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与安全性
2021-03-06魏照薇李华
魏照薇,李华
101149 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内科(李华)
冠心病临床上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主要是指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心肌缺血和缺氧,最终引发心脏病变[1]。冠心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心律失常属于冠心病常见临床表现,同时患者还可伴有心悸、胸闷等症状。大部分患者在疾病稳定期可无任何临床表现,同时疾病对其生活、工作及学习等均无明显影响,但是当心肌细胞出现缺血引起临床症状体征时,如心前区疼痛、乏力、口唇发绀等,则会对其心脏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因此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2]。目前临床上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主要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治疗后患者冠心病临床表现可得到有效改善[3]。随着临床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单纯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效果发挥较慢,不仅延长患者治疗时间,还会增加其治疗费用,从而加重其家庭经济负担。临床有研究指出,对于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4]。但目前临床上对这一说法尚未形成统一结论。为提升临床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试验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市丰盛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0例)和常规组(40例)。试验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5.29±5.11)岁;病程(6.18±1.27)年;疾病类型:交界性期前收缩4例,房性期前收缩10例,心房颤动12例,室性期前收缩14例。常规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6.03±5.29)岁;病程(6.23±1.35)年;疾病类型:交界性期前收缩5例,房性期前收缩11例,心房颤动11例,室性期前收缩13例。将2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差异不显著(P>0.05),可实施分组探讨研究。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病患及其家属享有知情同意权,在充分了解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后自愿参加。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诊断依据:①心电图检查提示心绞痛发作时病患S-T段水平压低,心肌梗死急性期可出现异常Q波及S-T段抬高,亚急性期可出现T波倒置;②冠状动脉造影可显示冠状动脉是否出现狭窄及狭窄程度;③患者可出现心前区绞痛或压榨痛;④心肌酶学检查提示血清酶水平及特异性同工酶水平出现异常情况[5]。(2)患者均出现心律失常症状。(3)年龄>60岁。排除标准:(1)经临床诊断不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者;(2)机体肝肾功能有明显异常者;(3)对研究用药存在过敏症状者;(4)因服用药物而出现心律失常者[6];(5)因多种原因出现心动过缓者;(6)存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正常进行言语交流者;(7)不配合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2组入院后均完善相关检查,常规组予以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5391,规格:25 mg/片)每次25 mg口服,每天2次,持续用药4周为1个疗程。试验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950026,规格:9 g/袋)口服治疗,其中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用法用量同常规组,稳心颗粒每次9 g,每天3次,持续用药4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2)分别于治疗前后对2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包括每组期前收缩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及ST段压低高度;(3)2组于用药前后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包括纤维蛋白原水平、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D-二聚体水平;(4)统计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腹胀、低血压、头晕等。
1.5 疗效评定标准[7]疗效评定:(1)优异:治疗后,患者心律失常基本消失,并且发作时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减少>90%;(2)尚可:治疗后,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减少在70%~90%;(3)一般:治疗后,患者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减少在50%~69%;(4)差:治疗后,患者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减少<50%。总有效率=(优异+尚可+一般)/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1个疗程,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常规组的75.00%(χ2=6.275,P=0.012)。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期前收缩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及ST段压低高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疗程,2组期前收缩次数较治疗前减少、ST段压低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ST段压低高度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且试验组期前收缩次数少于常规组、ST段压低持续时间短于常规组、ST段压低高度低于常规组(P均<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比较
2.3 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治疗前,2组纤维蛋白原水平、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疗程,2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治疗前缩短(P均<0.01),且试验组降低或缩短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P均<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2.4 不良反应比较 用药期间,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5.00% vs.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5,P=0.745)。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临床上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并且日益呈现年轻化趋势,同时由冠心病所引发的心律失常患病率也逐年升高。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次数出现改变,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心率在70~80次/min,当每分钟心跳次数>100次时,称为心动过速;当每分钟心跳次数<60次时,称为心动过缓[8]。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而言,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得心肌细胞出现缺血、缺氧改变,短期内心肌细胞可发挥代偿功能,改善相应临床症状;但是若心肌细胞长时间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则会使得其功能出现异常,进而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进一步加重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最终可使病患出现猝死,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对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冠心病所引起的心律失常疾病,但是在临床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现,单一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可出现眩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并且药物治疗时间较长,加之老年人记忆力随着年龄增加逐渐衰退,易出现漏服等情况,从而影响药物治疗效果,不利于疾病恢复。因此,临床将探究安全、有效的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案作为研究重点。
我国中医在心律失常治疗方面研究较广,中医学将心律失常归属于“心悸”范畴,其认为病变部位主要在心,因心脏失养而导致心下空虚及内动而出现心悸表现,因此需采取益气活血治疗。稳心颗粒属于中药制剂,其可发挥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效果,尤其是对于心脉瘀阻所引起的心悸不宁、气短无力及胸闷胸痛具有明显效果。马丽锋[9]研究中,纳入9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单纯使用美托洛尔进行口服治疗,另一组使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研究后发现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单一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3%。说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加用稳心颗粒治疗可发挥一定效果。本研究中,试验组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依次为95.00%、75.00%,试验组较高;治疗后,2组期前收缩次数较治疗前减少、ST段压低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ST段压低高度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期前收缩次数少于常规组、ST段压低持续时间短于常规组、ST段压低高度低于常规组;2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治疗前缩短,且试验组降低或缩短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用药期间,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不显著。分析结果可知,单纯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可一定程度上阻滞兴奋传导,进而减缓心率,但其缺乏膜稳定作用及激动活性,若长时间使用则会对患者心血管功能造成一定损伤[10]。稳心颗粒中包含琥珀、甘松、三七、党参及黄精等中药,其中甘松具有稳定心肌细胞膜作用,并且可阻碍心肌细胞钠通道及L-钙通道,进而增加动作电位时间;三七可阻碍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机体凝血指标;黄精可提升病患机体内超氧化物酶活性,促进冠状动脉血液正常运行,进而发挥减缓心率、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党参可调节机体血脂代谢,从而降低血液黏度[11-12]。因此,将2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律异常情况,提高治疗效果,且使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在发挥一定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可降低单一药物使用剂量,进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13]。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口服可取得显著疗效,可减少期前收缩次数,缩短ST段压低持续时间及降低ST段压低高度,改善机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水平,且用药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