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解决方案探讨
———以厦门市为例

2021-03-03陈凯达

厦门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厦门市厦门交通

陈凯达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

城市交通受阻原因

交通流动性受阻源于科技文明及生产进步与相对落后的配置规划策略之间的矛盾。这不是厦门这一座城市的独有问题,而是全国普适性问题,是颇具研究价值的课题。

中国最近几十年的城市大发展浪潮中,城市的交通发展模式是直接照搬西方的“拿来主义”。当然,照搬模式可为国家高速发展提供高效率,促进城市基建高速发展和经济进步,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们自己的理性观察和判断思考,忽略了我国自身的国情特色,即超高密度城市人口分布的特征。例如,当前国内城市较为常见的交通通勤方式——汽车运输,便存有对于西方交通模式的认识疏漏,我们把这种疏漏称之为单位时间内流动个体的人均交通空间体积差异性。

当今世界所趋同的汽车体积模数,实质包含了西方人口尺度的舒适度内涵和人口稠密度特征的双层内涵。标准5座汽车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常使用,在很多西方的发达国家,单位个体交通所享受的路权空间是极高的,做一个直观简单的计算对比:例如人口密度为2000人每平方公里的巴黎,常见的双向8车道设计,都时常存在拥堵问题;因此,人口密度为6000人每平方公里的深圳,假如设置了双向24车道的道路也同样无法避免拥堵,况且,现今24车道的交通道路也并不存在。所以,如果继续模仿西方上世纪中期的交通模式标准来推广我们国家的城市交通模式,那么我国城市未来必将更加拥堵。

我们在分析交通拥堵问题时,大多将“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个体交通空间体积”概念分解为:①需要通过的个体数;②单位时间的通过容易程度;③通过方式系数;④个体所占的单位空间大小体积;⑤整体协调配合程度这5大影响因素。越多的需要通过个体,越高的单位时间通过难度,越少的通过方式,越大的单位体积和越低的整体协调配合度,都会使得我们的城市道路畅通度下降,产生极大的阻碍。这些都是城市交通受阻的本质原因,亦是厦门拥堵的本质原因。

可行的解决方案建议

在交通拥堵研究领域中,大多数研究学者或决策者都曾从某个或某几个方法及其延伸的层面方式来解决城市交通运输这个棘手的问题;通过数学系统性的模拟等方式,来阐述和探讨表达交通时空配置的最优解。其实就是针对上述所陈述问题的症结而展开研究和讨论,即①降低通勤个体数;②提高通过的容易度;③多样化交通方式;④减少单位个体的空间体积;⑤整体化统筹交通管理的时间配置。以下将进行解决方案探讨和优劣分析。

1.降低通勤个体

一定程度上这是解决交通负荷最有效的源头办法,涉及到了减少不必要的通勤和无意义通勤等多种可能。虽然效果可能最为显著,但可能是以一定程度抑制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代价,并与当今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相左,因此该方案最佳办法是提高小

片区内自我必要的良性需求建设。2.提高通过的容易度

实质上可以理解为加强交通基础建设以及降低信息交换时间需求两个方面,让通勤的人能够更快速高效地到达,也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的相一致。

3.多样化交通方式

包含了相同交通方式的选择多样性和不同交通方式选择两种解答。前者为建设道路宽度,增加交通道路选择方式等,后者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出行交通方式,例如除了基于路面、地下的交通方式以外,还可以提供非必要的水上或低空的日常交通方式。

4.减少单位个体的空间体积

即减小流动交通空间的体积大小,城市中常见的禁止单人驾车上路和推广单车出行政策,都是该方案的解决措施。该方案的极限情况是鼓励城市居民徒步出行,由于该种出行方式灵活性最强,且不存在交通工具空间,因此世界范围内推崇和鼓励该方案的城市也颇为常见。可见,在城市中设置各种辅助或提高步行出行效率的交通设施也必然在未来得到推广。

5.整体化统筹交通管理的时间配置办法

一般情况下基于大数据进行时空最佳配比选择。如,居民常用的导航地图,以及政府交通部门的交通信号引导等。该方案的实质是解决时空信息差的矛盾,需要高昂的资金资本和社会资本维持信息透明。

