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2021-03-05许圣松

畜禽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猪仔磺胺类猪链球菌

许圣松

(隆林各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品改站,广西 隆林 533400)

1 流行特点

1.1 传染源

猪链球菌病的传染源一般是病猪和隐性带菌猪,在病猪的鼻腔、扁桃体、消化道、乳腺及生殖道等部位存在大量的病原体,经病猪排出身体后,对外界环境会产生影响,例如猪圈、运输工具等,同时也会污染相关的物资,例如饲养工具、饲料、水等[1]。病猪会对污染环境进行水平传播,从而危害猪的身体健康。同时,农村养殖尤其要注意牛、羊、狗、猫等猪链球菌病的重要传染源,吸血昆虫、老鼠等在本病传染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

1.2 传播途径

猪链球菌病的传播途径比较多元化,例如通过病猪的皮肤创伤口、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进行传染,其中以养猪场中生猪之间的接触传播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母猪与猪仔的接触也是非常重要的传染途径。另外,如果健康猪与病猪或带菌猪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有过接触,也会出现传染的情况。

1.3 感染对象

猪链球菌病的传染对象主要是猪,这种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各种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都会存在被感染的隐患,其中3~12周龄的猪仔最容易被传染。除了猪仔之外,育肥猪的感染率也相对较高,这种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会发生,尤其在夏季或秋季是本病的高发期,这种病往往在生猪密度大、环境卫生差的规模化养殖场暴发,且暴发规模较大,而农村散养的生猪则多呈地方性流行的特点[2]。

2 临床表现

2.1 急性败血型

急性败血型猪链球菌病多发病于成年猪,这种类型的疾病所呈现的特点是发病急且暴发速度快,多暴发流行。生猪在感染后,体温迅速升高,并且精神萎靡,多有咳嗽,容易呼吸困难且贪睡,轻者食欲减退,重者食欲全无。感染此病后,病猪会倒地匍匐,常有眼泪和鼻涕流出,耳尖、颈部、四肢和腹部都会出现紫色斑点,最严重者无表现症状突然死亡。对于这种急性疾病,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则会使病死率不断增长。

2.2 脑膜炎型

脑膜炎型猪链球菌病多发于70~90 d的猪仔,较大的猪仔也有可能患有此病。生猪在患病后,体温通常会上升至40℃~42.5℃,多表现为食欲全无,且有便秘、贪睡等状况出现,鼻中有浓稠液体流出,随着疾病发展,病猪会有空嚼、转圈、磨牙、后躯麻痹等神经症状出现,并且有四肢划动的症状,这种疾病往往使病猪消瘦最终死亡。

2.3 关节炎型

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多发于猪仔,这种疾病往往由急性败血型或脑膜炎型转变而来,生猪在感染后,通常会在一个或多个关节处出现肿胀,猪仔腿跛,不愿活动,甚至无法站立,严重者会导致后驱瘫痪。病猪的关节周围会出现多发性化脓灶,重者会导致关节软骨出现坏死[3]。

2.4 化脓性淋巴结炎型

化脓性淋巴结炎型猪链球菌病多发于断奶的猪仔和育肥猪,生猪在感染后,颌下、咽部、颈部等多个部位的淋巴结会出现肿胀、硬化等症状,并且有热痛感,病猪在吃食时吞咽困难,随着该病的发展,脓肿在成熟后会破溃流脓,症状会相对减轻。

3 预防措施

1)养猪场要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降低病菌传播的概率,对生猪猪圈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消毒对象包括生存环境与各种养殖器具,要保证猪舍的环境卫生符合相关的养殖条件,阻断病菌传播,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概率。

2)养猪场要提高日常的管理水平,保证生猪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从而提升生猪的免疫力。猪场管理人员要确保生猪在通风透光的条件下生存,要保证猪舍的温度处于合理水平,并对生猪的饲养密度进行科学调节,将生猪的饲养管理落到实处,控制和减少生猪的疾病感染率[4]。对于要分娩的母猪,则要加强消毒工作,控制和减少感染疾病的概率,要认真严格地对生猪进行隔离分群,提高养猪场的综合管理水平,为生猪的成长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生存环境。

3)养猪场要坚决禁止生猪与其他动物混养的情况,要充分做好灭鼠工作,对蚊虫等进行科学的治理,减少病菌的传播媒介,这对预防猪链球菌病的传播和蔓延有着相当大的意义。

4)在猪仔断脐、断尾、剪牙、打耳标等过程中,养殖人员要用碘伏对猪进行合理的消毒,并及时处理伤口,避免伤口部位出现感染的情况。

5)养猪场要使生猪及时接种疫苗,从而有效避免疾病的感染,健康猪在接种疫苗时可以选择活菌苗,刚出生的猪仔或生长较弱的猪不能使用活菌苗进行接种,可以选择猪链球菌多价灭活苗进行接种,在疫苗接种前生猪不能使用抗生素,以免对接种效果造成影响。

6)养猪场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要根据生猪成长的不同阶段,合理选择相关的药物进行预防,这样一方面能够促进生猪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还能提升生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概率。同时,对于亚健康状态的生猪,相关养殖人员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改善,通过药物来减少感染猪链球菌的概率。例如选择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各类药物,根据合理的剂量进行添加,此外,还可以选择阿莫西林等药物。

7)养猪场要全面检查猪群的健康状况,对疑似患病的生猪进行隔离,在确诊之后,要进行有效的治疗。

8)对于病死猪,养猪场要通过填埋、焚烧等形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4 治疗措施

对于患有猪链球菌病的生猪,在面临急性败血型、脑膜脑炎型、关节炎型等症状时,养猪场在其发病早期要使用充足的抗菌药物,如可以使用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等进行科学的治疗。同时,对于脑膜炎型的病猪,可以用磺胺类药进行治疗,使用磺胺类药物时,首次用加大剂量,为了避免磺胺类药物损害猪的肝脏,在治疗期间,可以在生猪的饮用水中,加入适量的清肝利胆药物,避免猪由于肝脏受到损坏而产生其他疾病,如长期使用磺胺类药物,需要在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以防止动物机体产生结晶尿。对于慢性关节炎,相关人员要防治扩散的同时进行合理科学的治疗,通常来讲,慢性关节炎的形成期为2~4周,这种病需要长期的治疗。

5 结语

在生猪感染猪链球菌病后,猪场管理人员如果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则很容易导致病猪死亡,该病的死亡率相较于其他疾病要更高。因此养殖人员要对猪链球菌病有全面的认识,要提前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在发现病猪后,管理人员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病猪进行隔离观察,同时积极开展病猪的治疗工作,保证养殖场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猪的健康成长,为养猪场增添经济收益,提高农民的收入。

猜你喜欢

猪仔磺胺类猪链球菌
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如何提高猪仔成活率
亮菌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黏膜的保护作用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预防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及防治
仔畜吃母乳死亡原因探究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鸡肉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及其积累性暴露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