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侠父在藏区开展统战工作二三事

2021-03-04叶介甫

文史月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藏民甘南兰州

叶介甫

宣侠父,1899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受中共浙江省委的委派,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但因触怒蒋介石,被开除学籍、勒令离校。1925年春,经李大钊推荐,赴张家口冯玉祥部做文教工作。10月,随国民军二师西征到兰州。同年冬,参与创建甘肃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甘肃特别支部,任支部委员。为团结和争取藏区爱国人士立下了不朽的功勋。1938年7月31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终年39岁。

1925年10月,冯玉祥部二师师长刘郁芬被任命为甘肃代督办。宣侠父奉冯命,随二师西征,从包头经宁夏到达兰州。他们沿途向军民宣传三民主义,宣传打倒军阀、反对帝国主义等主张,受到军民欢迎。

宣侠父在甘肃期间,不但在军队内部做了大量工作,而且还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机会,深入到社会各方面的群众之中,在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及各种群众团体、开展革命斗争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925年冬,根据北方局关于建党工作的指示,宣侠父、张一悟、钱崝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甘肃特别支部,张一悟担任特支书记,宣、钱二人任特支委员。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甘肃建立的最早组织。

特支成立以后,工作开展得特别活跃,富有成效。当时的兰州没有什么工业,只有一批挑水工人(因居民食用黄河水)和剃头工人。宣俠父等深入到这些工人群众中做发动工作,成立了挑水工人工会和剃头工人工会;帮助郊区的贫苦农民建立了农会,与土豪劣绅展开斗争;在兰州一中和女子师范等校建立了学生会;天足会、少年同志会等群众组织也先后成立起来了。特支还出版《革命青年》和《妇女之声》等刊物,宣传革命思想,开展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

宣侠父住地是督署后花园的塔影簃,军队内部的青年军官和兰州的青年学生,经常到这里来聚首谈心。宣侠父热情接待来访者,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并把《向导》《新青年》《独秀文存》《马克思主义浅说》《社会进化简史》《唯物史观浅说》等书刊推荐给他们看。宣侠父还经常深入到兰州一中、女子师范、皖江会馆、浙江会馆,以及地处道升巷口的中外大药房、玉泉山下的王家花园、国民党省党部所在地中街子十七号等地方开展活动,通过教育培养,在这些地方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其中包括发展多名藏族同胞为中共党员。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团结工作极为重要。宣侠父认真执行中共北方局执行委员会关于民族工作的政策和策略,平等对待回、藏等少数民族,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向他们宣传反帝爱国、自强团结、民族平等的思想。他是我党最早深入甘南藏民聚居地区传播革命火种的优秀干部之一。

在这之前,甘边宁海镇守使马麒(回族),派兵进犯甘南藏民聚居地拉卜楞地区,征粮派款、抢夺牛羊、焚烧寺院,无恶不作,藏民恨之入骨。国民军到兰州之后,拉卜楞寺活佛嘉木样的哥哥黄正清,率领了一个12人代表团,向甘肃代督办刘郁芬告状,求他主持正义,保护藏民的安定生活。但刘郁芬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不敢得罪拥有武装力量的马家势力,把此事长期搁置。

宣侠父十分同情藏民的苦难,很重视黄正清的请求。他一方面做刘郁芬的工作,劝其切实实行三民主义,扶助藏民,赶走马麒;另一方面将工作重点放在启发藏民的觉悟上。他首先帮助黄正清在兰州建立了藏民文化促进会,并亲手为该会起草了成立宣言。他告诉黄正清:“文化促进会是一种组织形式,有了组织就可以和兰州其他群众组织来往,就可以参加各界社会活动,扩大政治影响。”他还经常对藏民代表团讲:“要创造条件学文化、学政治、学军事,提高觉悟。一个民族只有自强不息,内部团结,才能推翻邪恶势力的压迫,实现自由、平等。”

宣侠父每周给他们讲两次政治课,还教他们学习汉语、汉文,教唱《打倒列强》等歌曲;同时,也向他们学习藏语,彼此建立了亲密的友谊。黄正清很感激宣侠父的帮助,给他取了个藏族名字,叫乍喜才仁,意思是吉祥长寿。

宣侠父与黄正清相识后,总有说不完的话,在真诚的交流中,黄正清等拉卜楞的藏民渐渐有些理解了宣侠父所讲的“民族团结”“反对地方军阀压迫”等观念。

黄正清曾回忆说:“一天,他对我说:‘你们不懂汉文,我愿意帮助你们学习汉文。同时我也想学藏文,学好了藏文好了解你们藏区的情况。’”宣侠父提出的这个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藏民文化促进会”的建立。从这时候起,宣侠父开始意识到学习藏语对于了解藏族群众并团结藏族群众的重要性。只懂一点汉语的黄正清及其随行之人对于汉语学习的渴望也极其强烈,因为只有学会了汉语,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将自己受到马家军压迫的事情讲出去,才能引起兰州及各方的同情与支持,如此,解决拉卜楞事件才会更快地实现。

1926年5月2日,在黄正清、五世嘉木样大师和宣侠父的支持与帮助下,“藏民文化促进会”由藏族进步人士发起成立于兰州。初名“藏民文化促进会”,1927年10月迁至拉卜楞后,改名为“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并公布了《组织章程》,初有会员74人,推选黄正清为理事长,邵光宇、罗占彪、黄祥等为会员,下置总务、教育、宣传3股。《组织章程》规定,该会“以促进藏民文化,实施普及教育,发扬民族精神,刷新民族思想及改善风俗习惯为宗旨”,其任务是“设藏民各级学校并办理文化事业及有关藏民各种切要问题之研究”。

