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
2021-03-07张梅
张梅
摘要: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由于生产工艺流程对周边环境稳定性影响较为突出,因此在实施工作中需要保证工业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加强对框架结构优化事业重视程度,逐渐的完善当前的工作模式,从而使工业基本框架结构设计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为后续生产活动有序实施提供重要的基础。基于此本文论述的工业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优化策略,旨在为实际工作提供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工业建筑;框架结构;结构设计;优化措施
一、工业建筑工程框架結构设计的原则
(一)多道防线
在进行工业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时要明确主要的工作原则,不断的优化现场的建设方案,从而使框架结构设计水平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框架结构本身具有空间分隔灵活和自重轻的特点,能够通过灵活配置建筑平面的布置,满足空间结构的建设要求,同时遵循了标准化的工作原则,完善整体式的结构设计模式,从而降低后续的施工难度。例外,为了避免对建筑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要在框架设计时要遵循安全防护的原则,建立不同的防护层,做好压力的科学调配,通过各个结构之间的协调受力来提高建筑结构本身的稳定性。在实际设计时,需要考虑不同框架结构本身的优势,根据工业建筑设计要求组合式的运用相对应的框架结构设计方案,逐渐的优化当前的工作模式,从而使结构设计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安全防护设计时要遵循适度性的工作原则,这主要是由于太刚的建筑框架会在压力来临时对建筑造成一定的损伤,出现局部受损和破坏问题,无法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如果建筑结构太软弱,会增加建筑结构出现变形问题的发生几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遵循适度性的工作原则,逐渐的优化当前的设计方案,从而使框架结构设计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分清主次
在进行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时,要明确主要的工作重点以及辅助设计内容,逐渐的优化当前的工作方案,从而使框架结构设计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不同框架结构之间的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只有实现优势互补才可以保证框架结构设计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相关设计人员了解不同框架结构的特点,根据实际的建设要求以及设计标准选择正确的框架结构来进行日常的设计,从而使整体设计水平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实际设计时需要把握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重点避免出现变形的问题,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中抗弯性能以及剪切破坏力的影响,保证结构本身的完整性。在关键环节中融入新型的设计方案,辅助工程框架的设计模式,通过重点和辅助之间的相互结合,优化当前的框架设计方案,从而使功能框架结构设计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同时还需要考虑各个力的分布情况,逐渐的优化当前的工作模式,把握关键受力节点和辅助受力节点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工程框架结构设计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的状态,为后续工业建筑的使用提供重要的保障。
二、工业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的问题以及处理措施
(一)参数计算问题
在工业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时要做好参数的科学调配,逐渐的优化当前的工作方案,从而使最终设计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实际工程项目设计时,除了要进行建设图纸绘制之外,还需要考虑各个参数的计算准确性,这主要是由于在后续工程建设中会涉及到有关建筑物的长度和宽度等相关的内容,在前期设计工作中需要精准性的计算相对应的设计数值,如果在某个环节出现偏差,均会对后续的设计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参数计算的优化力度,逐渐的改善当前的设计模式。在进行数值计算时,要考虑有关力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减少其中的设计繁琐性,并且还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做好数据的全面整合,为后续计算工作顺利实施提供重要的基础。在计算时需要将重点放在建筑结构承受压力值的分布等等,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空间的分析,科学调配好不同的参数设计模式,从而使整体设计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的状态,为后续建筑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尽可能的避免在计算工作中的失误问题。
(二)强化结构的抗震性能
强化结构抗震性能在工业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为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是由于整体工业生产环境太过复杂,难免会对建筑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出现结构的振动问题,如果并没有完善前期的设计方案,会导致结构的脆性在不断增加,严重时会出现变形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强化结构的抗震设计,逐渐的改善当前的设计模式,保证建筑结构本身的稳定性。在实际设计时需要考虑地基的承载力,在薄弱地区完善当前的抗震设计模式,优化结构层的完整性,从而使抗震性能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通常情况下要保证薄弱层能够抵抗住结构震动的压力,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增加建筑层的重截面,同时也可以改善层高来完善当前的设计模式。另外还需要精准性的计算结构的面积以及受力点等等,通过纵向和横向来优化当前的设计方案,从而使抗震设计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选择合适的框架类型
在以往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并没有加强对不同结构比选问题的深入分析,不仅会出现资源的浪费,还无法满足我国建筑行业高质量的发展方向,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选择匹配度较高的框架结构类型,逐渐的优化当前的设计方案,从而为后续结构的正常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可以选择大开间和布局灵活性较强的框架结构,考虑工业生产的特点以及后续工业发展中对空间的要求,科学的排布好不同的结构类型,从而使整体设计水平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另外还可以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进行相互的融合,合理的布置好剪力墙的数量,这一结构形式适应能力较强,能够应对不同形式的变形情况,具备抗侧力较好的优势,在实际设计时需要根据现场的生产情况以及对建筑框架的要求,逐渐的改善当前的工作方案,做好不同内容的科学配比,选择最佳的框架结构,优化当前的工作方案。
(四)框架梁和次梁的优化设计
框架梁和次梁的优化设计在以往设计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较多,因此为了避免对框架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好框架联合测量的优化设计,不断的改善当前的设计方案,从而为后续结构正常使用提供重要的基础。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落实精细化工作原则,考虑建筑抗震设计的相关规范以及要求,将梁的上部受力部分配合钢筋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另外还需要考虑其中的制作较大直径,合理的计算出相对应的直径长度,和现场情况进行相互的匹配,避免对后续的结构设计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实际设计时需要做好框架量和测量之间的科学衔接,根据楼板的布置要求来实现力的集中性传递,从而使结构稳定性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在实际设计时,如果梁底部钢筋较大时,要考虑力的分布情况,并且确定梁的净跨值,做到受力的均匀分布,避免出现结构变形的问题。此外,还需要合理的布置好深入支座的钢筋数量,在关键节点中来进行量的科学分布,配合着后续的施工工艺,保证建筑结构本身的稳定性,从而使其中的抗震性能能够符合相关的要求。
结束语:
在工业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需要设计人员根据现场的使用情况以及工业生产的环境,落实层次性的工作原则,逐渐的优化和完善当前的框架结构设计方案,遵循整体性的工作原则,充实当前的设计模式,从而使框架结构设计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增强,符合我国关于框架结构式的相关要求,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推动建筑设计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军. 浅议工业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 000(012):587.
[2]安彩强, 张蕾. 浅析工业建筑中框架结构设计要点[J]. 科技研究, 2014, 000(007):61-61,64.
[3]刘芳. 现代工业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J]. 工业C, 2016, 000(006):P.169-169.
107150118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