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展定向越野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2021-03-06吴瑶吕熠
吴瑶 吕熠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 湖北 武汉 430050)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高职教育的基本任务。在这一形势下,学校应该充分重视体育教育,让学生进行时间、强度足够的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锻造出强健的体魄,培养出开朗的心智,以良好的身体状态去应对学习,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根据目前我国每年发布的“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来看,我国大学生身心状态处于健康状态,但是心肺技能、身体耐力、速度、柔韧性等技能指标在不断退化,为此,必须充分重视体育教学,变革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引进适合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提升需求的运动项目,比如,定向越野,这项运动,强度适宜,能够综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方向感,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及野外生存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借鉴国外的定向越野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相匹配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机制,切实发挥出这门课程的价值。由此可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开展定向越野课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价值意义显著。
1、高职院校开展定向越野课程的意义分析
定向越野(orienteering)是一项应用地图、指北针等导航工具,在设定范围内突破重重障碍,迅速到达风各个目标点,完成目标点任务,最后到达终点的运动,这项运动以最短时间完成任务到达终点为胜利标准。这是一项起源于欧洲,目前正风靡全球的新型野外活动方式,这项运动可以在城市、校园、楼道、山河湖泊、树林等各种区域进行,活动场地较为灵活,无需特殊设备,经济性好。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高校体育课程要培养学生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的运动技能目标”,定向野外课程,恰好能够满足这一要求。从高职院校开展定向越野课程的意义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野外生存能力。定向越野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团队配合能力,让学生在面对挑战与困难,坚持不懈,努力达成目标,与当前高等教育体育教学的目标相吻合,很好地贯彻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高职院校开展定向越野课程时,应该秉承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教育部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指示,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创建科学合理的定向越野课程体系,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课时计划,引导高职院校学生走出寝室,走向大自然,校内体育教学与校外体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基于职业教育需求,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
(2)有助于定向越野运动专项品牌效应的构建。从现状层面分析,我国体育运动市场当中,在定向越野方面的专项人才显得非常匮乏。在高职院校开展定向越野课程专业教学工作,则有助于构建定向越野运动专项品牌效应,并对我国社会体育、小学、初高中、大学体育相关课程项目提供专业化的人才支持,使各阶段的学生均能够提升定向越野运动方面的知识技能,进而促进体育课程体系内容的丰富。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院校开展定向越野课程,将定向越野运动专项品牌的构建作为一大核心目标,也有助于培养定向越野专业人才,进一步解决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形成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条件下,使定向越野专业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化人才奠定有效基础。
2、高职院校定向越野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分析
2.1、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定向越野课程属于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应该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以此为立足点,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高职院校是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孵化基地,为社会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岗位输出了大量优质人才,基于这一办学理念,定向越野课程的办学目标,应该定义为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巧、具备创新意识与能力、品格健全、学习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基于上述教学目标,明确定向越野课程的具体教学任务,具体如下:(1)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其掌握基本的定向知识和技能,并且可以熟练应用;(2)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运动兴趣与爱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培养其坚持不懈与团队协作的精神;(4)大力宣扬体育精神,引导学生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2、设计课程教学方案,优化课程结构
开展定向越野课程时,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将课程教学分为校内常规教学、定向综合实践两部分,校内教学又分为理论、实践两部分,可在教室、操场及校园自然环境中进行,定向综合实践在校外合适区域进行,目的是锻炼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定向越野课程理论教学中,应该向学生传授定向运动起源与发展、定向运动特征、定向运动锻炼价值、地图与指北针等导航工具的使用等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可通过校园定向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标定地图、依照地图行进、利用指北针判断方向等技能,通过百米定向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数量应用调图技术,分析各目标点将的关系,迅速做出反应快速奔跑,在野外定向实践活动中,掌握野外定向分析地图、距离估算、方向判断、徐选择路线、野外行走、攀爬等技能,通过定向拓展活动,让学生掌握情景定向、夜间定向、自行车定向等技能。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后,进行综合训练,让学生应用赛级装备、器材,进行野外行走、穿越、攀爬,考核学生野外生存技能。
2.3、整合教学内容,制定定向运动课程教学大纲
根据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制定课时计划。现阶段,高职院校定向越野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情况如下:(1)理论部分,定向运动概论、定向运动常用装备及使用、定向越野、攀岩各2学时,野外生存知识、定向运动计划与准备各4学时,定向医学8学时,共24学时;(2)技能部分,野外用具制作4学时,身体素质训练8学时,素质拓展训练、攀岩16学时,定向越野32学时,共76学时;(3)野外综合训练部分,共36学时,具体内容包括负重行军、涉水、丛林穿越、搭绳过涧、攀岩、岩降、过独木桥、危险路段行走、露营、野外定向、拓展训练等。
3、高职院校开展定向越野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3.1、学校重视度不足
