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的处理技术

2021-03-07李玫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8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处理技术

李玫

摘要: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由于城市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于水资源的使用也不断增长。为了有效地缓解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就需要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分配。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需要根据工程地质特点,重点关注软基处理技术的应用,选择科学的施工工艺,有效地降低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软基基础处理技术仍处于一个发展的时期,因此需要有效创新和深入研究软基基础处理技术,为我国水利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软基基础;处理技术

1导言

软基基础是经过长期水流的浸泡而形成的,其组分一般由有机质土、粉质沙土、泥炭黏土等不同土质结构组成,软基基础土壤含水量较大,地下水位较高,其承载能力较低,土层结构极易松动发生变形,而大多数水利工程建设均会涉及到软基基础,由于软基基础自身的不稳定性特点,经常导致地基下沉或变形,造成建筑物稳定性差,甚至造成建筑体撕裂,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施工前,相关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地进行勘查,深入了解施工地土体地质类型,针对不同软基基础采用科学合理的处理技术,以确保施工区地基稳定,进而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

2软基基础施工的特点

相比普通的施工地基结构而言,水利工程软基基础具有较强的渗水性以及高敏感度等,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其难度非常大。在水利工程的软基基础施工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整个地基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提升。由于软基基础的孔隙度非常高,在外部环境条件下软土结构的高孔隙会更加的明显,这样会导致胶结问题的出现,也会造成后期压实处理难度增加。软基基础的透水性会严重地影响到整个地基的排水效果,造成凝固问题。如果软基基础上部的水利工程结构在建设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合理的基础处理,就会增加整个结构下沉的问题。水利工程软基结构的高敏感度特征是指工程在受到明显的震动之后,土质的结构会发生改变。而原有的土质结构导致软基基础和工程出现很大的改变,所以在软基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要避免基础滑动问题,这样会影响整个工程的使用安全和寿命。

3水利工程软基基础处理原则

在软基基础施工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结合工程具体建设要求,不断优化软基基础处理方案,选择更加适宜的基础处理技术手段。现阶段,国内水利工程软基基础处理工作需要严格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因地制宜原则。依照不同种类水利工程建设特征,设置更加适宜的软基基础沉降值,从根本上保障软基基础处理水平,切实增强基础结构的承载力及稳定性。第二,合理管控原則。对水利工程软基基础处理时间进行严格管控。处理时间控制水平可直接影响地基结构力学性能。因此,在制定水利工程软基基础处理方案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建设要求,不断优化软基基础处理方案,明确实际处理期间的技术参数,保障软基基础处理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4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的处理技术

4.1桩基础处理技术

在水利工程的软基基础施工过程中,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它可以提高整个软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一技术主要适用于软基基础为淤泥和粉土土质的情况。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振动与噪声,在施工后也不需要进行建筑垃圾的清理。另外,水泥搅拌桩结构可以独立性的存在,也可以进行搭接处理。水泥搅拌桩自身的渗透性比较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的力学性质,保证土壤结构的承载力。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设置卡管、喷浆堵塞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针对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施工前还需要做好相应设备的检修处理,保证整个水泥搅拌桩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另外,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也需要注重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应用。由于软基基础的结构土质比较厚,如果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很难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在应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处理技术之后,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还可以防止结构出现下沉危害。

4.2抛石挤淤施工技术

在抛石挤淤施工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在软土基础底部中心到两侧设置一定数量的碎石,切实控制软土基础结构内部含水率,切实保障软土基础施工期间的施工强度。应用在抛石挤淤技术中的碎石尺寸不应超过0.3。相较其他软土基础处理技术,抛石挤淤施工方法更简便,主要被应用在积水量较大的洼地、排水困难、淤泥较多的软土地质条件。要求在使用抛石挤淤施工技术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应细致分析施工场地的地质与水文条件,如因为经过长期雨季而出现大规模上层滞水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事先的排放处理。

4.3预压施工技术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时,应对预压施工技术进行科学运用,可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的承载力,在完成建设之后有效降低建筑物沉降量。预压环节,工作人员应做好软基基础环节的施压,有序开展沉降作业,逐渐提高地基整体强度。预压技术应用时,可以合理运用真空预压技术,预压荷载作为大气压,在进行地基抽气过程时,软土中会形成真空度,并需要施工人员将土壤当中的水分抽出,做好地基土加固工作。预压技术科学应用时,通常采用堆载预压,施工中需要合理放置砂、石、水等,做好地基固结环节,并做好下一级载荷施压环节,有效保障施工设计环节和荷载能够相互适应,可以避免在进行堆载过程中发生地基被压坏等情况。

4.4换填处理技术

由于水利工程中的软基结构存在大量的水分,为了避免软基地质条件对工程结构带来不利影响,需要对软土进行换填相应强度较高、稳定性好的材料。然后利用相应设备进行夯实处理,提高整个软基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水利工程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及地基的实际施工情况,在一些软基淤泥层较薄的状态下可以选择换土垫层的方式,这样能够提高整个土壤的紧实度以及抗压能力。在换填之前还需要对软基材料进行检验分析,及时清除一些腐蚀性的材料,提高整个基础的密实度。另外,在换填基础应用时,会出现很多的施工费用,这样会增加工程的管理成本。为了有效地提高换填技术的应用效果,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工程施工方案和流程,有效地避免因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地基施工稳定性问题。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地配合地基结构进行勘查和检验。对于相应的问题制定科学性的解决方案,保证整个的结构的施工效果。

4.5化学固结技术

化学固结法是将硅酸盐类、水泥、聚氨酯类或石灰等化学物质加入软基基础中,并将其物质与软土土壤充分混均,使这些材料与软土土壤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反应,最终形成一种稳定坚硬的复合地基,此方法常用于水利工程的边坡处理等。此外,目前软基基础边坡处理中还有化学硅化技术,其以电渗法为原理,以注浆完成初步化电动硅化的施工工序,然后在各化学参数的影响下发生反应,使软基基础中水分逐步胶状化,进而改善地基的柔软度,增加软基基础的载荷。

结束语

总之,水利工程软基基础处理水平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质量效率。为确保软基基础处理效果与其目标相符,还需要结合工程具体建设要求,制定出专项可行的软基基础处理方案。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环境极为复杂,需要配合使用多种软基基础处理技术,设置更加合理的软基基础处理参数,从根本上提高基础结构承载力及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贾飞宇.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处理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43(01):143-145.

[2]杨旭红.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处理技术分析[J].居舍,2020(35):61-62+104.

[3]姜洪超.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处理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6,36(22):74.

[4]王芝法.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处理技术要点探析[J].安徽建筑,2019,26(04):125-126.

3461501908285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施工处理技术
衬砌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总体布置措施
浅议大数据的产生与发展现状
简析常用园林生态水处理技术
浅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Java千万级别数据处理与优化
Seminar教学法在《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