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大连智慧警务建设的对策研究
2021-03-07张爽
◆张爽
推动大连智慧警务建设的对策研究
◆张爽
(辽宁警察学院公安信息系 辽宁 116036)
随着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智慧警务建设成了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在对当前公安工作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大连智慧警务建设现状及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更新警务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加强技术创新、打造智能化公安队伍、构建系统完善的保障体系、加多方合作互动等解决对策。
智慧警务;大数据;解决对策
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壮大,交通拥堵、治安混乱等一系列城市问题也随之而来。大连市为了摆脱“城市病”的困扰,与新技术发展同步并行,智慧城市建设被政府提上了工作日程。警务工作承担着城市管理的重要一环,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智慧警务则是智慧城市治理的突破口和必经之路。公安机关需要顺应时代要求,把握机遇,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打造新型警务机制与模式,实现警务工作的智慧化、智能化、服务化,进而推动智慧大连的建设。
1 智慧警务的内涵
智慧警务是以人工智能、云计算、视频技术、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为技术支撑,以公安信息化为核心,通过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促进公安系统各个功能模块高度集成、协调运作,实现警务信息“强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应用”目标的警务发展新理念和新模式[1]。
2 大连智慧警务建设现状
2.1 建设目标明确
大连市最早在2003年,就提出 “数字公安”的建设目标。后续依次提出建设创新型现代化警务、建设信息化警务等。2014年,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规划。2018年,大连市公安局启动大数据战略,推进智能化应用,实现智慧警务目标。2019年,资金基本到位,着手建设。
2.2 发展架构清晰
大连市在参考公安部、省厅智慧警务的总体架构基础上,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个中心、五大体系,三个支撑平台”的总体架构。一个中心:全市统一的大数据中心,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的原则,实现对数据的智能化管理。五大体系:云计算、智能感知采集、智能应用、机制规范、管理保障体系,实现高度集成、高度共享、高度智能要求。三个支撑平台:视频监控平台、警用地理信息平台、移动警务平台。提供统一的地理信息空间、治安态势要素、工具平台等服务支撑[2]。
2.3 取得的成绩
在数据整合方面,打破了原有多网并行,重复建设的状况,设计了新一代的智慧公安信息网,对内部、外部数据进行合理统筹、全面整合,实现了对信息共享范围的拓展,加强了公安机关与政府、社会企事业单位之间数据资源的互通共享。
在智慧警务的应用方面,推进了网上服务大厅的建设,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发展智慧交通,建立实时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在重要交通干路上设置信息发布显示屏,方便引导人们出行,缓解交通压力;完成公安大数据的综合应用,实现危机预警、精准防控打击。
3 大连智慧警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导致建设缺乏长远规划
在大连市公安机关部门,对智慧警务已经进行了规划并开始了实践探索,但在学术研究领域,存在研究相对滞后的问题,缺乏前瞻性的、建设性的指导,导致了我市智慧警务建设面临方向不够清楚、发展重点不明确、规划设计不科学等问题。
3.2 数据共享机制缺失,导致数据治理水平较低
在我市智慧警务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没有形成统一的数据应用系统。各级机关部门基础设施无法兼容,导致平台建设任务多而繁杂。而且当前对于数据只是进行简单的整合,没有关注质量,没有对数据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治理,这也会导致对于数据的治理水平下降。
3.3 完备的安全保障体系缺乏,导致数据面临安全问题
首先,公安机关的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由于公安民警工作任务繁重、高技术研发人员数量屈指可数,研发和运行维护工作主要依靠外包给技术公司来实现,系统安全主要依赖合作方来保障,公安机关无法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3]。
其次,民警自身的防范意识不强。少数民警在使用数据的过程中,存在数据滥用、监管责任不清等问题,导致数据可能会损坏、甚至泄露,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
3.4 专业高端人才引进乏力,导致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大连市针对高端信息人才的引进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同时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不高等问题,导致了该工作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引进难度大大提升。在公安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缺少高端人才的引进机制,另一方面缺少对现有民警的培养和激励机制,导致高端技术人才的严重缺失。
3.5 资金投入不到位,导致建设后劲不足
就我市智慧警务建设情况来看,主要依靠政府资金投入。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虽然前期规划较为明确和长远,但是资金投入不给力,后续资金不到位,导致数据升级改造无法如期顺利完成,限制了智慧警务的发展。
4 推动大连智慧警务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警务理念,走出智慧警务建设的误区
