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新冷战”抑或战略合作重启?

2021-03-03王帆

国际问题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冷战中美关系中美

〔提   要〕 美国肆意对华打压,使中美关系有滑向“新冷战”的风险。但两国的共同战略利益和经济相互依存、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其他各国力量的牵制,使中美仍有避免“新冷战”、重启战略合作的可能。基于对全球事务管控以及美国自身长远利益的考虑,美国新政府有可能会策略性调整对华战略。对中美战略合作路径的探索表明,两国既要保持经济合作大局的稳定,也要尝试在非传统安全和传统安全领域开展合作。

〔关 键 词〕中美关系、新冷战、战略合作、美国对华政策

〔作者简介〕王帆,外交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图分类号〕D822.3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2 8832(2021)1期0055-14

近年来,美国国内的反华势力出于一己私利和政治偏见,对中国进行不择手段的造谣抹黑,毫无理智的打压制裁,甚至挑动意识形态对立,企图把世界推入“新冷战”的深渊,中美关系经历建交40多年来最严峻局面。学界对中美关系是否进入“新冷战”有不同的认识,但均认同两国关系“变冷”,甚至有螺旋恶化的危险。拜登当选美国总统,将对美国外交政策作出调整。中方对中美关系抱持一定期待,“希望双方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本文重新检视中美关系当前状态,探讨中美重启战略合作的路径。

一、中美存在走向“新冷战”的风险

在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尤其是亚洲影响力相对下降而中国影响力不断上升的大背景之下,美国认为大国主导力转变的临界点已经出现。中美冲突实质上是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竞争为主线的比拼,辅之以军事施压或军事对抗等手段。在经济层面,美国的目的是阻止中国可能出现的经济超越,因此出现了中国对经济发展的合理诉求与美国试图限制中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冲突。同时,在国际体系层面,美国谋求建立新的排斥中国的国际体系,出现了美国计划另起炉灶而中国试图维持现有国际体系的矛盾。

在一些美国反华势力看来,中美冲突有着同冷战相似的特征,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分歧是明显和根本性的,几乎不可能通过谈判得到解决,也始终不可能真正得到缓和。军事上,中国致力于推动美国海军和空军远离西太平洋(中国南海和东海),但美国人不会在西太平洋地区让步。经济上,贸易谈判难以取得实质上的进展。在意识形态上,美国和中国制度之间的鸿沟正在变得像美国民主制度和苏联共产主义之间的鸿沟一样巨大。“这是两个主要大国(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就全球影响力和领导力展开的战略竞争……这也关乎中美治理体系的差异以及各自社会如何组织运转,这些都源于他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过去几年,美国不断升级对华战略竞争,包括挑起贸易摩擦,以国家安全名义升级对中国投资的审查,拒绝给在美国学习科学和技术的中国学生发放签证,将中国公司加入黑名单并施加制裁,等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对华强硬政策变本加厉。美国严厉指责中国的涉疆政策,游说欧洲禁用中国安检企业同方威视的产品,因涉港问题对相关中国官员实施签证限制,终止一些由中国资助的文化交流项目等。美国上述挑衅抹黑必然引发中国毫不妥协的回击。中美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针锋相对、限制与反限制的较量。

随着中美全面竞争格局的形成,美国的“冷战体制”正在复活,美国政府正动员资源,加紧对华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以及思想文化战、意识形态战。2020年8月15日,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在其中东欧之行中发表了一次演说,一些人把这次演说比作对中国的“冷战宣言”。蓬佩奥强调自尼克松政府以来盛行的与中国“盲目接触的旧模式”已经不复存在。《纽约时报》记者黄安伟和史蒂文·李·迈尔斯解释说,这些敌对言论所带来的综合效应可能成为特朗普政府最重要的外交政策遗产:“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根本性的战略和意识形态对抗得到牢固确立。”

