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网络生态治理探赜

2021-03-07郝佳婧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年6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舆论时代

◆郝佳婧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 150040)

网络生态治理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一项具有基础性、关键性意义的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作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的重要部署。新时代,网络生态问题面临着新的时代契机和新的时代课题,新时代赋予了网络生态治理新的任务和考验。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对网络生态治理提出了必然要求。我国面临着愈加复杂的世情、党情、社情、民情,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着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进入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显现出更多样、更立体、更丰富和更高层次的要求,网络生态治理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新空间,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无时不网、无处不网、无人不网,人们使用网络的常态化、多元化让网络生态治理更为必要。可以说,网络生态治理是新时代社会发展、技术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外部要求,我国网络生态的治理能力还需要不断提高。要做好网络生态治理这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就要着力治理网络生态,打造新时代网络生态治理的新格局。

1 新时代网络生态治理的理论意蕴

网络生态治理是网络空间中各要素的集合,有着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的特征,其构成要素主要有网络信息、网络主体和网络环境等。

1.1 网络生态治理的科学内涵

“网络生态治理”这一命题由“网络”、“生态”、“治理”三个概念构成。“网络”这一限定词,规定了是在“网络空间内”的生态治理,不是在其他空间内的生态治理;而“生态”代表的是在生态视域下对网络生态空间的考量,不是其他的概念。网络生态治理这一命题中的“生态”,原本是生态学中的概念,这一命题是生态学中相关概念的拓展与延伸。在生态学概念上,生态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而将此概念运用到网络中,则表现为:网络生态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性、系统性的生态系统网络生态是指在网络空间中的“生态环境”;而治理这一动词,用的是网络生态“治理”,即将网络生态中危害生态安全的各种要素进行治理,而不是网络生态“净化”,亦不是网络生态“维护”。网络生态的健康透明,能够更好地保障网络安全,进而维护网络甚至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如果网络生态污浊、不透明,就会破坏网络安全,威胁到正常的网络秩序和社会秩序,威胁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和巩固。“网络”、“生态”、“治理”三个概念相互联系、相互限定,构成了网络生态治理这一重要命题。

1.2 网络生态治理的要素构成

网络生态治理中的要素主要由网络信息、网络主体和网络环境等构成。第一,网络信息。网络信息是网络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场偏颇甚至错误的网络信息可能会导致错误思潮的迭起。网络信息主要包含了信息的传播与呈现方式、承载内容及对其意义、信息的价值体现等。第二,网络主体。社会日益信息化,网络主体也日益多元,这是大势所趋。网络主体的定位、素质、素养等因素都是影响网络生态治理的重要变量。广大网民的主体性在网络空间内得以进一步激活,成为影响网络生态的重要因素,也成为网络生态治理的重要主体。除了网民之外,党政机关也是重要的网络主体,在网络生态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三,网络环境。网络环境指的是网络生态中的环境因素,其内涵更加倾向于网络生态的整体性。网络环境作为一种环境因素,能够对网络主体、网络技术产生影响。网络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网络环境的作用同样也是不可小觑的。从网络环境的内容具有多元性,其具有拓宽人们视野的作用。网络环境的内容极为丰富,涵盖了传统媒介的大部分内容,同时又增加了更多新的内容;从网络环境的特点上来说,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的重要活动,各类信息在网络环境下传播速度变快,只要人们处于网络空间内,就会接收到网络文化环境的感染和熏陶,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文化环境这一特点,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发挥网络环境的作用。

1.3 网络生态治理的特征释读

网络生态治理显现出了整体性、开放性、有机性的重要表征。第一,网络生态治理表现出了开放性特征。网络生态是一个开放而非封闭的系统,理想状态下的网络生态,其信息生产、信息传播、信息交流等环节保持着高度开放的特征。尤其是在网络空间内,表现出了一种“去中心化”的重要特质,这是网络生态保持一种开放性、有机性特质的重要原因。第二,网络生态治理表现出了整体性特征。网络生态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组成网络生态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例如,网民思想道德素质、网络信息质量的高低对于网络信息性质、网络舆论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对于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问题的影响举足轻重。而网络信息的性质、网络舆论环境又能够对于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网络信息素养产生影响。第三,网络生态治理表现出系统性特征。网络生态治理也是一项多维立体的长期系统工程。网络生态治理不仅需要长期进行,也需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家安全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照应。从宏观层面对网络生态治理予以关照,体现出系统性的特征。

