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网络空间的全球化对国家安全冲击——以美国“斯诺登事件”为例

2021-03-07王琴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年8期
关键词:斯诺网络空间全球化

◆王琴

浅析网络空间的全球化对国家安全冲击——以美国“斯诺登事件”为例

◆王琴

(苏州大学(苏州) 江苏 215123)

二十一世纪开启后,全球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到来。全球信息交流实现了无障碍互通,实时高效传送到全球各地。伴随“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信息化覆盖面迅速扩大,全球“交际圈”在此加持之下迅速缩小。不同类型的信息通过没有边界阻拦的虚拟网络空间进行传播,甚至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国家实际地缘边界,造成国家信息无形之中被“透明化”传递,对国家各方面的安全产生信息冲击。本文通过阐述网络空间的概念、产生原因以及发展条件,归纳网络空间全球化的主要特点,之后通过“斯诺登事件”浅析网络“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政治、经济、文化安全产生的冲击与影响。

网络空间安全;全球化;国家安全;地缘政治;斯诺登事件

随着互联网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由此互联网所形成的虚拟网络空间与全球化的现实世界相互串联。网络空间成为现实地理空间的延伸和扩展,地理空间的限制也因为网络空间的发展而产生模糊,致使二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以相互作用推动全球各个国家多方面的发展。但是,事情如同硬币一般,都拥有两面性。随着网络空间影响力和拓张力在现实世界中产生的作用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副作用与危害性也愈发明显。从2012年美国针对伊朗核设施发动“蠕虫病毒”,2013年“斯诺登事件”到后来的“黑客门事件”,由此每个国家立刻开始重视网络空间附加的安全隐患,借助全球化的推力作用,网络空间存在的隐患会给国家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与冲击。因而,近些年来互联网信息问题成为国际较为热门的研究话题。国内外学者大多是针对网络安全隐患于现今社会的治理困境、秩序构建以及规范等问题进行研究与讨论。笔者在此基础上,想要探究全球化时代不断深入与拓展的洪流之下,网络隐患对国家基本安全的冲击。初步是阐述全球化时代下网络空间的基本概念。随后梳理网络空间产生与快速发展的原因以及特点。然后以“斯诺登事件”为范例,简单概述。进而结合前述内容,论述分析在全球化时代推动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拓展的网络空间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冲击。

1 网络空间的概念以及产生原因

1.1 网络空间概念

(1)狭义的信息技术角度定义。网络空间是互联网的产物,主体是互联网用户,载体是实体框架的电脑软件,以网络为媒介,逐步向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延伸和扩展,创造而成的一个与现实相连接的多维立体的虚拟空间。

(2)广义的地缘政治理论角度分析,“网络空间突破了传统的地理空间的限制,模糊了传统的国家间地理边界,改变了以自然地理空间为依托的传统地缘政治思维。却仍旧具有地缘政治的三种属性:物质基础架构的物理属性、活动主体的地缘属性、主权国家权力上升属性”[1]。以上两种对于网络空间的阐述都有其可取之处,结合二者不难分析得出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的存在,但是建立依旧是依托于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物质,不论是人还是电脑、手机等智能电子产品,也没有脱离实际的地理环境。其次最基础的网络空间的建立者和使用者都是人类,这些人就是网络空间活动主体。不可忽略的是,“人”依托于土地而生,土地之上是同类型人群聚集后依照不同的规则建立的国家,因而使得“人”具有最原始的国籍之分,人的地缘属由此而生。自然而然,使用网络空间的“人”也会间接将现实世界的地缘属性带入虚拟网络空间。网络空间自出现开始便与国家共生发展,二者息息相关,相伴而生。虚拟网络空间的影响力会对国家各个层面的安全产生作用,不论好坏已无法忽略,所以毋庸置疑每个国家对于未来网络空间发展所产生的隐患重视度将会迅速提升,甚至必要时刻可能会使用国家的力量来干预与应对网络空间迅速成长所带来的问题。

1.2 产生原因以及快速发展的条件

之前对网络空间定义的阐述可分析出其产生原因与快速发展的条件。网络空间的出现是基于互联网,第一次的出现是被运用于“冷战”,并在之后一直被沿用。其发展的条件首先是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为网络空间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其次国际以及国内环境对网络空间的管控较为宽松,为其发展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然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都需要借助网络空间进行信息传递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等,间接性地推动了网络空间在各个领域的拓展;最后网络空间已经渗透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每个人对网络空间意识的增强促使其渗透程度不断加深。

2 网络空间全球化的特点

在基本了解了网络空间的概念和产生原因之后,笔者会结合相应的实际情况,尝试罗列出网络空间在全球化推动之下所呈现出来的特点。选择了从互联网技术掌握者、网络空间活动边界、网络空间运行主体三个维度总结出以下三个特点。这些特点的存在证明了网络空间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政治效应,与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会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2.1 相对独立性

