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现状分析
2021-03-05吉喆
吉 喆
(长春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竞争战略学者Michael E.Porter提出了竞争理论,即态势分析法,就是我们所知的“SWOT分析法”。包含有事物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即:(1)优势Strengths,为“S”;(2)劣势Weaknesses,为“W”;(3)机遇Opportunities,为“O”;(4)威胁Threats,为“T”。而SWOT分析法,常为公司内部所应用,拟定集团内部的发展战略、剖析集团外部的竞争对手状况。本论文在对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现状及其发展的分析上,借用SWOT分析法,从而梳理近20年间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发展之路,探索其发展所具有的内部优势(S)、劣势(W)以及外部面临的机遇(O)及挑战(T)。下面依照矩阵方式将SWOT分析的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结果排列如下: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SWOT矩阵分析
由此表可发现,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呈现出的各种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等。
一、优势
(一)浓厚的文化底蕴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是炎黄子孙引以为傲的历史宝库。这笔财富,同时也为网络文学的影视化改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储备,也对改编创作作品的审美感和艺术性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可以说,我国的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作品,蕴含了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独特的中国特色。
(二)庞大的读者群
虽然网络小说产量大,作品的质量良莠不齐,但网络小说同影视剧的“联姻”成功与其拥有的庞大的受众群是分不开的,这也为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提供了强有力的收视保障。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32亿,较2017年增加5427万,占网民总体的52.1%。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10亿,较2017年底增加6666万,占手机网民的50.2%。
同时,网络小说在写作过程中,写手和读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优势和特点。由于受到作品商业利益和市场的制约,写手们非常重视市场,重视读者的反馈。因此,在写手写作过程中,会非常留意读者的反馈,读者的意愿俨然变成了网络小说写作的风向标,成为网络小说创作的参与者。他们会在网络论坛中留下阅读小说后的反馈意见,写手们便根据重要的反馈对作品进行修改或者重新构架。就在网络小说的写手与读者的火热互动下,使小说不断拥有越来越多的固定读者。也正是在发帖与跟帖中,将读者的反馈信息最大化,加强了写手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使二者形成了默契的关系。
(三)故事情节暗合影视剧创作规律
网络小说影视化改编的风起云涌不但是外部营销的推动,同时也是其自身的特点恰恰与影视剧的创作规律相吻合,即网络小说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贴合了影视剧强调戏剧冲突性的特点。网络写手深知在互联网平台上,要想深深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必须在故事情节上花费心思,由此形成节奏较快、矛盾冲突激烈、人物关系复杂、剧情波澜起伏、具有深刻的立意的好作品。具体来说,网络小说的故事情节通常都是节奏明快、令人目不暇接。在悬念的设置上也是一章一个小悬念,几章便是一个小高潮,让读者的阅读一直处于如饥似渴、酣畅淋漓的状态。
这也恰恰同影视剧创作的规律相一致,以往一些很优秀的传统小说,由于其故事情节不吸引人,所以很难将其进行影视改编。而网络小说则不然,尤其是一些都市家庭、情感、宫斗、仙侠等题材,由于戏剧化程度高、矛盾冲突性强、改编难度弱等优势非常适合影视改编,对于制作发行方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素材。这对于改编后的影视剧频频现爆点、爆收视率,也恰恰印证了网络小说的优势。
(四)改编性价比高
