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中游晋陕峡谷地区旧石器考古研究现状与思考*

2021-03-03张改课

考古与文物 2021年6期
关键词:距今峡谷柿子

张改课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一、区域地质与地貌概况

黄河东流至内蒙古河套断陷盆地以后,从托克托县河口镇急转南下,纵贯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至禹门口流入汾渭断陷盆地,该段河长约700千米,以宏大深切的峡谷地貌为特点,被称为晋陕峡谷[1]。晋陕峡谷地处黄河中游,区域气候类型属于中温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这样的气候特征,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的水土流失,使得该段黄河两岸的黄土地貌呈现出沟壑纵横的特点(图一)。

晋陕峡谷的形成与新生代构造运动和黄河的形成与演化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鄂尔多斯地块是一个大型的中生代—新生代非海洋盆地,它在新生代期间被逐渐抬升,最终呈现出高原的地貌格局[2]。距今约830~370万年期间,鄂尔多斯地块和吕梁山地区大部分处于隆升状态,但山西保德地区沉降形成洼地,洼地主要接受周围隆升区的河流汇入,形成了一个局地的河流—湖泊水系,并存在一条自南向北流的较大河流,将保德古湖水系与河套盆地联系起来;距今370万年前,现在的晋陕峡谷北段地区发生强烈的构造抬升,保德地区的河湖相沉积结束,与此同时汾渭盆地进一步下降,致其与盆地之间的地形起伏加大,河流溯源侵蚀加剧,水系进入相互袭夺、重新组织的阶段[3]。距今约260万年起,风力搬运的第四纪黄土开始大量沉积,逐渐形成面积广大的黄土高原[4]。随着大、小河流不断的溯源侵蚀,特别是黄土高原南部地区河流的溯源侵蚀,最终导致原来北流的河流被袭夺,现代黄河出现。最近120万年以来,鄂尔多斯地块发生强烈的地面抬升,同时汾渭盆地强烈下陷,造成了黄河快速下切并发育多级河流阶地,晋陕峡谷在黄河下切中逐渐形成[5]。黄河自三门峡东流之后,晋陕峡谷亦随之在黄河的不断下切中最终演化为现代蔚为壮观的深切河谷地貌,但关于黄河东流格局何时形成,尚有早更新世[6]、中更新世晚期[7]和晚更新世[8]不同的认识。

图一 晋陕峡谷区域地貌及重要旧石器遗址分布图

二、旧石器考古工作历程

晋陕峡谷地区是我国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址发现较早、研究较深入的地区之一。迄今已走过了90多年的历程,梳理历年工作,可将该地区的旧石器考古工作历程分为初创期、开拓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

(一)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

1929年,杨钟健与德日进在山西西部、陕西北部发现了一些旧石器地点,获得石制品数十件,其中的陕西吴堡县宋家川、山西河曲县巡检司、火山村等地点即位于晋陕峡谷,部分石制品发现于黄土和黄土底部的砂砾层[9]。这是该地区首次发现旧石器,尽管所获地点和材料均不多,但为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无疑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二)开拓期:20世纪50~80年代

这一时期开展了一些考古调查,在山西、内蒙古两省区新发现百余处旧石器地点,并对陕西韩城禹门口洞穴遗址、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进行了清理或试掘。这些工作极大地拓展了该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分布范围,丰富了遗存的文化内涵,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1.内蒙古、山西黄河沿岸调查

1958~1959年,张森水在内蒙古中南部、山西西北部的黄河沿岸附近调查发现99处旧石器地点,获得大量石制品。石制品多系地表采集,少数发现于砂砾层中;除主体的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产品外,还见有少量石叶技术和细石器技术产品[10]。

1979年,文本亨、卫奇、陈哲英等在晋陕峡谷北段山西河曲县黄河左岸的河会村附近调查发现1处旧石器地点,获得石制品11件,部分石制品埋藏于黄河第二级阶地上的红色土底砾层,研究者认为其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11]。

此外,1980年代山西省的研究人员还做过一些调查工作,但资料报道比较简略。如保德李贤堎红色土底部的砂砾层中曾发现过石器;乡宁、吉县、大宁等县的文物普査中曾发现34处旧石器地点,其中一些地点位于黄河沿岸[12]。