网络空间基于互联网而存在,互联网是需要高精技术支撑,这就形成了一群拥有技术和能力的精英群体,构成掌握网络空间技术基础的私营机构,这些机构是独立于政府的特殊存在,与经济利益的挂钩性较强,不愿受到政治因素的过多干扰。“全球互联网技术层面的标准和规范制定有赖于私营部门主导的非营利性、非政府机构,这些机构在互联网关键基础资源领域牢牢掌控着国际规则的制定权,将政府排除在外”[2]。其中主要的技术持有者——微软公司,曾经在2017年发起倡议要求保证网络空间的安全性和独立性,不希望政府在开展与网络相关的互动式伤害到互联网企业和所有用户的利益。笔者认为微软公司的倡议目的是网络空间“去政治化”[3],将政府排除在网络空间安全管理之外,保持网络空间的相对独立性,不希望由政治操控网络空间发展来影响他们所想要获取的利益。

2.2 界限模糊性

在当代,网络空间虽然被列为地缘政治新要素之一,但是仍旧饱受争议,最关键的就是其边界划分问题。传统地缘政治是将地理环境和政治因素连接在一起。不论是海权论、陆权论、空权论都是有明确的疆界划定,有实际的地理空间范围,但是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存在,不存在现实空间的划定,打破了原有的传统地理因素,让传统意义上国家之间的疆界变得模糊、不可控。“在网络空间中,国家疆域被虚化,网络的透明性与无国籍性以及网络技术的隐匿性和超时空性,对来自国家安全的危害行为很大程度上无法明确其所属地域。”[4]甚至可以认为网络空间升级会通过技术改变地理空间的性质及其政治意义,进而改变地缘政治,迫使国家政治权力和网络空间利益相互绑定。

2.3 不对称性

互联网初步发展的初期阶段,网络强国与网络发展中国家从能力上来看是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等关系,进而形成一种不对称性。发展到现在,互联网的普及将网络空间相互交织,范围无限放大,使用主体逐渐形成一股新兴力量,成为影响国家权力的存在,其中非国家行为体的活动成为重要表现,“互联网技术的低门槛、匿名性和攻击性赋予了黑客组织不对称性的权力。近年来,全球恶意网络攻击持续增加,危害性也日渐增大,但是由于溯源的困难,国际社会对不知源于何处的‘敌人’缺乏有效的应对”[2]。

3 “斯诺登事件”—— 网络空间“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冲击和威胁

3.1 斯诺登事件——棱镜计划的始末

2013年,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棱镜计划”等多个大规模网络监控和情报搜集项目。“棱镜”计划被认为是21世纪最严重的信息安全事件之一。2007年,美国国安局(简称为国安局)启动秘密监控项目,该计划能够对即时通信和既存资料进行深度的监听,微软、谷歌、Facebook等9个国家、国际网络巨头及美国多个电信企业皆参与其中,许可的监听对象是所有使用参与计划公司服务的客户,甚至包括众多国家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及领导人。2013年6月,这一事件的曝光使美国备受国内与国际舆论的严厉批评,美国民众陷于信息泄露的担忧中,美国政府面临着政治和外交上的巨大压力。2013年6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承认该计划是依据《爱国者法案》进行监控;6月11日,美国民权同盟在纽约向法庭提起诉讼,状告美国政府,与此同时,卷入纠纷的9家企业陆续发表声明,呼吁美国政府采取更透明态度,以证明它们的“清白”;2014年1月19日,奥巴马公开表示暂停监听本国民众及盟国领导人,多数民众对此感到不满,民间组织也表示将继续诉讼2014年3月28日,奥巴马宣布国安局将停止电话监听活动,但实际上监听活动继续进行;随后,美国政府起草了《美国自由法案》,新法案规定,国安局将仅允许收集特定必要的通话数据,并将其存储在电话公司。至此,民间组织、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并未成功取消监控项目,新法案的颁布标志着此次冲突以监控项目改革而暂终[5]。这个事件中的政府部门与网络主要把控企业借助经济全球化的通道泄露和监视国民的隐私权益甚至监听破坏了国家间的政治安全界限,将网络空间安全迅速上升至国家层面,变成了国家间竞争和博弈的筹码。

3.2 对国家安全的冲击和威胁

在之前笔者简单的对斯诺登事件的始末进行了梳理和叙述,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国家安全”的定义,传统上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也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然后逐一进行对应,结合“斯诺登事件”说明网络空间随全球化共同深入国家的每个层面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冲击、威胁和影响。

