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江航运考

2021-03-06孙福枝

闽都文化 2021年2期
关键词:台江闽江轮船

孙福枝

福建的西部和北部均为山区,崇山峻岭,陆上交通颇多阻碍。1957年前,全省尚无铁路可通火车,因此,闽江水道成为八闽大地的交通运输要道。它善纳百流,敢闯千山,沟通八闽内地与大海交汇融合,担当着福建省对内对外的运输任务,促进物资交流,为繁荣福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航运码头 星罗棋布

古时,闽江流入福州,在台江的大庙山下分两路东进入海。而闽江口海潮涨入福州,由闽安镇周流潆洄三十六湾,抵达河口水部门,顺着明弘治十一年(1498)开凿的通往闽江的人工河道直达台江,形成闽江在福州的一段黄金水道。台江至马尾16.4公里河道上,水量充沛,水流平缓,江深岸阔,江轮可自由航行,连外国海轮也可直接驶进台江新港。

台江新港江面展宽1000~2000米,水面宽坦,是一个客货运输、转运的优良港口。自宋代以来,沿岸设置了众多码头,不断完善了客货营运设施。明成化十年(1467),朝廷钦定福州为对外贸易港,同时指定为中国政府与琉球交往的唯一港口。闽江既沟通山海,发挥航运功能,又便于当地民众行旅往来,也利于繁荣集市贸易,使台江跃上福州城区最繁盛的商贾区。南宋诗人鲍祗曾以“海航千艘浪,潮田万顷秋”的诗句来形容南台港的繁华。

闽安镇

宋元时期,福州不仅同海外诸国有贸易往来,与国内各地的物资交易也在迅速发展,这就需要有更多的码头,保障商品的流通转运。在闽江口及城区原先已有的甘棠港、闽安镇、利涉门桥(今安泰桥)、台江、洪塘等码头,作为对外对内贸易的集散地,也是福州通江达海的重要装卸口岸。大型船只沿闽江口进入港区航道,待潮水涨满后开往台江等码头。各城区码头的船只也在满潮时将货物和旅客运出闽江口,江上船只穿梭往来,一片繁忙景象。元至治二年(1322)万寿桥建成后,大桥上下游及其周边建造了南台江、临河务、思桥(澳桥)、锱港等多处货运码头,扩大了闽江航道运输的吞吐量,促进贸易事业的发展。城区内(主要是台江汛)还先后设置了太阳道、泗佛道、攀龙道、沙埕道、蛏船道、观岐道、樟板道、南福道、竹排埕、小桥道、妈祖道、下道、十四桥道等小货船、渡船停泊的小埠头。台江内河从帮洲、义洲到苍霞洲、楞岩洲(今中亭街)等江滨沙洲地域也设立水巷道、圣群展道等26个渡口道头(码头),使纵横交错的内河有了渡船停泊的地方,方便民众出行。古代,仓前山一带居民每次进城时需绕许多弯道,实为不便,有了道头,可以从龙潭窟搭渡抵苍霞洲附近道头上岸,步行到法师亭,过星安桥入白露林上龙岭顶,便进了福州城。

古代的怀安,也是闽江在福州西城区外通向福州城内的一个主要渡口。

至元代,福州南台港的重要地位不变,福州因此也成为“七闽之冠,工商之饶,利尽山海”。

明朝中后期,福州城西郊建造洪塘古渡码头,闽侯上街诸乡民众往返福州皆由此上下船。那时的古渡尽显繁华,“塔影江声随波动,渡口人声尽日喧”。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五口通商,福州为其中之一,大量外国商船进出福州,朝廷在福州闽江两岸扩建六大码头,供海轮停泊,闽江上下游客货轮也在洪塘和南台两座码头靠岸离岸,装卸货物和吞吐旅客,促进商品贸易。