2.陕西韩城禹门口洞穴遗址清理

1973年,陕西韩城禹门口发现洞穴遗址,西北大学对其进行了清理[13]。洞穴位于黄河经由晋陕峡谷流入渭河盆地北缘的出口处。出土1200余件石制品,并见有人类用火迹象,石制品主体属于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产品,一般认为其时代为晚更新世。

3.黄河支流清水河流域调查与试掘

1980年,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在西距黄河2千米的黄河支流清水河畔发现并试掘了柿子滩遗址(后称S1地点)。出土1807件文化遗物,分别出自下部的底砾层和上部的灰褐色粉砂土层、灰黄色土层和黑垆土层。下部地层出土石制品很少,面貌不清;上部地层出土遗物十分丰富,除发现有众多的细石器技术产品外,还见有少量石磨盘、磨石以及蚌器[14]。下部地层距今约3.5~1.7万年,上部地层距今约1.6~1万年前后[15]

(三)发展期:21世纪初至今

这一时期,在继续进行野外调查的同时,山西吉县柿子滩、陕西宜川龙王辿等遗址开展了持续多年的系统发掘和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晋陕峡谷地区的旧石器考古工作,在这一阶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柿子滩遗址群的调查与发掘

2000~200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学等单位在黄河支流清水河两岸开展野外调查,核查、新发现旧石器地点25处,并对柿子滩遗址S9[16]、S12[17]、S14[18]等地点进行了发掘,不仅出土了数以万件的文化遗物,还在S12、S14等地点发现较多用火遗迹。2009~2010年,再度发现旧石器地点近50处,并对S5[19]、S29[20]、S3、S13(东梁峁)[21]、S26、S47、S67[22]等地点进行了发掘,出土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物,同时在S5地点发现1枚人类左上中门齿,在S29地点清理出用火遗迹285处。

这些工作不仅将清水河流域人类活动的历史显著延长,而且大大深化了人们对于该地区古人类石器技术及其发展过程的认识。至迟自中更新世早期开始,已有人类在此活动,其中经过发掘的S13地点出土石制品22件,主要埋藏于离石黄土底部的砾石层,少量埋藏于离石黄土层中。晚更新世晚期,人类活动非常频繁,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存,主要埋藏于马兰黄土和河流相地层中。其中距今约2.9~2.8万年间的S29地点第8文化层出土石制品166件,属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体系。距今约2.6~2.4万年间的S29地点第7文化层出土石制品4万余件,石核虽以普通石核为主,但已出现一定数量的锥状、半锥状细石核;细石叶的数量超过普通石片,还有少量石叶;工具主体虽为小型石片工具,但也有一些石叶石器、细石叶石器发现;此外,还见有磨盘、研磨石以及有一些用蚌壳、鸵鸟蛋壳制作的装饰品。距今约2.4~1.3万年间的S29地点第6~1文化层、S5地点第4~2文化层以及S14等地点中出土有丰富的石制品,新出现船形细石核,且其比例不断上升,技术日臻成熟;研磨石、磨盘、装饰品发现更为普遍。全新世早期的遗存也有不少发现,主要埋藏于河流相地层和黑垆土层中,S5地点第1文化层中发现有漏斗状细石核,S12G地点发现有楔形细石核,他们的年代距今1万年左右,体现了该地区细石器技术的新发展。

2.龙王辿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2003~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晋陕峡谷南段黄河右岸开展了持续多年的调查与发掘,其中宜川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发掘出土了3万余件打制的石制品,少量具有磨制痕迹的石铲、石磨盘、砺石以及一些蚌器,并发现了一些用火、石器加工点等遗迹,其中打制的石制品以细石器技术产品为主。遗址文化遗存的埋藏地层为黄河第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层,距今约2.6~2.1万年[23]。

3.其它调查工作

2011~2013年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复查和确认了1950年代张森水调查发现的几处地点,采集石制品近百件,并发现了几处含有打制石器的原生地层[24]。

201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晋陕峡谷延安段开展了旧石器调查,新发现宜川县衣锦滩、延川县伏羲村、苏亚河、高家畔、延水关5处旧石器地点,获得石制品556件,主体属于简单石核—石片技术的产品,部分石制品埋藏于黄河第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层中,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25]。

三、研究现状

通过诸多学者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晋陕峡谷地区的旧石器考古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特别是在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埋藏地层与年代、古人类的石器技术、旧—新石器时代过渡、人类生存环境与适应策略等方面,成就斐然。