2 新时代网络生态治理的运行机制

新时代网络生态治理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议题设置、技术审核、信息发布、舆论生成等要素。

2.1 基本环节:议题设置

议题设置是传播学中的重要理论,在网络生态治理中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是网络生态治理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议题设置往往能够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和网络生态,能够影响人们的倾向性态度。在网络生态这一整体中,议题设置能够起到导向性、基础性的基本作用,引发广大网民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网络舆论的具体走向。如果说网络空间是网络生态的“土壤”,那么议题设置就是土壤中的“种子”。符合人民群众精神需要、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的议题就像在土壤中播撒优良的种子,能够对网络生态进行有效的净化和治理。

2.2 过滤筛选:技术审核

在网络技术上的审核,是进行网络生态治理的重要步骤。技术审核可以弥补网络主体道德失范、行为失范所产生的信息性质的危害与不足,扮演着过滤的角色。网络信息表现出导向性,能够在形成、存在和发展中对人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思想观念等产生积极的影响,产生正确的引导作用。不同的性质的网络信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有差异的。网络生态中的先进文化和优秀文化可以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的功能体现;而落后文化和糟粕文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阻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因此,正确把握网络生态的导向性,应该大力营造积极有益的文化环境,坚决抵制和打击落后腐朽文化,做好技术审核工作,是营造良好网络生态治理的应有之义。针对不同的信息表现形式,网络审核技术也有具有针对性的过滤系统和审核系统。网络生态治理中的技术审核,可以将不同的文本信息、图片信息、音视频信息等进行过滤,严加审核,在很大程度上助力网络生态治理。在网络生态治理中,需要加强软件的安全认证,强化监督平台,持续跟进技术审核系统的保障,有效实现网络生态治理,促进网络生态向好发展。

2.3 中心环节:信息发布

技术审核与信息发布的环节是前后相依的。我国的网络信息在发布环节中缺少精准性、有效性、智能化的监管与审核,在信息发布环节仍然存在不少漏洞,而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我国网络生态中出现不良影响因素,很多谣言信息、反动信息、敏感信息等违规内容仍然在网络中肆虐,对网络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对现实社会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在网络生态中,信息发布的限制被打破,知识信息发布的主题更多元、信息发布的环境更复杂。而网络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可能会对网络生态产生影响。网络信息的复杂性表现为构成网络环境的信息、内容、性质的不同而表现出多元化状态。而不同的网络信息对于人的影响也是复杂的。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性质的信息对人的影响并不是完全对应的,而是互相交织的。积极的网络信息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对人产生消极的影响,恶性的文化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对人产生良性的作用。最后,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一定时期内,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网络信息,也是网络信息复杂性的表现之一。因而,需要在信息发布环节严格把关,对网络生态进行有效治理。

2.4 重要步骤:舆论生成

用户所发布的信息在网络上会形成舆论。由于舆论带有一定的思想影响性,其表达了用户对于信息所反映的心理状态、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甚至行为习惯、道德规范等。舆论力量是影响网络生态的重要变量。在网络空间中,其虚拟性使得用户的基本信息得到了隐匿,在一些偶然性的社会事件或话题的诱导和影响下,用户可能会对现实世界产生不良情绪,并借助网络这一虚拟空间进行释放和发泄,网络舆论环境因而生成。网络舆论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它所涵盖的并非是一条简单的信息,其承载的内容、意义和力量往往超乎想象。因而,需要对舆论的力量加大重视力度,积极调试网络主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2]与传统媒介相比较,网络空间的时间条件与话语表达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实现了信息的全面、全员和全方位传播,这样模糊的信息主体与信息流行可能会对网络生态造成影响,信息的内容指向性演变成了舆论的导向性,也进一步增强了网络生态治理的难度。

3 新时代网络生态治理的现实梗阻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3]新时代网络生态治理总体向好,但仍然存在着威胁网络生态的现实因素。网络安全、信息泄露、网络突发事件频发、网络舆论等问题,是新时代阻碍网络生态治理的主要问题。

