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国平:“无声队友”的最佳搭档

2021-03-03任萧羽

四川劳动保障 2021年11期
关键词:飞龙训导队友

文/任萧羽

“靠!”“卧!”“定!”“立!”随着搜救犬训导员朱国平的声声令下,搜救犬“飞龙”一令一动,一气呵成完成了所有动作,以10分14秒的好成绩取得了四川省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搜救犬训导员项目的第一名,并代表四川省参加了首届全国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能参加首届全国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和全国消防行业优秀的搜救犬训导员一起比拼,特别有意义,也很荣幸。”刚迈入而立之年的朱国平说,这次比赛让他看到了差距与不足,也明晰了自己未来职业道路上要提升的地方。

回想起刚加入消防救援队伍的场景,朱国平说仿佛就在昨天。“当时就是想多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2008年,抱着一腔热血,朱国平成了一名消防战士。他刻苦训练,成长很快。因为喜欢小动物,在得知四川省准备成立首支搜救犬中队时,朱国平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在获批后,他便踏上了搜救犬训导员这条路。“一开始啥都不懂,以为训狗很容易。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搜救犬训导员很难。”参加完集训后,他明白喜欢狗和能当训导员是两码事,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

挑选搜救犬就是他的第一门必修课。“怎么选?首先是挑品种。一条优秀的搜救犬,必须要具备‘三好’:品种好、性格好、训练好……”说起搜救犬,朱国平像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说着。他说,搜救犬训导员这个工作对职业化的水平要求比较高,除了参加培训,他还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通过视频、书籍进行学习。在不断学习中,朱国平摸索出一套新的挑选方式——让两条狗通过“拔河”来比赛。“‘拔河’是让两条狗用嘴拉扯毛巾,先松口的就淘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挑选出更有耐心和胆量的狗成为搜救犬。”

“先天占20%,后天占80%。”这是搜救犬训练中的行话。“后天”就是训练,为了完成这80%,搜救犬训导员们常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时常一身味”。早上6点,朱国平会先到犬舍给搜救犬喂食、梳理毛发,再带着搜救犬到操场上跑步热身,随后便开启了一天的训练。

“搜救犬是‘救援急先锋’,经过严格训练的搜救犬能捕捉人体弥漫在空气中的一些细微气味,同时判定受困者是否具有生命体征并向训导员发出提示信号。”为了训练好这些“救援急先锋”,搜救犬训导员必须通过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在搜救犬的脑子里建立起条件反射,让它们掌握服从命令、箱体搜救、人体气味联系搜索、穿越障碍等技能。“比如当时教‘飞龙’爬梯子,这是狗最不擅长的动作,几百次、上千次也学不会,只好每日反复练习。”一天的训练结束后,朱国平还要继续观看当天训练的视频,去找训练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思考、优化训练方式,为第二天的训练做准备。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搜救犬训导员的岗位上,朱国平一干就是十几年。他也从“门外汉”蜕变成了职业训导师,见证了四川搜救犬队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如今,朱国平所在的队伍有23只搜救犬、10位搜救犬训导员,这些搜救犬训导员和搜救犬曾在“4·20”芦山地震、都江堰特大山体滑坡、茂县泥石流救援、九寨沟地震的救援现场,把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从死神手中抢回来。

伴朝霞与星光,携使命与信仰。朱国平没有忘记初心使命,他说他还会继续努力提升技能水平,当好“无声队友”的最佳搭档。

朱国平和他的“无声队友”“飞龙”。

猜你喜欢

飞龙训导队友
丛林里的“小飞龙”
坑队友专业户
工程塑料防眩板在桂柳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黑子,对不起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遭遇“熊队友”怎么破?
警犬守护春运路 每天工作12小时
飞龙掌血醇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
溪行天晓 第二十三回 飞龙降临
不怕神对手,就怕萌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