(一)地层与年代

该区域的旧石器遗址分布广泛,以旷野阶地类型为主,洞穴遗址仅有1处。遗址绵延分布在黄河干流及其支流沿岸,人类文化遗存的埋藏地层包括河流相地层、黄土地层和洞穴堆积层三类。

1.河流相地层

该类地层又可细分为两种。

一是砂砾层,属二次搬运而形成的河流相堆积。主要发现于黄河支流清水河流域的柿子滩遗址S13、S1地点以及黄河干流左岸的河会、李贤堎等地点。柿子滩遗址S13地点第5层,为离石黄土底部的砾石层,时代应为中更新世早期;河会、李贤堎2处地点石制品的埋藏地层为红土层之下的砾石层,时代可能为中更新世晚期。上述地点的地层尚未开展年代测定。柿子滩遗址S1地点下部出土人类文化遗物的砂砾层,距今约3.5~1.7万年。

二是粉砂土与细砂层交互堆积,属河流相阶地堆积。主要发现于柿子滩遗址群的一些地点中。S29地点第6~1文化层以及S14、S5等地点的人类文化遗存埋藏于此类地层中,且主要出自粉砂土层中。地层中多见有大量石制品碎屑和一些可拼合的石制品,用火遗迹的周边多分布有较密集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等遗物,显示出虽然经过水流改造,但遗物未经远距离搬运,仍可归为原地埋藏。此类地层的时代主要为晚更新世晚期,少量为全新世早期,距今2.4~1万年前后。

2.黄土地层

发现于黄河右岸的龙王辿、伏羲村、苏亚河、高家畔、延水关等遗址和地点,以及黄河支流清水河流域柿子滩遗址群一些地点中。

在黄河右岸诸地点中,人类文化遗存的埋藏地层为黄河第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层。

在柿子滩遗址诸地点中,S13地点第4层为离石黄土层,至少位于S5古土壤层以下,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S29地点第8、第7文化层,S9地点第5、第4层等为马兰黄土层;S9地点第3、第1层,S12G等地点石制品埋藏于黑垆土层中。已有的测年数据显示,晋陕峡谷南段地区埋藏人类文化遗存的马兰黄土地层的年代集中在距今2.9~2.1万年和1.3~1.1万年两个区段,黑垆土层距今1万年前后。

3.洞穴堆积层

仅发现于禹门口洞穴遗址中。该洞穴前部积满黄沙土,文化层为夹石灰岩崩塌块的黄土状粉沙层,时代为晚更新世,但缺乏测年数据。晋陕峡谷北段基岩多为砂岩、泥岩,横向层理发育显著,虽有一些洞穴发育,但多为自然重力崩塌所形成,不适宜人类居住,已发现的洞穴内也多无土状堆积。晋陕峡谷南段,特别是关中东部北山一带,石灰岩有所出露,利于溶洞发育,但洞口多被黄土覆盖,较难发现。

综上可知,晋陕峡谷地区埋藏人类文化遗存的地层类型较为多样;时代涵盖了中更新世早期、晚期,晚更新世晚期以及全新世早期,以晚更新世晚期为主;部分遗址开展了年代学研究,已有的年代数据集中于距今3.5~1万年前后。

(二)石器技术

据已公布的资料,该地区古人类的石器技术可明显分为简单石核—石片技术、石叶技术、细石器技术三类,其出现的时代大体上是前后相继的。

1.简单石核—石片技术

属于这类技术的产品发现较多,中更新世早期的柿子滩遗址S13地点,中更新世晚期的河会地点,晚更新世的禹门口洞穴遗址,晚更新世晚期的伏羲村、苏亚河、高家畔、延水关等地点以及柿子滩遗址S29地点第8文化层中发现的石制品均属于这一技术。从目前的测年数据来看,至距今约2.8万年前后,这一技术仍是该地区主体的石器技术类型。

2.石叶技术

目前晋陕峡谷地区石叶技术产品的发现还很有限。1950年代晋陕峡谷北段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上榆树湾曾发现2件典型的勒瓦娄哇石叶石核,但因系地表采集,年代尚不明确。

3.细石器技术

这类石器技术的产品目前在晋陕峡谷南段的柿子滩遗址群、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已有较多发现。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大体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早期细石器技术,以柿子滩遗址S29地点第7文化层出土的石制品为代表。该层保留一定数量的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产品,但已开始出现典型的锥状、半锥状细石核,又共存有少量石叶。这表明至迟自距今约2.6万年开始,该地区已经出现了细石器技术。

