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蓝白之美

2021-03-03王永强

中华瑰宝 2021年3期
关键词:印花布印染南通

王永强

替版、刻版、上桐油、刮浆、染色、刮灰、晾晒,吴元新用双手创造出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的蓝白艺术世界

吴元新,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通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40多年来抢救保护蓝印花布实物遗存及图片资料3万余件,创新设计蓝印花布纹样及饰品千余件,作品多次荣获“山花奖”等国家级奖项,代表作品“凤戏牡丹台布”“年年有余挂饰”等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印染工艺品,其以植物蓝草为染料,用黄豆粉、石灰粉刮浆防染,采用手工刻版、刮浆、染色等工艺制作而成。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蓝印花布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图案语言体系,创造出许多民众喜闻乐见的纹样,寄托着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在民间广为流行。然而,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印染工艺的普及,蓝印花布逐渐消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为了传承和延续这项手工技艺,南通人吴元新埋头耕耘了40余载,他收集老图样,设计新纹路,致力于让行将消逝的蓝印花布重回大众视野。

孕育蓝白情结

1960年,吴元新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地区启东县(今南通市启东市)。南通盛产棉花和蓝草,因而纺织业、制靛业发达,是蓝印花布的重要产地,“家家纺纱、户户织布,每户人家都能染蓝布”曾是南通人的真实写照。“大多数南通人从出生开始,几乎一辈子都离不开蓝印花布,铺的、盖的、穿的、戴的,蓝印花布被制成各式生活用品,与南通人朝夕相伴,”吳元新说,他也是在祖母纺纱、母亲织布、父亲染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而对蓝印花布有着特殊的情感。

中学毕业后,吴元新进入当地印染厂工作,早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部分重担。起初,他被安排在染布车间,学习染布、清洗和整理等基础性工作,初来乍到的新鲜感很快被枯燥繁重的劳动消磨殆尽,吴元新开始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厂长钱允华看出了他的心思,便点拨道:“我知道你喜欢画画,但想搞蓝印花布设计,必须先掌握各道染色工艺。”在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吴元新白天学习染色、刮浆等技艺,晚上坚持练习画画,凭借自身的刻苦努力,很快掌握了各道工艺技能。

不久,吴元新被调入向往已久的刻版设计室,跟随经验丰富的师傅黄志平学习设计和刻版。为了设计出更好看的蓝印花布纹样,吴元新一边跟着师傅们下乡收集传统印染实物及纹样,用铅笔和描图纸描摹下精美的图案,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到文化馆举办的美术班学习,进一步提升绘画技能。在黄师傅的耐心指导下,吴元新的刻版技艺有了长足进步,创作欲望也愈发强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实践,他设计制作出10多个蓝印花布新纹样,交给印染厂作为样品寄给了日本客商。不久,日本客户来厂订货并进行照片拍摄,吴元新刻制花版的工作照被制成明信片在日本发行,这令他兴奋不已。“从那时起,我与蓝印花布算是缘定终生了。”吴元新感叹道。

学,然后知不足。越是深入学习,吴元新越发感到自身设计能力的不足。为了进一步提升艺术修养和业务能力,他有了报考美术院校继续深造学习的打算。1982年,在厂里的支持下,吴元新考入江苏宜兴陶瓷学校美术专业。学习中,他将蓝印花布的纹样设计融入课程创作,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究民间图案的造型规律。课余时间他又走进图书馆,阅读工艺美术史论和各工艺门类书籍。在吴元新看来,各类民间工艺尽管表现形态、生产工艺有所不同,但艺术语言、美学原理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吸收和借鉴,为蓝印花布艺术创作提供更丰富的素材。

求学期间,吴元新一边学习蓝印花布设计理念,一边继续为印染厂设计纹样。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吴元新成为图案课程成绩最为突出的学生,他也因此得以留校从事图案教学工作。他将蓝印花布纹样作为教学内容列入图案课程教学大纲,并带动学生们共同设计蓝印花布图案,创作出一批兼具实用功能和经济价值的蓝印花布壁挂等装饰工艺品。

追寻蓝白事业

1987年,全国第一家旅游工艺品研究所在南通创建,并设立蓝印花布研究室。对蓝印花布设计、印染皆十分熟知的吴元新自然成为负责研究室的不二人选。于是,吴元新以特殊人才身份回到南通,专门从事蓝印花布研究和新品开发工作。其间,他跑遍了南通及周边地区的印染作坊,走访了数十位民间艺人和作坊师傅,收集了一批流散在民间的蓝印花布实物、优秀纹样及图片资料。从染坊学徒到设计刻版人员,再到从事蓝印花布研究,身份的转变让吴元新对蓝印花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1989年,在南通籍画家袁运甫先生的推荐下,吴元新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进修,随后又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成教专科班学习。学校里的老一辈工艺美术家对剪纸、皮影、木版年画、蓝印花布等都颇有研究,并时常流露出对这些民间艺术的欣赏与热爱。这让吴元新认识到民间美术的重要价值,也更加坚定了他多年来收集、整理、研究和设计蓝印花布的信心。一个更为广阔的蓝白艺术梦想,在他心中慢慢沉淀。

