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农村养老“风正帆悬”

2021-03-03卞瑞鹤张国清朱铁军陈燕南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服务设施敬老院养老

卞瑞鹤 张国清 朱铁军 陈燕南

编者按:农村贫困老人的养老成为重要的社会焦点,农村贫困老人的脱贫成为扶贫攻坚的难点,脱贫问题和养老问题在农村交织凸显。为了让千千万万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河南省把农村养老工作作为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出台多项政策,采取多种举措,确保了农村养老事业平稳向前。

近年来,河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养老服务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农村养老工作作为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出台多项政策,采取多种举措,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持续推进特困供养服务设施的提升改造,不断推动农村公办养老机构的社會化改革,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有效缓解了农村养老难题,取得了明显成效。河南养老,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

举措有力,确保农村老人生活幸福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老年人口基数大。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162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6.8%。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107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1.2%。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导致家庭养老缺失,农村常住人口的老龄化速度进一步加快。

河南高度重视农村养老基础工作。

2012年以来,河南省每年都提高特困人员补助标准,实施敬老院提升改造及农村幸福院建设。并将这些工作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重大民生工程。特别是农村低保标准从2012年每人每年1500元提高到2020年的每人每年不低于4260元,增幅184%,惠及农村低保对象中的132.7万名老年人。此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按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挂钩提标,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从2012年每人每年2480元提高到2020年每人每年5538元。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河南省扶助标准为全国水平的2倍,惠及3.4万多户家庭。建立了经济困难的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制度。

2017年,河南省民政厅在兰考县召开敬老院建设管理现场会,提出了“打造一批示范型中心敬老院、提升一批标准型乡镇敬老院、转型一批社会化管理敬老院、巩固一批乡村型托养中心”,建设四种类型、功能层次定位分明的特困供养机构的工作思路。当年,河南省首次全面建立并实施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2018年,河南省政府在商丘市柘城县召开全省兜底保障脱贫现场会,专门部署安排农村养老服务和兜底保障工作。

2019年,河南省政府在洛阳市召开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对今后3至5年的农村养老服务工作进行了总体安排。这一年,河南将全面建立普惠型的高龄老人津贴制度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在全国较早全面实施了80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制度,全年发放高龄津贴资金12.9亿元,惠及226万名高龄老年人。

除此之外,2012年至今,河南省拿出真金白银,共计投入资金约20亿元,持续进行农村养老设施的提升改造。先后实施了农村幸福院建设3年行动,农村敬老院“温暖工程”,乡镇敬老院安全、清洁、温暖、文化、医疗康复“五大工程”、特困供养服务设施改造提升“三年计划”。

一个个有力举措,一次次资金投入,夯实了农村养老设施基础,完善了农村养老制度体系,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确保了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

推进改革,打造农村养老新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精神,积极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县、乡两级特困供养机构和县级公办养老机构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养老公益用途不改变、服务水平不降低和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引入具有护理服务经验、实力较强的企业或社会服务机构参与运营管理,持续提高养老服务能力,不断拓展服务老年人范围,积极进行不同形式的探索和尝试。

驻马店市西平县特困供养托养中心集中安置失能半失能的特困人员,委托民营中医院管理,县民政局派人监管,取得了较好成效。兰考县、滑县、修武县、浚县县级福利中心,通过社会化改革,极大改善了特困人员供养条件,拓展了社会养老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管理水平。许昌市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乡镇敬老院的建设、运营,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的互补优势,有效地改善了公办养老机构基础设施、降低了财政成本、提升了服务质量。洛阳市洛宁县、瀍河区采取政府与相关主体签订承包经营合同的方式,将敬老院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全国知名的专业养老服务公司经营,在保障特困供养人员的供养需求外,向社会上的老人开放,满足社会养老需求。驻马店市、周口市等地探索兜底保障与农村养老工作相结合模式,乡镇敬老院、村级幸福院在优先保障特困供养人员供养基础上,对低收入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中的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取得了很好效果。

探索开展农村普惠互助养老,河南走在全国前列。

近年来,河南省在中央资助资金基础上增加配套资金,积极鼓励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大力推动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目前共资助建设8000余个农村互助养老设施,并培育出不少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太康县创新实践的社会兜底保障“五养模式”、南阳市的兜底保障“四集中”模式等,都是对农村特困人员实行分类供(托)养探索出的兜底脱贫和养老新路径,有效破解了农村特困人员和留守人员养老难题,为农村普惠互助养老闯出了新路,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

此外,河南还不断健全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建立完善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机制和留守老人定期巡访制度。各地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功能和老年协会作用,组织开展邻里互助、志愿服务、定期巡访,使老年人得到更多精神关爱。新县关爱留守人员的“戴畈模式”,即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对包括留守老人在内的农村居家养老方式进行了大胆探索,逐步形成了“党建+养老”“互联网+养老”的可操作、可推广、可持续的农村养老新模式。汝阳县的“购买服务”模式,采取政府购买专业养老服务公司,为农村老人提供信息平台、医嫂上门、基础理疗、吃药就医提醒、老年生活购物、生日关怀等9项居家养老服务。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河南农村养老事业无论是机制体制建立、机构设施建设,还是经验模式探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可谓百花齐放、亮点纷呈。

面向未来,走向农村养老新征程

农村养老,是一项艰巨而漫長的民生事业,需要的是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多年来,河南农村养老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压力和挑战依然存在,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不断提高。

成就令人鼓舞,未来更加可期。农村养老,河南定下新目标,迈向新征程。

到2025年,河南将补齐农村养老短板,建立完善县级供养托养机构、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级养老服务设施三级养老服务体系,让有照料护理需求的特困人员全部得到集中照料,让部分失能、高龄、重残等特殊贫困老人得到低偿集中托养,让养老服务城乡均等化,让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家庭养老功能,让孝善敬老、邻里互助等优良传统得到更大发扬。到2035年,老年人生活得到稳定保障;居家社区服务不断发展,逐步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结合,医养康养相融合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培育一批有实力的品牌化、连锁化农村养老服务企业,城乡养老服务差距进一步缩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为了让千千万万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河南省民政厅将进一步做实做细养老服务保障工作,完善各项政策举措,确保养老事业平稳向前。

一是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基础养老金保障水平;二是加强农村托底保障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改造提升三年计划,夯实特殊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基础;三是完善农村普惠养老模式,总结推广互助养老经验,采取整合民政局、残联、卫健委等部门政策和资金等方式,盘活用好农村互助养老设施,解决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缺失问题;四是加大养老服务监管支持力度,发挥好养老服务的牵头作用,推进托底保障养老服务设施的社会化改革,增加有效养老服务供给;五是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和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工程,积极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六是健全农村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使老年人得到更多精神关爱。

猜你喜欢

服务设施敬老院养老
养老生活
老人摔伤未告知家属 养老院担责
自然资源部发文要求:加强规划用地保障 补齐养老设施短板
敬老院的微笑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面向云计算服务设施的高效测试技术
养老更无忧了
做好新形势下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火场救人
自驾车旅游系统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