对于当前中美关系的现状,各方有不同的评估。一种观点认为,中美已经落入“修昔底德陷阱”。美国一些政界人士认为,与中国的“新冷战”已经开始。而且,美国领导人需要用“冷战”这一框架向公众解释国家安全决策。美国人通常理解,“冷战”意味着强国之间的竞争,涉及政治、技术、军事和价值观领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美人文交流课题组对国内 100 名学者进行了电话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中国学者认为,美国的确是在对华发动“新冷战”。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美关系还没有进入“新冷战”。美苏“冷战”是你死我活,竞争是全球、全方位的。中美的竞争不是全方位的,主要还是集中在地缘政治和技术领域,在地缘上也不是全球的,只是在西太平洋这一帶。中美当前的竞争只是大国竞争的一种量变,而非走向“新冷战”的质变。中美关系处于“新冷战”前夜。

还有观点认为,美中对抗不是另一场“冷战”,而是一种新的形态。中美两国的竞争领域同美苏“冷战”不同,技术领域是美国遏制中国的一个重要战场。美国将会把重点放在限制技术向中国流动、重塑全球供应链等领域。中美竞争已经出现一种不同于“冷战”的新的大国冲突形式,这种形式包括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生物战甚至是舆论战和网络战。也有人认为,现在出现的不是“新冷战”,而是“新铁幕”。“新铁幕”与“新冷战”的区别在于对抗的低风险性、成本的高敏感性和结果的可控性。“新铁幕”战略希望达到的目的不是消灭而是控制。

尽管当今中美冲突不同于美苏冷战对抗,但美国对华“新冷战”战略已经成形,其实质就是想把中国变成苏联,迫使中国不得不以“冷战”的方式应对,卷入竞争,落入陷阱,尤其是利用中国急于在高科技上取得突破然而又有技术不足的时刻彻底卡住中国。美国试图发动的“新冷战”的重点在没有硝烟的无形战场,即贸易战、金融战、网络战、科技战和人才战等。然而,为了配合无形战场,美国在有形战场的造势有可能持续升温,不断踩踏中国红线,制造战争边缘危机,力图打乱中国的应对节奏,让中国自乱阵脚。虽然中国无意于加大中美冲突的烈度,但美国不断在涉华核心利益和重大利益上对中国进行挑衅干涉,中国将不得不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虽然中美目前尚未陷入“新冷战”,但如果美国延续当前政策,中美进入“新冷战”的危险将进一步增大。

二、中美战略合作重启的可能性

中美当前的战略态势为战略对手,还不是战略敌手,避免两国关系由对手转为敌手是当务之急。对手之间也有可能存在合作的最大公约数。从历史经验来看,中美并不是无法调和的宿敌,两国之间并无领土争端,也没有长久的历史恩怨。二战期间,中美携手抗击法西斯主义。新世纪以来,双方在反恐和防扩散领域加强协调合作。金融危机后,中美两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成立二十国集团,中国实施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世界经济走出衰退,这成为中美合作的成功范例。2014年,两国向非洲派出医疗队,与多国合作成功阻遏埃博拉病毒蔓延。2016年,两国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达成《巴黎協定》。实践表明,中美关系早已超越双边范畴,具有全球性意义和影响。

巨大的经济相互依存使中美难以完全“脱钩”。贸易摩擦的斗而不破表明,中美在经贸领域可以也必须找到共赢之道。“过去40多年仅双边贸易就增长250多倍,中国是美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支撑了美国内约260万个就业岗位。累计7.25万家美企在华投资兴业,绝大多数都赚了大钱。”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美人流虽断,物流却逆势增加。2020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340亿美元,仅6月一个月就突破500亿美元。调查显示,大量美国企业不愿撤离中国,愿意保持或增加对华投资。中美冲突将日益尖锐的竞争与仍然重要的相互依存关系结合在一起。如果一国真的要与另一国“脱钩”,一定要有替代方。美国“试图与中国完全脱钩是不现实的,最终会适得其反”。