在北京学习期间,吴元新得到了张仃、常沙娜、杨先让等名家的指导与教诲,其设计创作的蓝印花布壁挂系列荣获全国旅游工艺品优秀奖。吴元新还对蓝印花布传承及消费需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考察,他将自己设计制作的蓝印花布玩具和挂饰放在学校小卖部代销,结果竟是供不应求,被一抢而空,这让他看到了蓝印花布传承与振兴的希望。回到南通后,吴元新在研究所里开起了染坊,将自己的设计加工成型,一系列符合当代人需求的服装、台布、窗饰、壁挂、玩具等蓝印花布产品由此进入市场。

1996年,南通旅游工艺品研究所因经济效益不佳而被一家制帽厂兼并,要求从事蓝印花布设计研究的工作人员全部改行。对吴元新而言,这意味着要放弃从事20年的蓝印花布事业。摆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服从单位安排,拿着稳定的工资继续从事其他设计研发项目;要么辞职下岗,另闯一番天地。吴元新难以割舍令他心痴神迷的蓝印花布事业,尤其是当他想到,此前日本客商借用他收藏的蓝印花布精品在上海建立蓝印花布陈列馆,并带到日本等地进行展览,他们对蓝印花布的喜爱和重视程度让吴元新感触颇深:“连日本人都如此珍视蓝印花布艺术,我有收藏、有设计,又从事了这么多年的研究开发工作,为什么不能为蓝印花布营造一个陈列的殿堂?”吴元新决心用多年的收藏和研究成果,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蓝印花布艺术馆。

在南通市文联、民协以及父母的支持下,吴元新辞去工作,开始筹备艺术馆建设。他租好馆舍,挂上“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的招牌,并将20年来的收藏、开发、研究成果以及几百件蓝印花布作品陈列其中。随后,他又在馆里设立了染坊,白天整理研究、接待客人、外出跑市场,晚上埋头做设计、开发新产品。经过多年努力,艺术馆升格为博物馆,以商养文、以文促商,集收藏、展示、研究、传承、生产于一体的私营博物馆的生存之道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如今,坐落于南通老城区濠河之畔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收藏着3万余件蓝印花布制品,以及一批古旧纺纱机、织布机,并创立了“元新蓝”品牌,将蓝印花布的传统美学内涵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设计生产出一系列工艺礼品、日用服饰、家居装饰等产品,收获了民众及游客的喜爱。

传承蓝白之美

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藝”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元新也当之无愧地成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然而,蓝印花布的传承发展并不乐观,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那些曾见证人们一生中重要时刻的蓝印花布,随着老人们的离世而逐渐被烧毁殆尽。而追求刺激和新奇的年轻人却对蓝印花布缺乏客观认识,认为其是“保守”“过时”的象征。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吴元新已开始走村串户地收集蓝印花布实物遗存及图案资料,40多年来抢救保护了蓝印花布实物遗存3万余件、纹样造型10万余种。同时,他还对传统蓝印花布图案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编号、拍摄以及初步的断代工作,建立了蓝印花布纹样数据库,并编著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藏品卷和纹样卷、《南通蓝印花布》等多部专著。冯骥才先生曾说:“吴元新几乎每一分钟都要提到蓝印花布,他怕一不讲‘蓝印花布这四个字,蓝印花布就没了。”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保护传承,不仅需要对实物遗存进行收集整理,更重要的是做好技艺的传承创新。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吴元新逐渐摸索出一条多元化传承之路,即在以家族式传承为根基的基础上,将师徒传承、社会传承和院校传承多种方式相结合。让吴元新倍感欣慰的是,在蓝印花布世界里出生长大的女儿吴灵姝,从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毕业后便加入了传承队伍,女婿倪沈键也辞去银行工作,半路改行从事传统印染工作,现已成长为江苏省技能大师。

起初,吴灵姝也曾犹豫过。“我学的是产品设计专业,到了北京后,那里新奇的时尚设计元素让我大开眼界,我想留在北京,怎么可能回家重操传统布艺呢?”吴灵姝笑着说,“后来父亲为了打消我这个念头,带我走访了张仃先生和冯骥才先生,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蓝印花布特有的时代魅力,所以我决定回来和爸爸一起坚守。”看着女儿在蓝印花布上的传承创新实践,吴元新如释重负地笑了:“我们四代人,我母亲、我和爱人、我的女儿女婿,还有小孙女都很喜欢蓝印花布,我由衷地感到开心,蓝印花布后继有人啦!”

40多年来,吴元新始终坚持传统手工印染技艺,为满足新时代的需求而不断创新。通过创办博物馆、建立传统染坊、出版学术专著、培养传承群体、承接国家课题以及创新设计作品等形式,逐步形成了蓝印花布古旧收藏、技艺传承、艺术研究、院校教学、产品创新的立体式发展模式。吴元新是蓝印花布的抢救者和保护者,是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传承者,更是蓝印花布的研究者,他说,他的使命就是让蓝印花布重新走进千家万户。

王永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印花布印染南通
打造“一企一精品”,柯桥区印染 品牌全媒体推广活动启动
浅谈蓝印花布发展特点及其发展对策
工信部批复组建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
印染书香
吴元新蓝印花布四代传承人的故事
展览纪录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将申请世遗
南通蓝印花布申请世界非遗
指甲油X水DIY大理石纹印染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