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护理对川崎病患儿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2021-03-07柳红文孙永法胡佳佳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川崎血栓静脉

柳红文, 孙永法, 胡佳佳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1PICU, 2 儿科, 河南 洛阳471000)

川崎病好发于5 岁以下儿童, 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皮疹、 颈部淋巴肿大、 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 手足水肿等, 患儿若得不到及时治疗, 还可能诱发心血管系统疾病, 对其生命安全威胁极大[1-2]。 研究[3]表明, 川崎病的血管炎症与血栓、血液高凝状态密切相关, 炎症状态会促使血液呈高凝状态, 高凝血过程中生成的活化因子也会影响炎症的进展, 进而诱发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影响患儿预后。 因此,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对治疗川崎病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探讨预防性护理对川崎病患儿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 年4 月至2020 年5 月我院收治的270 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5 例。 对照组中, 男71 例, 女64 例; 年龄6 个月~ 5 岁, 平均年龄 (3.54 ± 0.48) 岁; 临床症状: 双眼球结膜充血126 例, 杨梅舌124 例, 淋巴结肿大及皮疹124 例,冠动脉扩张85 例, 眼球结膜充血123 例。 观察组中, 男74例, 女61 例; 年龄9 个月~ 6 岁, 平均年龄 (3.57 ± 0.62)岁; 临床症状: 双眼球结膜充血124 例, 杨梅舌123 例, 淋巴结肿大及皮疹130 例, 冠动脉扩张86 例, 眼球结膜充血129例。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包括入院后健康知识宣教,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 协助患儿及家属完成检查和治疗, 针对临床症状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给予饮食及运动干预等。 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 (A) 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 成立预防护理小组, 组内成员通过查阅资料、 讨论等方式确认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包括血小板升高、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机械性静脉壁损伤、 年龄因素等。 (B) 护理前准备: 护理人员及时评估患儿的临床症状、 体征及凝血情况,查找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并对患儿和家属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 包括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 后果、 预防方式等, 提高患儿家属的重视度和预防意识。 (C) 预防性护理策略: ①静脉置管护理: 穿刺前与患儿家属沟通, 通过游戏、 讲故事等方式缓解患儿的恐惧感, 避免其因反抗损伤血管壁或需反复穿刺; 确保穿刺人员具有丰富的静脉穿刺理论和实践经验, 尽量一次穿刺成功; 避免下肢静脉 (特别是股静脉和左下肢) 穿刺; 缩短止血带捆扎时间, 穿刺时尽量选择较粗贵要静脉血管, 避免血管损伤或外套管弯折损伤; 每次输液完毕行正压封管; 使用静脉留置针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及时检查确认穿刺部位皮肤是否有肿痛现象, 沿静脉走向有无静脉炎症状,并注意穿刺肢体有无皮温和肿痛变化, 套管针留置时间为3 d。②用药护理: 遵医嘱告知患儿家属用阿司匹林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IVIG) 口服治疗, IVIG 在发病后7 ~ 10 d 内使用, 根据患儿年龄选择滴速, 严格控制输液泵滴速, 避免因滴速过快诱发心力衰竭, 一旦出现胸闷、 出汗等症状应暂停或减慢滴速,待症状消失后再缓慢滴注, 并密切关注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凝血情况, 发现高凝状态及时处理; 对于不完全川崎病伴有消化道症状患儿, 告知其饭后服用阿司匹林, 必要时用抑制剂或胃黏膜保护剂; 注意观察患儿大便质性、 颜色, 定期进行大便隐血试验, 做到早诊断、 早治疗。 ③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用温和的语言目光、 亲切的动作拉近与患儿的距离, 及时根据患儿行为和情绪变化分析其心理, 转移患儿注意力, 疏导患儿家属的恐惧、 焦虑、 不安等不良情绪, 通过正面案例帮助患儿和家属树立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手足肿胀及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退热时间、 黏膜充血恢复时间、 静脉血栓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s 表示, 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症状缓解时间观察组手足肿胀及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 退热时间、 黏膜充血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相关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s, d)

表1 两组患儿的相关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s, d)

消退时间 退热时间 黏膜充血恢复时间观察组 135 2.32±0.89 4.26±1.13 2.72±0.68 2.04±0.65对照组 135 5.89±1.01 6.01±1.42 4.24±0.79 3.52±0.71 t 30.813 11.204 16.943 17.864 P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n 手足肿胀消退时间淋巴结肿大

2.2 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74% (1/13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3% (8/1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2,P=0.018)。

3 讨论

川崎病是发生于全身的中小血管炎, 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临床多认为外源性感染诱发的免疫功能异常是引发该病的重要因素[4]。 研究[5]表明, 血小板源性血管活性介质可显著提升血管通透性, 促进血小板聚集, 导致川崎病患儿发生冠脉血管堵塞及血栓等并发症。 因此, 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对于川崎病患儿而言至关重要[6-7]。 预见性护理主要是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进行全面、 综合的分析与判断,从而提前预知存在的风险, 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手足肿胀及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 退热时间、 黏膜充血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表明预防性护理可有效促进川崎病患儿康复, 降低其静脉血栓发生率。 分析原因在于: 护理过程中针对患儿不同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提高患儿家属对静脉血栓的重视度和预防意识。 护理人员技术水平、静脉的选择、 套管留置时间过长等因素均是诱发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穿刺前争取家属的配合, 通过游戏、 讲故事等方式稳定患儿情绪, 有效避免因反抗损伤血管壁, 提高穿刺成功率; 同时要确保穿刺人员经验丰富, 能快速找到贵要静脉, 避免下肢静脉穿刺, 穿刺时避免外套管弯折或损伤血管, 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期间严密观察患儿穿刺部位皮温和颜色变化, 套管针留置时间不超过3 d。 通过精细的置管护理干预,减少了患儿血管内膜损伤, 减少或避免了静脉血栓的形成。 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凝血状况, 根据其凝血情况适当采用阿司匹林、 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进行对症干预, 帮助患儿维持血流动力学, 提升了患儿机体抗病能力, 缩短了治疗时间。 川崎病患儿由于伴有皮疹、 高热、 瘙痒等症状, 加上对环境和周围人员产生陌生感, 容易出现哭闹、 恐惧、 焦虑情绪, 医护人员温和的语言、 亲切的目光、 柔和的动作均能够消除患儿的焦虑和紧张感, 使患儿处于放松状态, 积极配合治疗, 同时通过心理干预、 转移患儿注意力、 正面案例分享等稳定患儿及家属的情绪, 提升其治疗和康复信心, 利于患儿康复。

综上所述, 预防性护理可有效促进川崎病患儿康复, 降低患儿静脉血栓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川崎血栓静脉
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内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设备制造机器人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