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砟轨道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021-03-05刘友儒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水化高性能轨道

刘友儒

(广东省交通运输技师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1 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采用了最新的技术,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性能大幅度提高,体现出更强的耐久性、适用性,在应用中体现出抗渗性,还具有稳定的强度。高性能混凝土体现出很好的和易性。混凝土的工作流动性好,在成型中不会发生断层、离析,易于成型;在泵送与灌注中可以保证泵送效果与自密实效果。混凝土初凝期间水化热较低,凝结后收缩变形小,体积稳定率较高。混凝土还具有高含气量、低胶材、低用水量、低坍落度的特点。外加剂通过双掺可以提高引气剂用量;低坍落度有利于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保证抗裂性能。高性能混凝土不需要振捣就可以自动填充到模板的角落,可以消除漏振、过振引发的缺陷,保证了耐久性不足。应用存在抗冻要求的引气混凝土,可以消除混凝土在振捣中含气量损失过大对抗冻性造成的影响。混凝土的硬化体性能可以保证抵抗外部的侵蚀,体现出更好的抗裂效果。

2 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因素

2.1 温度效应

针对高性能混凝土,在施工中结合温度效应加以控制。温升影响因素包括浇筑工艺、水化热的发生量、碱骨料的影响等。施工工艺还会影响到散热速率,温度效应还与浇筑的环境条件有关,最有代表性的是浇筑温度、水化热、混散热速率。在无砟轨道工程的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胶凝强度高于400 kg/m3。通常工程规模大,施工会持续较长的时间。高性能混凝土凝结后散热速度较慢。在持续施工中,会集中浇筑,混凝土结构内部由于水化放热反应强烈,热量会集中产生,会发生聚集,不能有效排出,因此温升快。在浇筑初始阶段,混凝土发生初凝时本体的强度不足,弹性模量也较小,在温度下降时会发生收缩,变形过程中如果缺少外部约束力,在水化热作用下会有温升,导致变形的发生。混凝土在龄期凝固中强度与弹性模量会增加,会发生收缩变形。

2.2 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及干缩

高性能混凝土在浇筑时存在塑性收缩。混凝土在完成浇筑后会发生特别集中的水化反应,这一时期,混凝土结构中的分子链处于快速形成中,在泌水中蒸发量增大,会发生失水收缩,因此塑性变形产生。研究表明,高性能混凝土的塑性收缩量会大于1%。骨料在下沉的过程中,如果钢筋不能发挥阻挡作用,顺着钢筋的长度方向会产生纵同裂缝。混凝土发生硬化的过程中,表层水分蒸发中会持续减少,湿度降低,体积会同时缩小,发生干缩现象。高性能混凝土由于体量大,表层水分与内部水分损失速度有所不同,表面收缩量如果大于内部,收缩不均匀时会引发收缩变形。但是内部存在约束作用,在载荷的持续作用下,如果外部拉力超过了本体的抗拉强度,会产生收缩裂缝。

2.3 水泥细度的影响

不同牌号水泥的物理性能也有所不同。比如颗粒度会存在差异,比表面积会不一样。比表面积地凝结效果会产生影响。针对高性能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应用,颗粒度若过细,在早期凝固阶段水化热会中剧烈,受温度的影响会产生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有研究表明,颗粒度愈细,干燥期间发生变形就会越大,更易发生开裂问题。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中,要合理选择水泥的颗粒度,在保证凝固效果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强度。

3 无砟轨道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要点

3.1 混凝土的配比要求

无砟轨道工程要求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较高的性能,具体内容要考虑到:混凝土要保证和易性与流动性,还要保证小的收缩率。用于拌合混凝土的水泥强度等级要大于42.5。砂石的粒度要符合相关的标准。细骨料的级配要合理。粗骨料要采用坚硬、空隙率比小的石料。应用于高性能的混凝土,要对骨料降温,拌和混凝土可以使用低温水,以防止开裂。

3.2 浇筑和养护

对于铁路无砟轨道施工,针对浇筑、养护施工要采用综合性能优越的设备,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效率、质量。如在隧道施工,采用新型铺轨小吊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运送效率,从节省时间角度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还可以保证施工进度。无砟轨道工程的养护可以采用性能突出的喷淋养护设施,以合理控制养护水分,养护龄期养护与温度控制可以保证效果。无砟轨道工程施工中保证了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可以消除由于施工引发的和易性变化、后期强度不足等缺陷。

3.3 温度控制

环境温度会对混凝土的结构与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施工中对于温度没有加以控制,或者控制效果不好,混凝土结构受到内外部温差的影响,易产生裂缝,严重时会有变形发生。混凝土结构物本体的强度受到影响。在混凝土施工中,在施工中要分析混凝土的类型,以确定温度控制方法,还要结合施工区域的环境条件,以发挥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比如浇筑中,对于入模温度的控制要低于30 ℃,在冬季入模温度要高于5 ℃。在养护期间,要保证混凝土的芯部温度低于60 ℃。混凝土的芯部与表面的温差要低于20 ℃。混凝土表面与环境的温差要低于15 ℃。混凝土结构表面与养护用水的温差不能高于10 ℃。在轨道工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不同工序的温度要严格测量,要有把控措施。

