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21-03-07周勇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8期
关键词:研究应用建筑施工技术

周勇

摘要:本文通过探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主要应用形式,希望通过掌握装配式混凝土的建造方法,实现生产的高效率、高标准化、高信息化程度,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研究应用

当前我国的建筑项目正在朝向现代化和科技化的方向进行,在开展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装配式混凝土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构建形式,它能够满足现当代建筑的构造需求,提升工作的整体效率,打造高质量的建筑成品。在进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造时,还需要掌握施工的技术形式,做好质量的把控,才能够真正的达到质量构建和安全施工的状态。本文通过探究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举措,希望推动行业的发展,给予相关从业者一定的帮助。

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应用优势

装配式混凝土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生产效率,它通过在工厂内进行构件的定制过程,之后直接运输进入现场进行安装,使得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时间大大缩短,能够起到维持工期、创造经济效益的目的,有效的减少企业生产建造师的整体资金,提高机械化的应用程度。而且使用预制构件的形式,能够通过构件的设计,生产过程,以流水线的方式完成施工建造任务,避免了材料的浪费,也能够保护环境,节约建筑资源。预制构件在生产厂商内完成了定制之后,可以排除材料浪费的情况,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施工建造的企业和团队开展其他形式的工程建设时,倘若存在建筑垃圾,很可能会直接流放到周围的环境中,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不符合生态效应和保护环境的原则。所以开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构造,通过预制构件的形式,能够起到优化环境的作用[1]。

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面临的问题

2.1预制平板安装质量

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预制的平板如果存在质量的缺陷,就会导致建设的整体质量大大降低。有许多建筑工程团队在开展施工建造时,无法把控预制平板的安装过程,就会使安装时产生损坏或者造成裂缝。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预制材料本身的质量不达标,另一方面是在安装的过程当中,没有按照技术的规范和相关的操作流程,完成施工建造的任务。一些施工团队没有注重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导致施工的方法过于陈旧,开展技艺的形式也无法达到专业的标准,最终导致预制平板产生了裂缝现象,甚至直接无法使用,造成了建筑资源的浪费和建筑结构的安全隐患。在后期施工时,如果发现了问题,要进行返修,也会延缓施工的整体时间,导致资源和成本的浪费[2]。

2.2预埋管道或构件施工质量

在开展装配式混凝土施工的过程当中,无论是施工的技艺形式出现问题,还是材料构件出现问题,都会使得预制结构存在质量的缺陷,影响后续的施工操作,使建筑工程项目无法达到预先设定的要求。一般来说,如果预埋管道发生脱落或存在偏位等现象,就可能会使建筑的工程材料受到负面影响,导致这些预制的构建产生质量问题,最终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内部构造。不仅无法满足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需求,还会导致给工程建设带来极大阻力,也会使施工建造的团队和相关企业的名誉受损。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企业开展施工建造的每一个项目都直接关乎企业的名誉,会影响企业长远的发展过程。因此,倘若无法把控这些重要因素,就会影响企业的后续发展,使企业被竞争激烈的市场给淘汰。

2.3预制构件连接

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技术,需要通过格外关注构件的构造以及不同构件之间的连接情况,如果连接不当,就会使相应的套筒产生错位等问题,从而发生偏移。部分偏移或完全偏移都会影响建筑的整体构造,使得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大受打击。

2.4预制构件制品损坏

预制构件损坏的情况有许多种,这些制品可能会出现棱角缺失、翘曲不均匀等等情况,从而导致构件的表面存在各种缺陷问题,造成孔洞、凹痕等等材质的污染。最终在投入施工建造时,就会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的质量。导致这些原因因素有许多种,包括振动不足、验收不严、模板漏浆等等情况。因此,在进行预制构件的制品运作工序时,必须要严格把控预制构件的质量。在运输和吊装时,也要按照相应的流程展开各项操作,避免对预制构件本身产生损坏,导致材料出现裂缝等情况。倘若材料受到外部或技术因素的影响,结构发生破坏开裂,甚至直接断裂,不仅会影响预制构件本身的质量,还会对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构成带来打击。在不稳定的施工状态之下,还会给现场操作人员带来人身安全的威胁。因此,开展预制构件的运输与安装时,应当做好维护工作,避免拖脱模过程中脱模剂涂抹不均匀等情况,使得技术的把关到位,材料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3]。

