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武术运动员身体损伤情况探究

2021-03-06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武术运动员身体

(喀什大学体育学院 新疆 喀什 844000)

中国武术伴随中国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武术教育同时承担着历史文化的传承。伴随高校武术教育的推广,成为民族体育教育中的主要课程之一,能够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传承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是对身体协调性、爆发力和速度都要求很高的一项全身性的运动。为了能够在将来谋求满意的工作,武术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需要更加努力训练,伴随武术运动的发展和竞赛的日益激烈,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运动员受到的损伤通常都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影响日后习武的积极性,影响成绩,甚至缩短运动的寿命影响到未来发展。运动损伤会给成绩和健身成果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武术训练中避免和减少运动损伤是非常重要的。

1、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研究抽取了新疆5所高校,对体育专业的50名运动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并加以分析。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资料查阅:翻阅关于武术运动导致损伤方面期刊、论文、以及理论专著和典籍等几十余篇;(2)问卷调查:依据本文研究需求,按照体育科研研究方法制作调查问卷,对高校体育武术专业运动员发放问卷,一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3)访谈: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高校体育武术专业运动员训练受伤情况,同教练和队员进行座谈;(4)统计法:将调查的所有数据进行归类与分析。

2、研究结果及分析

2.1、高校武术运动员习武阅历

(1)通过对5所高校的调查,发现很多参加训练的运动员都是很早就进入武术的学习中,大部分人都拥有很长的习武阅历。

通过调查显示高校武术运动员中武术训练时间在1-3年的运动员占58%;3年以上运动员占30%;不满一年的运动员占12%;可以看出新疆高校中大部分运动员参训时间较短,基础薄弱,很少部分人训练时间长基础牢固。因此训练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心理和身体的素质还比较差的运动员训练精力不够集中,一旦动作不规范就极易造成运动损伤。运动员的损伤发生在训练过程中的概率为73%;预备活动过程中发生损伤概率为26.2%,同其他体育项目不一样的可能原因是因为武术对身体柔韧性以及灵敏度要求比较高,一旦运动准备活动不够,就极易造成运动损伤。所以,武术训练之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准备活动应该依据的原则有:运动员要根据运动的内容以及负荷量做到最大程度地调动身体各项机能,根据可能造成损伤的武术特点辅助一些专门性的练习,对待高难度技术动作要做好心理准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降低不必要的损伤风险。

高校武术运动员发生损伤的身体部位分析,武术中的马步、弓步等下部动作比较多,并且从静至突然转向的动作较多,很容易对关节肌肉和韧带造成拉上或者骨折的情况。经过调查发现运动员中最容易受到损伤的位置集中于膝关节的占40%;腰部损伤占21%;踝关节受损占12%;其他部位受损的情况较少。可以得出结论武术专业训练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为膝关节、腰部、踝关节。

武术动作中腾空跳跃等动作会要求落地要稳、同时有一定的高度,落地通常是半蹲屈膝、半蹲劈叉姿势或直膝落地。所以这些动作对膝关节损伤比较大。武术动作若腰部受损,通常是急性受损引文腰部在武术动作里起到主导作用,常年扭转等武术的动作变换使腰部多次承受牵扯和挤压,容易负荷过大造成损伤。踝关节通常外侧受损较多,因为外踝大于内踝,腾空动作在落地时重心不稳,失去身体平衡就会导致外侧韧带或内踝发生损伤情况。

2.2、高校武术运动员训练受损分析

武术运动员训练时容易受伤的首要因素:(1)准备工作没有做充足;(2)发生技术性错误;(3)身体局部动作量过多;(4)疲劳训练;(5)运动员分散精力,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损伤。

如果训练准备活动没有做好,身体的各器官没有被激活,肌肉会比较紧张,关节卡顿灵活度差,这样不仅无法充分发挥技术技能,更容易造成拉伤;训练中武术的一些技术动作复杂难度大,特别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容易掌握很容易受伤,比如,在做旋子、二起脚等动作起与落的动作不正确就会对脚踝内外侧关节造成损伤,或者因为空中的动作失去身体平衡,造成踝关节扭伤等;身体局部动作过多例如“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种武术风格就会给身体局部造成负担,腰部腿部功力时对局部的扭转、负重而引起的损伤;训练中过于疲劳还在继续训练时也会很容易受伤,这时身体素质开始急剧下降,技术动作就不会很好的完成,导致身体运动性受损;如果在练武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分心也会造成动作出错,或者因为高校中场地受限的因素,训练专业地毯不够,也是引起武术运动员训练受伤的因素。因为运动员存在的身体素质,各项机能的差异性,身体受损的程度也会不一样。