与传统小说相比而言,网络小说真可谓是“物美价廉”,性价比极高。网络小说的写作门槛较低,写作人员数量庞大。中国作协发布的《2017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络文学创作队伍非签约作者达1300万人,签约作者约68万人,总计约1400万人,其中47%为全职写作。如此庞大的作者群,如果能进行有效管理、引导,令其传递正能量,必将为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很多业余写手,只要某部作品一炮而红,点击量爆棚,便可一跃成为作家。而这些人在成名之前,他们的小说版权价格相对于专业的编剧和作家来说是非常低廉的,一部知名度一般的网络小说版权费仅仅在20万到50万之间,有的则更低,仅仅相当于热播剧一集的价格。这对于目前拍摄影视剧的成本飙升、大牌演员片酬惊人、后期制作费用暴涨的现状而言,无疑如救命稻草一般。尤其是一些网络小说已经经过了互联网的试水和检验,积累了不少人气和粉丝,这也大大降低了投资方的投资风险,所以说一部好的网络小说对制作方而言如获至宝。
(五)利用新媒体带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在播出的前期和后期都可以产生更多的文化衍生品。比如《后宫甄嬛传》在播出后,湖南的浩丰动漫就看好了这块肥肉,买下了《后宫甄嬛传》的独家版权,并全面开发电子动画、电子漫画等一系列电子衍生品。由刘欢创作并演唱的《后宫甄嬛传》影视原声碟片也在全国同步发行。还有网站更是瞅准时机,模仿热门桌游《三国杀》,根据《后宫甄嬛传》里面的剧情和人物关系推出了《后宫杀》卡牌游戏。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在天猫和淘宝上你只要搜索“甄嬛传”,立刻会弹出很多卖家在售卖剧中同款饰品,包括剧中人物的耳环、发簪及服饰等。而更让人惊诧的是,剧中嫔妃们所食用的甜点、所使用的香料等,也都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种种迹象表明,《后宫甄嬛传》播出后所衍生的衍生品质量上良莠不齐,但我们不得不说它对我国影视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做出了不菲的贡献。
IP改编为影视剧后,后期开发产品的类型已经多种多样,但若分散运营就无法实现整体价值的最大化,还会造成不同产品间的利益冲突,因此联动运营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IP运营市场上常见的联动运营模式有以下4种。
1.影视联动
许多优质网络文学IP改编的电视剧和电影产品,会选择同步拍摄或先后拍摄,并在短期内联动上映,前者为后者带来巨大流量和极高的关注度,后者为前者延续热度从而延长产品周期。比如2017年的现象级作品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版播出后带来了巨大的话题热度,培养了一批忠实“粉丝”。5个月后电影版上映,即便口碑不佳,但鉴于电视剧为该IP营造的高关注度,电影版仍旧吸引了大量观众观看,并最终收获53亿元票房收入。
从爱奇艺指数的数据可以看出,2017年8月3日电影版上映后的两周内, 电视剧版又出现了一次播放量激增的现象,说明电影版有效拉动了电视剧版的播放热度。因此电视剧与电影的联动运营与合作,能够有效提升两者的热度从而实现双赢,《何以笙箫默》《盗墓笔记》等IP的运营都采用了这种方式。
2.影游联动
在泛娱乐概念提出前,很多项目都有影游联动方面的探索,但直到2015年《花千骨》 的电视剧和手游同时上线并双双获得成功,才真正让这一概念火爆起来。 之后很多热门IP如《老九门》《幻城》都效仿这种运营模式,但大多是靠影视剧热度圈钱的行为。直到2016年的《微微一笑很倾城》才实现了影视与游戏的全方位融合与联动。
《微微一笑很倾城》是一个游戏贯穿始终的言情故事,其改编手游《倩女幽魂》在剧本创作环节就全面渗透剧中,成为男主角创作的游戏,剧中的游戏内容、装备形象等都在游戏中进行了还原。电视剧播出期间,手游《倩女幽魂》 稳居APP商店免费总榜前五位,注册用户超过1亿人。此次运营一改以往游戏内容贴靠影视的做法,让电视剧与游戏的融合渗透在各个层面,真正实现了共赢。
3.集群式运营
相比独立的IP只能营造一时的热点,在内容层面具备高度统一性的系列IP, 通过集群式运营,会有更广阔的运营空间和更长的生命周期。“九州”系列就是集群式运营的代表,它是由几十部小说构建的庞大架空世界。 如表所示, 目前市场上已有4部改编的“九州”系列影视作品,是公认改编质量最好的系列。目前“九州”系列的版权几乎全部售尽,仅九州梦工厂一家就拥有9部版权,所有作品共用同一世界观,不断将各个故事影视化,搭建一个宏大的“九州”世界, 并系统地进行影视、游戏、主题公园、衍生品的全产业链开发。集群式运营使作品相互间形成协同效应,每有一部新作品问世都会带动原有作品的热度。
《九州》题材影视改编作品
4.全版权运营
全版权运营即从网络文学IP核心创意的创作开始,有规划性地进行多领域、 多种类、多产品形态的开发,如影视作品、动漫、游戏、出版、衍生品等,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泛娱乐环境下,市场上大部分头部内容都选择了全版权运营。以网络文学IP《择天记》为例,2014年小说连载,2015年改编动画开播,2017年上线了同名电视剧和手游,电影也在2017年开机。全版权运营使不同产品间形成了良好联动,也多领域、全方位地挖掘了IP的价值,预示着未来“泛娱乐、多维度”的IP运营将成为主流。网络文学产业已经从过去单纯的内容支撑型商业模式,逐渐向“以IP为核心,全产业链、全媒体运营”转变。因此,IP的开发与运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仅应该看到IP工具性的部分,而且应该思考如何打造一个完整的系统生态。