1916年,福州开辟了从王庄到台江汛第一条马路(以后逐渐延伸到大桥头)。1927年,福建省建设厅从天华戏园南面至鸭姆洲(瀛洲)排尾,沿江岸旁填江辟地,建筑了6个洋灰道(码头)。十余年间,两次填江辟地,共筑6个码头和10个小型的洋灰道(码头),中江一带就有了16个大小道(码头),分布在万寿桥北、仓前桥南沿江一带。内河虽有不少道头,但都居于次要地位。

第一码头(小),又称南星道,离万寿桥不远,在观岐巷,只作为木船摆渡之用;第二码头(小)在下杭道,岸边有客运站,专作航行马尾、连江、长乐、平潭近港;第三码头(大)在三保;第四码头(大)在苍霞洲;第五码头(小)在帮洲(三、四、五码头多作为货运之用);第六码头(小)在白马桥,涨潮时,近千吨轮船可抵达码头装卸货物,或上下旅客。

1930年,台江第一至第六码头相继建成,各路船只多移此停泊,成为福州地区水上客运、货运的重要窗口。

马尾港旧影

1935年,在万寿桥下游的闽江左岸增设台江鳌峰洲6座相连码头,即今日的第一至第六码头。第一至第四码头规模稍小,仅停靠江轮,而第五、第六码头属于较大型码头,可停泊海轮。1936年又于万寿桥左岸恒昌埕建成一座简易码头,由木质引桥和两艘浮船组成,专供行驶闽江上中游的轮船停靠。1937年,在万寿桥右岸龙潭角地方,设置由木质引桥和一艘浮船组成的一座客运码头,专供来往闽江的客轮停靠。同年还在洪山桥建造一座由引桥和浮船组成的客运码头。

马尾港码头也是在全面抗战前两年(1935年8月),于罗星塔西南面江岸建成的,由引桥和铁浮船组成,可停靠4000吨级轮船,改变了马尾港原先没有码头,上下客货全靠驳船在江中盘转的局面。

时至今日还留存着的一帧1937年的老照片,记录了民国时期台江区航运码头分布及其功能,让人们了解到台江当年商贸活动的繁荣景象:江北的江滨路,江南的泛船浦,以及万寿桥和江南桥之间的中洲岛,密密麻麻布设着众多大小码头,有泛船浦的海关埕、祥臣埕、锚道码头,有中洲岛的梅花道、妈祖道、晏海道、户部道码头。江岸有7个浮船码头和15个小码头。第一、二浮船码头供小火轮停泊;第三浮船码头为专供行驶闽江上游小火轮停靠的客运码头;第四、五浮船码头未标明功能;第六码头东侧连接海轮专用码头;第七浮船码头正在兴建中,专供从浙江宁波来的船舶停靠。15个小码头的功能分别是:第一小码头停泊民船、米船、砖瓦船;第二小码头停泊民船和义鱼船(咸鱼船);第三小码头停泊民船、砖瓦船、灰船、柴船和埠渡、硋(陶瓷)渡、米渡等7种船;第四小码头停泊小船、什(杂)渡、米渡、埠渡;第六小码头停泊几种与众不同的小汽船、圆底船、柴炭船和鲜鱼船;第八小码头未标明功能;第九小码头停泊什(杂)渡、小船和红柴船;第十一小码头停泊民船;第十三小码头停泊小船和猪船;第十五小码头停泊民船(这当中有5个小码头信息缺失)。这些小码头主要功能是解决民众的生活问题。此外,从宁德来的船舶及海轮都停泊在泛船浦江面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台江鳌峰洲六大码头的基础上又新建有4个泊位的台江客运码头和5座木质浮船码头。进入20世纪90年代,又添置了两座有4个泊位的客运码头。

闽江在福州的道头有70多个,且大多集中在台江。著名作家施蛰存写道:“船泊福州南台第一码头,南台是闽江边的商埠区,故江中帆樯林立,福建式的那种彩绘帆船,强烈地表现了南方海国的情调。”

