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年话牛

2021-03-03

内蒙古林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牛头牛角岩画

2021年2月12日开始是农历辛丑年,也就是中华民族传统十二生肖中的牛年。中国古代不用公元纪年,而采用干支纪年法。即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相配成为六十甲子,六十甲子在殷商时代卜辞中已经完整运用。生肖纪年和干支纪年相配使用,最早记述的文献在秦代。东汉初年,哲学家王充首次全面地介绍了当时社会盛行的十二生肖,《北史·宇文护传》宇文护母亲给他的信中说到“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说明当时民间已有十二生肖的用法了。

我国现在用生肖纪年的周期为12年,十二生肖是由十二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及传说中的“龙”组成,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地支呈现一一对应关系,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牛是中国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二的动物,对应的地支为“丑”。从公历2021年2月12日开始,进入农历辛丑年,是属牛的人的本命年。

一、牛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人类对牛类动物的驯化最早起源于约一万年前的亚洲西部地区。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家养黄牛距今约4800~5600年,最早驯化的水牛出现于5000年前的印度河流域,后传入中国。我国最早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牛)字,也有“”(牧)、“”(物)字等许多以牛为偏旁的汉字。说明最晚不晚于殷商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完全驯化并且使用牛了。人类早期驯养牛的主要用途是食用、祭祀、作为畜力参与生产劳动。

因为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味道鲜美,人类最早可能是因此才狩猎和驯养牛的。在世界各地,都有远古时代人类狩猎和驯养牛的记载痕迹。中国内蒙古阴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中都有人类狩猎、驯化、饲养牛的图画。明显反映牧牛活动的是云南沧源岩画,从画面上可以看到牧人拴绳于牛颈而牵拉牛的情景。

内蒙古阴山岩画

云南沧源岩画 —— 拉牛图

云南沧源岩画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局部)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局部)

随着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逐渐变化。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希望得到祖先的庇佑,人类开始进行大量的祭祀活动。《左传》中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考古发现,在距今4000 多年前的多处史前遗址中,都有用黄牛进行祭祀活动的实例。甲骨文中也多次提到商王用牛祭祀,用牛的数量最多时达到1000 头。《诗经·大雅·旱麓》中也有“清酒既载,骍牡(赤色的公牛)既备”的诗句,明确记述了用清酒和公牛祭祀的历史。《史记·封禅书》中也有记载:“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古代最高等级的祭祀必须用牛。西汉《大戴礼记》明确记述:“诸侯之祭,牲牛,曰太牢。”

进入农耕社会,因为牛具有性格温良又有力气的特性,人类饲养牛的主要目的就作为畜力农耕使用。《论语·雍也》中“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记述了用牛耕田的事实,说明中国在春秋之前已经用牛犁地。在今天的考古研究中,发现了大量牛作为畜力的图画实证。新疆阿勒泰乌图布拉克岩画就生动反映了人类早期驱牛拉车的情景,汉墓出土的画像石《牛耕图》生动地再现了汉代牛作为畜力参与农耕的场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已经全面进入牛拉犁耕的阶段,以耕-耙-耱为体系的精耕细作技术越来越成熟,牛已经不仅用来拉犁,还从事其他劳动。

新疆阿勒泰乌图布拉克岩画

汉代画像石《 牛耕图》

魏晋墓室壁画 —— 牛拉犁图

魏晋墓室壁画 —— 耙地图

隋末墓室壁画

牛是人类的重要生产资料,所以在古代,耕牛是不能够宰杀的。《礼纪·王制》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秦统一后,特别颁布《厩苑律》,规定牛、马不得私自屠杀,这个法规一直沿袭到了汉朝,《风俗通》里讲杀牛是要判死罪的。唐代《唐律疏议》里规定故意杀自己的牛是犯罪,要判一年徒刑。宋朝延续了唐朝的规定,《宋刑统》规定“杀官私牛者,判一年半徒刑。”到了南宋刑罚更重,要“徒三年”。而且,宋朝的统治者给所有的牛都上了户口,还要定期盘查。明清时期罪罚稍有减轻,但是私杀自家耕牛,仍要杖责一百;杀别家耕牛,流放三千里之外。

二、牛形象的文化符号意义

牛在中国人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了特殊的地位,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牛是中华第一图腾。中国是最古老的农业国之一,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农业文明起源的引领者,他的形象在《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中是“人身牛首”。炎帝部落的所在地甘肃地区,出土了齐家文化时期的牛首人身玉石像,身上还镶嵌着许多美丽的绿松石,这应该就是神农炎帝的形象。到了明清时期,民间年画里的农神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但头上还顶着一对牛角,可见新石器时代的炎帝形象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长有牛角的炎帝形象

