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远祖”
2021-03-03索何夫
索何夫
展品档案
名称:延长抚仙湖虫
发现地点:云南省昆明、玉溪一带
大致年代: 寒武纪第三期,距今约5.16亿-5.13亿年前
简介:成虫体长约10厘米,有31个体节,背、腹分节数目不一致,外骨骼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尾端具有一尾刺
当初升的朝阳第无数次照耀在这片大海上时,地球已经度过了超过40亿年的岁月。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地球曾经经历过遍地熔岩,空气中充满有毒气体的地狱般的孩提时代,也曾经在浓厚的温室气体包覆下,被黯淡的阳光照耀着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甚至就在不久之前,死寂的冰霜一度占领了绝大部分陆地和海洋,让这颗行星沦为一枚了无生气的“雪球”。也正是在这段岁月中,一种名为“生命”的现象出现在了地球上,并在近30亿年中不断发展、繁衍、突变。但在绝大部分时间中,它们都只是一些默默无闻的微小存在,除了大幅度改变了大气层内的气体成分,并在地层中刻下了自己的烙印之外,它们几乎没有对地球造成任何影响。
直到距今5亿多年前,如果有人穿越到这个时代的云南一带,并在当时还是浅海的海岸线上极目眺望,那么他的第一印象肯定是“死寂”。与未来的大海不同,这个时代的海面上看不到跃起的鱼群和海兽,也听不到海鸟的啼鸣,海滩上没有五颜六色的贝壳、藤壶和龟足,也没有碎珊瑚形成的珊瑚砂。
家住海里,身穿“盔甲”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海边就完全没有生命的迹象,只要在潮间带上仔细注意脚下,这位穿越者就会找到一些有趣的东西——像半透明皮球一样的瓜水母和栉水母会被浪涛卷到岸边。一些身体表面长满肉足、不断蠕动着的小小蠕虫也会混杂其中。在数亿年后,它们的后代沙蚕和海肠将被端上现代智人的餐桌。如果稍微看得仔细一点,这位访客还会找到一些长度约10厘米左右的小动物。与那些柔软的蠕虫和水母相比,它们最大的特点大概就是覆盖在身体表面的坚硬外壳了。数十对主要由同样材质构成的细长小腿对称地分布于这些小家伙的身体两侧,赋予了它们一定程度的活动能力。这些小生物,在后世被命名为“延长抚仙湖虫”。
在这个时代,海面之上的地方是绝大多数生命的禁区,而多数被海浪冲刷到岸边的动物除非能侥幸找到潮间带的水洼栖身,否则就无异于被判处了死刑。不过,这道“天条”对于延长抚仙湖虫却并不完全适用:多亏了那些虽然脆弱,但有着针状尖端分节的灵活小腿,它们可以在脱离海水之后继续活动——当然,由于原始的书鳃尚无法持续呼吸这个时代缺氧悶热的空气,它们能够进行这种活动的时间很有限。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一些“小虫”成功地爬回了被阳光晒得相当温暖的海水之中,从而侥幸逃过一劫;而另一些没这么幸运的,则永远地留在了这片荒芜的沙滩之上……
延长抚仙湖虫复原图
真节肢动物之基干
在5亿多年后,延长抚仙湖虫的化石被从地壳中重新挖掘了出来。多亏了它们不算太大的体型,及外骨骼的“加持”,让它们的外形被相对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当第一次看到它们的化石(或者复原图)时,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熟悉的感觉——延长抚仙湖虫分节的修长身躯很容易令人联想起马陆与蜈蚣;而呈柱状凸起、有着良好视野的一对眼睛,则颇有些类似现代的虾、蟹。事实上,延长抚仙湖虫也确实和上述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根据目前古生物学界的主流看法,它们是位于真节肢动物演化树基干部位的成员。在之后的数亿年中,它们的子孙后代会在地球的各个生态区域中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并发展出各种各样的姿态。其中一支的后代正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多样化最高、数量最为庞大的生物群体:昆虫。
LINK
泥盆纪直虾被认为是现代昆虫的祖先,而抚仙湖虫化石与直虾类化石类似,这间接表明了抚仙湖虫同样也算昆虫的远祖。
当然,虽说后辈们注定将在遥远的未来“光宗耀祖”,但在这片寒武纪中前期的温暖浅海之中,延长抚仙湖虫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边缘角色。延长抚仙湖虫依靠原始的口器吞吸淤泥,并以其中的有机质为食,这导致了它们的消化道里往往充满了泥沙。它们分节的甲壳虽然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在那些速度更快的掠食性动物——尤其是恐虾纲动物中的巨怪:奇虾和抱怪虫面前,这点防护手段无法让它们避免沦为“肉罐头”。不过,作为寒武纪大爆发中诸多“成果”的集中表现,延长抚仙湖虫在古生物学领域内的价值非凡。在这种现代节肢动物的“原型机”上,古生物学家们发现了最早的,完善的血液循环系统存在的痕迹,也发现了至关重要的器官——大脑——已然发展成熟的迹象。这些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古生物演化史上的空白,同时也奠定了延长抚仙湖虫作为节肢动物家族巨树“根系”的重要地位。
LINK
关于在延长抚仙湖虫化石上发现大脑的学术观点,目前存在争议。从最新的研究结果来看,这些发现的“原始大脑”的痕迹实际上是化石肠道细菌在腐解过程中所形成的微生物膜。本文中将两种观点都予以保留,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