定向越野课程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上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考虑到安全问题和实施难度大的问题,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数量少,尚未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不少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定向越野课程,但是重视度不足,并未将其作为独立的体育课程,而是依附于田径教学,学校对于这门课程的管理有限,缺乏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在理论、实践教学上,都延续了传统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以竞技训练为主,疏于运动理论及发展史的传授。显然,在学校方面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下,会使定向越野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较大程度的阻碍。因此,现状需迫切解决此方面的问题。
3.2、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对于定向越野课程不重视,高职院校在这门课程的建设中,投入的资金比较少。定向越野是一项新式运动,学生及家长对于这个项目不甚了解,会认为这个项目很危险,拒绝参与,而学校在缺乏宣传资金的情况下,无法对这门课程进行宣传,参与人数比较少。此外,定向越野虽然在场地、设施上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基本的配置和安全保障还是需要的,由于资金不足,高职院校未配置足够的标准化地图、工具等,影响到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由此可见,合理投入课程体系建设资金显得非常重要。
3.3、师资力量薄弱
定向越野是一项集体力、智力、心理等因素于一体的运动项目,高职院校要想开设这门课程,必须引进专业的定向越野教师,而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具备识图、制图、熟练应用专业定向设备的技能。目前,我国定向越野发展水平有限,缺乏专业的定向越野教师,高职院校开设这门课程,面临着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同时,由于教学资源的匮乏,在越野课程开展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可能存在仅在自身学校内部开展的情况,使得学生缺乏新鲜感,进而在定向越野课程学校的积极性不高,最终难以保证越野课程学习的效率及质量。
4、高职院校开展定向越野课程的优化策略分析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开展定向越野课程非常有必要,但同时在课程开展过程中也容易遇到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结合现状问题,采取有效的优化策略。总结起来,具体优化策略如下:
4.1、提升重视度,建立健全课程教学体系
目前,定向越野这门课程在国外高校已经普遍开设,这项运动强度适宜,具有适当的有氧运动量,可有效锻炼学生各项身体机能,而且相较于传统运动项目,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而且,在综合训练环节,可以设置一些题目,考核学生的地理知识、数学知识、物理知识,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说,定向越野课程完全符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学校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下定决心,开发出适宜的定向越野课程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在定向越野课程上的教学经验,积极交流学习,开发出独立性的定向越野课程,制定科学的理论、实践教学方案。
4.2、保障资金投入,完善教学器具配置
开设一门新的课程,前期必然要投入大量资金,方可建设最基本的教学设施,为教学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高职院校开展定向越野课程时,应该保障资金投入,购买专业的指南针、点标器、人工打卡器、电子打卡器等专业器具,绘制出标准校园图、标准地质测量图等,创造基本的教学条件,给学生以良好的课堂体验和运动体验。其中,应该确保标准校园图、标准地质测量图的准确性,这关系到学生对于地图的分析、方向判断、距离估算及路线识别,至关重要。此外,定向越野这项运动也有专业的服装和运动鞋,学校如若资金充足,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资金补贴,或者找寻合适的供应商,以团购形式低价采购服装、运动鞋,学生如有需要购买,也可自行购买。
4.3、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升教学水平
教育部应该对于定向越野这门课程足够的重视,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并且大力培养专业的定向越野教师,比如,在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中,开设定向越野课程,培养专业、优质的定向越野教师,输送至各个学校或俱乐部。高职院校开设定向越野课程后,应该引进专业的定向越野教师,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教学能力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岗前培训后,方可上岗。同时,加强对于定向越野教师的培训,定期选派教师前往其他院校交流学习,学习其定向越野课程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4.4、革新教学评价体系
要想使高职院校的定向越野课程能够顺利、有序开展,并对学生未来发展起到显著的服务作用,便需要革新定向越野课程评价体系。基于大学体育课评价体系角度分析,涉及六大方面的内容,即为:其一,身体健康;其二,心理健康;其三,学习价值;其四,难以程度;其五,思想品德教育;其六,能力培养。在定向越野课程体系教学评价过程中,也可以参考大学体育课评价体系,然后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以定向越野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据,对学生对定向运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以及合作精神等,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水平的提升,进一步使定向越野课程教学的实用价值得到有效增强。
与此同时,在课程教学评价过程中,还有必要及时更新评价方式,可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三种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并且,重视定量与定性评价的有效结合,重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效结合,重视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之间的有效解决,从而使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及科学性得到有效体现。
此外,需改进体育课程传统模式下的“终结式成绩评价”方式,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应用“档案盒”形式的管理方法,将学生日常课堂情况纳入学生个人档案盒当中,以此保证能够对每一名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为后续“阶段性评价”提供有效凭据。
总之,需及时革新评价体系,使越野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具有效性及科学性,通过系统评价,明确问题,及时改进,为后续越野课程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奠定夯实的基础。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的地位逐步提升,成为了高职教学的重要科目,得到了学校领导、教师及学生的重视。如今,人们生活水平虽然在不断提升,但由于社会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长期处于高压、紧张环境下,心理及生理上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创新体育教学体系设计,开设定向越野等现代化的体育课程,能够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吸引有兴趣的同学积极参与,且这门课程能够促进增强学生的奔跑能力,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强化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意义重大。当前,定向越野课程并未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高职院校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尚未形成科学健全的体系,学校应该明确课程目标,增加资金投入,完善训练器材、服装道具等设施的配备,打造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定向越野师资队伍,进一步全面提升定向越野课程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