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新担当守边疆

2021-03-06楼昕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21年2期
关键词:普洱云南咖啡

本刊记者 楼昕

边疆,国家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疆稳不稳直接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

“治国必治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边疆地区调研指导,将边疆治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越南、老挝、缅甸3国接壤,有8个边境州市、25个边境县(市),边境线长4060 公里,居全国第三。民族多、信仰杂,再加上幅员辽阔、地形多样,可以说,云南的特点在边疆,发展的难点在边疆,工作的着力点也在边疆。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

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容易出现政治责任淡化、政治功能虚化、基层基础弱化等方面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

2017 年,云南实施了以“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为主要内容的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紧紧牢记“守土固边、脱贫攻坚、服务开放、维护团结、凝聚人心”的职责,把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的坚强堡垒、维护稳定的坚固基石、抵御渗透的钢铁长城,实现组织强、边民富、边疆兴、边防固、边关美。

为更好发挥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从2016年起,云南连续制定“基层党建推进年”“基层党建提升年”“基层党建巩固年”“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工作计划,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有效提升基层组织组织力,团结凝聚起党员干部群众,边干边探索,边探索边总结,边总结边实践。

近年来,云南将两新党建纳入“基层党建主题年”总体布局,同边疆国门建设、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等方面紧密结合。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两新身影出现在人们视线中——在助力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在“境内关外”试验区里,在直播带货的手机另一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让贫困群众拥有自己的产业才是长远的脱贫之路。”谭海江是这样认识产业扶贫的。

2010 年,谭海江成立了文山州砚山县宏茂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2014 年又成立了砚山县鑫珵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云南省农科院、农业大学和文山州农科所为技术依托,探索出“扶贫再贷款+农业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吸引了包括748 户建档立卡户在内的1000 余户农户种植高附加值的商品果蔬,年户均增收4000 元以上。并以砚山县为示范基地和种源培育中心,辐射带动文山州8 县(市)以及贵州、广西等地区,直接带动汉、壮、苗、彝等多个民族群众5000 余户,种植突尼斯软籽石榴、燕窝果、“云岭”热情果等中高端特色水果2 万余亩。公司也因此获得“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

这些年来,云南广泛开展“双强六好”“双亮双强”创建活动,引导两新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2020 年,全省两新组织通过开展“万企帮万村”“千社帮千户”活动,投入扶贫资金约11.9亿元。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力所乡茨米竹咖啡厂负责人扎迫在晒咖啡豆

德宏州瑞丽市与缅甸山水相连、村寨相望。2019 年8 月30 日,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德宏片区挂牌成立,包括瑞丽主城区和全国最早成立的、实施“境内关外”监管的姐告边境贸易区,重点发展跨境电商、跨境产能合作、跨境金融等产业,打造沿边开放先行区、中缅经济走廊的门户枢纽。

不到2 平方公里的姐告三面与缅甸木姐接壤,姐告边境贸易区经营户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2004年,姐告国门社区党组织成立,下设11 个党支部,其中9个党支部建在非公企业。“我们这儿99%的党员都是非公党员,不论生意多大,都听组织的话。”浙江商人、社区党委书记王岳亮说。

近几年来,瑞丽市结合边疆国门建设和口岸开放特点,在全省率先筹建两新党建公积金,首批共筹集资金83.65万元,鼓励两新组织开展各类活动。

大党旗飘起来、小党旗摆起来、党徽戴起来、牌子挂起来,在瑞丽,人人争做国门前的战斗堡垒。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去年“十一”黄金周,青春励志电影《一点就到家》屡次冲上热搜。影片以咖啡为主题,取景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讲述3个性格迥异的青年从大城市回到云南古寨开启创业旅程,把蜿蜒的山路踏成梦想大舞台的故事。

电影热映推动了“云南咖啡”的热销。云南咖啡产量目前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主产区在普洱、西双版纳、文山、保山、德宏等地,过去由于长期按照粗放的方式种植、处理咖啡豆,卖不上价。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进咖啡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种植,并引进国际知名企业建立种植基地和加工厂,把云南优质咖啡销往全球市场,助力咖啡产地各族群众决胜脱贫攻坚。

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乡茨米竹咖啡厂里正是一片繁忙景象,五六个村民正忙着洗晒翻刚收的1 吨多咖啡豆。2007 年,扎迫投资建设了茨米竹咖啡厂,鼓励126户村民加入种植管理700 多亩咖啡地,“每年兑现给村民的咖啡款有100多万元。”

近些年,普洱引进农业农村部国家种子工程云南省小粒咖啡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咖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平台机构,有效保障咖啡种植、采摘、加工、病虫害防治、烘焙、杯品等各环节质量,提高了咖啡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市里还将旅游体验融入咖啡产业的各个环节,实现咖啡加工、咖啡旅游、咖啡贸易和咖啡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曾经的普洱,是云南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地区之一,如今的普洱,是“世界茶源”“中国咖啡之都”,全市6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户户达标、村村提升、县县清零”的目标全面实现,西盟县荣获全省唯一的“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人均收入翻番了,收入来源更多了,增收渠道更广了,百姓生活越过越好。

滔滔怒江水,巍巍高黎贡。在滇西边境高黎贡山上,高黎贡山茶博园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问起游客络绎不绝的秘诀,董事长、党员陈亚忠很自豪:“别家茶园只有茶树,我们集院士工作站、茶博物馆、非公企业党建园等产研学基地于一体,能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陈亚忠深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是单单几块展板,而是融入公司生产经营,是入脑入心的。2008年,公司成立党支部,陈亚忠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每个月,公司党支部都要组织党员活动,在陈亚忠看来,支部活动不是为了吃和玩,而是要统一思想。每到这一天,她总会放下手头工作,和支部党员一起忆苦思甜。

在公司党支部带领下,一套“公司+院士工作站+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诞生了,让茶农有了土地流转、务工、鲜叶交售3 种收入,每年收入达到6000 多万元,带动边境广大农村、众多茶农脱贫致富,形成了有边境特色的脱贫经验。

新征程召唤新担当,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两新组织冲在“固边、稳边、兴边”一线,送服务、送知识、送希望,切实推进和谐稳边。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

猜你喜欢

普洱云南咖啡
关于咖啡的9个真相
云南图片库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咖啡
「云南山娃」
2008《普洱》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