二、劣势
网络文学的互联网特征也决定其特点:追求快速更新,追求高点击量,为博眼球不择手段,缺乏精雕细琢,跟风严重……事实上,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改编剧的热播,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中的诸多问题也一一凸显出来。
(一)藏着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疏离的隐忧
从艺术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而言,要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追求真善美作为艺术创作的永恒价值,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将爱国主义作为艺术创作的主旋律,聚焦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讲述中国故事,弘扬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同时要深层次地体现人文关怀,体现人类的多元化。但好多影视改编剧对社会、人性、生活进行简单粗暴的图解;题材的雷同化削弱了社会历史的多样性;剧情的雷同化削弱了生活的丰富多彩;人物的雷同化削弱了人性的繁杂,这些都不利于影视作品的个性化发展。
娱乐是影视文化的一个基本属性,但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必然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娱乐至死”。我国的影视改编剧的受众大多都是年轻人,现如今好多影视改编剧为追求巨大的商业价值,反而忽略了其社会教化功能,降低其文化和精神内涵,就会完全沦为媚俗的娱乐工具。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这些忽视文化内涵的改编作品,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获取较高的商业价值,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受众越来越高的审美所抛弃。只有主动承担正面社会引导功能,打造使青年人得到教育和启发,进行精神洗礼的精品,才能获取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
我国的影视改编剧的题材较时尚,矛盾冲突激烈,受到观众的热捧,但好多改编剧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世俗平庸占据了主流,缺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如看了《蜗居》不敢谈恋爱了,看了《小儿难养》不敢生孩子了,看了《双面胶》不敢结婚了……影视改编剧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应多关注人性的温暖,体现民族精神,呼唤社会良知,传播传统文化,引领正确的社会导向,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也是其责任与使命。
(二)价值评估存在难题
从繁杂的网络文学市场中挑选优质IP,并对其进行价值评估与合理定价, 一直存在许多困难。一方面,网络文学IP往往高度同质化,而影视制作公司购买的IP大多局限于仙侠、宫斗、言情这几类题材,使市场上的改编影视作品容易出现内容雷同、辨识度低的问题;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对网络文学IP的价值评估没有通用等级标准,在交易时也缺乏通用的定价体系,使交易市场经常陷入买方与卖方议价能力的博弈之中。
因此,网络文学IP行业亟待出现被广泛认可的IP价值评估的通用准则或行业风向,鼓励企业内部设立对IP进行价值评估的部门,从而给制片人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IP评判标准,降低对制作人鉴别能力与议价能力的依赖,进而降低投资风险,促进网络文学IP的良性交易。
(三)题材雷同,名称雷同
在影视作品改编创作上,前期需要投入巨资,但后期收益如何无人能料,不可预知,因此投资方为迎合市场需求、受众口味,降低投资风险,这便产生大量雷同剧,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
题材雷同。此状况多出现在一部影视作品上映后一夜爆红,产生较大影响,获取了高额的商业价值,引发众多制作方纷纷购买此类题材的网络小说进行改编,借此热度趁热打铁,便出现了同类题材影视剧扎堆上映的现象。如2010年《美人心计》在上海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首播,自开播以来便一路走高。随后带动了一批宫斗题材的影视改编剧出现,如《步步惊心》《倾世皇妃》《后宫甄嬛传》《延禧攻略》《锦绣未央》等,一夜之间,“穿越”和“宫斗”成为社会热点词。