此外,闽江水系上中游各大港区也先后建造多处货运码头。南平港在清代末叶,建有3个木帆船码头(即东溪小水门码头,专供建溪木帆船停泊;西溪南门码头,专供沙溪、富屯溪木帆船停泊;剑溪延福门码头,专供闽江下游木帆船停泊,并延长兴建一座趸船引桥码头,专供轮船停泊)。建瓯通济门码头,有4个泊位,在民国十八年(1929)由盐商捐款兴建。洋口港也建有谢家渡、中埂、坑口3个码头。

百舸争流 商贸旺盛

闽江航道从闽北山区直通福州台江新港和马尾港,船只源源不断运送各种商品,为福建对内对外贸易做出重大贡献。早在汉代,福州与东洋、南洋等地已有海上交通往来。唐五代时期,福州对外贸易又有新的发展,与朝鲜、越南、印尼、印度等国舟楫互通。宋代时,福州盛产的荔枝、龙眼、福橘、橄榄等果蔬曾大批量东输日本,西运阿拉伯诸国,茶叶、木材远销欧美。进入元代,福州港与泉州港共同担起福建对外贸易的重任。当时澎湖成为航海南下商人的驻足地,每年常有数十上百艘商船停泊福州,加大了福州对外贸易力度。至明代,泉州港逐渐走向萧条、败落,外贸担子便全部落到福州港。明弘治十一年(1498),福州凿通河口尾至闽江的人工水道“直渎新港”,外国轮船可从闽江直驱市内河口码头。从此,福州港代替了泉州港,朝廷指定福州港为对外贸易港,成为中国政府与琉球往来的唯一港口,使福州港跃居各港之首,开展与琉球、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诸国的贸易往来,一度成为明代海外贸易中心。到了清代福州港已颇具规模。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仅航行于东南亚一带海上的中国船只就有295艘(其中福州船占了一半)。当年闽江流域的经济总量占全省的五分之二,闽江航运对保障福州商品流通和外贸的蓬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海关报告称,光绪十八年至二十年(1892-1901),在福州对外出口商品中,仅茶叶一项就达3859525担,平均每年出口茶叶385953担。

旧时福建陆路交通不发达,天然的江河水路成为主要交通要道。闽北地区依赖闽江船舶运输,将当地出产的米、茶、木、竹、笋、菇、纸、瓷器、中草药等不断地运往福州销售、转运。而福州往闽江水系各地发运的货物以食盐为大宗,还有海味、糖、棉纱、布匹、煤油、五金、日用品等沿海特产和进口商品,以满足闽江沿岸和闽北山区民众的生活需求。明弘治年间,闽江上游的富屯溪和金溪本地投入近500艘船舶,主要从事米和盐的运输。据《福建省统计年鉴》记载,1919-1925年,延(平)建(瓯)邵(武)平均每年盐的销量达230799担,以鸠尾船每艘装载盐200担计算,每年约需出动船只1000多艘次。闽北的浦城、建瓯、光泽、建宁等县盛产稻米,福州则缺米,大量大米从闽江船运至福州销售。旧时,福州盛行一种“溪米”,即是从闽江上游由溪船运来的米,产自光泽、浦城等地。“上溪有一种特产为红米,多出浦城、光泽,余均为白米”。溪米多用竹篓装运。“浦城篓(亦有袋)最大,斤数独多,浦城白占每篓百四十五斤,较其他处多五六斤”。光绪年间,仅光泽县每年年产大米20多万石,其中水运到福州的大米达3~4万石之多。据统计,闽北各地每年运往福州的大米(溪米)达60万担,以麻雀船每艘平均装运100担计算,大约有6000艘麻雀船穿梭于闽江水道。上三府的松溪、建阳、邵武、泰宁、建宁等县还产有瓷器,也是闽江船运的重要货物,还有酒也是运往福州的热门货。

