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龟子绿僵菌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药效试验

2021-03-03耿协洲许爱琼

湖北植保 2021年1期
关键词:氯虫甲酰胺夜蛾

耿协洲 许爱琼 谢 龙 汪 琴

(1.湖北省嘉鱼县植物保护站 湖北嘉鱼 437200;2.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武汉 430070)

真菌类杀虫剂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地老虎、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3]。在常规防治中,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按常规用量6g/667m2单独使用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mith)]防治效果明显,但长期依赖化学农药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有造成草地贪夜蛾抗性增加的风险,且不符合当下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的发展方向。

为检验绿僵菌单独使用或与氯虫苯甲酰胺混合使用防治效果,探索玉米草地贪夜蛾农药减量防控技术方案,降低害虫抗药性和农药使用量,本文进行相关试验,以期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湖北省嘉鱼县新街镇港东村罗家洲玉米田,品种为秋糯玉米彩糯932。试验面积3335m2。8月2日播种,8月6日出苗。施药时玉米处于小喇叭口期(5-6叶)。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条件方便,各试验区播种日期、施肥水平、田间管理等与当地大面积秋玉米生产保持一致。

1.2 试验药剂

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由重庆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以下简称绿僵菌。氯虫苯甲酰胺,由美国富美实公司生产,在当地市场购买,以下简称氯虫苯甲酰胺。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置4个药剂处理和一个空白对照(见表1),试验采用大区对比,不设重复,每个处理面积667m2。

1.4 施药方法

施药时间为2020年8月18日,玉米小喇叭口期(5-6叶),草地贪夜蛾卵孵盛期至1-3龄低龄幼虫盛发期,施药1次。对照区同期喷清水1次。施药当天多云、东南风二至三级,平均温度31.5℃,最高温度37℃,最低温度26℃。

药液配备时,绿僵菌、氯虫苯甲酰胺均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药液。绿僵菌使用前充分摇匀。两种药剂混合使用时,先加化学药剂,后加入绿僵菌的二次稀释液,再加入相关助剂。

施药器械为3WBD-20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工作压力0.25-0.5Mpa,流量0.65-0.85L/min。常规叶面喷雾,叶片正反两面和喇叭口部位均匀喷施,喷雾方式与本地农业生产实践一致,每667m2用水量30L。

1.5 调查统计方法

8月18日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1d、3d、7d、14d分别进行残虫调查,共调查5次。采用五点(梅花)取样调查,每处理取样15点,每点调查危害株5株,记录每株玉米的活虫数。

药效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期间各药剂处理区内玉米生长正常,与空白对照区基本一致,无药害现象出现,也未见明显有益现象。试验区域其它病虫害发生较轻,对其他非耙标生物无明显影响。

表2是不同处理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药后1d、3d,绿僵菌80mL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16.34%、46.22%;绿僵菌30mL+氯虫苯甲酰胺4g(减量30%)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26.80%、76.47%;绿僵菌15mL+氯虫苯甲酰胺5.5g(减量10%)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25.93%、80.95%;氯虫苯甲酰胺6g(不减量)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27.27%、84.42%。含有氯虫苯甲酰胺的处理防效显著高于单用绿僵菌处理,即绿僵菌速效性比氯虫苯甲酰胺低。

表2 不同处理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效果 (单位:头/75株)

药后7d、14d,绿僵菌80mL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68.63%、69.75%;绿僵菌30mL+氯虫苯甲酰胺4g(减量33%)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96.86%、80.39%;绿僵菌15mL+氯虫苯甲酰胺5.5g(减量10%)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96.44%、82.22%;氯虫苯甲酰胺6g(不减量)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95.15%、81.82%。绿僵菌+氯虫苯甲酰胺减量处理的防效与单独使用氯虫苯甲酰胺不减量处理的防效无明显差异。

3 结论与评价

3.1单独使用绿僵菌与绿僵菌和氯虫苯甲酰胺混合使用或单独使用氯虫苯甲酰胺相比,速效性不足,持效性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宜单独使用绿僵菌防治草地贪夜蛾。

3.2绿僵菌+氯虫苯甲酰胺减量的两个处理对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治效果明显,既能快速杀虫,又达到了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的目的。其中药后7d达到最佳防治效果,药后14d防治效果呈明显下降趋势。

3.3绿僵菌30mL+氯虫苯甲酰胺4g/667m2或绿僵菌15mL+氯虫苯甲酰胺5.5g/667m2两个处理防治效果接近,与常规用量单独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效果相当。区别在于两个处理用药成本及化学农药减量存在一定差异。综合考虑用药成本、农药减量及防治效果等多重因素,推荐用量为绿僵菌30mL+氯虫苯甲酰胺4g/667m2。

3.4用药过程及后期调查供试药剂对玉米生长、果实安全未出现任何不良影响,可以在玉米上推广使用。

3.5 技术要点

在草地贪夜蛾卵孵盛期至1-3龄低龄幼虫期施药,667m2用绿僵菌30mL+氯虫苯甲酰胺4g对水30L常规叶面喷雾,叶片正反两面和喇叭口上均匀喷施。在田间虫量较大且世代重叠比较严重时,可以考虑在第一次施药后7d再次施药巩固防治效果,但连续用药不要超过三次,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3.6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本试验结果来源于一个试验点玉米生产某一个阶段一次用药的调查数据,难免存在偏差或误差,需要进一步试验多点示范加以验证。

猜你喜欢

氯虫甲酰胺夜蛾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去离子甲酰胺在脑腱黄瘤病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20%氯虫·噻虫嗪SC防治稻水象甲田间试验
30%甲酰胺基嘧磺隆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及防控措施
氯虫苯甲酰胺对红火蚁的毒杀活性与行为影响
35%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