厦门市交通现状

厦门犹如明珠一般,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边陲,是一座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的海滨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迁入这座迷人的城市。伴随着大量的人口迁入,城市的物质交换就会呈现一定程度的阻碍性反馈,而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口交通流动的拥堵问题。

下面以厦门市政府提供的2018年相关交通信息数据为依据,分析厦门城市交通通勤拥堵情况的原因,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以厦门市区内各行政区域的早晚高峰交通拥堵延迟指数为依据,展现厦门交通拥堵现状,其具体数据见表1。所谓“交通拥堵延迟指数”是指出行旅行时间/自由流(畅通)旅行时间,是一个综合反映道路网交通的流畅或拥堵的概念性指标数据,相当于把交通拥堵情况数字化。

表1 厦门市各行政区域的早晚高峰拥堵延迟指数

从表1可以直观发现,厦门市区内的拥堵问题普遍存在,并呈现各区的拥堵程度与区内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指数密切相关的显著特征。就区域而论,从最拥堵的思明区到相对缓和的同安区,无论是在早高峰还是在晚高峰,都呈现了一致的平行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从时段看,城市交通拥堵情况均在晚高峰时期更为严重。

厦门各区的拥堵情况和各区的经济活动强度的高度一致,一方面解释了城市的经济活动强度是依托人群活动强度为基础的社会行为,另一方面也从本质上反映了厦门各区路网规划模式的设计方法大同小异。相似趋同的交通规划模式是现代城市规划中常被忽略的问题,无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特有条件特有利用,将经济发展相对富裕、市民素养较好的部分区域优势转化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利基础,无法及时将老城区的交通策略与时俱进地更新改善。因此,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仍存在极大的解决空间。当然,这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城市所具有的通病,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今交通模式规划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资本后备力量的不足,而是解决策略的局限和客观限制条件的挑战。

针对厦门交通现状的可施行策略

尽管厦门是一座人口总量不大的城市,然而狭小的城区土地面积,使得城市的人口密度排上了全国前五的行列。而交通拥堵问题的根本原因,便是城市人口的密集程度,再者就是城市的人均经济发展程度。这两项指标,厦门均排在全国高位,因此疏导拥堵刻不容缓。

以往的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所提出的具体办法,主要针对厦门交通的各项设施和管理部门提出的细节性建议。但作者以为,从宏观角度,厦门主要可以从3个层面的总体规范来解决现今的城市拥堵问题:就业区和居住区相邻的配套鼓励政策;个体绿色节能高效出行的建设支持;以及地方交通宏观数据系统的建立。

以上3个层面的方案,能从本质上利用厦门居民自身较高的平均素质,以及个体追求便利实惠的主观能动性,来减少多样化群体在交通资源分配问题上的不协调问题,降低资源损耗,从结构上进行了根本且最小成本的改革调整,并符合当前厦门土地价格高昂的客观环境现实,是基于客观现状的最有效解答。

例如,表2是2018年厦门全年出行的平均交通客运峰值数据。从表2的交通数据中可以发现,厦门市常见的拥堵情况来源于节假日聚集出行,以及天气原因所导致的交通困难;因此尝试在传统节假日的时间段内,出台地区性的针对不同产业企业类型的假日时间调整性政策,以及针对特殊天气,不同类型企业的假期调整时间,错流引导人群对于交通道路的使用时间,是颇具参考价值的探讨研究方向及解决方法。

表2 2018年厦门全年出行的平均交通客运峰值表

结论与展望

人类文明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加速着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传递,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出现,正是这些流动性媒介在传递过程中与相对落后的传导组织方式不匹配的体现。如何能有效地完善各个交通体系的组织环节,并切实根据每个出行个体需求的异质化特点加以群体的分类分流以整合提高机动性效率,是未来城市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方向,也是每一位城市市民和相关研究学者共同努力的探讨目标。

猜你喜欢

厦门市厦门交通
厦门正新
我校入选2021年度厦门市“金砖示范单位”
繁忙的交通
组织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偶”遇厦门
小小交通劝导员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老区情难忘——记厦门市老促会原会长张振福
近20年厦门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