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山区花生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推广总结
2021-03-03王记英
王记英
摘 要:花生是鲁东南丘陵山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花生的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技术展开分析探讨,达到高效栽培的目的,以供参考。
关键词:花生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总结
丘陵山区花生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坚持提质增效,优化种植结构,不断提高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进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提高种植效益,力求在提质增效、绿色生产及产品价值提升等方面有所突破,打好丘陵山区花生丰产丰收及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一、做好播种前准备工作
(一)选择优良品种,进行种子处理
1.选择良种。根据地力水平、生态类型、产量指标和市场需求等,因地制宜选用花生品种,在适宜地区示范推广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春播花生主推:山花9号、丰花1号、花育33号等高产大花生品种;青枯病发生严重区选用日花1号,高油酸花生新品种选用花育917。夏直播花生选用山花9号、花育36号,搭配山花8号、花育32号、潍花9号等小花生品种。高油酸花生新品种选用花育963、鲁花19。
2.种子处理。剥壳前晴天晒果2~3天。剥壳后分级,选用1、2级饱满籽仁分别播种,发芽率≥95%。播种前选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等拌种或包衣,预防花生根腐病、白绢病等根茎部病害。用辛硫磷微胶囊剂、毒死蜱、赛虫嗪水分散剂等药剂拌种,可有效控制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危害;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包衣可控制蚜虫。病虫混合发生区采用上述杀菌剂+杀虫剂一并进行。拌种或包衣后要晾干种皮后再播种。
(二)切实提高整地质量,改善土壤基础条件
1.春花生:冬前深耕或早春深松,深度25~30厘米。大马力机械可耕到30~40厘米。深耕不必每年進行,结合轮作每2~3年进行一次。通过深耕或深松,打破犁底层,加深熟化耕作层,增加土壤孔隙度和通透性,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促进微生物活动。冬耕后早春旋耕、耙耢,整平地面;没有冬耕的早春浅耕20~25厘米,耙耢保墒。
2.夏直播花生:在小麦收获后及时用碎草机将麦茬打碎,耕翻20~25厘米,尽量做到表层土壤10厘米内无麦茬,耙平地面,做到土松、地平。
(三)科学施肥用肥,提高地力水平
1、增施有机肥+菌肥。高产攻关田一般亩施圈肥4~5吨或腐熟鸡粪1~1.2吨;高产示范田一般亩施圈肥3~4吨或腐熟鸡粪0.8~1吨;中低产田一般亩施圈肥2~3吨或腐熟鸡粪0.4~0.8吨。禁止施用未经腐熟的鸡粪、牲畜粪等。
2、平衡施用化肥。要重视钙肥的施用,酌情施用石膏、石灰、过磷酸钙等钙肥,促进结实和荚果饱满。要将常规化肥与缓控释肥配施,可将速效氮肥的1/3、缓控释氮肥的2/3作种肥,确保养分平衡供应。同时要根据不同地区或地块土壤养分丰欠情况,因地制宜施用硼、锌等微肥,每亩可施用硼肥0.5~1千克,锌肥0.5~1千克。
二、切实提高播种质量
(一)适期足墒播种
1.适期播种。要改变当地春花生播种过早(4月上中旬)的习惯。鲁东南地区花生适宜播期:春播覆膜花生一般年份在4月下旬,当5厘米地温稳定在15℃时开始播种(高油酸花生要在五一以后,地温达17℃)。在墒情有保障或有水浇条件的地块5月上旬最为适宜。夏直播花生在小麦收获后抢时早播。
2.适墒播种。播种时播种层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即耕作层土壤手握能成团,手搓较松散时,最适宜花生种子萌发和出苗。如墒情不足,要及时喷灌造墒或采用播种沟溜水等抗旱措施。
(二)标准起垄规范覆膜
1.地膜选用:选用厚度0.01毫米,幅宽90厘米聚乙烯地膜。提倡使用黑色地膜或银黑双色膜,可免施除草剂。