第二阶段为船形石核细石器技术,以柿子滩遗址S29地点第6~1文化层中的石制品为代表,S5、S14地点也有较多发现。约距今2.4万年之后,细石器技术产品的比例逐渐上升,锥形、半锥形细石核占主导地位的局面被船形细石核整体取代,并一直流行至距今1.3万年前后。

第三阶段为楔形石核细石器技术,以柿子滩遗址S12G地点的石制品为代表。距今1万年前后,出现了楔形石核细石器技术,相关发现虽然比较有限,但其与更早时期的船形石核细石器技术显著不同。

(三)旧—新石器时代过渡

开展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研究,需要特别关注磨制石器、陶器、种植农业等标志性发明,晋陕峡谷地区已有一些相关的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

龙王辿遗址第4层中发现有1件刃部两面磨制的石铲,距今约2.5~2.1万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年代最早的磨制石器之一,此外遗址中还发现有一些用于磨制石器或颜料等的砺石。这些发现对于探索华北地区磨制石器起源的年代、动因及其早期类型提供了重要材料。

在柿子滩遗址S29、S14、S9、S1等地点和龙王辿遗址第1地点中,发现有研磨石、磨盘、磨棒等研磨类工具,年代上迄距今2.8万年,下至距今1万年前后。残留物、微痕分析表明,S29地点的石磨盘(距今约2.6~2.4万年)主要用于加工黍亚科、小麦族、山药等植物性食物,兼及颜料研磨[26];S14地点的石磨盘(距今约2.3~1.95万年)主要用于加工小麦族、山药、豇豆属、黍族、栝楼根等植物性食物[27];S9地点发现的石磨盘(距今约1.27~1.16万年)主要用来加工黍亚科、早熟禾亚科、橡子、豆科、块茎类等植物性食物,也兼做颜料研磨和装饰品磨制[28]。这些研究表明,在晚更新世晚期之末,清水河流域史前人类已处于半定居的模式,长期对可食性植物的集约性采集和利用,为原始农业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四)人类生存环境与适应策略

1.中更新世人类生存环境与适应策略

晋陕峡谷地区已发现的属于中更新世的旧石器地点共3处,分别为中更新世早期的柿子滩遗址S13地点,中更新世晚期的河会地点和李贤堎地点。

柿子滩遗址S13地点第5层为砂砾层,由于它是经河流二次搬运而形成的混杂堆积,环境信息并不确切;地层中出土石制品仅18件,研究者认为古人类的石料来源,应是10千米以外的黄河河漫滩,当时的人们生活于清水河河滨地带,通过一定距离的遴选、搬运获取石料,制作小型的石片工具以维持生计。该遗址第4层为黄土堆积,其中的动物化石多见鼢鼠和生活于草原的喜冷动物肿骨鹿,反映了较干燥的气候环境,植被以草原或疏林草原为主,因文化遗物数量很少,人类的生存适应策略不明确。河会地点和李贤堎地点未经系统发掘,调查所获遗物很少,埋藏地层又为砾石层,难以确定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和适应策略。

2.晚更新世人类生存环境与适应策略

晋陕峡谷地区晚更新世的旧石器遗址和人类文化遗存非常丰富,但早年以调查为主,缺乏系统发掘,人类生存环境与适应策略的研究非常有限。近年来,随着中国黄土、深海氧同位素等记录的气候变化研究工作的深入,以及柿子滩、龙王辿等遗址的系统发掘和综合研究,晋陕峡谷南段晚更新世时期人类生存环境和适应策略逐渐明晰。

宏观方面:距今12.8~7.3万年间,华北地区普遍发育S1古土壤层,显示出这一时期温暖湿润的气候格局;距今约7.3万年开始,马兰黄土开始在华北地区沉积,气候转向干冷;距今约5.9~2.9万年,华北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南部,发育有一层弱化的古土壤,显示当时的气候相对较为暖湿;从距今2.9万年开始,气候转冷,降水减少,黄土堆积加剧;距今2.65~1.99万年期间,进入末次冰期的最盛期阶段;之后气候虽有波动,但总体仍是向暖湿方向发展[29]。全新世早期,气候显著回暖,华北地区发育有S0古土壤(黑垆土)[30]。

