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培训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2021-03-04黄惟清王琳
黄惟清 王琳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培训管理体系;问题;构建对策
引言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以及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与其他教育机构比较,高职院校在办学、师资以及教学等方面的优势十分凸显,应该成为我国职业技能培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阵地。对此,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构建一套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从而促进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培训管理水平地显著提升,促进高职院校职业培训工作高质量發展。
1 当前时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时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职业培训过程中尚存在着很多方面的突出性问题亟待解决,具体可以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1.1 对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视度不足
高职院校具有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双重属性,而且还需要承担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两个方面的任务。因此,职业培训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均普遍实行双证书制度,学校主要将精力聚焦于高职学生的学历教育上面,而将职业教育培训则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未能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与关注,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未能将上述两个方面置于同日而语的位置。
1.2 培训管理过程不规范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培训管理过程仅仅依赖于行政指令协调,未构建一套完整的规范化的流程,未构建统一的标准。未能构建完整的培训质量监督制度,过程监管不到位,从而使得培训效果不佳。另外,也未能提高全员意识水平,部门沟通欠缺,也无法实现培训目标。
1.3 内生动力及支撑力度不够
未构建基于价值创造的培训激励机制,高职院校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就会形成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是一样的错误认识,从而使得主动参与培训的动力较差,承担质量保障责任不够。同时,内部也未构建支撑培训的环境和设施,从而使得培训效率低下。
1.4 未能构建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
制度是确保一切工作得以顺利运行于进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尚未构建一套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具体体现在:(1)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培训主要依托于学校继续教育学院或二级学院,并没有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职业培训组织或者机构,从而导致产业学院培训部门与产业学院之间存在职责划分不清晰等方面的问题。职业培训工作地实施与学院相关机构之间的配合密不可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培训部门需要同其他部门保持必要的沟通与交流,才能够促进培训工作顺利实施与开展。若未做好提前准备工作,那么则会导致在培训场地选择、设备购买以及组织协调等方面均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阻碍培训工作地开展。(2)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未能形成合理的管理运行模式,而是完全照抄照搬其他学院或者其他高职院校的培训模式,不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培训工作灵活度非常低,从而使得培训工作仅仅流于一种形式,很难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其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2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培训管理体系构建对策
针对如上关于当前时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培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现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解决对策:
2.1 积极营造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制度氛围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色以及办学定位,使其成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二者相并举的重要阵地。具体措施如下:(1)可向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提供教学、培训以及考核的一站式的服务,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竞争力,以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2)对于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而言,应该对当前产业需求加以深入把握,与国家重大战略相匹配,从而培养更多的专业化技术人才,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进而提升我国整体竞争水平。
2.2 积极构建完善的培训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若要将职业培训工作做到位,那么就应该积极组织成立培训机构,强化顶层设计与管理,对其进行深入改革,构建贯穿于整个高职院校的培训管理体制。此外,还应该积极构建相关岗位职责,充分融合责任与权利,从而促使培训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同时,由高职院校培训管理部门负责整合学校的培训资源,将社会培训进行统筹和组织,唯有如此,才能够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相关资源。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在存在一定的相同点,然而其规律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提高培训质量,务必要构建一套完善的培训管理体制,从而使得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有章可循。
2.3 强化培训形式的丰富和多元化
对于高职院校产业血液而言,应该加强对培训形式加以丰富,那么就应该采取灵活多元化的培训方式,积极开展产业培训工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培训项目可设计为集中式与分散式两种培训模式。积极构建线上与线下2种培训平台,以现有的师资、场地以及培训设施等作为基础,强化线下平台的建设与搭建,充分运用学校网络教育平台,开发共享网络教学资源,强化线上培训工作地顺利实施与开展。基于校中厂、厂中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创新培训模式,通过与校中厂合作的方式,开展社会培训,从而有效弥补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开展项目以及师资力量不够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厂中校来开展社会化的培训,从而可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培训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方面的突出性问题亟待解决,诸如:对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视度不足、培训管理过程不规范、内生动力及支撑力度不够等方面的突出性问题,严重影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培训管理进程。对此,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举措,提高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培训管理水平,促进培训工作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囡囡.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培训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以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6,(12):136 -138.
[2]孙诚.新时代新任务:推进职业院校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J].教育与职业,2019,(07):11 -16.
[3]郭达,张瑞.我国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障碍性因素分析[J].职教通讯,2017,(22):1 -6.
[4]杜彦玲.高职院校职业培训的现状与对策[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68 -70.
[5]孙翠香.职教师资培养: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J].职教论坛,2013,(25):63 -70.
作者简介:
黄惟清(1993.12-),男,汉族,重庆开县,硕士, 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王 琳(1964.02-),女,汉族,江苏江宁,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广西柳州市教育科学 “十四五”规划项目“高职院校多元办学产业学院培训管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1ZJ-B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