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叶猴,守你到白头
2021-03-03钟婧
钟婧
物种档案
名称:白头叶猴
发现地点: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简介: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乌叶猴属,身体和四肢为黑色,头部为白色,头顶的白毛立起,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猴类之一
说到珍稀濒危动物,相信大家脱口而出的会是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这些熟悉的物种名,而在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动物星球厅,陈列着两件极具辨识度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叶猴标本。它们身材轻巧,四肢修长,通体黑色,头、肩上和尾巴尖的毛却是白色。特别是头上桀骜不驯的那一撮白毛,像极了“Tony”老师剪出的莫西干发型①。虽然被制成标本,但它们仍保持着在树枝间攀爬跳跃的姿势,看上去活泼灵动、栩栩如生,与同展柜的其他濒危动物相映成趣。
喀斯特的精灵
白头叶猴生活在我国西南边陲的喀斯特地貌区域。这里峰谷纵横,坑坑洼洼,半块平地都没有;这里土壤瘠薄,种什么庄稼都难活;这里水源难觅,下雨多但全漏光了,真是十足的荒芜之地。然而这样的地方却因为地貌多样、人迹罕至成为白头叶猴的家园。
生于斯,长于斯。白头叶猴对喀斯特地貌有着绝佳的适应性。每一只白头叶猴都是攀爬健将。它们栖居的石山峭壁嶙峋,稍不留神便会摔得粉身碎骨。别的动物都望而却步,白头叶猴却习以为常。再陡峭、再光滑的悬崖峭壁也能直上直下,从不失手,用“飞檐走壁”都难以形容它们的矫健身影。为了绝对安全,它们干脆把家安在了悬崖峭壁上的石缝里。久而久之,它们的排泄物把家门口的岩壁染成一片棕褐色,成为视觉和嗅觉上都让人记忆深刻的“门牌”。
凌晨,白头叶猴们从峭壁上、石缝中醒来,穿梭于山上、林间,觅食树叶、嫩芽和果实。等天色大亮,太阳开始炙烤光秃秃的石山时,吃饱喝足的它们又躲回阴凉处或石洞里休息,直到太阳落山、气温下降,它们才会再出来寻觅晚饭。这样不仅躲避了高温,还能喝到树叶上凝结的露水。
与其他疣猴族的亲戚一样,白头叶猴有个生存法宝——囊状、分瓣的胃。这个胃里面蓄养了大量微生物,跟牛的瘤胃②一样,能将树叶中的纤维素分解利用。这个宝贝的胃让它们无须为寻找优质食物东奔西走,能省下更多的时间来享受家庭生活。
艳福不浅,责任重大
白头叶猴的家庭和其他叶猴类似,都是一只雄性带领众多雌性和幼仔,占山为王,组成繁殖群。别以为雄猴艳福不浅,它们的责任同样重大:一大家子的安全都要靠它来守护。雄猴一边要提防周围的凶猛禽兽抓走自己的幼仔,一边要对周围图谋自己妻子的雄猴保持警惕。等到年老体衰了,还有可能被外来的年轻雄猴打败并取而代之,自己孤独终老。
刚出生的小白头叶猴十分漂亮,浑身金黄没有一根杂毛,不认识的还以为是金丝猴的娃。可惜当小猴渐渐长大,金黄色便会开始退去,最终和父母一样成为黑白色。等到3~4 岁性成熟后,雌性继续留在繁殖群里;雄性则离群汇入附近的“单身汉俱乐部”,直到它们挑战其他雄猴或诱拐雌猴成功,有了自己的繁殖群为止。
发现即濒危,开启救赎之路
既然千百年来,这群黑白精灵在人迹罕至的喀斯特石山上自由生存,那它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般危急境地的呢?
1952年,动物专家谭邦杰在广西南宁偶然发现了一张黑白相间,据说是“白猿”的猴皮。第二年,他们又获得了一只活的“白猿”。经过五年的细致研究,谭邦杰最终确定这是一个全新物种,并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提交了调查报告。
IUCN认可了他的科研成果,以及他对这一物种的命名“白头叶猴”。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人命名的灵长类物种。因为白头叶猴只分布在广西左江以南、明江以北的狭小三角地带,区域不到200平方公里,总个体数只有600~700只,所以IUCN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直接将白头叶猴列入了“极危(CR)”物种。
然而,居民点的扩张、农田的开垦一步步地向石山推进。很快,白头叶猴被居民区、耕地和道路分割压缩在十几块互不相连的栖息地内,彼此不能交流。大片白头叶猴觅食的低山森林被砍伐,许多石山成了矿场。更令人发指的是,当地人长期迷信白头叶猴可以泡制祛风活血的“乌猿酒”,打着经济利益的幌子,对它们进行残忍的杀戮。到20世纪80年代初,白头叶猴总数仅剩下300只左右,最大的种群仅有80多只,岌岌可危。
1996年,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带领研究生来到广西崇左,开始了白头叶猴研究和保护工作。他发现,不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白头叶猴的栖息地就会继续被毁坏。此后,潘教授为当地环保和脱贫工作四处奔走。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人们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模式,开始善待自然,植被得以恢复,生态迅速好转。
2005年,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两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合并为白头叶猴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纳入了國家统一规划。2019年,白头叶猴总数从300只恢复到1200余只,初步摆脱了灭绝的危险。
令人惊讶的遗传学发现
种群多样性保护是物种保护的重要一环。当种群因人类干扰而缩小后,会导致多样性丧失、近交衰退、有害突变累积等不利变化,削弱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让物种能更好地生存。
21世纪初,在白头叶猴保护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我国遗传学家也没闲着,他们一直致力于解析白头叶猴的种群多样性并分析其形成原因,以此来指导保护方案的制定。
遗传学家们分析了白头叶猴几个主要栖息地的种群内和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发现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相当低,而距离较远的种群间则出现了较大的分歧,这说明白头叶猴栖息地的碎片化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
那么,在白头叶猴被认识之前,它们的种群规模是否已经发生了严重萎缩呢?答案令人惊讶:来自微卫星和线粒体DNA的数据都显示,从这些白头叶猴种群中既没有检出近期扩张事件,也没有发现瓶颈效应。也就是说,白头叶猴在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种群规模的剧烈变化,它的种群一直就不大!
这是怎么回事呢?
遗传学家们通过DNA突变速率估算出了白头叶猴与黑叶猴分道扬镳的时间,大约在46万-26万年前,与一般物种的寿命相比算是很短的了。这样短的历史加上小的种群规模,本来就不利于种群多样性的积累。而在大约50万-4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广西南部发生了两件地质事件:一是明江河道形成,二是左江河面增宽,时间上与白头叶猴物种的产生基本吻合。由此可以推测,那时白头叶猴的祖先因为水体变迁,被滞留在明江和左江之间的狭窄地域,与其他叶猴断了来往,从而分化成新的物种。
也就是说,白头叶猴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分布区域小、种群规模小、种群多样性低的物种,一直保持到现在。按现在的标准来说,它从出现那天起就已濒危了。
黑叶猴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白头叶猴的稀有不是人类最初造成的,种群尚未出现严重衰退,但毕竟是人类蚕食了它们的生存空间,打破了长久以来的种群稳定。如果放任不管,当外加扰动与固有弱势叠加超过一定限度,带来的可能是雪崩般的后果,那就想挽救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