微观方面:对清水河流域的柿子滩遗址群做了较多研究工作。距今约2.9~2.8万年期间,尽管宏观的气候环境已经开始转向干冷,但清水河流域尚较温暖湿润,森林覆盖较好,古人类使用简单的小型石片工具,在森林中进行较低流动性的采集、狩猎活动,尚能维持生计。距今约2.6~2.4万年期间,气候明显干冷,森林中有草原分布其间,由于环境的变化,动植物不再像之前那样容易获取,人类开始强化高度流动的采集、狩猎生活,有意识地改善石器加工技术,效率更高、用途更广泛、携带更方便的细石器出现,除此之外还使用石磨盘来加工黍亚科、小麦族等植物性食物。距今2.4~1.8万年期间,气候更趋干冷,草原环境逐渐形成,动植物资源更难获取,高度流动的采集、狩猎生活成为常态,人们大量制作和使用细石器,并对包括黍亚科、小麦族在内的植物性食物进行集约性采集和利用。距今约1.3~1.1万年期间,虽存在气候波动,但整体已经转暖,森林植被恢复,人类的流动性得以降低,同时对黍亚科、早熟禾亚科等植物性食物的采集和利用更为加强。距今约1万年前后,清水河流域处于温暖湿润、植被繁茂的环境中,该地区的旧石器时代行将结束,新石器时代即将来临。黄河右岸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的相关研究结果可与清水河流域相印证,该区域距今约2.6~2.1万年期间的气候以寒冷干燥为主,遗址周围以草原为主,不远处有一定的疏林、森林存在[31],为适应这样的生态环境,古人类在石器制作方面,也选择了细石器技术。

四、存在问题与思考

目前,晋陕峡谷地区已发现旧石器遗址和地点逾百处,其中一些遗址开展了系统发掘和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显示了该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多样性和重要性,为未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应看到,上述成就仍是阶段性的成果,还存在着以下有待继续加强的方面:

第一,旧石器考古工作极不平衡。已发现的旧石器遗址和地点绝大部分位于晋陕峡谷内蒙古和山西一侧,陕西一侧目前公布的材料还很有限,全区域的系统调查和整体的工作布局严重不足。内蒙古一侧1950年代开展的短暂调查,收效甚佳,但后续工作乏力,绝大部分地点石制品的埋藏地层与年代尚不清楚,深入研究更加困难。山西一侧黄河支流清水河流域考古工作力度最大,遗址发现最为密集,发掘与研究成果亦丰硕,但除此之外的其他区域则较少开展工作。陕西一侧集中在龙王辿遗址及附近区域,开展了小流域专项调查和重点发掘,但其它广大区域的工作严重缺失。陕西、山西黄河两岸不同高程的阶地上普遍发育着良好的黄土状堆积物,有利于旧石器遗址的保存和相关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近几年我们在晋陕峡谷陕西侧陆续开展了一些野外调查,取得了一些新发现,显示出该地区具有良好的工作潜力,因此联合三省区的科研力量,协同攻关,开展全区域、系统性的旧石器调查,十分必要。

第二,旧石器时代遗存的时空框架尚不完善。一方面,晚更新世早期及以前的遗存发现较少,多数遗存的时代判断过于宽泛,且文化遗物极少,石器工业面貌不甚清晰。另一方面,晚更新世晚期遗存虽然发现丰富,且初步辨识出了三类不同的石器技术及其发展过程,但主要是建立在以晋陕峡谷南段局部区域为核心的研究基础之上,而局部区域的研究能否真实反映整个晋陕峡谷地区的石器技术及其动态发展过程?因此,有计划的探寻晋陕峡谷不同区段、不同时期的旧石器遗址,选择部分遗址开展重点发掘和研究,完善该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存的时空框架,研究全域内石器技术的动态发展过程,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

第三,综合研究局部突出而整体滞后。目前只有柿子滩遗址群的一些地点、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进行过系统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其余大多数遗址只经过简单的调查或抢救性清理,综合研究十分滞后。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持续强化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整合区域地貌学和地层沉积学的研究成果,加强遗址总体分布规律的研究;二是在高精度年代学的基础上,开展动物群、植物孢粉和土壤同位素等环境替代指标的研究;三是详细考察具体遗址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充分掌握气候、水文、岩石、土壤、动植物等自然资源要素,加以综合分析。只有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才能深入分析自然环境背景与旧石器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明晰人类在特定自然环境下的适应策略。