建设智慧警务,理念先行。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时代的特点以及建设智慧警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与时俱进,更新警务理念,转变思维方式,真正实现智慧警务。
首先,公安机关要具备创新意识。要敢于突破旧的思维方式的束缚,要让每一位民警深刻认识到智慧警务建设不仅仅是对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公安信息化建设,同时也需要每一位民警的积极全力参与、各警种之间的通力配合以及对社会力量的全面整合。其次,要明确智慧警务建设的宗旨是要提高公安机关的服务水平,为人民更好的服务,为人民打造平安城市、智慧城市。这就要求每一位民警要牢固树立为人民主动服务的意识。最后,要培养民警的互联网思维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
4.2 加强顶层设计,打破多方限制,进行统筹规划
智慧警务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打破各警种、各部门、各区域的界限,发挥整体效应,实现“1+1+1>3”的效果。对于我市来说,首先,市局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广泛征集方案,与其他互联网企业进行多次研讨,做好符合我市实际的、科学可操作的智慧警务建设规划。不要盲目照搬其他城市的建设经验,缺乏长远规划,造成资源浪费。其次,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对其他警种、其他区域、其他部门之间的数据资源进行高度整合,要全力避免出现数据重复建设、互不相通的现象。最后,要善于从其他建设经验丰富、取得一定成绩的城市吸取符合我市市情的宝贵经验,为我所用,少走弯路。
4.3 加强技术创新,引领警务机制体制创新
首先,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智慧警务建设提供基础保障。我市公安机关要加强情报的收集共享,创新信息分析处理技术方法,提高智能应用研发。其次,要积极鼓励相关部门进行自主研发、技术创新。在当前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安全面临很多威胁和风险。为了避免由于外包技术公司方面出现的问题,应该鼓励由公安机关自主进行资源管理综合平台研发。最后,建立智慧警务面向实战的机制。借助高新技术手段,要建立起危害预警机制,争取做到事先预测防范;对案件侦破要加入互联网思维,提高案件侦破效率。
4.4 向民警要警力,打造一支智能化公安队伍
首先,建立完善的民警培训制度,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根据我市的智慧警务建设长远规划,要通过展开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短期在职培训等多样化的方式,提高民警的信息分析和研判能力;定期聘请专家作报告、邀请同行互相观摩学习,开拓民警视野;开展师徒传帮带、小组化工作模式,以老带新、以熟带生,节省时间。其次,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对在智慧警务建设中有贡献的同志,可以给予研究经费、研究政策、工资待遇等方面的保障,以激发主观能动性,留住人才。最后,要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第一,通过加强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人才交流,从源头上保证人才的高质量;第二,在内部进行选拔,挑选出有相关技术背景的民警并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扩充到人才队伍中去;第三,建立健全人才引入机制,要能够吸收更多的有识之士。最终,将我市的公安卫士们打造成一支智能化的公安队伍。
4.5 构建系统完善的保障体系,为智慧警务建设提供支撑
首先,要有完备的制度法规保障。实现对数据完全的维护、对公民信息安全的保障。其次,要完善技术设施,为智慧警务建设提供技术上的保障[4]。第三,要健全人才保障体系,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相关技术人才的供给。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保障人才引入,同时,也要制定长期有效的民警学习机制,提高我市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最后,要为智慧警务建设提供资金上的保障,以保证建设得以顺利实施。在充分考虑到大连本地经济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建设的规划和实施的进度,制定资金投入计划,按年拨款,实时预算,确保建设的顺利推进。
4.6 加强智慧警务多方合作互动,增强治理能力
智慧警务需要依靠政府、社会团体、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各个警种等多方面的力量,进行协同治理。首先,要联合政府部门进行共同治理。其次,要与其他社会团体进行合作。我市公安机关要加强与文教、卫生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合作。第三,要依赖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最后,与不同警种间通力合作,加强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发挥各个警种自身的优势,建立联勤机制。
[1]马西建.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新型智慧警务[J].中国公共安全,2020(3):58.
[2]李逸伦. 基于“数据大脑”的大连智慧警务建设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9:14.
[3]张乾.浅析智慧警务建设亟待破解的难题与对策[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9(7):77.
[4] 肖振涛.我国智慧警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大智移云”技术为背景[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8(6):73.
辽宁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究成果(2020JH2/10300109);大连市社科院重大调研课题研究成果(2020dlsky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