非传统安全挑战依然严峻,两国需携手应对。中美面临着大量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如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跨国犯罪、流行性疾病等,这些问题的危害性和迫切性大于中美之间的矛盾。仅就新冠肺炎疫情而言,美国的财富、就业以及生命的损失就远远大于所谓的中国经济竞争给美国带来的损失。此次疫情表明,全球范围的流行性疾病可以打乱人类正常生活,阻断正常的经济交往,对人类社会构成巨大灾难,其影响和负面后果堪比战争甚至超过战争。“即便美国认为中国已成为比苏联更可怕的竞争对手,中国也已成为美国必不可少的合作伙伴,如果中美没有共同合作,那么就无法解决两国共同面临的全球问题。”

中国无意与美国展开“新冷战”。中国并不寻求在世界各地推广本国的政府形式。中国的发展道路是独特的,但中国并未认为这个发展道路需要推广到其他国家,反而倡导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径。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强调应持有包容的态度,一直努力避免意识形态领域的直面交锋,强调意识形态之争也是可以化解的。中国无意与美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相互替代和针锋相对的较量。虽然美国不断对中国进行挑衅,但中国的反应还是冷静而谨慎的。中国仍然希望将中美竞争与冲突控制在有限范围之内,希望两国仍然会遵循“避免大国直接军事冲突”的惯例。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美国学者也意识到中国的反应是理性克制的,中国从没有刻意扩大或加深中美之间的对抗。面对争端,中方为中美关系树立了清晰框架。“一要明确底线,避免对抗;二要畅通渠道,坦诚对话;三要拒绝脱钩,保持合作;四要放弃零和,共担责任”。

美国国内缺乏支持“新冷战”的民意基础。中美之间的贸易依存度依然很高,导致中美“新冷战”的成本远高于美苏。中美如果出现“新冷战”,美方将付出比冷战更为巨大的代价。“160家美国企业向美国会提交联名信,要求取消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信中说,2019年美民众为此多支付了500亿美元的关税,每个家庭平均多花费1277美元。中美贸易战使美上市公司市值缩水1.7万亿美元。”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院长威廉·伯恩斯撰文介绍了其就美国俄亥俄州、科罗拉多州和内布拉斯加州三地中产阶级对美国外交政策的看法进行的调查研究。研究表明,美国政府与它所服务的公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理念差距。比如,与目前在华盛顿政策圈提出要有更强硬姿态的鹰派不同,受访的美国人对与中国展开一场新的“全面冷战”并没有兴趣。“如果一场新的‘冷战真正开始的话,我们(美国人)都将为加剧对中国的敌意付出某种代价(即使不会导致热战)。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新冷战的第一个后果可能是从冠状病毒引起的经济崩溃中复苏的力度低于预期。”美国两党虽然在对华强硬打压方面有共识,但对于“新冷战”并没有形成一致看法。

美国的“新冷战”难以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48个国家的前政要、专家学者发起“任何针对中国的新冷战都违背人类利益”的全球连线会议,发表14种语言的“拒绝新冷战”共同声明,可以说是对美国拉帮结派、分裂世界行径的有力喝阻。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在全球范围内造就了巨大的利益共同体。中国是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包括澳大利亚、日本和新西兰等美国的主要盟友。在冷战期间美国可以通过强调苏联对世界安全的威胁而调动盟国,但现在美国盟国不愿意放弃与中国的商业合作。美国很难形成一个围堵中国的阵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自己都承认,组建一个针对北京的国际联盟是困难的,对有那么多的国家支持中国感到“吃惊和失望”。

总之,中美关系的相互依存性没有改变,一是两国关系的“全球性”和“战略性”没有改变,二是两国关系的“互补性”和“互利性”没有改变,三是两国关系的“交融性”和“互鉴性”没有改变。中美仍然存在合作的可能性。美国新政府上台后,中美亟需推动形成新的战略共识。拜登新政府可能就应对中国挑战采取现实而平衡的看法,在策略上进行比较大的调整,在一些不得不合作的重大问题上强化与中国的联系。两国是有可能通过解决彼此关切来发展某种“竞合”(竞争与合作)关系的。