第四,人群迁徙与文化交流问题仍需深化。综合既有的研究成果可知,简单石核—石片技术在早更新世时期就流行于华北地区,它一般被认为是由本土人群所创造的。至迟距今4.5万前的新疆通天洞、内蒙古金斯太洞穴等发现有典型的莫斯特文化遗存,确切地说明了来自旧大陆西侧旧石器文化及人群向东方的迁徙与扩散。距今4~3万年前后,以勒瓦娄哇石叶石核和棱柱状石叶石核技术为特征的IUP石制品组合在我国西北及北方已有不少发现,并呈现出自西向东、由北向南扩散的态势,他们可能代表着现代人在亚洲北部的扩散[32]。距今2.9~2.6万年左右,与石叶技术共存的细石器技术在华北地区出现,可能反映了在末次冰期干冷的环境背景下,北方的外来人群南下并与本地居民产生过文化交流[33]。距今约2.4万年开始,船形石核细石器技术首先在晋西南的柿子滩等地兴起,并逐渐扩散到了周边广大的区域,其中也伴随着相应的人群扩散与文化交流[34]。显然,晚更新世晚期中国北方的人群迁徙与文化交流是十分复杂的,晋陕峡谷地区虽已有一些线索发现,但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诸如,在极少发现人类化石与石器共存的情况下,如何确定特定石器技术与人群之间的对应关系?典型的莫斯特文化遗存是否存在于晋陕峡谷地区?IUP石制品组合向南扩散到了何种位置,他们的年代又为何?晋陕峡谷南段、北段之间的细石器技术有何异同,其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为何?在不断的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中,本地人群与外来人群是如何互动的?等等。

第五,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研究有待强化。晋陕峡谷地区的磨制石器出现时间超过距今2万年,古人类使用磨盘、磨棒等对黍亚科、小麦族等植物进行加工利用的历史也超过距今2万年,这些发现和研究成果为华北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线索。尽管经过了长达万年的知识积累,但到目前为止,在距今1~0.9万年前后,该地区仍未发现陶器和种植农业的迹象,磨制石器中也极少见与人工建筑和农业生产有关的产品,其原因何在?是考古工作的积累不够,还是本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有着另外的模式或时间节点?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随着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亟待加强对包括旧石器文化遗存在内的文化遗产的全面调查和研究,这为晋陕峡谷地区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带来了新的重要契机。地处黄河中游的晋陕峡谷地区,在更新世时期气候显著波动的背景下,远古人类的迁徙扩散和文化交流十分频繁,由此而形成的旧石器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研究潜力。持续加强该地区旧石器考古研究,阐明古人类体质演化和文化发展过程,揭示远古人类的生存环境与适应策略,对于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意义重大。相信在既往良好的工作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区域调查、精准的科学发掘、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该地区的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果,展现出更加美好的景象。

致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社江、夏文婷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热情支持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图版由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陆莹绘制,谨致谢忱!

[1]程绍平,邓起东,闵伟,等.黄河晋陕峡谷河流阶地和鄂尔多斯高原第四纪构造运动[J].第四纪研究,1998(3).

[2]岳乐平,李建星,郑国璋,等.鄂尔多斯高原演化及环境效益[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07(增刊).

[3]潘保田,胡振波,胡小飞,等.晋陕峡谷北段晚新生代河流演化初步研究[J].第四纪研究,2012(1).

[4]刘东生.黄土与环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5]同[3].

[6]a.朱照宇.黄河中游河流阶地的形成与水系演化[J].地理学报,1989(4).b.潘保田,李吉均,曹继秀.黄河中游的地貌与地文期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c.程绍平,邓起东,闵伟,等.黄河晋陕峡谷河流阶地和鄂尔多斯高原第四纪构造运动[J].第四纪研究,1998(3).d.杨守业,蔡进功,李从先,等.黄河贯通时间的新探索[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1(2).

[7]a.王苏民,吴锡浩,张振克,等.三门古湖沉积记录的环境变迁与黄河贯通东流研究[J].中国科学(D辑),2001(9).b.季军良,郑洪波,李盛华,等.山西平陆黄河阶地与古三门湖消亡、黄河贯通三门峡时代问题的探讨[J].第四纪研究,2006(4).c.王书兵,蒋复初,傅建利,等.关于黄河形成时代的一些认识[J].第四纪研究,2013(4).