西王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最著名的女神,早期文献如《山海经》所描绘的西王母形象特征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狡”是西王母身边的神兽,这个“其角如牛”的神兽一出现,就会带来农作物的大丰收,显然是非常吉祥的超自然的瑞兽或神兽。后来在陕西北部的神木县大保当发掘汉代画像石墓葬时,发现了形象特异的牛头西王母。

牛头西王母形象

除了炎帝、西王母外,在红山文化的玉雕神像中,有一种被称作“太阳神”的戴牛角或牛头的神像,也有此类模式化表现。牛头人身形象的突出造型特征在于两只向上伸出的牛角,可以看到牛角或者牛头已经成为当时崇拜神像的主要特征之一。此外,还有在商周青铜器上司空见惯的牛首造型,以及金文中众多的牛头牛角类符号、族徽,都应当是史前牛头神像崇拜遗留在父权制文明社会中的置换形式。

红山文化牛角太阳神玉雕

商周青铜牛头纹

牛作为一种最为寻常的驯养家畜,被用作祭祀,得到先民非同寻常的重视甚至崇拜,可见先民对于物质生活资料来源的一种原始观念,即以象征财富的牛奉献给神灵,表现了先民认为鬼神对于一切的生活资料是具有主权的。这种奉献的根本动机,在于祈求源于神赐的物质生活资料丰裕充沛、永不枯竭。在几千年民间传说、神话传说里,就出现了牛魔王、牛头马面、太上老君青牛坐骑等这类的神怪,也有“牛郎织女”中牛郎这样的美好形象。这一切,都可以看到牛在几千年中国农业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牛形象体现的人文精神

牛作为人类第一图腾,其双角象征着对宇宙重生的护持,也就是对一切生命的护持。人类对牛的崇拜是认识自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宇宙观和价值观,那就是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既要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又要学习自然,从自然中寻找智慧和生命之源。因此,在人类与牛共同生活的上万年中,人与牛已经难舍难分。在人类语言中,有诸多与牛相关的词语、俗语;在神话传说中,也有诸多牛的形象;在绘画作品中,人类也喜欢把牛作为对象展现。在牛的身上,体现出人的思想、情感、精神、追求等。

牛文化首先体现在含有“牛”字的汉语词汇中。“休牛散马”“放牛归马”等成语表示停止战事,不再用兵。“牛”代指农事,牛是和平的使者。还有“牛角挂汉书”形容刻苦攻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上显露一下身手叫“牛刀小试”;大材小用叫“牛刀割鸡”。牛的文化意义逐渐更加宽广,“孺子牛”借喻为甘愿为人民服务的人,鲁迅曾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老牛”“老黄牛”喻指那些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地为人民服务的人。可以说,中华民族的精神中,牛的精神是一种主导性的、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精神。

诗词歌赋画中对牛的赞颂,反映了文学家、艺术家歌颂牛一样的顽强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素质修养和道德情操。南宋陈与义《题牧牛图》中曰:“犊儿狂走先过浦,却立长鸣待其母。母子为人实仓廪,汝饱不惭人愧汝。”将牛的伟大精神与人作比,歌颂了牛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郭沫若建议把牛命名为“国兽”,以牛勇于牺牲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励国人与强虏作持久的抗争。李可染受此启发而开始画牛,并题曰:“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身劳瘁,事农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皮毛骨角,无不有用;形容无华,气宇轩宏。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倦写之。”

李可染牧牛图

李可染牧牛图

改革开放之初,深圳市那座奋力向前的“拓荒牛”雕塑,影响激励了无数改革开放中锐意进取的创业者!一个时代词汇—— 牛人,被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牛人,首先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善人、老实人、无私奉献的人,然后才是有办法、有本领、有毅力、干大事的人。牛是可独居又具有合作精神的动物,这种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在今天构建现代化和谐社会中显得更为重要。

深圳市拓荒牛雕塑

牛年来了,人人要有牛的精神,牛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坚毅的优良传统,善良、朴实、敦厚、向上的精神气质,都是牛的品格的体现。有了牛的精神,就有了和谐、财富、健康、友爱。

猜你喜欢

牛头牛角岩画
弯弯月亮像牛角
观岩画
先割牛头后砸瓮
挂牛头卖马肉
先割牛头后砸瓮
牛角挂书
一看书就犯困
阴山岩画
写实与抽象:金沙江岩画考古认知
岩画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