多元化教学渠道。再通过这些渠道,开展多样化跨文化学习活动,大学生重视跨文化学习。例如,教师通过播放一些相关影视作品,或者开展课堂阅读交流活动,通过实际参与和体验,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跨文化学习对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积极作用,逐步提高大学生对跨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供文化学习环境,增加跨文化交际实践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缺乏有效跨文化学习环境,而且跨文化交际实践次数较少,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未能得到较好锻炼,使得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多进行调查研究,增加跨文化交际实践。其一,教师多到实际部门调研,提供跨文化学习环境。教师要多到实际部门调研,在实践中取得案例进行教学,同时,让大学生在班级内部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如英语角。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可以利用“雨课堂”等线上学习平台,就英语角开展线上打卡和分享活动。大学生将自己的跨文化学习过程通过视频或图画方式呈现出来,再在平台论坛上分享,并进行随机抽奖活动。这样一来,既能调动大学生兴趣,又能营造良好跨文化学习氛围[5]。其二,增加跨文化交际实践。课堂上,教师采用小组互动式学习方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内部商量选定一个文化主题。选定之后,各个小组以表演或报告方式向同学们分享跨文化知识,给大学生提供自我展示机会,丰富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

(三)完善跨文化知识考核评价体系

从上文分析可知,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缺乏跨文化知识考核,学生未参与到评价当中,而且教师考核方式单一,由此导致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效果不佳。对此,教师在考核评价阶段,应当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实现自主评价,同时增加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考核环节,让大学生重视跨文化学习。其一,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实现自主评价。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突出大学生主体地位,还要让大学生参与到考核评价当中。通过自主评价,更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到跨文化学习重要性以及自身存在不足,从而针对性学习跨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6]。其二,增加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考核环节。教师在进行基础英语知识考核之后,可以给大学生提供几种测试方式,如表演、报告等,让大学生自主选择测试方法。例如,教师将跨文化知识考核环节设计成随机问答游戏模式,先让学生在轻松氛围里进行测试。接着通过学习平台进行自动抽取,让大学生根据抽取的话题进行随机表演,展示自己学习的跨文化知识和交际能力。通过这种测试方法,教师可以更全面、更科学地掌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基本情况,从而不断优化和完善培养方式,以促进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四)优化教学模式,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教师应当优化和更新教学模式,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以新教学姿态进行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工作。一方面,教师要多关注国家时事政策,利用抖音、微博等平台,每天浏览一些新闻资讯,了解国际化动态。同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索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关的教育讲座视频资源,学习其他教师的培养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来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利用多媒体构建语言情境,再配上相匹配背景音效,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去感受其包含的语言背景和蕴藏的情感。之后,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将专业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应用到情境交流中,让大学生把自己当作情境中的角色,以体验的方式去理解对方的文化含义,提高大学生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应当在循序渐进原则、实用性原则以及文化平等原则等前提下进行。但是,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仍存在大学生对跨文化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足、缺乏跨文化知识学习的环境和实践、缺少跨文化知识考核方法、侧重知识教学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应提高大学生对跨文化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优化教学模式,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完善跨文化知识考核评价体系,提供跨文化学习环境,增加跨文化交际实践。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考核
情景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内部考核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