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规模养猪场防疫管理
2021-03-05陈曦
陈 曦
(罗平县钟山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罗平655809)
作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近年来,罗平县的养猪业从小、散的传统家庭型养猪方式向着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规模化养猪比例逐年提高,搞好规模场的防疫工作,对提高养猪场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1 规模养猪场防疫存在的问题
1.1 养殖场人员文化素质低,饲养管理落后
现大部分养殖场都是由家庭养殖逐步发展壮大的,养殖管理人员文化层次低,大多采用的是传统落后的养殖方式,对新技术的理解、接受和应用能力差,管理全凭经验,缺乏最基本的养殖技术和疫病防疫意识,缺乏消毒意识,很大程度削弱了经济效益的发挥。
1.2 猪场环境污染严重,消毒措施不严格
部分养猪场认识不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或污水处理设施不达标,猪粪随意堆放,污水乱排乱放,粪污处理随意性较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导致猪长期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同时养殖户对养殖环境消毒存在误解,意识不到消毒工作的重要性,给疾病传播也提供了有利条件;部分养猪场进出口设立的消毒池形同虚设,有的进出口更是完全没有消毒池,真正发生疫病时才想起要消毒;同时,消毒方式、消毒剂选择及剂量都存在很大问题。
1.3 主动防疫意识不强,免疫程序不合理
养殖户对动物防疫认识不到位,认为防疫管理工作不重,当基层防疫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开展防疫注射时,不理解、不支持,一旦出现免疫应激反应就无理取闹,没有根据本场实际建立相应的免疫计划和免疫程序,当出现疫病时,才用疫苗来免疫,而且还盲目加大疫苗使用量。
1.4 养猪场选址和布局不合理
有的养猪场靠近生活区、学校、水源地,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环评等不达标;同时内部建筑布局混为一体,为节省资金,猪舍建造不规范,没有病畜隔离区,一旦发生疫病,很快全场都感染。
2 对规模养猪场防疫管理的建议
2.1 提高防疫意识,强化技术培训
要不断提高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使其认识到防疫工作对养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性;通过严格制订一系列制度,如免疫制度、消毒卫生制度等,并保证贯彻实施。加大技术培训工作和养殖交流,使广大养殖户对猪场相关知识进一步认识了解;开展试验示范,使养殖户真正认识到防疫工作的在疾病防控中的重要性。
2.2 严格消毒制度,做好消毒工作
树立消毒防疫的正确理念,结合本养猪场的实际情况,科学制订完善消毒计划及操作规程;养殖场配备相应消毒设施,对出入养殖场的人员、车辆、器械、用具等进行消毒,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消毒药品的使用一定要科学规范,不同的消毒对象选用不同的消毒剂,不长期使用一种消毒药。
2.3 科学免疫接种,预防为主
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疫病史、周边疫情、猪免疫抗体水平和不同饲养阶段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疫苗应向兽医部门采购,若自主采购强制免疫疫苗,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向符合要求的疫苗生产企业购买强制免疫疫苗,发现疫苗质量存在问题的,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疫苗在储存和运输途中要符合规范,保证疫苗效价;合理选择疫苗使用方法,严格按照接种剂量接种。猪群身体状况不好的、患病、亚健康猪等情况下不能进行接种;定期对猪群免疫抗体进行监测,以便科学补针。
2.4 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新建养猪场选址要符合当地建设规划,远离居民生活区,不影响当地居住环境,距主要交通干线500m以上;应选择地势高、干燥、平坦的地方,建设养殖场的土壤要便于排水,不要靠近河流两旁;供水供电应便利。养猪场内部规划出生产区、工作区、隔离区等功能区,有各自封闭的间隔。
2.5 加强饲养管理
养猪场结合自身实际科学饲养管理,科学选择饲料,确保营养充足,严禁使用霉变或被污染的饲料;持续供给清洁卫生的水;猪舍内要清洁干燥,温度适宜,注意通风换气;加强引种时的管理,引种前应把隔离舍准备好,种猪引进后,要进行隔离观察,确认没有疫病后再混群饲养。泔水严禁喂猪。
3 小 结
养猪场要想发展必须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做好养猪场的防疫管理工作,加强养殖场应对动物疫病的能力,采取科学有效地防控措施,降低或减少疫病发生风险,保障正常生产秩序,全面推动我县生猪养殖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