2015年,影视改编剧《花千骨》在湖南卫视上映,开播当天便获得1.18的收视率,这让众多制作人又将目光聚焦在了仙侠题材上。随后,同类题材的影视剧扎堆出现,如《轩辕剑》《仙剑奇侠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诛仙青云志》等纷纷被改编成影视剧播出。同类题材的大量扎堆,加速削弱了观众对此类影视剧的收看兴趣。
名称雷同。此状况多出现在一部网络小说所改编的影视作品大红大紫后,一些制作公司便策划出名字相似或雷同的影视剧,以此来达到延续热度的目的。如《婆婆来了》首次在上海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后便受到广泛的关注,街头巷尾便展开了婆媳关系的热议。随之而来的《前妻来了》《丈母娘来了》《二胎来了》……该来的都来了。《甄嬛传》走红后,又出现了《如懿传》。《步步惊心》走红后,又出现了《步步惊情》。如此名字雷同的衍生剧大军,真是令人眼花缭乱,辨识度降低。虽然可以借助他人名气提升关注度,但着实创新度不足,造成收视疲劳。
题材的雷同化、内容的模式化是现如今影视剧发展的最明显的隐患,因此,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剧如想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寻求创新题材,拓展能够改编的领域范围,如军事战争、科幻、灵异、游戏类题材的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剧近几年涉猎并不多,优秀的改编影视剧也少之又少。网络写手和编剧可以在这些领域大做文章、大显身手,开辟一片新天地。
(四)行业原创生产力下降
早在2015年初,国内前100名头部IP已被迅速瓜分完毕,市场上80%的网络小说IP也均被收购,不少小体量网络文学作品更是被所属网站打包出售。过快、过密集的IP挖掘远远超过了网络作家的原创速度,迅速掏空了行业多年来积攒的原创资本。IP存量不足和“唯IP论”的理念,彻底透支了网络作家的原创生产力。不少知名网络作家为了配合影视改编进行命题作文式创作,较短的创作周期和未经深度思考的故事架构,使原创水平不断下降,后续产品的开发运营更显得后劲不足。
IP交易市场的繁荣虽为原创作者带来了巨大收益,却令他们在资本压力下渐渐失去了话语权。随着近几年不少热门IP改编影视作品的失败,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此时各制作方应尽快纠正“唯IP论”的错误观点,重视原创作家和编剧,积极营造原创IP孵化的良性生产环境,从源头规范市场秩序,为国内影视行业贡献更多优质的内容资源。
(五)制作水平低下
因新媒体设备的逐渐普及,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制作的门槛偏低,许多非科班出身的业余人士拍摄了大量的改编作品。因未受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学习,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视听语言知识、后期制作技术,导致改编作品无论从服化道、前期拍摄乃至后期制作水平都极其低下,毫无观赏价值。表现在改编作品故事节奏拖沓、镜头语言使用不当、主题错乱、同期收音效果不佳等方面。如《小妖的金色城堡》《左耳》《离歌》等文学作品,就因非专业性的拍摄、后期制作使影视剧较原著相比大打折扣,大大削减了原著的艺术价值。可见,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作品制作水平受限,会降低其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水准。
在影视剧的后期制作包装上,为降低投资成本,聘请一些非专业水准的剪辑、包装团队而导致水平低下,而且有些作品在后期剪辑时竟然不重新配音,采用原声,这都拉低了作品的质量。比如近期比较火的悬疑盗墓、仙侠玄幻等题材,需要水准极高的后期制作团队。就拿改编剧《花千骨》而言,虽然我们可以从其视听语言中感受到此剧的后期制作团队很强大,唯美的画面、较高水平的后期特效制作,都将观众带进了惟妙惟肖的仙侠世界。有些画面普通的观众可能感受不到,但从专业影视制作者的视角来看,一些人物飘浮在空中、剧中出现的妖魔鬼怪、人物的抠像技术、场景的特技制作都存在一些瑕疵,使作品显得并不完美。这些收视率较高的优质作品尚且如此,更何况众多小成本制作的改编剧,实属无法登上大雅之堂,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因此,国内尚且有限的后期制作水平,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影视专业人士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后期技术水平,争取让观众看到越来越多好莱坞般的经典作品。
除此之外,网络文学影视改编还存在创作团队力量的不足。如编剧团队的不成熟,无法同原著作者相融合,导致挺好的原著小说无法完美呈现;投资方经费不足,难以保障资金的继续投入;剧中演员的表现力差,导致无法呈现原著人物的思想感情;剧组演职人员意见的不合,导致拍摄中断甚至停止。所以,优秀的创作团队,对于一部好的影视改编作品是至关重要的。
(六)市场资源运作不成熟