3.4 材料与配制

无砟轨道工程中,施工中除了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成分配置对施工质量产生的影响。在施工中,材料质量若有缺少,不能达到铁路工程的设计要求,或工艺有缺陷等,难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此外,混凝土在配置时,没有依据标准,只是根据自身的经验,会导致混凝土的性能不能达到无砟轨道工程的要求,影响工程的质量。

4 无砟轨道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控制措施

4.1 混凝土的搅拌

在无砟轨道工程中,要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保证混凝土的充分搅拌。在搅拌操作中,要依据相关的标准。各类原料的投放顺序要依据规定,搅拌时间要保证足够,还要针对无砟轨道工程的施工特点。施工中要控制水灰比;拌和时要考虑到物料的坍落度,防止由于坍落度对混凝土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使用添加剂时,加入量要保证准确。各类材料要充分融合,以保证混凝土结构不同部位的强度均匀。

4.2 温度控制的有效控制

在针对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关键点是温度的合理控制。施工准备阶段,技术方案要结合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气候特点分析存在的不可预测因素,结合无砟轨道工程的特点明确温控方案,施工中的分层要保证长度、宽度的合理,还要保证厚度的科学性,针对不同的浇筑层,要保证前后工序搭接长度与间隔时间的科学合理;浇筑时还要结合气候条件,对原料进行升温或降温处理,以保证施工效果。如拌合可用水冷却降低浇筑温度。在气温较高的天气施工,要单次浇筑厚度要适当减少,还可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保证散热效果,通水管也以降温。施工中温度到最高值的时间要尽可能延长,降温梯度要科学。某铁路工程的降温曲线如图1所示。在浇筑时采用分层、分块的方式,控制了入模温度,控制了施工冷缝;浇筑后,表面水泥浆要保湿,避免龟裂。

图1 混凝土的温降曲线

4.3 混凝土的浇筑与捣注

浇筑可依据平面分条的方式,还要对厚度加以控制,以保证浇筑初期混凝土的散热效果,下料可以借助溜槽来辅助。下料操作要保证振捣的充分有效,上层混凝土浇筑时间要发生下层混凝土初凝阶段,以防产生冷缝。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要保证效果,振捣也关键工序,要防止发生过振或漏振。要具体的操作中,保证振捣充分均匀。振捣操作后要紧跟着开始布料。振捣棒插入点要保证分布合理,力求均匀。振点间距要小于振捣棒有效作用范围以内。针对模板边缘的振捣,要注重保证充分振捣,彻底赶尽边缘残余的气泡。在初凝前,二次振捣要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防止内部存在细微裂缝。

4.4 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与验收

施工后,后期的养护也是消除缺陷的关键工序。在初凝时,要保证表面的湿润,可覆盖薄膜,薄膜下布水管,以保证混凝土表面长久保湿。为了保证养护效果,要考虑到避免水分的过快流失,可以在浇筑带砌挡水线,采用蓄水的方式来保证养护效果。混凝土养护的还要结合内外部存在的温差,以避免发生开裂。在轨道工程中,应用高性能混凝土虽然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养护中的保湿与保温存在不利条件,要采取有利条件保证施工效果。如夏季用蓄水的方式,冬季用覆盖表层的方式。针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验收要针对外观尺寸,还要针对内部的质量。检查外观质量能初步判断内部质量。外观检查包括表面是否光滑,有无裂缝、露筋、蜂窝等缺陷。针对缺陷要有可靠的加固措施。针对尺寸检查要借助测量,依据设计图纸检查外形是否相符。

4.5 高性能混凝土的防裂

高性能混凝土的防裂是关键。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要保证合理,受力均匀,避免应力集中,还要消除水化热的不利影响。如挖空非关键部位,土方重压不仅可以减少混凝土使用量,还可以防止应力集中。膨胀剂的使用可以预防结构内部过大拉应力的影响。针对温度应力,要保证边界结构的合理设计,以防止产生裂缝。在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中,配筋也是关键。配筋要结合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此外,应用扩张网可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效果,防止产生结构裂缝。还可借助防裂纤维。防裂纤维的分散性较好,含水效果好,还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可以保证拉附效果,抗裂防渗作用突出。

5 结束语

在无砟轨道工程中,针对高性能混凝土要分析施工技术,研究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把握要点,针对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保证施工效果。

猜你喜欢

水化高性能轨道
推荐书目《中国轨道号》
水化热抑制剂与缓凝剂对水泥单矿及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
“新谢泼德”亚轨道运载器载人首飞成功
基于水化动力学模型的水泥基材料温度效应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一款高性能BGO探测器的研发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水化热分析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水溶液中Al3+第三水化层静态结构特征和27Al-/17O-/1H-NMR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SATA推出全新高性能喷枪SATAjet 5000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