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太康道情戏的独特艺术特征
2021-03-04俞泉冰
俗话说,“宁叫发面酸,不能耽误看道情班”。太康道情戏是我国的稀有剧种,在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源自道教音乐,后经历了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因其语言和文化的独特性,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唱腔和表演形式。本文分析了太康道情戏的唱腔以及“四功五法”的艺术表演特征,旨在让其得到更多关注和保护。
一、太康道情戏入选我国第一批非遗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而言的,也被称为口头遗产或者无形遗产,是指来自某一群体的地域性创作。这些创作以本地传统为依据,用于表现该群体所在区域的文化或社会特征,多采用模仿或口头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活”的文化,有着明显的礼乐作用。
2006年。太康道情戏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活跃于河南省太康縣及其周边地区。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不会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都有其起源和发展的过程并随着自然、民族、政治和经济等的变化而变化。道情戏起源于道教音乐。早在西汉时期,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国,其属于外来宗教,此时道教还没有建立。东汉时期,道教正式成立,由我国自创。北魏时期,鲜卑族入主中原,佛教与道教的宗教矛盾被统治者利用,成为以汉制汉、以胡制胡的工具。
唐朝前期,社会比较稳定,人们开始对艺术产生迫切的需求,主张佛教和道家并存、共同发展。于是,为了增加信徒数量,道情作为宣传道教教义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唐代,道教被奉为“皇族宗教”,唐皇与老子李聃同姓,故唐朝皇族自称“老子后裔”,道教也就得到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机会。清光绪年间,民间艺人李明春将渔鼓道情与民间小调“莺歌柳”相结合,形成了曲艺说唱艺术,伴奏使用渔鼓和简板。1905年,太康县艺人张广志组建了第一个道情班,借鉴河南梆子的板式,1924年加入坠子弦和成套打击乐器,使道情由原先的曲艺变成一个独立的戏剧剧种。
二、太康道情戏的唱腔特征
(一)唱腔中本土语言的独特性
语言为声之“骨”,太康道情戏讲究“唱念结合”,注重咬字,即怎么说话就怎么唱,更好地表现唱词的本土韵味。太康道情戏的一大特点是其语言的独特性。唱腔受地域方言影响十分明显,咬字行腔均以太康县本地语言为基础,多用嘴唇和牙齿,共鸣主要集中在口腔的前半区,语速比较快,句尾多拖长音,这也使其声调中的抑扬顿挫更为明显。加之太康道情戏是地方小剧种,所以剧目很少涉及大型历史题材,大多是家长里短或者邻里之间的剧目。口语化的唱词有着浓厚的民间韵味,将当地的文化与生活习俗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观众眼前。比如,《王金豆借粮》第一场《借粮》中出现的地名“杨庙集”“王湾”等都是当地确有的地方,并且“集”读作“集儿”,“哩”读作“lei”,“学”读作“xi-yi-wo”,“的”读作“lei”,“角落”读作“jio落”,这些典型的方言习惯、贴近民风的生活化语言都极大地拉近了演唱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二)唱腔中大量的虚词衬词
道情戏另一大的特点在于承袭了道家“道情”的特征。早期道观音乐多是依字行腔,在某一个字上采用叠字或“哪、啊、哎、呀、呦、啰”等虚词衬词,旋律悠长婉转,百转回肠,形成很长的拖腔和甩腔,给人徐徐吟诵的庄重感和肃穆感。太康道情戏延续了道观音乐的特点,增加了大量的叠字和虚词衬词,如“嘿唆”“呀”“哎咳”“哼”等,形成了“憋死驴”的特色唱腔,即一口气可以唱百八十句,中间没有念白。这种虚词衬词表面上与唱词没有实际关联,但实则是情绪的延展,使节奏更富表现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渲染气氛、调动情绪。
(三)太康道情戏的弹舌音
科学的发声要充分调动人体的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以及语言器官。其中,口腔既是共鸣器官,也是语言器官。在歌唱中,舌头应该放松地平摊在口腔底部,口腔以及喉部的肌肉就会相应放松,喉头自然下落,发出的声音才是通透干净的。反之,如果舌头僵硬,就会造成舌头及周围肌肉的紧绷,不由自主地提喉头,伸下巴,导致声音尖锐难听,并且咬字不清。因此,舌头的灵活性就是发声的首要问题。
太康道情戏唱腔的另一大特色就是频繁使用大量弹舌音,使曲调跳跃婉转,增强了声腔表现力与听众的互动性。弹舌音要求演唱者舌尖非常灵活,并且要求音色明亮,因此演唱者发音时所需的力量和气息也比较强。同时,根据不同的音色需要,演唱者发弹舌音时,舌尖抵住上颚的位置也不同,其需要根据不同需求来调整位置,从而获得不同的声音效果。弹舌音是太康道情戏由来已久的特色,演唱者和听众往往会十分默契,台上台下同时“得儿”,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使得演出气氛不断高涨。
民族声乐演唱对舌头的灵活度有很高的要求,可适当引导学生借鉴太康道情戏中的弹舌音,体会舌根放松,打开喉底,喉头下放,气息自然吹动舌尖,使舌尖轻微颤动,进而形成对舌部的肌肉记忆,这有助于在演唱时缓解提喉、声音挤等问题。
三、太康道情戏的表演特征
戏曲的程式化表演通常讲究“四功”“五法”,好的戏曲演员要求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并且样样精通,即唱、念、做、打的四项基本功和手、眼、身、法、步。在表演上,太康道情戏与其他戏曲有一不同点,即不习武功,十分强调演员的唱功,擅长喜剧。由于大多是演家长里短和一些生活琐事,所以表演更加注重生活化,经常采用虚实结合的表演方式,比如,在《王金豆借粮》厨房包饺子的那一场戏中,出现系围裙、挽袖子、舀水洗手、和面、擀饺子皮儿、调饺子馅、包饺子、解围裙、洗手和倒水等一列生活上的习惯性动作,除了围裙、筷子、盆等实物外,全靠演员的表演完成,与日常动作基本无差别,更加彰显了演员的表演能力。
戏曲界有句俗语“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声乐演唱也是一门歌唱表演艺术,不单单是唱,更要满足听众听觉和视觉上的需求,展现出歌曲的韵味和人物的神韵。金铁霖教授曾提出,现代民族声乐的标准应包含“声、情、字、味、表、养、象”。其中的“表”指的是舞台的表演、肢体动作和眼神的传递等。戏曲表演强调写实,民族声乐注重写意,因此演唱者在表演时的表演幅度虽然要比戏曲小很多,但也是演唱者内心情绪的表现。
四、结语
太康道情戏作为我国首批非遗项目,于2017年11月赴京展演,它的独特唱腔与表演形式获得一致好评。但大多时候,其仍然活跃在乡村地区,远离城市。虽然处江湖之远可以使其艺术本色得到很好的维持,但这也导致了它与城市中心文化相对隔绝,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培养青黄不接、观众老龄化等问题。在现今多元化的时代,人们不仅要提高自身歌唱技巧,也要注重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郑州大学)
作者简介:俞泉冰(1995-),女,浙江宁波人,硕士,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