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工作实施途径探索
2021-03-03李妍
李妍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学生在复课后心理问题频发。天津市瑞景中学面向初、高中六个年级近1000名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心理问题多集中于情绪管理、亲子关系、学业适应等方面。为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预防极端事件发生,学校建立了以学科教师、班主任、心理教师为主要责任人,覆盖全体学生的“三级谈话机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摸排,做到全员育人。
〔关键词〕复学;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03-0062-03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全国中小学陆续复学复课。然而,经历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超长假期、宅家线上学习的中学生们在复学后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适应方面的问题,其中部分学生焦虑、抑郁情绪明显。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复学前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防止复学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突发事件,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关于印发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发〔2020〕34号)。
2020年6月,天津市教育两委印发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举措》,该文件明确指出“要全面建立每学期开学心理谈话制度,按照教师分片包干原则,由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指导相关教师与每一名学生进行一次‘面对面‘一对一的谈心谈话,通过谈话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和家庭情况,针对性做好心理疏导和日常帮扶……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強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同时明确“需建立心理健康工作台账,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策、一人一帮……对于出现言行异常等情况的学生,要及时与监护人联系,必要时尽快送医就诊”。文件下达后,全市中小学紧急组织落实复学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全面摸排工作。
中小学面对摸排范围广、时间紧,谈话机制不健全,专业人员严重缺乏等现实问题,各自探索应对之道。在2020年6月、9月两次学生全员心理状况摸排工作中,学校总结了一系列的实践经验,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谈话制度,力求将此项工作专业、高效完成,使排查的效果落到实处。
一、有的放矢,明确复学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学生复学一个月内,天津市瑞景中学组织开展了对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全员的心理健康现状的调研工作。此次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986份,其中男生占比48.18%,女生占比51.82%。
在关于“复学后,你是否感到紧张、焦虑,很难放松下来”的问题调查中,10.67%的学生表示焦虑感超过两周以上,其中6.78%的学生回答“自己几乎每天都感到焦虑”。12.68%的学生表示超过两周以上感到情绪低落,做事提不起兴趣,甚至出现睡眠问题。在关于“返校复课后,你是否有用某种方式伤害自己的念头”的问题调查中,8.53%的学生表示“有几天会出现”,1%的学生表示有这样的想法“超过两周”,另有2.26%的学生表示几乎每天都有伤害自己的念头出现。
在学生担忧的问题当中,学业成绩问题最为突出。55.83%的学生表示对学习成绩“有些担忧”,24.97%的学生表示“很担忧”,22.84%的学生表示如果复学后有考试的话,自己会“很紧张”。20.45%的学生表示家庭因素“有时”或“经常”给自己带来情绪上的困扰;表示“家长经常唠叨说教”的学生占总学生数的58.97%,认为“家长经常批评指责”的学生占比31.37%。而在最后一题“返校复课后,你希望老师在心理健康方面给予你哪些方面的支持与指导”中,前五位分别是学习方法、考试减压、情绪管理、目标管理、人际沟通,选择对应项目的学生人数占比分别为68.01%、46.93%、39.77%、36.39%、27.6%。
通过调研可见,复学后中学生心理问题多集中于学业适应、情绪管理、亲子关系等方面,存在自伤、自杀风险学生的人数比例较平时有所上升,须加倍重视危机预防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落实全员心理排查的工作中广泛开展复学适应、学习方法、目标管理、情绪管理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科学应对,合理期待,而且谈话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识别心理异常及心理危机的知识与技能,做到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转介。
二、明确分工,建立覆盖全员的“三级谈话机制”
为避免滥用、错用心理量表以及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测验的伦理问题,依照上级文件规定,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的过程中尽量减少量表的使用,主要依靠“一对一”谈话的方式进行排查,并为每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面对全员摸排时间紧、任务重、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的状况,我校心理辅导中心建立了覆盖全体学生的“三级谈话机制”,结合学校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将谈话人分为三个等级,发挥各自优势,做到全员育人。
第一级:以普通学科教师为责任人,访谈主要对象为心理健康或亚健康的普通学生,谈话重点以复学适应、目标管理、学法指导、生涯指导等内容为主,采用“一对一”谈话、或四至六人小组座谈的方式进行。
第二级:以班主任为责任人,访谈主要对象为班级内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群体(如家庭功能异常、遭遇应激事件、个性缺陷、学业困难、品行问题、经济贫困等),谈话重点以学业适应、情绪状况、家庭关系、师生关系等内容为主,采用“一对一”谈话方式。
第三级:以心理教师为责任人,访谈对象主要为二级谈话中进一步筛查出的心理及情绪状况有明显异常的学生,谈话重点以心理状况评估、情绪疏导、危机预防为主,在谈话中须及时检出心理异常及有自杀风险的学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三级谈话机制中,最为关键、起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群体即为各班班主任,心理排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班主任老师日常对每名学生综合情况的了解。班主任根据每名学生的情况,将普通学生分配给不同学科教师,对于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亲自谈话,将从谈话中筛查出的有明显心理及情绪异常或存在危机风险的学生及时上报学校心理辅导中心,由心理教师介入,进行评估访谈。