(1)从国家主权安全方面来说,网络空间自冷战后兴起,并且在现在被认为是地缘政治的新要素,模糊了国家之间的界限。虽然网络空间的发展依旧是依托于现实高新技术以及物理性基础设施,但是全球化之下各个国家间的合作远高于冲突,网络空间的合作复杂而难以溯源,加之它发挥的作用往往突破边界和地域,会产生超越过国家主权的问题,而影响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国家行为体独立性,国家领土安全性造成巨大威胁。“斯诺登事件”美国对各国的监听,情报的获取,就是对一个国家主权的侵犯,借助网络空间的模糊性来损害他国主权安全,实现自己本国利益需求。从国民安全层面进行分析,“斯诺登事件”美国通过网络空间的拓展对普通用户的信息进行监控,甚至有部分用户会出现信息泄露问题,可以说是对本国国民人权和隐私权的极大不尊重,使得国民安全受到网络空间的控制和利用,国民对国家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可能会为社会埋下不平稳种子。

(2)从国家政治安全层面进行分析,网络空间作为非传统安全威胁因为“斯诺登事件”的作用和发酵上升为各个国家政治关注焦点,每个国家都看到了“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加深,国家之间的对抗和冲突逐渐淡化,世界战争可能性越来越小,以国家间对抗与冲突引起的安全问题为特征的传统安全威胁受到遏制[6]。取而代之的就是网络空间产生的巨大辐射作用波及到政治领域,国家为了维护政治安全,相互之间会产生不信任和猜忌,造成国家间关系紧张,很可能会产生局部政治冲突。网络空间让国家政治集团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可以通过这个虚拟的空间窃取他国机密,攻击他国政治。

(3)从国家军事安全进行分析,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战争虽然爆发可能性越来越小,但是高新技术性武器的更新速度却越来越快。军事武器的信息化,几乎所有的军事武器运行和操作系统都在网络空间内完成,军事机密也被绑定在网络空间中,一旦网络空间被袭击或者入侵,国家武器的相关信息会因为这个虚拟空间的存在而变得岌岌可危。由此说明了“信息控制权”在非传统安全威胁战争之下成为取胜的关键[7]。斯诺登披露的材料中显示美国情报部门曾经对中国的高校军队及政府机关发动过黑客攻击。在这次事件之后,更是警醒着每个国家网络空间的快速发展所牵涉的领域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国民等层面,更是威胁着一个国家最基础也是最有力的军事力量安全。

(4)从国家经济安全进行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使得国家间关系越发紧密。伴随着跨区域组织、非国家行为体的广泛活动,例如区域性经济组织、跨国公司等,进行活动时必然需要及时的信息传递与反馈,则顺理成章会借助互联网来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盗取商业机密行为也会伴随出现,甚至会导致国家企业泄密问题出现,危害国家经济安全。“斯诺登事件”之中,虽然9大企业极力想要撇开与政府的关系,“澄清”他们没有做过窃取机密,泄露信息等行为,但是无法否认的是他们会存在通过这种手段获取商业机密和情报的可能。

(5)从国家文化安全进行分析,网络空间的模糊性和重叠性,使得现实空间的距离被瞬间拉近,国际合作与全球化带来了信息数据的大规模交换以及全球文化的交融,距离的缩短与文化交叉两者相互结合产生国家间文化相互渗透现象,对本国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产生了冲击,而且通过网络空间传入的文化中可能会存在文化霸权价值观宣传、恐怖主义宣传等不良信息,会对国民思想产生精神腐蚀,进而对国家文化安全也会产生极大的威胁。

“斯诺登事件”的爆发,只是网络空间全球化弊端的冰山一角,在未来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全球化继续推动和加持之下,会产生更大影响力,随着越发深入,其弊端与缺陷产生的危害性也会更大,结合网络空间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会对现实世界的国家安全产生更加实质性的冲击与威胁,不仅仅是将威胁范围控制在一国之中,而且也会扩散甚至成为全球性安全危机,导致国家间关系紧张产生隔阂,相互之间不信任感增强,恐惧增强,从而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

[1]蔡翠红.网络地缘政治:中美关系分析的新视角[J].国际政治研究(双月刊),2018(1).

[2]郎平.网络空间国际秩序的形成机制[J].国际政治科学,2018(3).

[3]鲁传颖.“数字日内瓦公约”,球在美国手上[N].环球时报,2017.

[4]何哲.网络社会兴起对传统国家安全的冲击及对策[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6(3).

[5]韩瑜、徐海燕、张治国.基于超对策理论的信息安全研究——以美国“棱镜门”事件为例[J].中国管理科学,2016.

[6]韩玉贵.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与国家安全观念的演变[J].教学与研究,2004(9).

[7]邢希娜.网络安全:国家安全面临的新挑战[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猜你喜欢

斯诺网络空间全球化
斯诺登获得俄永久居留权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专题概要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全球化陷阱
斯诺登在俄居留延长三年
斯诺登申请延长逗留期限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