随后,创办拉卜楞藏民小学1所,并办理文化事业及有关藏民各种切要问题。1941年成立“边疆通讯社”,以“提高民族意识,灌输抗战知识,传达解释国策,介绍边情”为目的,编辑发行《边闻通讯》。后又创办了夏河图书馆、阅报所、体育场等文化设施,在甘南陌务、阿木去乎建立了两所藏民小学。1947年后,该会置属于甘肃省教育厅,在甘青边境的康干、康撤(果洛藏区)创办了小学各1所。

1926年夏,宣侠父作为甘肃督办的代表,在桑姆丹(罗占彪)陪同下,骑马来到甘南欧拉部落(今甘肃省玛曲县),首先会见了嘉木样活佛之父——拉卜楞各部落总办黄位中,反复向他讲述了民族自强的道理,建议他首先团结附近各部落藏民,建立组织,提高文化,充实武装。接着,宣侠父又会见了13岁的嘉木样活佛,还访问了附近部落的藏胞。

黄位中接受宣侠父的建议,决定成立甘青藏民大同盟,并派人分头去召集方圆400里以内的部落酋长。七八天后,酋长们纷纷应召而来,共有230余人。宣侠父代他们起草了《甘青藏民大同盟成立宣言》。随即召开会盟大会。黄位中宣布大会开始后,就请宣侠父讲话。

“我叫宣侠父,藏族名字叫乍喜才仁。”会场上立即响起欢呼声。宣侠父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酋长们讲述了“团结起来,自求生存”的道理。他弯腰从草地上拔起一把青草,拧成草绳,一边用双手拉拽,一边说道:“将草拧成紧紧的绳子,无论如何用力,也难以拽断。但是,将绳草解散,成为一根根草,一拽就断了……”

“我们藏族同胞要团结,各个部落要联合,拧成一股绳,就力大无穷,纵有十个马麒,也不敢再欺侮你们了。今天请各位酋长来,就是要建立一个同盟,团结起来,自求生存。”

宣侠父诚恳的话语,打动了酋长们的心,酋长们争先恐后站起来讲话,表示要团结起来,赶走马麒。最后,盟主黄位中宣读誓词,并约定于10月在西昌庄正式结盟。会后,宣侠父准备回兰州,答应下月再来。临行时,各酋长送给宣侠父许多珍贵皮毛和银两、马匹。宣侠父再三婉辞不受,而酋長们坚持本民族习俗,不肯收回礼物;直到宣侠父宣布将这些东西带回去转赠给兰州少年同志会和《革命青年》周刊做经费时,酋长们才欢欣而散。

宣侠父回到兰州后,继续支持藏民的斗争。冯玉祥五原誓师后,督署和二师要在东校场召开换旗大会,誓师参加国民革命。

宣侠父找黄正清商量,要他利用这个机会,将藏民的苦难情况传播出去,取得全国各地的同情和支持,也可对态度暧昧的刘郁芬施加压力,促使其下决心解决甘南问题。换旗会前,宣侠父就知道国民党省党部要印发宣言,并邮寄全国。他便代藏民起草了一份《甘边藏民泣诉国人书》,历数马麒的种种罪行。

《泣诉国人书》印好后,同省党部的宣言一起邮往各地,并在大街小巷张贴。开会那天,主席台上坐着省级党政要员,还有马麒驻兰州一个旅的代表。宣传员将省党部的宣言和《泣诉国人书》一起散发,并给主席台上的官员们人手一份。马麒的代表看后面如土色,以为省党部是藏民的后台,便心虚起来,不敢作声。而刘郁芬却唯恐惹恼马麒,会后对宣侠父进行斥责。宣侠父据理争辩,为藏族同胞伸张正义。后来,宣侠父随国民军联军援陕到达西安时,还为此事去见于右任,请他督促马麒撤军。黄正清等也继续在钱崝泉领导下进行斗争。在上下夹攻下,马麒被迫于1927年4月下令将军队撤出甘南,甘南成立了拉卜楞设置局;6月,嘉木样活佛回归拉卜楞寺。黄正清将藏民文化促进会也迁回甘南,还设立了三所学校,开展文化教育,培养人才。

西藏解放后,甘南的许多藏族干部,都是从这三所学校培养出来的。甘南人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敬佩的朋友乍喜才仁——宣侠父的革命功绩,他的照片和手迹一直被黄正清秘密保存到全国解放。

1981年黄正清到北京参加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会时,遇到了宣侠父的儿子宣平,宣平问黄正清:“这些照片和资料如何得以保存这么久?”

黄正清笑着回答说:“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冯玉祥在和汪精卫妥协之后,也转向蒋介石方面,兰州形势恶化,我们回到甘南拉卜楞地区,我把侠父的照片等资料用牛皮纸包好,再用牛粪糊严,防止潮湿,藏在夹墙内,直到全国解放以后才取出来,遗憾的是还有很多资料在‘文革’中散失了。”

猜你喜欢

藏民甘南兰州
古道散茶香
甘南记事
色与光
犬獒效应
请菩萨找零
一只镀金打火机
月度大片
甘南小马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