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幼儿园科学活动

2021-03-03闻秀

幸福家庭 2021年22期
关键词:符号理念科学

闻秀

STEM教育理念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教师借助STEM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与经验,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从而为幼儿成长为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从STEM教育理念应用于幼儿教育的基本内涵、STE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设计科学活动的原则以及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相关案例出发,探讨了幼儿园结合STEM教育理念设计以及开展科学活动的方法,以供参考。

STEM教育理念是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性教育理念,是一种跨越学科界限的全新教育观念。STEM教育理念强调通过整合教学的方法,培养幼儿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并锻炼幼儿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STEM教育理念中的科学可以让幼儿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技术可以教会幼儿“如何做”,即如何借助工具、材料实现技术的创新;工程涉及材料的选择与利用、道具的设计与制作、问题的发现与解决等,可以锻炼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可以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等。具体而言,STEM教育理念应用于幼儿教育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早期数学教育。教师在教学幼儿数学时,除了让幼儿获得基础的数学知识以外,还应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发展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生活情境以及游戏过程中,感知数字、形状、空间、大小等,以强化幼儿的数学意识,提高幼儿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科学活动。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已经了解了自然和社会的基础知识,并对科学领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引导幼儿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可以满足幼儿对科学领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使幼儿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科学问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体验式学习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为幼兒之后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础。三是早期的工程与技术教育。教师通过指导幼儿正确、规范地使用常见的工具,可以帮助幼儿掌握日常生活中一些基本的技术操作。教师可以开展建构类游戏,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自己生活的世界,促进幼儿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一)主体性原则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必须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教师在拟定活动目标、设计活动方案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幼儿主动操作、自由探究,帮助幼儿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鼓励幼儿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放性原则

教师应根据活动的目标、要求,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开放性的活动内容,并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操作。教师还应为幼儿预留足够的活动空间,采用多种组织形式,以更好地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发现幼儿在科学活动中产生的随机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引导方式,鼓励幼儿积极探索,以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

(三)过程性原则

幼儿通过自由操作、主动探究、与同伴交流等过程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而过程性原则可以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与探究,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教师结合STEM教育理念设计与开展科学活动时,应遵循过程性原则,向幼儿提供丰富的探索材料,鼓励并引导幼儿利用探索材料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活动,以丰富幼儿的知识与经验,提升幼儿的探究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在活动中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并细致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注意收集过程性资料,为后续的活动评价做准备。

(四)真实性原则

幼儿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作为科学活动的设计者与引导者,应为幼儿创设更加真实、丰富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教师还应选择有效的组织方法,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以及亲身体验等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经验,并鼓励幼儿通过思考、尝试、合作等方法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一)活动目标

笔者以中班科学活动“会说话的符号”为例,本次科学活动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通过本课学习让幼儿认识不同的符号,了解常见符号的基本功能;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引导幼儿发现、理解生活中的符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让幼儿学会运用符号,并尝试设计符号。本课的重点是认识不同的符号,并了解符号的功能,难点是符号的应用及设计。

(二)活动实施

1.活动准备与导入。教师发放符号卡,让幼儿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回忆在哪里见过这些符号,猜测符号的含义,并记录下来。在活动开始前,教师让幼儿将记录的符号资料带到幼儿园,并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如“你在哪里见过这个符号”“你知道这个符号的含义吗”等。教师通过展示幼儿的劳动成果,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初步了解了符号的含义,为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认识符号。在幼儿交流结束后,教师向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符号挂图,让幼儿从挂图上寻找自己认识的符号,并自由表述符号的含义。接着,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了一些常见的符号,如“你认识这个符号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符号”“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等。

3.设计符号。在认识了各种常见的符号、掌握了符号的含义后,教师给幼儿提供了记号笔、铅笔、画纸等材料,让幼儿尝试设计符号。在幼儿设计好符号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符号,并讲述该符号的含义。

(三)活动评价

在本次科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主动思考,积累了活动的素材,并以提问的方式激发了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符号,有效增强了科学活动的效果。教师还通过让幼儿设计符号的方式,开拓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升了幼儿的想象力。教师鼓励、引导幼儿积极发言,让幼儿大胆展示自己设计的符号,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体会到了科学活动的乐趣。此外,教师还帮助幼儿掌握了生活中常见的符号,增强了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结合STEM教育理念开展科学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教师应结合STEM教育理念,遵循幼儿的主体性,设计、开展开放性的科学活动,并鼓励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以切实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还应为幼儿创设真实的活动情境,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设置相应的问题,并鼓励、引导幼儿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高邮市秦邮幼儿园)

猜你喜欢

符号理念科学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变符号
科学拔牙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