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
2021-03-05翟学军
翟学军
(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柏庄镇人民政府, 河南 安阳455000)
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致病性、传染性、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由蓝耳病病毒引起,主要病症有繁殖障碍、呼吸道症状等,病猪的两耳出现短暂性蓝紫色,母猪感染易流产、产出弱仔、呼吸困难等症状,其中仔猪和妊娠母猪是最易感染的目标。
1 蓝耳病概况
近年来,在各种技术的支撑下,养猪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的机会,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量逐步增加,促使规模化、科学化养殖成为养殖行业的主要方向。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传染病的暴发增加,给养殖行业带来了非常高的风险。蓝耳病是致病性非常高的一种疾病,最初暴发在我国华东、中南地区,然后传染范围不断扩大,至今全国各地都有蓝耳病的发生报道。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快速提升、皮肤发红、呼吸急促等。剖检可发现弥散性、出血性、间质性肺炎。(1)发生与流行给由于其发病急、传播快且不论品种、年龄、性别等,均可感染此病。除了仔猪、母猪、育肥猪之外,良种猪、杂交猪等品类的致死率也较高,发病后采取紧急免疫接种或其他疫苗等会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其他动物品种尚未发现此病,并且也没有人感染该病的报道。因此只在猪间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蓝耳病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主要包括运输工具、食槽、清扫工具、种猪配种、蚊蝇昆虫等。促发因素有仔猪交易、紧急出栏售卖、急宰、外运等,这些都会加速蓝耳病的远距离传播。蓝耳病的流行特点有:发生过此病的猪场还可能多次发作;感染猪的主要死亡年龄为断奶至50日龄仔猪,死亡率高,断奶前的仔猪生长状况良好。同场种猪没有明显病例;主要传播方式为病猪的出栏买卖。
(2)临床症状:潜伏期较短,一般3d左右。发病时高热稽留,皮肤泛红,食欲下降,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呼吸急促,猪群扎堆,昏睡时间较长,大便出现干结等状况。公猪出现精子活力下降,而母猪则表现为流产、死胎、返情、受孕率低下等。部分猪在感染后出现后躯无力、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少数猪会出现呕吐。感染后,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大猪、母猪等病程较长,死亡率较低,仔猪死亡率较高且发病快。
2 蓝耳病的防控技术
2.1 防控措施
科学诊断蓝耳病,做好防控工作的首要任务是阻断病源。在实践中,要运用综合防治措施阻断病源来路,防止病源进入猪场引发大规模猪感染蓝耳病。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关键是要接种变异株疫苗。没有接受免疫的猪场一旦病源传入,发病速度极快且感染范围急剧扩大,无法阻止疫病的传播。而没有发病的猪场可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油佐剂疫苗进行免疫工作,提高猪场对病源的免疫效果。结合养猪场的实际情况优先选择种猪进行免疫。对传染率较高或者已经开始出现病症的猪,最好采用灭活苗按受威胁的轻重先后次序紧急免疫。
2.2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疫苗免疫技术
母猪需要在产前一个月左右使用相关灭活油佐剂疫苗进行防控,疫苗使用量为4mL/头;公猪的疫苗使用量与母猪相同,但需要每隔6个月注射一次;对25日龄左右的仔猪则要使用2mL/头的疫苗量进行免疫,一个月之后再加强免疫一次,可以取得较好的防疫效果。
(1)急性期、预防性治疗方法:最好选用中药方剂,名为清瘟败毒散,也可以使用白虎以及黄连解读汤调配代替。药方主要由生石膏120g、生地30g、水牛角60g、连翘30g,桔梗26g、知母30g、黄芩30g、甘 草20g、丹 皮20g、淡 竹 叶30g组成,将药材碾碎拌和后,用水煎滤渣后置入饮水器,让猪自由饮服。该药方连续使用2周。用量为投喂1g/kg.bw,大猪则减少用量。预防性治疗的使用量减半。
(2)晚期、康复期猪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方法:为了帮助病猪尽快回复健康,仍然使用中药治疗法。在应用上述方法治疗后继续配合其他中药药方,基础药方为:生黄芪、银花、当归、丹参、郁金、旋覆花等,诊疗人员可根据猪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减用量。配合辅助药方的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作用,首选党参、黄芪、地龙、桂枝、皂角刺等。益气养阴、化瘀解毒作用,选用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百合、当归等。益肺肾、化痰徐作用,可选用熟地黄、三棱、水蛭等药物。
(3)综合防治方法:减少猪群的应激反应,少打针,确保猪群的安静修养时间。猪舍通风降温保温,及时清扫猪圈,做好基础保健工作,严格无害化处理病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