2.起垄种植:垄距80~85厘米,垄顶50-55厘米,垄高10~15厘米,垄顶整平,垄上播2行,行距20-25厘米,每墩两粒种子,对应两行墩与墩之间交错位播种,播种深度3~4厘米。(也可以垄距60~65厘米,单行播种,双粒株距25-28厘米,单粒株距15-18厘米,地膜可用70厘米宽的。此种方式更有利于增产,减少种子用量。)
3.合理密度:大花生品种墩距28-30厘米,小花生品种墩距18~20厘米,实行单粒精播的大花生中高产田,株距18厘米左右。夏直播花生种植密度可比春播增加15~20%。
4.规范覆膜:播种后覆膜前每亩用72%异丙甲草胺(都尔)乳油100毫升,或96%精异丙甲草胺(金都尔)乳油75毫升,对水50~75公斤均匀喷在垄面及垄侧。禁止在花生上施用乙草胺。继续推广花生膜上覆土引苗,即采用附带膜上覆土功能的播种机,在垄上沿播种行覆3~5厘米高、7~8厘米宽的土带,使花生出苗时靠自身力量顶破膜自行出苗。
(三)切实提高机械播种质量
尽管近年花生生产大部分实现了机械化,但不少地方机械作业质量还不能达到应有的农艺标准。要培训好机手,调整好机械,避免播种过深或过浅,起垄不标准而形成垄形过高、垄面过窄等问题。实现花生播种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三、出苗期管理
(一)及时撤土。当子叶节升至膜面时,及时将播种行上方的覆土摊至株行两侧,宽度约10厘米、厚度1厘米,余下的土撤至垄沟。要人工破膜释放幼苗,并尽量减小膜孔,膜孔上方盖好湿土,做到保温、保湿和避光,以便引苗出土。
(二)查苗补苗。花生出苗后,立即查苗。缺苗较轻的地方,在花生2~3叶期带土移栽。栽苗时间最好选在傍晚或阴天进行,栽后浇水。缺苗较大的地方,及时用原品种催芽补种。
(三)破膜放苗。播种行上方未覆土的地块,当幼苗顶土时,及时破膜压土引苗。膜孔上方盖厚度约4~5厘米的湿土,引苗出土。如果幼苗已露出绿叶,破膜放苗要在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以免高温闪苗伤叶。
(四)及时抠取膜下侧枝。自团棵期开始,要及时检查并抠取压埋在膜下横生的侧枝,使其健壮发育。始花前需进行2~3次。
四、花生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
(一)、控制徒长防倒伏。花生生长中后期,如遇雨水过多,或因氮肥过多,密度过大等原因,茎叶徒长,影响结果。徒长倒伏造成秕果、烂果增加,减产严重。控制措施是:中等以上肥力的花生田,在花生盛花后期株高达到35厘米以上,且有徒长趋势时,可用烯效唑每亩40~50克(有效成分2.0~2.5克)或壮饱安每亩20~25克,加水35~4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避免重喷漏喷和喷后遇雨,喷后6小时遇雨需补喷,若生长过旺,可隔一星期再喷一次。严禁使用比久、多效唑等严重影响花生品质,造成土壤污染的控旺藥剂。
(二)、及早防治病虫害
1、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采用药剂拌种的花生田基本不发生,幼虫孵化盛期用40%辛硫磷乳油6~9L/hm2对水7500~11250kg/hm2灌墩。地上害虫主要有棉铃虫、甜菜夜蛾、造桥虫等,该类害虫食量大,为害重,大量发生会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与品质。防治方法:于成虫发生期用杀虫灯诱杀成虫。龄期小的幼虫可选用灭幼脲3号1000倍液。幼虫盛发期用15%茚虫威(安打)悬浮剂3000倍液;5%甲维盐微乳剂3000倍或20%灭多威乳油1500倍液喷雾,以上药剂可复配交替使用。应在早晨或傍晚施药。注意药剂安全间隔期。此时期也要注意蚜虫的危害。
2、花生中后期主要病害是花生疮痂病和叶斑病,疮痂病主要为害花生叶片、叶柄及茎部。该病已成为鲁东南花生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病害。防治方法:用“爱苗”(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每亩40克兑水75公斤进行喷施,发病严重的地块间隔7-10天再喷一次施,可与25%吡唑嘧菌酯乳油等交替使用。
(三)、注意后期防早衰。花生结荚后期根的吸收能力逐渐减弱,根瘤停止固氮,植株易脱肥早衰。在盛花后期结荚期用1-2%的尿素或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可与防治叶斑病的花生超生宝等药剂混合喷施。
(四)、排涝。花生怕涝,受涝的花生轻者减产二、三成,重者可达50%以上。鲁东南地区七、八、九三个月份降雨比较集中,如排水不及时,很易发生内涝或“半边涝”,大雨过后,要在田间顺垄沟挖排水沟,及时排出田间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