清代初期,闽江上游各支流基本上都开辟直通闽江的航线,至清末,航行闽江航道上的船只达1万多艘,沿江航运十分繁忙。

南平位于闽江上游干支流交汇处,是南北水陆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这里帆樯云集,排筏栉比,朝发暮聚,一片繁忙。南平港拥有木帆船365艘,875个吨位,长年航行于闽江航道上;干支流各线,也有2200艘木帆船穿梭于南平港。

建瓯位于建溪下游,是建溪流域人员和货物的重要集散地,负有盛名的“建茶”就出自这里。建瓯港拥有木帆船718艘,2753吨位。另外,建溪沿线还有488艘木帆船航行于建瓯港,丰水期每日抵达建瓯港的轮船在20艘到30艘之间。

1934年的台江码头

洋口港处在富屯溪和金溪的交汇处,两条溪流各线共有木帆船1193艘,5730吨位,在洋口港停泊或进出。丰水期,下游方向还有10艘轮船抵达洋口港区。

1928-1934年的7年间,是闽江轮船航运的畸形发展时期,闽江下游增辟航线1条,轮船数由8艘增至31艘;中游增辟航线2条,轮船数由8艘增至24艘;上游虽未开辟新航线,轮船数却由原来的9艘增至85艘。截至1934年,闽江水系上有轮船183艘(包括下游专业小轮船),为1927年的5~6倍。

福建省政府1938年迁往永安后,战时闽江航运业务繁忙,闽江轮船业整合联手经营,按不同航段组成不同公司。1940年成立闽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轮船57艘,总吨位3746吨,经营福州至南平、建瓯、洋口、沙县等港区;1944年成立福州平水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轮船27艘,总吨位1777吨,专营万寿桥以上至侯官、闽清、尤溪口等地;1944年成立闽江下游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轮船20艘,总吨位791吨,专营万寿桥以下至闽侯、长乐、连江及永泰大樟溪等地。

闽江不仅运输货物,也是客运的主要航线。1901年12月闽海关报告:“在当地航运中,有交通汽艇航行在闽江上,乘客很多,业务很兴旺。”明末,从浙江至福州的来往旅客都不走海路,而从陆路跨越仙霞岭到浦城,再从浦城乘小舟到闽江,顺流东下至福州。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入闽,就是从江西,到浦城“觅延平舟”,行水路往各地去的。

航行在闽江上中游的船舶在福州大多泊在沿岸的帮洲、苍霞洲、台江汛一带,仅帮洲攀龙道便可停泊千艘以上船只。帮洲、义洲、苍霞洲、上杭、下杭、中亭街一带商号林立,商贾云集,经营数百种商品,辐射全国各地,甚至远销东南亚诸国。

今日的台江码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闽江航运发展较快,1953年从闽江进出福州港的货运量为12.64万 吨,至1954年 增至20.01万吨,到1957年达到78.44万吨。闽江客运至福州港,1953年77.86万人次,至1957年发展到108.8万人次。

民船众多 江中竞发

闽江水系运输的船舶,自古以来是以传统的木帆船和溪河船(统称民船)为主体。清同治八年(1689),福建船政局自造第一艘轮船“万年清”,行驶于台江至马江之间。清光绪元年(1875),闽江中游轮船运输业在苍霞洲创办,民营轮船开始行驶于福州沿海水域,后来逐渐伸延至闽江上(自洪山桥至水口之间)。虽说对传统的民船有一定的冲击,但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和社会经济并不发达的影响,江轮运输发展很缓慢,闽江上的运输依然是以民船居多。福建省建设厅船舶管理1934年4月份的调查数据表明,当时全省共有木帆船88种,28670艘(不含汀江水系及一些边县小河的船只),而闽江水系居多,有10640艘,约占全省总数的37%。1938年4月,福建省政府迁至永安,闽江依旧是闽北至福州的主要水上运输线,行驶在闽江上的轮船仅56艘,而民船有3040艘,至1942年,还是保持这一数字。

