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航空发展及其不足

2021-03-07黄浩宇杨春贤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技术历史改革

黄浩宇 杨春贤

摘要:中国自古就有许多飞天神话。在《山海经》中对最早的飞行器的记载:“奇肱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在民间有世界航空梦想第一人的万户,这些传说,记载都对中国乃至世界现代航空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是有了适航形成为中国航空业保驾护航,中国航空业才得以迅速发展。在中国航空业日益发展的今天,航空依然存在很多不足。

关键词:历史;发展;改革;适航审定;技术

引言:中国航空发展多年已经初步稳定。在适航方面已具有基本的适航审定能力。但仍存在许多不足。我国民机适航认证技术、适航认证人才和适航审认证研究手段的严重短缺和不足。在技术方面跟西方国家大的这些设计和制造强国相比,在经验上的还存在不足。在管理方面也存在不足。

一、适航方面不足

适航是指航空器能在预期的环境中安全飞行(包括起飞和着陆)的固有品质,这种品质可以通过合适的维修而持续保持。适航为航空发展保驾护航。在适航法规的制定方面,我国适航法规的修订和更新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多采取“跟随”战略,借鉴国外先进的适航标准来帮助制定和修订我国的适航标准,在技术上还没有主动权。同时,我国适航法规修订需要很长的时间,导致实时性差,无法保证我国适航法规与国际先进水平一致。

适航审定是政府相关部门在民用航空产品投入市场前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的若干监督检查工作的总称。中国民航局局长冯正霖“适航审定能力的强弱,关系到民航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我国在国际民航标准规则制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上世纪70年代末,民航局成立工程部,开始进行适航审定管理。中国民航适航逐步与国际接轨,管理体系进一步的建立健全,适航监管体系和组织机构逐步完善,培养了专业从事于适航管理适航认证的技术人员。

中国民航适航认证方兴未艾。几十年来,适航认证机构从无到有,适航认证体系从小到大,适航认证能力不断增强,适航工作在服务国家战略和民航强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适航理念得到深入贯彻落实,适航组织体系更加完善,适航行政监管体系和适航认证执行体系更加完善,以适航审定中心为主导,适航审定能力稳步提高。由于民用航空的迅速發展导致中国现有的适航审定能力已不能满足需要。突出表现在:一是我国制定和实施适航标准的能力仍然不足。中国民航虽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适航标准体系,但在制定过程中还存在“知其为何物,不知其为何物”等问题,在实施过程中缺乏详细的指导性材料。

在适航标准的完善上,中国相对于国际仍存在不小差距。以《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为例,尽管在2011年颁布了第4次修订版,在技术实质上与2008年美国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25部)的第125号修正案水平相当,但是FAA近几年又已快速修订至第138号修正案水平。在适航认证人力资源方面,虽然上海、沈阳的适航认证中心已经建立,但目前适航认证从业人员不足200人,不到美国1300多个适航认证人员的六分之一。适航认证机构不能完全覆盖民航产品类别,造成人力资源短缺。按照国际惯例,一个运输机认证项目需要50-70人、5-8年的时间,一般项目需要30人左右的审核。为了保证目前的审查工作,中国的审批制度人力资源已经非常紧张。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型客机适航认证,中国认证体系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所以提升我国适航审定能力刻不容缓。

二、航空管理不足

民航与军用航空方面,民航飞行与军用飞行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在中国东南地区。由于大多数军用飞机没有按照民航飞机的运行标准配备机载导航设备,在大多数飞行空域,军用飞机不能完全由民航空管部门按照民航标准进行引导。在短时间内,只能由民航空管部门在一些繁忙地区的航线上进行调节。同时,空域管理权的分配也是中国空管系统的难点。

在航空安全管理方面,目前中国对航空安全的认识还不够完全,对安全的理解也不够深刻。许多人认为安全意味着没有意外,但事实并非如此。零事故记录并不意味着安全。更确切地说,零事故记录并不意味着未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小。通过对公告和适航指令的分析,确定系统中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但中国航空习惯于认为没有事故就是安全,忽视了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保障航空安全是航空的首要任务。因此,改变对航空安全的认识迫在眉睫。

在管理体制方面,中国的管理体制并不匹配。中国航空工业基本沿用苏联式的生产管理体制。虽然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但质量保证体系主要以设计和技术指标为依据,不符合适航法规、标准和指令管理体系。鉴于生产许可证在民用航空中的重要地位,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又是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关键,所以建立得到适航机构批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势在必行。

三、航空技术不足

在民用航空技术方面,由于航空技术属于尖端的科学技术,出于保护自身技术的目的,很多国家都将航空技术分成民用和军用两个部分,其中军用航空技术更加先进。在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中国航空发动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相当落后。上世纪初,“中国航空之父”冯如能够独立设计制造飞机的所有其他部件,但他无法确定自己使用的发动机,因此只能使用美国75马力的柯蒂斯发动机。由于航空发动机技术本身的极端复杂性和研发的极端困难,中国经济技术基础极为落后,长期关闭(包括最严格的国外技术封锁)和缺乏国际交流环境,缺乏国际合作和国际合作,缺乏国际合作和合作,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缺乏国际合作和合作;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对产业技术发展规律缺乏认识和把握,经验不足,决策失误和重复,人才缺乏和流失等。长期以来,发动机的研究和开发相对滞后。

四、结束语:

中国航空经历几十载岁月的发展已经从无到有。航空领域迅速发展的今天,出现了许多跟不上发展的地方。我们应该正视这些不足,改善适航规章的战略,提升适航审定能力,合理调节军民飞行,加强航空安全管理,建立新的管理体系,提高航空技术。

参考文献

[1]顾诵芬.世界航空发展史.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

[2]姚峻.中国近代航空史.大象出版社

[3]吴永康.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第2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1087501705334

猜你喜欢

技术历史改革
新历史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