3.1 新时代网络安全受到严峻挑战

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都发生了改变,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联度也越来越大。国内反动势力与境外反动势力抬头,破坏我国的网络安全,甚至对我国的国家形象进行质疑、诋毁与抹黑,严重威胁了我国的网络生态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较大风险隐患,网络安全防控能力薄弱,难以有效应对国家级、有组织的高强度网络攻击。这对世界各国都是一个难题,我们当然也不例外。”[4]新时代,网络生态治理仍然面临着网络安全问题,可能会出现黑客入侵、安全漏洞,出现网络攻击者、不法分子收集国家和个人信息等问题。面临着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网络安全需要进一步构筑一个网络“防火墙”,破除网络安全这一阻碍网络生态治理的现实问题。

3.2 新时代信息泄露问题亟待解决

网络信息泄露是新时代网络生态治理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无论是个体信息泄露、集体信息泄露,都是损害他人利益、破坏网络生态治理的重要问题。网络信息的泄露,就好像在原有的清朗健康的网络生态中“排放污水”。在网络生态中,很多恶意软件、钓鱼程序等可能会导致各种信息泄露。尤其是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5G 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在信息变得更加精准化、个性化与智能化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的信息泄露问题。新时代,信息泄露已经成为危害国家信息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因素,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作为互联网大国,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信息泄露问题。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人民还是国家,信息的泄露仍然存在着风险,而信息保护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强。信息泄露的情况越来越多,源头也逐渐增多,很多不法分子可能会恶意地采集甚至做不法之用,甚至形成了买卖盗用信息的“黑色产业链”,信息泄露问题亟待解决。

3.3 新时代网络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网络突发事件也是影响网络生态和网络生态治理的重要因素。由于互联网技术正在持续更新和不断发展,而社会中也存在具有局部性、复杂性特点的社会隐患甚至矛盾存在,人们对于某些社会热点和痛点问题存在着表达的需求,它会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时效性和便捷性,上升为网络冲突。尤其是在人们群体感应意识逐渐增强的情况下,心中所累积的不满和非理性情绪可能在某种情况下爆发,可能会出现对广大网民的正向或负向影响。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的现实情况更加复杂,网络突发事件、网络危机事件可能会影响到网络舆论。加之网络舆情、网络突发事件等问题仍然存在,甚至在新时代有愈演愈烈的态势,新时代下网络生态治理仍然存在着网络舆情回应力、事实还原度不足等问题,网络突发事件仍然时有发生,对我国的网络生态治理能力是一次重大的考验。

3.4 新时代网络舆论问题仍然严峻

网络舆论是经由多元化的网络主体所形成的具有聚集性、导向性和巨大影响力的网络现象。网络舆论在保证了广大网民的知情权、发言权,畅通了广大网民意见表达的渠道,其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不同性质的影响。网络舆论的性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良好的网络舆论能够对网络生态环境产生净化作用,是新时代网络生态治理的重要渠道,而消极性质的网络舆论混淆视听、蛊惑人心,根据其影响力大小、言论性质等方面可不同程度对人民甚至国家政治安全产生影响。因此,网络舆论是影响网络生态的重要因素,是新时代进行网络生态治理需要把握的重要因素。而网络舆论是新时代网络生态治理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从国内国际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国内来讲,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制造舆论热点,尤其是结合了社会热点和痛点问题,雇佣网络推手,影响舆论走向,可能会造成广大网民的心理波动,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而境内境外敌对势力可能会相互勾结,对我国的网络舆论进行影响甚至攻占,严重危胁我国网络生态安全甚至总体安全,对我国网络生态治理造成严重的挑战。新时代,人们对于网络意见的表达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网络舆论的性质更加多元,网络主体也更加复杂,网络信息鱼龙混杂,为新时代网络生态安全治理造成了威胁。