1940年1月至1944年,三个轮船公司联合经营闽江下游的运输业务。之后民船数量没有减少,反而还略有增加。据1946年的统计,闽江水系的民船有4320艘。此外,行驶于闽江的船舶中还有各种驳船(小驳、洋驳、盐驳)、工作船和专业船。驳船专供上下旅客及大轮船盘转货物,工作船主要是为轮船引航(水船为各种船只供应淡水和副食品等生活物资),专业船是专业运输船。另外还有土船、石船、砖瓦船、草船、石灰船、垃圾船、剧团专用船等分布在各大小水系河道。

闽江上营运的民船种类甚多,不同船型,不同使命,于不同的河段水面上竞发。

明嘉靖年间,根据闽江河道滩多、江面宽坦、水流平稳等特点,制造一种首尾皆尖的木船,船身平阔,形似蛋,故称“蛋船”,也叫“水船仔”,航行于水口至福州,集中在帮洲、三保一带装卸货物。同期,行驶在闽江上游河段和延平至福州之间,营运货物、兼营客运的一种民船叫“雀船”(清末闽清人称之“麻雀船”),船身长13.2米,宽2.31~2.64米。船的造型为两头尖、中间宽,形似梭子,有三舱、四舱、四舱半之分,每艘船载重量3~5吨,配有竹篙、双桨和船尾舱,并装有桅杆布帆。还有十锦船、公鸡船等,载重量均为100~150担,下行运米,上行载盐,有近500艘船,是一支不小的运输力量。清初,闽江上的民船多为“巢篷船”,清人称之“杉板”,船上有船主居住,而无户主居住的叫“鸭船”。有一种行驶于福州洪塘至水口河段的民船叫“躺船”,此船是清代初期闽江上的豪华客船,大多为地方迎送官吏及富商所雇用的,船上装有篷盖,遮风挡雨,前后有门,左右有窗,舱中有床榻、几案摆设。乘客可坐、可躺,尽览两岸风光,船上还配有三五妓女为客人服务。像这样豪华、气派的客船还有叫“梢篷船”的民船,往返于福州至光泽、崇安之间,也是供官家及显贵富商所使用的。普通旅客一般乘坐的是客货两用的“清流船”。清道光年间,有一种叫“白露船”的民船,又称“北路船”“北溪船”,行驶在闽江上游河段的延平、建宁、邵武三处溪流上运输货物。

此外,还有运行于福州至南平、建瓯、沙县等地的长途运输船,叫“鸠尾船”,主要运载盐和米及土特产、日用品等货物,载重量200~300担。另外,建宁和泰宁两县还有一种特殊的民船叫“漂船”,船只制成后即装上大米50担,从金溪上游驶向河宽水深的顺昌洋口码头,再添加大米50担,合计100担,直驱福州,到福州后连船带米一块售出,船户空手返回,再重新造船贩运,所以被称为“漂船”,船户说是为了避免逆水行舟出险情。这种船每年造出200~300艘之多。

传统民船一般分为海船和江船,除了船的体积大小、载重量、船型等不同外,最关键的区别是因为江河河床狭窄,水流急、礁石多,不宜挂帆,而海船是靠海风助其前进,缺不了风帆。

新中国诞生后的几十年里,随着陆上交通的迅速繁荣发展和江河自然环境的不断改变,江轮逐渐取代民船,内河水上运输渐次边缘化,闽江航运告别了曾经的辉煌,转变成为旅游业的黄金水道。

猜你喜欢

台江闽江轮船
闽江雨情
码头和轮船
轮船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台江县委离退局传达学习十二届县委常委会第17次(扩大)会议精神
浅析魔芋种植技术
福州港闽江口内港区失控船舶重载拖带进港探讨
闽江学院艺术系
海鸥为什么追着轮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