三、中美战略合作的路径探索

中美之间始终有合作,有时合作是主流,有时合作则是支流。战略层面的合作对技术领域的功能性合作具有单向促进作用。战略层面的合作一定能促进技术领域的合作,而技术领域的合作并不一定促进战略上的合作。奥马巴时期气候变化领域是中美合作的亮点,但并没有外溢到其他领域。特朗普时期中美只剩下肿瘤医疗的合作。欧洲一体化是以功能性合作促进国家间合作的典范,但也是以战略领域煤钢联营的合作开始的。而且,即使是重大战略对手之间也能形成一些领域的合作,功能性的合作对于大国战略稳定也是必要条件之一。冷战期间,美苏之间也有合作,比如1967年达成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美之间冲突的尖锐程度并未超过美苏,双方的合作空间还是存在的。

现在,中美仍然存在广泛的经济合作,共同面临大量非传统安全威胁(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和传统安全问题挑战(比如朝核问题)。从战略高度重视和促进具体领域的合作,保持中美经济合作大局稳定,恢复非传统安全合作,推进传统安全合作,以小合作促进大合作,应当成为当前探索中美战略合作的主题。

(一)保持经济合作大局稳定

对于美方对中国的强硬施压,尤其是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施压,中国必须进行坚决的毫不妥协的斗争。但与此同时,中美仍然需要努力去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大局,推进中美合作。

中美合作不是因为彼此认同,而是因为通过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来访中国,明确表明他是为美国的国家利益而来。中美建交以来的合作能够延续也是因为双方在合作中能够共同获益、实现共赢。目前中美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是合作中的問题,是合作中共同获益再分配的问题,是要解决共赢中不同期望值的问题。我们仍然要努力重建共识,推进尽可能多的合作,提升合作效益,外溢合作功能,促成由点到面、由区域到整体的合作局面。受到共同利益的推动,中美经贸合作仍是大势所趋,不是少数别有用心的政客可以阻碍中断的。事实已经表明,即使是美国政府把经贸问题政治化、安全化,中美之间的合作仍在持续。2020年以来,埃克森美孚、霍尼韦尔、特斯拉、沃尔玛等美国公司都在扩大对华投资与合作。下一步,中美在信息通讯、人工智能、线上教育、远程医疗等领域将有更多合作机会。随着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美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盈利机会将进一步增加。中美可以开展第三方合作,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展合作。

(二)恢复非传统安全合作

中美之间不仅应该合作,而且有大量的合作议题可以推进。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指出:“展望未来,我们面临着强化中美合作、构建更加强劲双边关系的巨大机遇。首先是要合作抗击疫情,合作研发疫苗和治疗药物,努力拯救生命,保障民生和就业,恢复经济增长,恢复世人对未来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其次,双方还要恢复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和朝核、伊朗核等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认为,“双方要拓展能源、执法、禁毒、地方、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中美两军应加强接触交往,用好互信机制,使两军关系成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因素。双方还应就朝鲜半岛、阿富汗、中东、网络安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国际地区问题继续开展协调合作,让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从中美及其他国家的合作中得到更多利益。”拜登曾表示,将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和伊朗核协议,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上述领域将为中美合作留下大量空间。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问题是当前中美可以开展合作的两个领域。中国作为较早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的国家,一直致力于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中美之间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合作实际上早已开始,但是受到美方某些政治因素的影响,两国之间的合作现在还仅限于物资贸易的层次,经验交流也局限于地区与地区、医院与医院之间。拜登上任后,两国或有机会开展国家层面的公共卫生交流,这一交流可能包括科技层面,特别是疫苗研制与投放等方面的技术合作,打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两国各自为战的局面。中美两国的疫苗应该说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如果能够加强这一医疗领域的深度合作,则可以使疫苗的针对性更强,适用性更广,从而帮助更多的民众摆脱疫情困扰。在生命安全面前,疫苗领域是不应被垄断的,需要更多实现共享。

在气候变化方面,拜登新政府料将采取同特朗普政府截然不同的政策,重返《巴黎协定》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已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相较于特朗普上任前的2016年,如今的气候变化问题更显严峻,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为包括中美两国在内的亚太各国造成了实实在在的损失。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和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两国已形成的气候变化协调机制完全可以作为成熟经验,在拜登上任后重新发挥作用。中美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两个国家,两国在气候变化问题的议题设计、技术交流、规则制定等方面有广泛的合作空间,理应树立起大国合作的新标杆。