4 新时代网络生态治理的路径选择

要进行新时代网络生态治理,就要积极增进网络生态协作、加强网络环境优化、强化网络技术升级、完善网络立法保障等举措。

4.1 增进网络主体协作,为网络生态治理凝聚多方力量

网络主体是多元的,要实现新时代网络生态的有效治理,就要以党和国家作为治理主体,增进网络主体的协调合作,实现党、国家、相关部门以及网民的协调合作、有效治理。首先,不同网络主体间应当明确自身的定位,树立协同治理网络生态的意识。一方面,党和国家应发挥好在网络生态治理中的主导作用,明确自身的角色,掌控网络话语权,占领网络这一重要阵地,坚决防止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操纵,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力量,旗帜鲜明讲政治。新时代网络生态治理,归根结底应当是由人民群众来治理,网络生态治理之战是一场人民之战。因而,广大网民应当着力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严以自律,做好网络生态治理的“主人翁”。要防止多元的网络主体之间相互推诿、各自为政、彼此分离的情况。要增强网民的主体自律、道德自律、行为自律,既要加强内部联动,又要加强与外部力量的竞争与协作,使不同力量之间能够共赢。要积极构建协同治理模式,培养网民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保证广大网民在网络生态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一言蔽之,党和政府应当明确职责、发挥作用,发挥在网络生态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广大网民应当加强自身约束,在保证自身的意见表达的同时,也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自身行为,让行业协会、广大网民、各个社会企业之间能相互配合,实现中央与地方、个人与社会的协同治理、合作治理。

4.2 加强网络环境优化,为网络生态治理提供良好环境

2020年2 月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明确指出:“要加强舆情跟踪和研判,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强化融合传播和交流互动,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5]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论述中可以看出,“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是新时代网络生态治理的重要目标,而跟踪舆情、研判舆情、主动发声、正面引导、融合传播、交流互动则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所必然采取的手段。要加强网络生态治理,加强对网络乱象的监管和整治,防止不良信息的肆意传播。要统筹国内国际、线上线下、虚拟和现实的环境,从多个方面进行网络环境优化。实现网络生态治理,还要坚决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占领互联网空间,把握好网络这一重要阵地。要精准识别出广大网民对议题的倾向性态度,并且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抨击和驳斥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相违背的错误思潮,向网络空间输入正能量。

4.3 强化网络技术升级,为网络生态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新时代网络生态治理还需要依靠技术手段进行升级,以网络技术的升级增强我国网络生态治理能力,逐步化解网络生态治理危机。首先,可对网络信息进行智能化、精准化监测,利用技术手段净化网络空间。要加强对于政治敏感、低俗色情、广告推销的监管,实现精准化的追踪和监测,把握住网络生态治理问题的最佳时机。要做好网络信息的监测和收集,做好网络信息的引导和处置,将不良网络信息消解在萌芽中。可以继续加强和强化网络信息的智能化、精准化检测、研发审核、拦截等技术,尤其是在信息的审核环节上要加强技术开发,同时增进公众的网络信息素养,充分发挥信息审核过滤的“滤网”作用。要加强互联网技术升级,严格加强技术管控,并辅之以人工审核的方式,对于文字、音频、视频、图片、视频等文件进行全方位的审核,借助大数据等技术进行智能分析,实现快速的筛选和处理,不断提升信息的审核速度。要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开发和应用,增强对谣言信息、低俗信息等违法违规信息的监管,增强对于网络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等方面的应急处置能力,进而增强新时代我国网络生态治理问题。

4.4 完善网络立法保障,为网络生态治理提供硬性保障

对于新时代网络生态治理,要积极完善网络立法。对于网络生态治理要坚决依法依规治理,要加强网络立法的保障,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网络立法保障体系,将网络立法的保障与实施最大限度地适应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生态的变化,以强硬的手段进行网络生态治理,明确网络生态治理中的权责规范。针对网络生态治理中出现的监管机制不到位、立法保障不够完善的问题。一方面,要将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落地。在网络生态治理中,仍然存在着有法不依,甚至对法律法规视若无睹的情况,要对网络生态中网络信息、网络环境、网络主体等方面的要素进行边界界定,制定科学的衡量标准,并据此进行界定,确保网络生态治理问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加快网络生态治理的法律进程。要不断增强网络生态治理意识,促进网络生态治理手段和措施多元化,继续落实网民实名制,构建并完善综合治理体系,对网络内容和网络主体进行规制,推动网络治理的法制化建设。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舆论时代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专题概要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