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高热综合征及中兽医治疗方法

2021-03-05朱先德

畜禽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温服中兽医猪群

朱先德

(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安徽 合肥 230041)

0 引言

猪高热综合征属于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以及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导致的。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生猪养殖业的稳定发展。采用中兽医方法治疗猪高热综合征,不仅无任何毒副作用,而且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因此养殖户要重视应用。

1 猪高热综合征病因

1.1 免疫因素

免疫因素是诱发高热综合征的重要因素,当前部分养殖户没有意识到免疫接种的重要性,没有制定完善的免疫接种计划、程序,有的为了节省成本,选择不接种疫猪瘟、蓝耳病、口蹄疫等疫苗,或者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应的程序免疫接种,免疫操作不规范,使用过期或者劣质的疫苗,疫苗保存不当,免疫接种时没有做到一猪一针,忽视消毒,免疫接种剂量不合理,方法不当,接种前后滥用抗生素类药物,影响免疫效果,最终导致疫病的发生[1]。

1.2 营养因素

生猪养殖时,饲养管理不到位,所喂食的饲料营养单一,质量差,无法满足猪群生长对于多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导致抵抗力下降诱发疾病。高热、高湿季节是猪高热综合征高发时期,尤其是一些散养户和中小型养猪场,由于缺乏科学化的饲养管理意识,饲料储存不当,饲料发霉变质后没有及时发现仍继续喂食,导致猪群免疫抑制、代谢紊乱,此时病原体趁虚而入,导致高热综合征的发生。

1.3 应激因素

猪群受到应激因素的影响,亦可导致患病。部分养殖户饲养管理不到位,圈舍卫生环境清洁不及时,光照通风不佳,防寒避暑不及时,饲养密度过大导致拥挤,环境噪音大,长途运输,均会造成应激,增加猪高热综合征发病率。

1.4 引种因素

养殖场户为扩大养殖规模进行引种,但忽视对引种场猪群的健康检疫工作,导致引入了患病猪、带毒猪。或者为节约成本,从疫区引种以及疫病高发期引种,均会埋下巨大的隐患,导致疫病传播扩散。

1.5 滥用药物

当前在生猪养殖中,滥用抗生素类药物的现象较为常见,盲目、滥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药物残留,而且会产生抗药性,影响生猪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最终导致猪无名高热征的暴发。

2 临床症状

患有高热综合征的病猪,会出现明显的高烧现象,一般在40.5℃~41.5℃,呼吸频率加快,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下降,严重的食欲废绝,皮肤发绀,耳朵边缘发绀,观察病猪腹部、四肢末梢部位皮肤可以发现紫红色斑块。病猪不喜站立走动,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气喘,呼吸不规则,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眼部有大量分泌物并诱发结膜炎,个别猪会出现便秘症状,粪便呈球状,尿液发黄量少且浑浊。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病猪贫血导致全身皮肤发白,被毛杂乱无光泽。如是怀孕母猪患病,极易出现流产现象,即使产下仔猪也大多是死胎和僵尸胎[2]。

3 中兽医治疗方法

中兽医治疗猪高热综合征,具有治标又治本的功效,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清热解毒、凉血化瘀、通腑泄热、扶正固本的原则,具体可使用下述药方。

方1:清瘟败毒散,取15 g甘草+25 g桔梗+50 g生地+50 g水牛角+50 g栀子+50 g丹皮+50 g赤芍+50 g知母+50 g黄岑+50 g玄参+50 g连翘+100 g淡竹叶+200 g石膏,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去渣温服,50 mL/头,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2周。

方2:清热解毒汤,取10 g甘草+20 g菊花+20 g黄岑+20 g栀子+30 g连翘+60 g板蓝根+120 g石膏,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熬药液去渣温服,1次/d,连续服用7 d。

方3:取10 g甘草+10 g生地+10 g薄荷+20 g竹叶+20 g连翘+20 g山栀+20 g黄柏+20 g黄连+20 g黄岑+30 g大黄+50 g芒硝,将上述药物加水煎液温服,1次/d,连服7 d。

方4:取10 g甘草+10 g竹叶+10 g桔梗+15 g黄岑+15 g黄连+15 g栀子+15 g连翘+20 g蒲公英+20 g大黄+20 g芒硝+20 g二花+20 g牛蒡子+20 g板蓝根+30 g生石膏+30 g玄参,将上述药物加水煎液去渣温服,1次/d,连服7 d。

典型病例分析:2021年6月份,某镇养殖户张某饲养的生猪中有部分猪出现病态,其中1头猪死亡,随即电话邀约求诊。对病猪进行实际检查,发现不愿进食,体温升高至41.5℃,皮肤有紫红色斑块,耳部边缘呈紫红色,病猪便秘,粪便呈球状,精神萎靡,尿液浑浊。对病死猪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肺部异常肿胀坚硬,肺部切面呈大理石样病变,肺间质增宽,脾脏、肝脏肿大明显,全身淋巴结肿大,肠管呈卡他性炎症病变。结合病猪临床症状表现及剖检变化,最终诊断为猪高热综合征,随即采用上述清瘟败毒散治疗,取15 g甘草+25 g桔梗+50 g生地+50 g水牛角+50 g栀子+50 g丹皮+50 g赤芍+50 g知母+50 g黄岑+50 g玄参+50 g连翘+100 g淡竹叶+200 g石膏,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去渣温服,50 mL/头,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3 d后,病猪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治疗5 d,病猪完全康复,10 d后复诊无复发迹象。

4 预防对策

4.1 强化饲养管理

为降低猪高热综合征发病率,养殖户要强化饲养管理工作,遵循自繁自养原则,减少疫病的传入。如必须要引种,应避免从疫区引种,禁止在疫病高发期内引种。要保证饲料营养均衡,适口性强,禁止喂食腐烂发霉饲料和冰冻饲料,应保证饮水无污染。

4.2 严格消毒

做好消毒工作是降低疫病发生要率的关键。养殖户要制定完善的消毒制度,严格落实消毒工作。要合理选用消毒药物,保证消毒剂无刺激性、具备较高的杀菌灭毒效果。要保证消毒药剂使用规范,针对环境消毒应选用烧碱,喷雾消毒应选用戊二醛,饮水消毒或者带猪消毒应选用金碘。

4.3 落实免疫接种与驱虫

免疫接种是防控猪高热综合征的重要举措。养殖户要重视对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链球菌病、气喘病的免疫接种工作。要合理选用疫苗,严格控制免疫接种方法和剂量,接种前后禁用抗生素,应喂食维生素,减少应激。

4.4 药物保健

生猪养殖中,加强药物保健能够有效降低猪高热综合征的发病率。尤其是处于保育期、妊娠期、哺乳期的猪,应积极做好药物保健工作。药物保健中,中草药发挥着重要作用,夏季是猪高热综合征高发季节,可使用250 g甘草+250 g神曲+250 g麦芽+500 g防风+500 g荆芥+500 g板蓝根+600 g黄岑+1 000 g大青叶+1 000 g鱼腥草+1 000 g蒲公英,将上述中草药研磨成粉末状拌入饲料中喂食猪群,此方能够起到清热解毒,开胃消食,提高免疫力的功效,降低猪高热综合征发病率。

5 结语

猪高热综合征高发背景下,养殖场户要积极做好防控工作。通过分析猪高热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并以实例探讨了该病的中兽医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希望能够为临床诊治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推动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温服中兽医猪群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探讨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痛风试试薏苡仁桑枝核桃饮
喝中药不是越烫越好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治支气管炎
中兽医分型治疗牛泄病的方法
中兽医“治未病”学说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