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创新教育理念的《逆向工程技术及3D打印》教学改革探讨
2021-03-03常青青马晓丽
常青青,马晓丽
(南宁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
1 概述
2018年9月18日,国发[2018]32号的《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文件中提出,要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创新教育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国家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环境下,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层次高校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促进专业教育创新化,将成为高校教学的主流,也将是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
逆向工程是将已有产品模型转化为工程设计模型和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解剖、深化和再创造的一系列分析方法和应用技术的组合。逆向工程可有效改善技术水平,提高生产率,增强产品竞争力,是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进而创造和开发新产品的重要手段。3D打印是快速成型领域的新兴技术,是快速制造的重要手段,能将开发的产品快速、自动地制造出来,从而对设计的产品进行快速评价、修改,大大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最大程度避免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逆向工程技术与3D打印的结合,已发展成为机械工业领域产品改进创新开发的重要技术。因此,《逆向工程技术及3D打印》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教育理念是很有必要的。
2 存在的问题
逆向工程技术及3D打印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许多高校近几年才面向本科层次学生开设该门课程,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的教学大纲,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完整性。《逆向工程技术及3D打印》这门课程实际上包含逆向工程技术与快速成型技术,逆向工程技术开发新产品的重要手段,而快速成型技术可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两种技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但实际上,很多高校教学过程中将两种技术割裂开来,有的学校该课程只讲授逆向工程的部分,有的有的学校该课程只讲授3D打印部分。
(2)教材不合适。该课程进入学校课堂时间较短,出版的教材较少,且在出版的教材多适用于职业院校,教学案例许多根据比赛项目汇编而来,教材内容缺乏层次性,还有少量教材虽是面向本科层次学生,但教材内容全是介绍各种扫描设备和软件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没有以实际案例和项目作为驱动激发学生学习,枯燥乏味。
(3)教学模式不合理。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设备操作和各种软件操作,但在教室中对照PPT讲原理、讲流程的传统教学方式或者一味采用上机操作,仍旧是当前的主要教学模式。这样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严重与企业实际生产脱节,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3 融入创新理念的教学改革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为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渗透教学各个环节。
(1)教学模式。《逆向工程技术及3D打印》是我校面向械专业大三学生开设的课程,共32学时,理论和实践各占16学时,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三个一体化,即教学内容一体化,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融合一起;教学场所一体化,软件操作设备和硬件操作设备及知识讲解同在一个教学场所中;教师一体化,理论教学教师和实践教学教师同为一人。
(2)设计思路。逆向工程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产品实物几何外形的数字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CAD模型重构、产品模型与模具的成型制造。为培养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人才,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要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对接,逆向工程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工作流程
表1 教学内容设计
(3)教学内容。为实现新环境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以企业实际项目为驱动,引入项目背景,将知识点分解融入各个项目中。每个项目的设计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本课程共设计了四个项目,分别是“维纳斯石膏像逆向设计与3D打印”“三坐标检测标准件逆向设计与3D打印”“叶片逆向设计与3D打印”“遥控器逆向设计与3D打印”,如表1所示,每个项目具体教学过程按照图1所示进行开展。
4 结语
创新是推动社会前进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创新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才能培养具有社会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而机械制造专业更是承载着“智能制造”的重任,本门课程在专创融合方面做出的探索,对本专业其他课程也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