2.5预制构件未得到合理保护

在进行装配式混凝土施工建造时,必须要通过合理保护预制构件,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但是在开展实际施工建筑时,操作人员的检查任务很难覆盖所有的预制构件,从而使得相关构件产生质量问题无法及时察觉,也没有根据质量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没有对预制构件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就会埋下安全隐患,最终使得相关材料拥有质量问题,这些有质量问题的预制构件投入施工主体的建筑构成时,容易导致建筑的功能受到影响,将现场的施工安全系数降到最低[4]。

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关键技术

3.1预制混凝土构件进场检查

预制混凝土构件在进厂之前,必须确保混凝土材料具备产品的合格证书,从而达到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全面检驗的目的。只有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等多方机构的严格筛查之下,确认预制构件的整体质量,包括尺寸、外观、材质、性能等等,从而确定预制混凝土构件能够满足施工建造的需求,具备出厂的标识等等。最终,将其投入施工建造之中,达到建筑构成的目的,能够维护预制构件的性能指标,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按照设计规定进行现场的施工作业。

3.2施工流程

在开展预制构件的施工操作时,首先需要通过完成准备工作,根据设计图纸确认预制构件的构成情况,并标注出钢筋所在的位置,进行弹线处理的过程。通过将基层楼面清理干净,确保现场的杂物得到去除,再完成吊装工具以及相关设备的准备过程。在开展预制墙以及吊装施工操作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按照专业的流程操作,完成标准层、预制墙以及住吊装的施工过程。通过将预制墙和柱垂直度调整到专业的角度,确认数据的合理

3.3预制窗体及楼梯施工

在开展预制窗体和楼梯施工时,通过把控施工工艺的整体质量,也能够保证预制构件安装施工过程的有效性。窗体在开展施工操作时,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利用螺栓或者吊耳,从而将预留的螺母连接起来,保证在300mm的距离内展开作业面。选择合适的窗体材料,保证窗体螺栓能够直接插入连接孔当中。起到调配构建、发挥建筑结构稳定性的目的,从而保障将装配式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达到最佳化的目的。在进行楼梯施工时,预制的楼梯要注意踏步的处理操作,不可制作成光面,由于光面踏步会导致后期刷粉或铺砖时出现空鼓的情况,所以要避免光面的结构构造。在进行预制构件的吊装时,也要根据材料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设备,完成吊具的使用过程。楼梯材料在进场之后,还需要有序安排操作的流程,通过在构件上标明序号,能够更好的完成施工过程,按照编号进行计划。施工吊装前,要对楼梯各截面弹出的控制线进行比对,从而做好轴线和标高的处理过程[6]。

3.4灌漿施工

在处理灌浆施工的相关工序时,通过使用钢筋套筒灌浆法,将灌浆的材料利用灌浆机进行操作过程。高强无收缩的灌浆材料在硬化速度上相对较快,为了保证灌浆的操作效果,在进行材料的构造时,必须开展搅拌作业的过程。坚持随伴随使用的操作流程与原则,确保所有的浆孔都能够完成出浆过程,保持设备整体较为饱满填充的状态。倘若浆孔出现溢浆现象,立刻采用橡皮塞开展防堵的操作。最终,控制配合比和搅拌时间,将截锥圆模和玻璃板进行湿润的处理,控制好初始流动度。一般来说,30min内流动速度要达到260mm,完成灌浆施工之后,还要对相关设备进行维修养护,确保养护温度达到5~30℃。开展后续施工操作时,设备才能够保持最佳的性能与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能够使建筑工程的构造过程更具有效性,无论是在保证工期还是节约成本上,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与价值。它能够推动绿色项目的发展,使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升。为了达到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操作的目的,需要控制好关键的技术,保证在质量与安全双重达标的前提下,开展施工过程。

参考文献

[1]晏金洲.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质量控制[J].科技,2020,12(4):104-107.

[2]张哲,王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J].施工技术,2019,46(9):40-41.

[3]王颖,孙彤,管西荣,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常见质量影响因 素及控制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8):79-80.

[4]苏杨月,赵锦锴,徐友全,等.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11):43-48.

[5]戴超辰,徐霞,张莉,等.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的SWOT 分析[J].建筑经济,2015(2):10-13.

[6]雷世清.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拼装施工要点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0):41-42.

猜你喜欢

研究应用建筑施工技术
新形势下财政与政府会计的关系研究
新形势下财政与政府会计的关系研究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关于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大数据思维在金融学研究中的运用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途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