影视剧作具有双重属性:艺术性和商品性。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我国影视行业从业者的市场经济意识也在逐渐加强,由原来单纯的拍摄制作,逐步向发行、推广、广告效益的产业化、市场化过渡,也就是向市场靠拢,华丽转身。
首先,我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作品归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社会舆论及导向,因此其政治意义重大。每一部作品在发行上映前,都需要经过国家广电总局的层层审核。所以说,我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还无法完全实现市场化运营,一些有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的改编剧坚决不能让其投入市场,这对影视剧的资本投入及市场流通或多或少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亦制约了市场资源的整合及运作。
其次,由于我国的网络文学影视改编行业出现较晚,到目前为止仅有二十余年,因此其所处的商业模式还未发展成熟,处于失衡状态。其实我国每年会产出数量庞大的影视改编作品,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络文学作品高达6942部,改编电影累计1195部。改编电视剧1232部,改编游戏605部,改编动漫712部。收视率和票房直接关系到广告收益,广告收益又直接关系到投资方的经济效益。因为缺失高收视率的精品,导致整个产业链条的收益严重受损。此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改编剧一经投入市场,许多电视台便会竞价获得其首播权或独播权。视频网站亦如此,会不惜重金选择优质的网剧“独播”或“首播”,主要集中于爱奇艺、腾讯视频、搜狐视频、优酷、芒果TV等付费网站,这便在无形之中抬高了改编影视剧的价格,并且是以几十乃至上百倍递增的态势不断增长,这在市场资源分配上,尚属发展失衡的态势。
因此说,我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在市场资源运作上,并未形成完整、系统、成熟的模式体系,我们还须依据别国经验,并根据自身特色,通过慢慢摸索构建一套合理、有效、完整、成熟的市场资源运作系统。
(七)开发尚未形成健全体系
拥有成熟商业化运作体系的网络文学IP,在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和进行后续开发的过程中,一般包括内容培育、全程把控、授权变现三个环节。首先,版权方筛选出具备改编潜力的作品,或者根据需求进行内容定制。然后,在作品连载阶段就开始把控内容、制订运营计划,从而保证文学作品能更顺利地转化成影视作品和后续衍生品。最后,与影视、游戏、出版等制作公司合作,完成IP的多领域授权与产业链打造。
但目前,国内大多数网络文学IP的版权运营还未形成完善的开发体系。除了少量头部IP,大多数IP在孵化和宣传运营的环节就已或多或少地偏离原有设计,离成熟完整的产业链运营还有较大差距。再加上IP在各个改编过程中被大打折扣,不少网络文学IP在完成初次改编后便将原生商业价值消耗殆尽,IP 资源被浪费,后续的开发也无从谈起。因此,只有对IP进行多领域的开发和联动运营,才能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八)影视剧改编存在众多问题
如果想要把网络文学改编成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思想内涵的精品之作,达到叫好又叫座的标准,需要满足众多客观条件。
俗话说得好: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心中对每部网络小说的感受皆不同,而且原著小说的铁粉对改编后的影视剧甚是挑剔,这就给编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但精通文学,还须精通视听语言;不但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还须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精准地把握原著小说的文本内容,将其完美地转换成适合拍摄的视听语言。如2015年改编的盗墓题材的电影《九层妖塔》便是典型的失败案例,改编后的电影让原著铁粉感觉不知所云,同原著相比相差甚远。电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自上映以来就一直恶评不断,虽说电影上映的第一天票房就破亿,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质疑与谩骂。首先便是海报被指盗用他人设计,连原著小说涉嫌抄袭的旧闻也被拿出来晾晒,同时观众纷纷表示剧情与小说相差甚远、人物形象崩塌,杨洋的“拉面”、刘亦非的“头顶四碗饭”简直让观众无法接受。影片之外更是闹剧重重,先有粉丝“锁场”,每场买一两张票以防止影院取消排片,后有粉丝“传播同档期其他影片盗版资源”,各种“槽点”扑面而来。