[8]a.张抗.黄河中游水系形成史初探[J].中国第四纪研究,1989(1).b.Zhang Jiafu,Qiu weili,Li Rongquan, et al.The evolution of a terrace sequence along the Yellow River(Huanghe) in Hequ,Shanxi,China,as inferred from optical dating[J].Geomorpglogy,2009(1,2).

[9]德日进,杨钟健.山西西部和陕西北部蓬蒂纪后黄土前之地质观察[J].地质专报,1930.

[10]a.张森水.内蒙古中南部和山西西北部新发现的旧石器[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59(1).b.张森水.内蒙古中南部旧石器的新材料[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0(2).c.李锋,陈福友,汪英华,等.晚更新世晚期中国北方石叶技术所反映的技术扩散与人群迁移[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6(7).

[11]文本亨,卫奇,陈哲英,等.晋西北黄河岸边新发现的旧石器地点[J].人类学学报,1983(3).

[12]石金鸣.吕梁山西麓旧石器文化探析[C]//山西省考古学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

[13]刘士莪,张洲.陕西韩城禹门口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J].史前研究,1984(1).

[14]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山西吉县柿子滩中石器文化遗址[J].考古学报,1989(3).

[15]a.原思训,赵朝洪,朱晓东,等.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的年代与文化研究[J].考古,1998(6).b.夏正楷,陈弋,郑公望,等.黄河中游地区末次冰消期新旧石器文化过渡的气候背景[J].科学通报,2001(14).

[16]柿子滩考古队.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第九地点发掘简报[J].考古,2010(10).

[17]a.赵静芳.柿子滩遗址S12地点发现综述[C]//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编.考古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b.柿子滩考古队.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S12G地点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3(3).

[18]a.柿子滩考古队.山西吉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S14地点[J].考古,2002(4).b.柿子滩考古队.山西吉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S14地点2002~2005年发掘简报[J].考古,2013(2).

[19]柿子滩考古队.山西吉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第五地点发掘简报[J].考古,2016(4).

[20]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S29地点发掘简报[J].考古,2017(2).

[21]宋艳花,许乐,李磊,等.山西吉县东梁峁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简报[J].人类学学报,2019(4).

[22]任海云.本世纪以来山西的旧石器考古与研究[J].文物春秋,2016(4).

[23]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宜川县龙王辿旧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2007(7).b.王小庆,张家富.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细石器加工技术与年代—兼论华北地区细石器的起源[J].南方文物,2016(4).c.王小庆.石器解读—以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为例[J].文博,2017(6).

[24]刘扬,侯亚梅,尹春雷,等.近年来鄂尔多斯地区旧石器考古研究的进展与展望[C]//董为主编.第十六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18.

[25]张改课,王社江,李钊,等.黄河中游晋陕峡谷延安段新发现的石制品[J].人类学学报,2020(1).

[26]Li Liu, Maureece J.Levin, Michael F.Bonomo, et al.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wild cereals in the Upper Palaeolithic Yellow River Valley,China[J].Antiquity,2018(363).

[27]刘莉,希恩·贝斯泰尔,石金鸣,等.中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末次盛冰期人类对植物性食物的利用[J].南方文物,2017(4).

[28]宋艳花,石金鸣,刘莉.从柿子滩遗址S9地点石磨盘的功能看华北粟作农业的起源[J].中国农史,2013(3).

[29]王幼平.华北旧石器晚期环境变化与人类迁徙扩散[J].人类学学报,2018(3).

[30]安芷生,G.Kukla,刘东生.洛川黄土地层学[J].第四纪研究,1989(2).

[31]胡松梅,杨苗苗,王小庆,等.陕西宜川龙王辿旧石器遗址动物化石研究[J].华夏考古,2017(4).

[32]同[10]c.

[33]同[29].

[34]王幼平.华北细石器技术的出现与发展[J].人类学学报,2018(4).

猜你喜欢

距今峡谷柿子
距今1亿年的螃蟹长啥样
留一些柿子在树上
甜柿子
峡谷里的悄悄话
峡谷阴谋
捡柿子
来自柿子的烦恼
峡谷阴谋
峡谷阴谋
宁波风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