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卢书记”之困
2021-03-04马宇彤
马宇彤
今年1月13日19时30分之前,大连市金普新区友谊街道康乐社区党委副书记卢宪宝绝对不会想到,领导打给他的一通电话,让他一夜之间名闻天下,热度瞬间超过无数网红。
“事件”情节并不曲折——是日19时30分许,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琛明下班回家,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值守卡口的志愿者让其登记姓名、电话、身份证号、出入时间等信息。极为讽刺的是,作为街道分管疫情防控工作的副主任,王琛明拒填身份证号且硬要进入,志愿者不允。僵持期间,王琛明电联卢宪宝,要求卢告知志愿者为其放行。鉴于王琛明的街道领导身份,卢宪宝“远程指示”志愿者简单登记即可。这段现场视频上传网络后,舆情迅速发酵,不仅当地纪委监委立即介入,火速通报“王琛明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职处理,卢宪宝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决定,而且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也及时跟进,一篇《“卢书记”该咋办》的评论文章竟被6.4亿人次阅读、超3.5万次讨论,关注度连续几天居高不下。
这一爆款事件,由两个要素叠加而成:一是“王主任”之威。是多么严重的特权思想才会让她宁可花上几分钟站在寒风中打电话找人通融,也不愿用几秒钟填写18位数字的身份证号?二是“卢书记”之难。很多网友都在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帮助他破解这道“此事古难全”之题:拒绝就要得罪人,通融难免犯错误。于是,种种貌似“两全其美”的高招倾巢而出……
民间智慧的活跃,充分说明“卢书记”之难拨动了上下级之间的敏感神经。面对上级领导不合规纪的请托和要求,虽然从觉悟上说应该毫无悬念地不模糊原则、不失守底线,但在实际操作中,因顾虑而犹豫、因情面而通融的处理方式比比皆是。网友的集思广益,只是敷衍之举,绝非治本良策。试想,凡例一破,接下如何?你今天赶过去帮领导解围或谎称手机没信号,那下次领导当面让你挪用公款又该怎样接招?
小中大学真“证”毕业,先坐机关,后做传媒,人间冷暖,入眼入心。
只要各级干部都能厘清权力边界,摆正公与私的位置,时时事事以社会的公平正义为重,一扇扇被遥控的“方便之门”就能切实关闭。
所以,彻解“卢书记”之困,必须双管齐下:一是扎紧制度的笼子。重要事项、关键岗位,全程留痕管理。如果志愿者登记簿的备注栏可以留下“接卢书记电话指示,王主任可不按规定填报个人信息直接进入小区”的文字记录,上报上级疫情防控部门存档备检,确保责任可倒查、流程可追溯,相信卢书记肯定会掂量一下这个说情电话的分量。人情社会的强大惯性难以止住,甚至催生了心照不宣的关系学和潜规则,既有权力压制导致的下级盲从上级的问题,也存在着“彼此给方便、难免谁求谁”的利益互换心理。只要各级干部都能厘清权力边界,摆正公与私的位置,时时事事以社会的公平正义为重,一扇扇被遥控的“方便之门”就能切實关闭。二是增强基层干部照章办事的底气。任何一个拥有正常思维的干部,都不希望与上级的关系紧张失和,但上下级关系的润滑剂绝不应该由违反原则充当。其实,要求下级通融的领导肯定比下级更清楚这种通融的巨大危害和不良影响,之所以“知法犯法”,无非是想验证一下官威的成色,结果害人害己,成了助长歪风邪气的反面典型。从这个意义上说,“卢书记怎么办”之问,就是一堂无比生动、实用的现身说法课,不但启示更多干部“小节小事”量变到一定程度就是质变的“大是大非”,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打招呼说“不”的底气:“这样不行,我不能成为下一个卢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