同时,其他几个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导演,导演需要对影视剧拍摄内容和拍摄风格进行全方位把控,需要精挑细选饰演每个角色的演员,包括演员的服化道需要与原著相匹配;演员需要精准地把握角色,重点将原著及剧本吃透,这样才能够将原著人物演绎得惟妙惟肖。后期的制作及特效更加重要,技艺精湛的剪辑师会使改编后的作品锦上添花。如《泡沫之夏》的原著小说读者们较为喜欢,一度热追,但自拍摄起便争议不断,由于演员年龄与原著相差过大,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
此外,改编后的影视作品缺失思想内涵、制作水平不尽如人意等问题,都将会影响其社会价值及商业价值。尤其是一部好的改编影视剧必定从其思想内涵上便是弘扬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承担起其特定的社会责任,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可是亦出现为了博眼球而背离主旋律的无良制作、编剧任意篡改历史、演员天价片酬、明星粉丝争番位,这些存在于网络文学影视改编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亦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机遇
虽然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在其发展之路上屡遇挫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其发展前景远大,发展空间广阔,被众人所看好。影视改编从业者须把握好时代赋予的机遇,不断完善各项指标,积极推动我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良性发展,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一)数字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数字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化电子影像处理技术发展尤为突出。首先,数字化电子影像制作,大大节约了制作成本,提升了制作水平,即通过高清摄影摄像技术以及数字介质存储功能,确保了作品传送的质量及速度。其次,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改编作品的画面更加清晰饱满,声音更加具有穿透力和感染力。还可通过特技处理,营造出各种大片特效,这也是影视创作者创新思维得以实现的先决条件。再者,数字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影视作品同名的网游以及网络产品等后期衍生品的产业链的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推陈出新,走精品化发展之路
历经了二十年的风风雨雨,可以说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一路走来,积累了丰富的改编经验。之前提到了我国网络文学资源如此庞大,在影视改编作品时不必扎堆于热点焦点,只有推陈出新,才能方得始终,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改编的影视作品亦须不断提高其艺术价值及审美价值,只有精品化制作的良品佳作,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推敲。这无形之中对网络文学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加强自身的文学素养,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亦须加强其艺术素养,为网络文学的影视化改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影视制作者更需要独具慧眼,广泛取材,制作出精良的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作品。
(三)“走出去”发展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为我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影视事业应将目光由国内转向国外,将精品推向国际化市场,这样不但可以扬我国威,创新对外宣传,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还可以借此机会用国际化市场来检验我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作品,为其发展积累经验。《后宫甄嬛传》便是很好的试水,以此为契机,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同时,国家也在一步步完善审核机制,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加大扶持力度,为我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
四、挑战
纵观我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发展现状,既具自身优势及发展前景,亦存有一定的问题及挑战,如改编的影视作品缺失文化内涵、缺失品牌化发展体系、缺失高素质创作团队等,故此我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一)缺失文化内涵