运动员没有制定训练计划,随心所欲,其实这是大部分武术专业学生的突出特点也是发生运动损伤很常见的原因,有的学生训练随意,甚至饭后马上加入训练做激烈的运动,知道身体过度疲劳才停止训练。有的学生对武术动作一窍不通就盲目加入训练,技术不规范,自我保护意识极差,非常容易导致自己和身边的人受到伤害。学生之间存在技术差距,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身体素质也会不一样,课外训练时大家混在一起训练,身体素质差或者技术水平较低的学生在同样练习一组高难度的动作时不了解自身情况,跟着模仿练习,就会增加身体受损的可能。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经过对新疆高校中武术运动员几方面的研究分析显示,训练年限集中于1-3年,超过3年的运动员较少;武术运动员在训练时通常比较容易受损的位置是膝关节、腰部、踝关节。对膝关节的损伤是武术中各种起跳落地动作都需要膝关节的弯曲和缓冲,还会出现单腿半蹲的动作。高校武术运动员受伤一般集中在训练过程中,武术要求运动员的柔韧度和灵敏度都非常高。在武术训练或比赛开始之前的活动准备工作是否做充分是运动员在训练中动作是否规范和运动损伤情况多少的关键因素,提前的准备活动可以集中武术运动员的集中机能,提高机体的运动效率,帮助运动员适应周围环境,这些也是武术运动员训练的基础。

3.2、建议

武术运动员提高运动受损的预防意识,加强训练受损后恢复以及医疗保健方面的知识。武术在训练过程中都是个人训练的过程,那么训练者就必须掌握如何自我保护,这是避免受伤的关键因素。因为武术动作较多并且动作复杂,难度高,腾空、跳跃、转体、跌、滚、翻、扑等动作,力量大且速度快,一旦有一点失误就会出现各种损伤。因此,武术训练者务必要懂得如何自我保护。训练结束后做好恢复训练,掌握一些按摩的手法对肌肉身体进行放松,避免过度劳累带来的损伤是非常必要的。

充分的准备活动和技术的规范可以唤醒身体各项技能还能够降低肌肉的粘黏度,让肌肉有控制能力,所以准备活动很重要,武术训练者还应该合理安排运动量针对自身发育情况,身体机能程序按部就班的训练,通过训练不断提高和改进,根据身体状态合理安排训练才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并且减少损伤。我们的踝关节、膝关节、肘关节以及腰部都属于小肌肉群,在练习中要有针对性地对这些部位加强训练,以此来预防在武术动作中给肌肉群带来的不必要的伤害,使身体各部位均衡发展。

提高身体素质,武术专业运动员需要重视基本功的训练,能够将基本功贯穿到整个武术训练的每一个环节,基本功属于专项素质训练,通过专项基本功的训练来避免发生受伤的情况。同时训练要科学,技术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受伤的程度,伴随我国武术技术的不断提高,运动员受伤的情况也会逐渐增多,那么运动员就应该在练习武术的最初阶段要严格进行训练,重点放在增强自身身体素质以及武术动作协调上面,同时在训练时借鉴传统武术练习方式以及中医推拿方式,这样不仅可以科学地将传统武术进行过渡,还能够提升武术运动员的成绩,减少受伤几率。武术训练和各大体育项目一样都带有运动疲劳,超量恢复状态的情况,运动员应该加强运动过后身体的恢复,在训练后应该进行合理的整理运动,比如,慢跑、拉伸以此来加速身体废物代谢,缓解紧张,在生活中要适当给身体补充营养,多吃水果和蔬菜,促进身体乳酸的分解。

在运动员训练中,医务监督非常重要,医务监督可以有效预防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时的损伤,保障运动员健康的重要措施,运动员应该清楚自身情况,学会自我检查,记录训练过程中的身体反应及健康情况,以此来将记录作为后面医学治疗的依据,运动员和教练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尊重医生给与的意见和建议。

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应该关注自己体重变化情况,如果变化幅度大对于一些技术动作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体重增加也会给身体各关节的冲击力带来力量的冲击,负重增加,肌肉屈伸也会增加压力,所以在练习武术期间还应该重点关注体重的控制,否则也会导致运动员受到伤害,甚至是无法逆转的伤害,体重还会给新陈代谢、体温的调节以及情绪都带来影响。

注意训练周期调整,对训练时间进行监控可以减少损伤,在一定的训练周期之内适当调整天数,避免疲劳情况出现,每周4-5次的训练影响运动员身体的快速恢复,增加受损情况的发生,训练年限短的运动员因为训练比赛经验少也很容易受伤,所以受伤风险的增加是否为时间增加导致还是训练量所导致或者更多的危险情况发生还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

定期对训练场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通常训练都在地毯上进行,地毯的质量就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地毯拼接如果固定不好,运动员踩到中缝就容易发生崴伤,所以应该定期检查训练场地,减少受伤。

4、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武术运动员身体损伤治疗和预防对运动员身心健康有着密切关系,还可以增加运动寿命,帮助武术运动健康的发展,对于教练而言要掌握充足的武术损伤知识,传授并宣传损伤知识,且发生损伤如何处理,找到受伤的原因,总结出经验教训,通过科学的治疗方式,避免损伤再次发生的情况,武术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中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保持激昂的情绪,确保心情舒畅。加强医务的监督,听从医务人员的建议合理训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时刻关注训练期间的身体状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减少运动量或者改变技术难度。

在各大高校中,武术已经被广泛普及,但是因为武术运动的特殊性,训练的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条件,武术已经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强身健体的方式,对中国有着深远影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体育运动,中国青年人应该不断发扬武术精神,并且将其对身体的损伤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武术运动员身体
中华武术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武术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