(三)推进传统安全合作

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美两国有很大合作空间;在传统安全领域,两国亦能发现潜在的合作点。比如,在伊朗核问题上,中方始终支持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履行;在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朗核协议后,中国外交部就表示,“中方呼吁所有各方本着负责任态度,从长远和大局出发,坚持政治外交解决方向,妥善管控分歧,尽快回到继续执行全面协议的正确轨道上来。”如果拜登新政府重新加入伊朗核协议,中美在落实核协议问题上可以展开合作。

朝鲜核问题是中美可能进行合作的另一领域。两国在反核扩散、半岛和平进程以及地区稳定方面存在共识,并有可能达成新的战略共识。对中国来说,美国与朝鲜的战争将是一场灾难。美国解决朝核问题离不开中国。拜登已明确提出将与美国盟友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共同推进朝鲜无核化的目标。这一表态虽然指向并不明确,也缺乏具体的措施清单,但显然拜登新政府已经意识到,美国如果想在朝鲜核问题上取得进展,与中国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中美在朝核问题上均应发挥各自应该发挥的作用,同时注重相向而行。中方在朝鲜核问题上坚持“三个不动摇”的立场,即:坚持对话解决半岛问题的方向不动摇,坚持通过分阶段、同步走建立半岛和平机制、实现半岛无核化的目标不动摇,坚持防止半岛生战生乱的决心不动摇。中美两国在解决朝鲜核问题上的目标存在交叉重叠,路径也存在相通之处,这为中美在传统安全问题上进行创造性合作提供了空间。

“中美关系回不到过去,但不能因此全盘否定过去。”当前中美关系的关键是要制止双边关系继续下滑。要做到这一点,利用好双边经贸关系这块“压舱石”至关重要。因此,重启中美战略合作要首先稳住双边经济合作大局。在此基础上,两国可以探索当前就可进行的非传统安全议题合作,如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传统安全议题上,两国也有合作的空间,伊朗核问题和朝鲜核问题可能是双边合作率先取得突破的方面。此外,两国在打击毒品犯罪、军备控制、两军潜在危机管控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合作空间。

四、结语

在当前中美关系持续恶化的形势下,推进中美战略合作甚至是功能性合作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一些美国学者对中美合作持悲观态度,认为中美安全利益难以保持充分一致。许多分析家谈到要在中美竞合关系中找到平衡,但难度越来越大。中美合作领域会一直存在,但是其是否具有战略价值,能否抵消利益分歧,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然而,在特殊选举季和疫情下的极端做法会随着美国国内政治形势的改变而得到缓解,中美合作可能迎来新的契机,只要在困难的时候不放弃合作,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的合作将会出现。破局合作需要耐心和毅力,要由小而大,由易向难,善于发现新的合作路径。拜登上台为美国调整对华政策带来一定机会。当然,在美国国内对华强硬或为共识的背景下,中美重启战略合作困难重重。对于中国而言,只要存在合作的领域和机会,我们就要争取,同时把中美之间的合作由形式合作变成实质合作,小合作变成大合作,局部合作变成战略合作。可以就功能性领域的合作设立新的专业化对话机制,以求务实高效地推动合作的展开。

回望过去,当今美国在国际关系、地区政治中遭遇的阻力,几乎都同冷战中美国的单边威胁、制裁乃至干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同样经历过冷战的中美两国人民应当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避免重蹈覆辙,世界各国人民也不会让中美两国上演“新冷战”。在美国一些政客倒行逆施的今天,两国有识之士要重启“乒乓外交”的精神,推动新一轮中美关系的发展。

【完稿日期:2020-12-28】

【责任编辑:肖莹莹】

猜你喜欢

新冷战中美关系中美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近10年中美贸易额变化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中美投资和贸易谈判研究成果发布
“冷战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