我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作品数量井喷式增长,令人目不暇接。但有些改编作品以吸睛、追求商业价值为目的过度娱乐化,不但篡改历史、戏说历史,甚至大量故事情节脱离现实生活,导致改编作品极度缺乏文化内涵。过多收看这些可轻易获得的廉价的网络IP资源会浪费我们大量的时间,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改编的影视作品能否受到观众的青睐,归根结底取决于情节内容能否真正打动人心。改编的影视作品要达到既“叫座”又“叫好”,不能仅靠炒作IP概念,更重要的是注重内容开发,增强文化内涵,树立精品意识,这才是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创作发展中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缺失品牌化发展体系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作品《步步惊心》在韩国一经播出后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韩国观众对此剧赞不绝口,并且还在当地发行了小说原著。根据此剧,韩国随后还翻拍了电视剧《步步惊心·丽》,收视一般,却让很多韩国人回头再看中国版《步步惊心》,使其名气再度提升。《步步惊心》在日本改名为《宫廷女官若曦》。
日本版的《步步惊心》沿用中文配音,配以日文字幕,一经播出便成为日本电视台收视最高的电视剧;电视剧《美人心计》,由韩国、新加坡、日本等20多个国家引进改编,据悉,“古装乱世+宫廷题材+明星效应”,成为日韩购片方的最爱。
《甄嬛传》可谓是国产剧中不可多得的良心之作,欧美国家竞相引进改编,在当地收视率极高。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作品走出国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同时也承担传播我国特色文化的重任,充分展现了我国的软实力水平。但也仅仅是几部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作品缺失品牌化的打造,并未形成体系,直接造成大多数改编作品核心竞争力不足。
面对所存在的缺失品牌化发展体系的问题,国家、制作公司都需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创作者及受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做到内容上追求艺术审美、思想上体现文化内涵、技术上达到先进水平,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本着认真创作的态度,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品牌化标志的中国文化产业。
(三)缺少高素质专业创作团队
由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剧作品,需要“小说作者、编剧、导演、演员、摄像、后期”等工作者,于剧本的“改编、拍摄、演绎以及后期制作”等各环节彼此配合完成。一部网络文学作品改编为精品的影视剧,则需要一支具备高素质专业的创作团队。影视作品的大众化特质,吸收愈来愈多的人成为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作品的受众。影视剧作为艺术门类的一种,肩负着引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任,对受众群体的三观带来重要影响,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其生理及心理尚未成熟。
影视改编剧《琅琊榜》根据海宴同名小说改编而成,2015年在北京卫视、上海东方卫视同步首播。剧中男主梅长苏经历的“平反冤案→辅佐明君→清明政治→振兴国家”这一斗争过程,传达了慷慨激昂的正义情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匡扶正义和人物内心的坚定力量,让受众群体看到男主的“赤子之心”及其对清明政治的渴望及争取,鼓舞现实大众更加努力进取,传达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近几年我国出现了许多如《琅琊榜》《甄嬛传》等品质较高的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作品,尽管在作品题材、类型以及数量上,都有较大的拓展及增长,可是不难发现,一些都市情感剧、家庭伦理剧在思想上出现偏差,价值观导向严重跑偏;制作上粗制滥造;为了商业价值,忽视艺术价值;为达“吸睛”目的,过度揭示人性丑恶的一面,思想情感太过消极等,这些直指问题的根源,即有一个优秀专业的创作团队是多么重要。如何构建一支高水准、高素质、高制作水平和正向思想观念的影视创作团队,正是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创作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