三、科学指导,保障心理摸排工作专业有序开展
众所周知,心理辅导是一项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要依据咨询伦理,遵守对学生“不伤害”的最基本原则,谈话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访谈及心理辅导的知识与技能,否则不仅排查工作无法起到实效,还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二次伤害,激化或加速矛盾与危机,这将与心理摸排工作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在落实我校三级谈话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将相对专业的培训和督导纳入其中。
第一,针对“一级谈话”责任人,培训谈话的基本伦理、设置、内容及沟通策略。
一级谈话的责任人为全校各学科教师,主要面向心理健康或亚健康的学生,处理的主要是发展类问题,特别是学习方法和策略方面的指导。在召开的全校动员大会上,校领导对心理摸排工作的重要性及实施举措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培训中对学科教师与学生谈话的基本伦理,如知情同意,尊重学生人格和价值观,尊重隐私,遵守保密原则,避免量表滥用错用等问题进行了解析;在谈话的基本设置方面,培训明确了谈话的形式、频率、环境、记录等重要问题。在谈话内容方面,校领导在培训中建议学科教师从学生的思想、学业、心理、生活等方面入手,特别针对学生比较关心的学习方法、目标管理等问题,给予积极有效的引导与指导。此外,动员大会上及培训中还向全体教师介绍了学生谈话的基本策略,详细讲解了共情、倾听、提问、表达(鼓励、释义、解释、自我暴露)等基本谈话技术,以便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开展谈心谈话。
第二,针对“二级谈话”责任人,培训复学后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共性问题的干预方式、个体问题的识别、需重点关注的学生群体、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自杀危机的识别与应对、教师自我关怀。
“二级谈话”的责任人为在摸排工作中起到连接作用的群体——班主任,他们是使排查工作有序有效进行的重要一环。在工作实施中,班主任首先需要为全体学生分配谈话教师,此外需要亲自与重点人群逐一谈话,将筛查出的心理异常及存在危机风险的学生上报心理辅导中心做进一步评估。
在系统培训中,专职心理教师对复学后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梳理,如学习效率下降、焦虑抑郁情绪、学习压力增加、生物钟紊乱、亲子关系紧张等,并介绍了以上问题的引导方向,针对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心理健康宣传等途径及方法进行了详述。培训在个体问题的识别与干预方面,介绍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原则,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心理健康、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需重点关注学生的特点的介绍中,明确了心理危机、疾病、问题的易感人群以及对其筛查的基本流程。在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方面,主要介绍了共情、尊重、无条件积极关注等技术。随后,重点讲解了自杀危机干预的识别与应对问题,介绍了自杀的影响因素、自杀的基本假设研究模型、断崖漂流模型、自杀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预防策略及常见的对自杀的认识误区、自杀危险等级评估的基本方法及对应处理方案、自杀危机预防团队中校领导、德育主任、心理教师、班主任的职责分工,以及校外可利用的资源,如学生监护人、警方、医院、危机热线等。
培训中还明确了班主任在实际操作与班内重点需关注学生的谈话前、中、后期均可能出现新的疑问和困境。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可主动联系学校心理教师作为访谈督导商讨并协助自己处理问题,如遇心理教师也难以解答的困难,须及时联系校领导并寻求心理咨询专业督导的帮助。
第三,针对“三级谈话”的责任人,明确访谈的重心,做好评估、干预及转介工作。
“三级谈话”的责任人一般为具有专业资质的专职心理教师,须熟知心理咨询伦理,同时具备对心理评估诊断、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实施的基本能力和相关经验。面对班主任筛查并上报的心理及情绪状况存在明显异常或有危机风险的学生,心理教师要第一时间介入访谈,建立内容详尽的学生心理档案。
访谈中咨询师可从学生近期学业及生活适应状况、情绪状态等问题入手,借用DSM-5 Level1(11~17歲)症状自评量表的内容作为访谈清单,对学生躯体化症状、睡眠障碍、注意力、抑郁、愤怒、易激惹、躁狂、焦虑、精神病、强迫、物质滥用、自杀危机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可在来访者及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适度配合相关专项心理量表)。对于筛查出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做好转介,对于有自杀危机的学生采取相应处理策略,对于排除心理异常及自杀风险,但有必要长期咨询的学生,可向其推荐学校心理辅导资源,在保证来访者及监护人自愿的情况下,做好后续咨询及追踪工作。同时,须提醒班主任加强对这些个体的日常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且长期的工作,心理危机的发现与预防要做在平时、做在细微处,要科学把关、踏实实践,容不得半点马虎应付。正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举措》中明确指出的,“中小学要全面建立每学期开学心理谈话制度”,唯有依靠长期长效的机制、专业的人员、科学的实施才能把此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期待未来各省市教育系统都能够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排查、督导体系,同时有更多的中小学校能够将各自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推广,从而惠及更多的学生及家庭。
参考文献
[1]余清香,曾艺敏,卢文洁.新冠肺炎疫情期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江苏教育,2020(12):44-47.
[2]万春秀,邵晓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黑龙江教育,2020(19):144-147.
[3]郭晶.大学生复学后的疫情防控心理干预[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4):70-72.
[4]聂振伟.正确认识和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档案建立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3):63-67.
[5]谢小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价值与途径[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6):198-199.
[6]叶承伟.高中生心理档案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3):9-11.
[7]邱亚飞,魏荣霞,邱吟.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心理普查工作探新[J].高教学刊,2020(27):57-60.
(作者单位:天津市瑞景中学,天津,300134)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